?

化學實驗與學生能力培養

2011-11-13 10:31羅統光
中國教育科研論壇 2011年10期
關鍵詞:鹽酸現象化學

羅統光

在中學教了幾年化學,發現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方法只有二個字:“記、做”。雖然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是唯一的呢?根據我的體會,如果學習化學只是做和記,不僅學到的是“死”的東西,更重要的是完全失去了學習的樂趣,成了一樁苦差使。通過了解,確實部分學生對化學“感冒”,覺得太煩、太難,能不能改變這種情況呢?

作為一名化學教師,我知道最能引起學生興趣和求知欲的是化學實驗。同時,我知道化學這門科學中許多基本理論、基本概念都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的。能否以實驗為契機,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呢?我翻開中學化學教學大綱,大綱對化學實驗的目的作了如下說明:“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培養學生觀察現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比較熟練的實驗技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边@說明了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工作的基礎?;瘜W教學實驗是使學生獲得化學感性材料的基本途徑。實驗教學的關鍵是對觀察到的現象作本質分析,使學生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這個引導上升的過程,就是啟發、引道學生進行分析、歸納、抽象、概括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過程;也就是在觀察實驗現象的基礎上把獲得的感性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維加工過程;也就是經過科學的抽象、形成概念,作出判斷和推理,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飛躍的過程。從心理學方面分析,化學實驗所產生的現象及疑問很容易促使學生的大腦思維,緊張地活動起來,這有利于教師有選擇地給予積極、正確的指導,幫助學生完成正確思維的過程。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所學的化學知識,也有助于學生多種能力的鍛煉和培養。

1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化學教學中,始終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會學生想問題,引導學生自己去分析、綜合、概括,把問題弄通想懂。如果學生學習上處于被動狀態,沒有掌握思維方法,就會覺得內容太多、太亂,老師講得越多,學生越糊涂。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受到傷害,事事處處只能由老師扶著走,放開就不行。因此,借助于化學實驗明顯的現象及學生較喜歡實驗這一事實,通過實驗提供思維機會,創造刺激學生思維的情景,引導學生運用自然科學的方法論,多角度、多方位地認識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縝密性等品質。

比如:我在教濃硫酸的特性時,就充分利用了實驗。為了說明濃流酸的強氧化性,就用濃H2SO4和Cu反應。在粗略搭好實驗裝置后,首先讓學生觀察裝置,討論應注意什么。一開始學生不理解,就對照書上的裝置,發現大同小異,看不出什么。于是我就引導他們從反應產物的性質來考慮,終于恍然大悟,反應產物SO2有毒,應在放入反應物前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接著我又提出問題,如果在反應進行到一半時能加入濃H2SO4裝置應如何改動。學生有的說加一個漏斗就可以了,有的考慮到SO2的性質,建議用帶活塞的分液漏斗,甚至還有同學提出應該在通風櫥里進行實驗。同學討論的很熱烈,在這過程中,他們牢牢地記住了SO2的性質及實驗中遇到有毒氣體時的處理方法。當反應結束后,學生觀察到了溶液變藍,有CuSO4生成,品紅溶液褪色,有SO2生成,并寫出方程式。當他們以為實驗已經完成時,我突然說還有現象沒有被觀察到,學生馬上被吊起了興趣,還有什么?書上不是只有這些嗎?于是,我讓幾位同學上來再一次仔細觀察。他們一邊看一邊討論,提出好象反應容器中有些黑色的粉末,不知道是什么。我肯定了他們的回答,然后讓全體學生討論這黑公粉末到底是什么物質,怎么來的。經過熱烈的討論,統一了認識,這黑色粉末是CuO,是Cu被濃硫酸氧化得到的。通過這個實驗,不僅讓學生掌握了反應原理和反應過程,而且懂得了看演示實驗不能只看到與書本一致的結果就完了,而要通過積極思維,從中看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2培養學生質疑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是從矛盾開始的,也是從問題開始的。亞里斯多德說:“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碧岢鰡栴}越多,解決問題越多,人就越聰明,這是大家的共識。目前,要學生提出問題有點難,但老師可以結合教材,幫助學生建立質疑的觀念,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培養能力。

