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成立初期浙江省對文物的保護*

2012-01-28 03:15錢文艷
中共黨史研究 2012年6期
關鍵詞:靈隱寺天一閣浙江省

錢文艷

新中國成立初期浙江省對文物的保護*

錢文艷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即頒發了《禁止珍貴文物圖書出口暫行辦法》等一系列對文物進行保護的重要文件。浙江歷史悠久,“人文淵藪”,文物豐富。浙江省委及相關職能部門在“百廢待興”的非常時期,通過一系列文物保護政令條例的頒布落實及各類文物保護機構的建立運作,使文物保護工作取得了舊時代所不能比擬的巨大成就。與此同時,一個以國家保護為主,動員全社會參與的文物保護模式在浙江省日漸形成。

新中國成立初期;浙江省;文物保護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對文物的保護和研究進入新的歷史階段①早在1947年9月13日中國共產黨全國土地工作會議通過的《中國土地法大綱》即規定:名勝古跡,應妥為保護。之后相繼成立了膠東文物管理委員會,山東古代文物管理委員會和東北文物管理委員會,并頒布了《東北解放區文物古跡保管辦法》。1949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即將南下進軍之際,華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員會印發了《全國重要文物建筑簡目》,提供部隊注意保護,以免這些古建筑毀于戰火。。1950年5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即頒發了《禁止珍貴文物圖書出口暫行辦法》及《古文化遺址及古墓葬群之調查發掘暫行辦法》。同年7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下達關于保護古文物建筑的指示。1951年5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內務部頒布《關于管理名勝古跡職權分工的規定》及《關于地方文物名勝古跡的保護管理辦法》。同年6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輕工業部關于禁用舊版書做紙漿原料的通報》下達。②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編:《新中國文物法規選編》,文物出版社,1987年。一系列重要文件的頒布對新中國成立初期文物的保護、管理工作起到重要指導作用。在浙江,1950年5月20日,省人民政府主席譚震林發布命令保護歷代文物①浙江省人民政府:《為保護我民族文化遺產特頒發“關于保護歷代文物的決定”仰各遵照此令》(1950年5月20日),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 J039—003—009。。1957年11月11日,省長沙文漢再次發布保護文物命令②《浙江省人民委員會布告》,浙江省圖書館古籍部特藏資料,第02186號。。

新中國成立以來,眾多學者對文物保護這一課題進行了全方位的探索研究③代表性著作有《王冶秋文博文集》,文物出版社,1997年;《鄭振鐸文博文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李曉東:《文物保護法概論》,學苑出版社,2002年;彭卿云:《謝辰生文博文集》,文物出版社,2010年;單霽翔:《從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產保護》,天津大學出版社,2008年;牟永抗:《考古學文集》,科學出版社,2009年;王瑞珠:《國外歷史環境的保護和規劃》,臺北淑馨出版社,1993年;《靈魂不能下跪:馮驥才文化遺產思想學術論集》,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但縱覽整個研究領域,鮮有涉及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保護文物這一課題,以浙江省為個案進行研究的成果更少④代表性成果有王士倫:《三十五年來浙江文物考古事業的回顧》,《浙江學刊》1984年第6期;王士倫:《杭州文物與古跡》,文物出版社,1988年;杜正賢:《杭州古建筑維修》,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本文旨在以浙江省為典型個案,通過研究新中國成立初期政府一系列文物保護政令、條例的頒布、落實;各種類文物保護機構的建立、運作及文物保護典型個案的分析、研究,說明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之際,浙江省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竭其所能致力于文物保護工作,取得巨大成就。

一、一系列文物保護政令、條例的頒布及初步成效

浙江歷史悠久,素有“文物之邦”的美譽。浙江的河姆渡及良渚文化遺址舉世聞名。浙江是中國古代瓷器的重要產地。其中龍泉青瓷曾是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大宗商品。浙江的造紙業向稱發達,著名的藤紙就出在杭、越、衢、婺等州。南宋三大刻書中心,杭州刻本名列前茅,校讎、雕版、墨色、紙張都在蜀本和建本之上。一部浙江教育史,可上溯至東漢建武十一年 (公元35年),時浙江上虞已設有書館。而一部中國書畫史到了明清以降,僅憑歷代畫史匯傳中“浙派”領軍人物的人數優勢,便占了半壁江山。至于浙江的文人墨客,則恰如夏夜長空繁星閃爍:余姚王陽明、仁和龔自珍、德清俞樾、瑞安孫詒讓、余杭章炳麟、海寧王國維,等等。

