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山華人與美國飛虎隊

2011-12-08 03:36文圖黃懿芬方建民
炎黃世界 2011年9期
關鍵詞:航空隊陳納德臺山

文圖 黃懿芬 方建民

中國人對“二戰”中美國陳納德將軍領導的飛虎隊功績不可謂不熟a,但對飛虎隊中廣東臺山隊員以及他們的戰績卻不一定清楚,本文記錄了他們所譜寫的可歌可泣的愛國事跡。

“二戰”勝利66周年的今天,人們不會忘記當年在中國抗日戰場上,有一支赫赫有名的航空軍“飛虎隊”。飛虎隊原指“中國空軍美國志愿援軍航空隊”(簡稱“航空志愿隊”),由美國飛行人員組成,于1941年7月來到中國參加抗日,創始人是美國退役陸軍航空上尉、飛行教官陳納德。

僑鄉臺山素有“航空之鄉”之稱,在海外早有臺山華僑涉足飛機制造和飛行領域。陳納德麾下的2000多名飛虎隊隊員中,有95%是美籍華裔,絕大多數是從廣東臺山、開平、恩平三邑赴美華人的后裔,尤以臺山人居多。飛虎隊隊員中,飛行員只占小部分,大多數是機械師和地勤人員,因為每一位在天上作戰的飛行員背后都有三四十名地勤人員為之服務,他們都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當年飛虎隊的輝煌戰績,讓敵人聞風喪膽。自1941年12月20日首戰至1942年7月4日航空志愿隊解散當日的最后一場空戰,飛虎隊在緬甸、印度支那、泰國和中國戰斗歷時7個月,共擊落日機299架、擊傷153架。

航空志愿隊解散之后,所留飛機和人員歸并美國陸軍航空隊第23大隊,與派駐中國的第16戰斗機中隊組成美國空軍駐華特遣隊,陳納德任特遣隊準將司令。1943年3月,特遣隊被改編為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陳納德晉升少將司令。飛虎隊的名稱則一直跟隨陳納德將軍和他的飛虎隊隊員沿用下來。

飛虎隊最初的任務是直接對日作戰和保衛有“抗戰輸血管”之稱的滇緬公路,后來又承擔起“駝峰航線”運輸抗戰物資的使命。

戰爭期間,日本切斷了從香港、越南、緬甸至中國的船舶、鐵路和公路運輸線。為了運輸抗戰物資,中美軍方不得不開辟中印航線。航線從印度阿薩姆邦汀江,經緬甸到中國昆明、重慶,全長800公里,沿線山地海拔3000米以上,最高峰達7000米。當時由于技術條件有限,運輸機的飛行高度只有3500米,因此在飛越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云貴高原時,為了繞開山峰,只能在峽谷間彎彎曲曲地起伏穿行,有如在駱駝背上飛行一樣,因此這被稱為“駝峰航線”。這條航線非常危險,稍不留神就會撞山,加上惡劣的氣候以及強氣流、低氣壓和經常發生的冰雹、霜凍,使飛機失事率高得驚人。遇到意外時,飛行員即使跳傘,也會落入荒無人煙的叢林難以生還,所以這又被稱為“死亡航線”。在這條航線上,中美空軍3年多來共向中國抗日戰場運送急需物資80萬噸、人員33477人。飛越“駝峰航線”被稱為“二戰”史上中美兩國軍隊聞名于世的壯舉。

飛虎隊中的臺山人在對日作戰和飛越“駝峰航線”中,表現極為出色。

飛虎隊飛行員陳瑞鈿,是臺山市大江鎮人。自1937年起在華東、華南、中南地區執行過多次截擊、護航等任務,參加過著名的杭州筧橋大捷、武漢大空戰和南京保衛戰等重大戰役。他駕駛美制戰斗機,共擊落敵機6架。在昆侖關戰斗中,陳瑞鈿的座機油箱不幸被敵機擊中起火,他帶火跳傘。為借助氣流吹滅身上的火焰,他跳傘后并未立即開傘,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直到快著陸時才開傘,雖然跳傘成功,但面部和全身上下被大面積燒傷。由于當地醫療條件所限,他返美國就醫,之后不顧面部扭曲變形,于1945年初又返回祖國,在“駝峰航線”執行運輸任務。

