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反思中自我提高

2011-12-14 05:43王國祥
新語文學習·教師 2011年5期
關鍵詞:記下教案教學內容

王國祥

我是一名語文老師,每天忙忙碌碌,自己付出了許多,卻看不到學生的明顯進步,看不到自己業務的長進。搖頭嘆息之后,請教一位教育行家,他笑著說:“你和不少老師一樣,忙于應付,疲于奔命,幾乎沒有反思,當然也就難有大的收獲。主動進行教學反思是教師自主發展,走向成功的金鑰匙?!泵靼琢诉@個道理之后,我試著反思自己,并撰寫反思日記。

教學設計新了

過去,我過多地依賴“教學參考書”“網上教案”,不管是否適合本班學生,不管是否適合自己,全盤“拿”來,其結果是影響了學生的發展,僵化了自己的思維?,F在我不再“如饑似渴”地閱讀教參,而是在研讀文本的基礎上,深入思考,細致分析,精心設計,終于寫出了一些富有個人特色和創意的教案。

解讀文本力求新意。研讀文本是教學設計的基礎,對于初中語文課本上一篇篇熟悉的課文,我努力不帶任何現成的結論進行閱讀,盡量不帶任何現成的框子進行評價,盡可能以空白的心態面對文本。我讀《美麗的西雙版納》,了解了西雙版納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發現了文章小標題結構的不嚴謹;我讀《畫山繡水》,在贊嘆散文家楊朔巧于選材、工于構思的同時,發現了本文的選材舊時代的印記太重;我讀《醉翁亭記》,在敬佩歐陽修有與民同樂的寬廣胸懷時,對字里行間流露出的作者被貶后寄情山水排遣愁懷的復雜感情感到理解……湖北省著名的特級教師余映潮說,“語文教師的看家本領是鉆研文本”,“語文教師的任務是把教材讀厚,把教材教薄”。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苦練“看家本領”,主動和編者對話,主動和作者對話,主動和學生對話,讀出文本的深刻內涵,讀出文本的閃光之處,甚至讀出文本的“不足”。

設計教案力求個性。富有個性的教案,不光要建立在讀懂文本、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更需要教者“高屋建瓴”。于是平日我尋求各種機會學習,從專家的課堂、名師的講座中汲取營養。江蘇省特級教師黃厚江執教的《我們家的男子漢》讓我深受啟發,他讓學生思考原文小標題的不足,并讓學生用人物的語言改換原文小標題的方法理解小男子漢形象,體現了他根據文本特點設計問題,引領學生理解課文的教學智慧﹔湖北省特級教師余映潮執教的《三峽》讓我耳目一新,他的識字訓練、朗讀訓練、積句訓練、品讀訓練充分體現了他“板塊式”的教學思想﹔江蘇省教師培訓中心嚴華銀主任當年在執教《我的叔叔于勒》時,他的“誰愿意把于勒帶回家”的問題,讓全場師生震驚,有力地否定了“資本主義社會金錢說”的主題。一個個名師全新的教學設計啟示我在設計教案時,一定要有屬于自己的東西,在追求個性中彰顯高度。備課《口技》一文時,我安排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讓學生通過篩選式默讀,整理出意思相近的詞、多義的詞、通假字進行交流﹔備課《治水必躬親》一文時,為強化學生的文體意識,我特別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治水必躬親”的標題是編者加的 ,老師想把它改為“清廉的海瑞”,好嗎?備課《綠》一文時,讓學生采用添加批注、點評批注、修改批注的方法完成教學流程。

課堂教學實了

往日,我是課堂的主宰者,習慣于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學生被動接受,課堂上死氣沉沉,自己教得很累,學生學得膩煩?,F在,我逐漸成了課堂的指導者和參與者,努力讓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補充,課堂氣氛活躍了。課程改革十年來,我越來越覺得僅僅追求表面上的熱鬧是膚淺的。教學內容求精當,教學過程講實在,才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所在。

教學內容務求精當。對于一節課來說,簡明的教學目標是確定教學內容的前提。教學目標擬定了,教什么也就確定了。教學內容既要根據文本的特點進行剪裁,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進行取舍,教學內容的實施是通過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來實現的。問題有教者課前預設的,也有在教學過程中伴隨教學情境生成的,提出的問題要具有思維性、精練性、生活性。在教學中,我力求根據簡明的目標選擇精當的內容,設計恰當的問題,充分體現語文課的本色。比如如果學習《中國石拱橋》,較多地講解橋梁知識,學習《愚公移山》津津有味地討論“愚公該不該移山”,學習《背影》討論“父親爬月臺買橘子是不是違反交通規則”,那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語文課了。

教學過程講究實在。課堂教學是師生解決一個個問題的過程,而解決問題需要憑借一個個語文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語文。余映潮說:“語文活動要帶有深刻性,用一個問題使學生安靜下來走到課文里去想、去思、去組織語言。長時間的師生對話是活動,長時間的安靜讀書也是活動,一問一答不是活動,碎問碎答更不是活動,活動應是多種多樣的?!痹诮獭堵毅憽窌r,我讓學生反復讀,從讀中感悟,從讀中理解,要求學生從讀準到讀懂再到當堂背誦;在教《爸爸的花兒落了》時,讓學生思考、討論兩大主問題(文中的爸爸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小英子怎樣成長起來的?)來完成本課的教學;在教《我的母親》時,引導學生討論:你認為回憶母親的四個生活片段分別表現了母親什么樣的品質?本文在材料組織方面有問題嗎?為什么?

反思能力強了

以前的教學,一節課結束了我很少去思考,只是周而復始地機械地進行下去,時間久了,覺得教學索然無味?,F在,我有了反思意識,教學后靜下心來想一想,特別是回味到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的名言“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時,便會產生撰寫教學反思的沖動,寫下自己的教學體驗。

嘗試撰寫反思日記。作為一名老師,每上一節課,都有其成功與不足,及時反思課堂教學中的得失是必要的。開始,我習慣于直接在教案上圈點勾畫和在備課本上留出的空白處作旁批,后來,我更多地進行集中記錄,記下課堂的精彩,記下課堂的靈感,記下課堂的生成,記下課堂的敗筆。在教《廣告多棱鏡》后,我及時記下了自己把“生活”帶進課堂后學生表現出的輕松活潑,記下了學生搜集和創作的優秀廣告用語,記下了自己講解廣告知識時的不足,還寫下了這個專題教學給我帶來的啟迪。

撰寫反思日記追求質量。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師要成為“學習引導者”“行動研究者”“終身學習者”,因此我寫了一定數量的反思日記,包括課前準備情況、課堂教學情況、學生交流的情況、作文批改的情況,還有讀書收獲、活動感受等。最近,在批改一篇優秀作文《在考驗中感悟》時,我寫下了感觸:真切的生活體驗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礎,語文老師要學會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留心觀察生活。我聆聽了南京師范大學吳永軍教授《關于有效教學的幾點建議》的報告后,寫下了對自己課堂教學現狀的分析和對高效課堂的思考。我感到我的反思日記的質量正在逐漸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徐楊中學】

猜你喜歡
記下教案教學內容
新冠疫情期間小學信息技術在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實踐
《觸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遠》教案
童年不同樣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認識分式方程 教案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例題拓展 提升能力
如何寫景(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