為了說明濃硫酸的脫水性,我做了濃硫酸與蔗糖的反應??吹矫黠@的現象,同學們覺得很有趣,白糖成了黑面包了,我并沒有到此結束,而是打開“黑面包”,讓學生看內部結構。里面有一個個小孔,象個蜂窩,這是怎么回事?我提出了問題。我又讓學生摸了摸容器壁,有點燙手,聞了聞從中散出的氣味,有點刺鼻。根據這兩個現象,學生們不等我講,就展開了討論。我也參加了進去,不斷引導、修正,讓他們講出了正確答案。從中我覺得在教學中必須提起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主動,這樣學生才覺得有趣,有成就感,并期待下一次的成功。

酸堿中和滴定,這是高中階段較為重要的一個實驗,其目的是要鞏固中和滴定的概念,學會中和滴定的操作。在實驗中,我發現學生抱著好玩的心理來的,對待實驗不嚴肅,數據不是觀察記錄得到,而是隨手編寫,達不到實驗要求。以后上酸堿中和滴定實驗時,我增加了一項內容,就是對比標準答案,學生自己分析誤差。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了起來,他們十分認真,避免了不規范操作。因為要分析誤差,各組學生必須思考,討論原因,無形中再次鞏固了中和滴定的概念及操作要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化學發展過程中,有許多重大的發明、發現都是建立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的。如普利斯特列發現水的組成,雷萊發現氬氣。而且觀察能力的強弱往往取決于一個人的仔細程度。如今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太好,容易犯粗心的毛病,這在各門學科中都有所體現。在化學實驗中更是如此,該看的沒看到,或者視而不見。因此,要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而糾正不良習慣。

高一學生的第一個實驗是“雜銅回收”。這是屬于初高中銜接內容。在實驗前先復習了混合物的分離方法及操作要點,然后學生開始動手做實驗。由于心里有了底,都做得很順利。我在備課時發現,在實驗過程中,有兩個理論上是不會出現的實驗現象,只有認真觀察并且肯動腦的學生才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因此,我等著學生向我提問。結果是不少學生看到了這些現象,但提問的很少。實驗結束后,我表揚了提出問題的同學。然后又介紹了英國科學家雷萊發現氬氣的經過。強調只有以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每一件事,才能培養起良好的素質,提高自己的能力。

4培養閱讀能力

高中學生比較緊張,有許多內容需要通過閱讀完成。但不少學生閱讀時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往往花了時間看書,但收效甚微。目前教育朝著終生教育的方向發展,學生如缺少最基本的閱讀能力,將不能適應升學和就業的需要,在教學中,我做了一些工作,以培養他們這方面的能力。

如研究新制氯水的成分。新制氯水是種混合物,其中有水、氯氣、鹽酸、次氯酸。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及操作,驗證氯水的成分。大部分學生順利地證明了水、氯氣、次氯酸的存在,而在檢出鹽酸上卡了殼,鹽酸與次氯酸的性質有許多相似之處,要檢出鹽酸,就必須找出各自的特性,特別是鹽酸有而次氯酸沒有的性質。在這種指導思想下,學生們進一步分析,找了幾條,如次氯酸不穩定,有強氧化性,是弱酸;鹽酸易揮發,是強酸等??墒且驗槎N酸混在一起,很難區分。這時,我取出碳酸鈉粉末,提醒他們能否使用它。同學們意見各不相同,我把少量碳酸鈉粉末加入新制氯水中,看到有氣泡生成。那么碳酸鈉是與什么物質發生反應了呢接著再讓學生重新看書,解答問題。有幾個仔細的同學從書中找到了書本上沒寫明的答案:根據漂粉精的使用原理,次氯酸酸性比碳酸弱,所以次氯酸不能與碳酸鹽反應,因此與碳酸鈉反應的應是鹽酸。從這個小實驗中,學生懂得了看書要動腦,要學會透過紙看到更深的內涵,并且知識要活學活應用。一只是一,不能是二減一的這種僵化思想是學不好知識的。

5結論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施,覺得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通過實驗,能普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能讓學生自己設計、操作實驗,效果會更好。同時,利用實驗現象這一事實,幫助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從而提高觀察、分析能力和嚴謹的科學態度,但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短時期內效果不很顯著。

參考文獻

1黃有誠.《我教化學》.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2王程杰.《中學化學教學實驗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猜你喜歡
鹽酸現象化學
鹽酸泄漏
HPLC法測定鹽酸伐地那非的雜質含量
鹽酸氨溴索聯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氣管炎治療中的作用分析
鹽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臨床應用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第四章光現象
你能解釋下面的現象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