飛虎隊臺山人陳文寬,早年畢業于美國飛行學校。他以高超的飛行技術和勇敢的戰斗精神,飛越了7600米的高度,完成了“駝峰航線”的試航任務,為開辟這條運輸線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臺山人劉沛榮,曾赴美讀書,參加美國空軍第5航空隊,受過訓練,練就一身過硬的航空本領??谷諔馉帟r,他毅然駕機回國參加戰斗,被編入陳納德將軍的美國第14航空隊,與戰友們奮勇作戰,出生入死,立下了不少戰功。

臺山白沙鎮飛鵝村的飛虎隊隊員馬邦基、馬紹基兄弟,在“駝峰航線”運輸線上頻繁往返,不顧生死,在8個月時間里飛行420次運送抗戰物資。

臺山人馬儉進,畢業于美國哥加尼市航空學校,是空軍飛行員。他奉命駕駛水陸兩用的運輸機,從緬甸飛越“駝峰”,接運9位美國飛虎隊隊員到昆明。途中遭遇敵機襲擊,因油料用盡而被迫降落,幸而飛虎隊隊員中只有一人輕傷,而他卻雙臂骨折,終身殘廢。正是“要奮斗,就會有犧牲”。

飛虎隊隊員有如蒼穹中那一顆顆閃爍耀眼的星星,光芒永在。

臺山飛虎隊隊員如今旅居海外已有多年,他們的后代政、商、學、工、農各界都有,人才輩出。更有踏著父輩的足跡,駕駛銀鷹,翱翔在太平洋上空的藍天……他們雖然遠在異國他鄉,卻不忘祖故國,不忘故鄉。

1991年,飛虎隊臺山老隊員10多人,在原飛虎隊上尉梁炳聰的帶領下,回到臺山,在臺城石花山下建“飛虎隊紀念亭”。紀念亭為臺山涼亭式的民族傳統建筑風格,高9米,六角雙檐,上蓋黃綠琉璃瓦,上檐正面繪有“飛虎”徽記。亭子中央樹立著花崗巖紀念碑。紀念碑是梁炳聰先生親自設計的,它沒有任何雕飾,線條簡潔,造型大方,其樸實無華恰似飛虎隊隊員的一生。紀念碑刻有碑文,正面英文,背面中文,題為“陳納德的飛虎隊”。

碑文如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對日作戰中,美國空軍飛虎隊在陳納德將軍指揮下,英勇善戰,擊敗了侵略的日本空軍,取得輝煌勝利。

在1941年至1945年之間,飛虎隊得到重要的補給,通過緬甸走廊經印度飛越喜馬拉雅山運到昆明。美國第十四航空軍的力量從來沒有超過五百架飛機,但卻摧毀了上千架敵機,贏得了最后的勝利。為永遠紀念卓越的領導者和全體飛虎隊隊員之戰績,特立此碑。

美國第十四航空軍梁炳聰上尉

臺山海外聯誼會黃扳

一九九一年四月

1994年,美國空軍原第14航空隊美籍華人老隊員和家屬,又在紀念亭前面建了一座“飛虎隊紀念亭牌樓”。牌樓兩邊的石柱上以“飛虎”二字撰一對聯,上聯“飛征中緬亞洲威震”,下聯“虎逐倭寇天下名揚”。

2004年,美國空軍飛虎隊華人老隊員年會在臺山舉行,梁炳聰先生再次率領美國空軍原第14航空隊華人飛虎隊隊員及親屬回到臺山,到飛虎隊紀念亭祭掃獻花。

飛虎隊的紀念亭、牌樓,建在臺山八景之一的石花山,在青松、奇石、山泉之間,顯得更加莊嚴美麗。人們常來此拜掃,不管是國內的或是海外的,均緬懷英雄,向在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斗中為維護正義與和平而獻身的高尚靈魂,致以深深的敬意。

猜你喜歡
航空隊陳納德臺山
臺山都斛鎮黨建引領賦能科技興農
彩色照片里的中國(1944~1945年)
“中國20世紀的敦煌文書”多元價值探析
誰愿意去完成這個必死的任務?
“我黨第一支航空隊”誕生始末
陳香梅:陽光西落時,影子飄落何處
陳香梅:與陳納德的一千個春天
以理馭法探究計算教學課堂模式
漢口上空的鷹
臺山新思維:后發地區如何換軌快車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