1950年5月2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席譚震林發布命令稱:歷代文物為我民族文化遺產,其中不少具有歷史、學術或藝術價值。但在干部群眾中尚未進行深入教育以前,各地圖書、古物的散失、毀損,時有所聞,此實為人民文化寶藏之重大損失,亟應引起嚴重注意,本府為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此項工作,特行決定如下:“歷史文物保藏較多之縣 (市)可聘請當地熱心歷代文物或具有研究之人士,共同組織文物管理委員會負調查、保護、整理、管理之責?!薄败婈?、機關、人民對于所在地具有歷史意義之文物,均需盡力保護,不得加以破壞或任其損毀?!薄霸诟魈幇l現之文物,如古代石器、銅器、金屬器、陶器、瓷器、玉器”等“均應妥為保管,不得毀損?!薄案鞯孛麆俟袍E、名人故居等不得移動,應原地保管,并責成當地政府負責保護?!薄案鞯毓盼?,嚴禁偷盜與私人發掘,如因開墾、建筑等事,發現埋藏土內之古物,應即送交政府?!薄八饺耸詹刂畾v代文物,仍為私人所有,任何人不得侵毀,政府應加以保護?!薄暗胤饺耸烤璜I其所收藏之古物圖書歸公保存者,政府當予以適當表揚獎勵?!雹菡憬∪嗣裾?《為保護我民族文化遺產特頒發“關于保護歷代文物的決定”仰各遵照此令》(1950年5月20日),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 J039—003—009。

根據省政府指示,1951年7月23日,省文教廳發文稱:“本省實行土地改革以來,各地農會沒收地主財物內常有書籍等遭受毀壞,或大批稱斤出賣,最后供作包裹雜物用紙及造紙原料”,故“務希各專署、縣、市人民政府責成所屬文教部門,切實注意遵照上項指示將各地農會沒收之各項文物圖書妥為檢查保管,并報本廳處理”⑥浙江省人民政府文教廳:《為轉知中央文化部指示處理各地在土地改革期中收集到的文物圖書辦法并結合本省實際情況提出意見希遵照由》,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039—003—009。。1951年12月11日,省文教廳再次下發文件稱:本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為“避免歷史文物遭受不必要之損失。建議各建設機關轉飭各該所屬主辦采石、開鑿、造林、溶河、筑路及建筑部門,因進行工程而發現古物或古文化遺址,及古墓葬時,應即報當地人民政府轉知該會,一方面按照原狀合理保管,如有已出土可以移動之古物,應即移交該會保存”①浙江省人民政府文教廳:《函請轉知有關建設行政機構注意保護文物》(1951年12月11日),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039—003—009。。

1952年4月19日,針對紹興縣漓渚、富盛、東湖等區若干鄉村部分群眾,有以開荒為名,挖掘古墓,盜取古物一事,省政府發文:“特通令全省各專員公署、縣市人民政府引起普遍注意,應嚴格執行保護民族文化遺產之政策,并即行轉令所屬各區鄉村政府、農會嚴禁發掘墳墓,盜取古物財寶。此后各地如再有發生此類情事,各地方政府應即時加以教育制止?!雹谡憬∪嗣裾?《為保護古跡文物禁止發掘墳墓盜取古物財寶,希嚴格執行并飭屬遵照由》(1952年4月19日),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039—04—04。

1952年九十月間,浙江紹興及奉化縣先后發生出售珍貴書籍給造紙工廠作為紙漿原料事件。同年12月22日,省政府發出指示要求:“密切注意檢查各地農會前在土地改革中收集到的文物圖書,并督促區、鄉行政機構對于此項文物圖書負責整理,不得聽任農會出售,由區或縣集中封存保管,并造具清冊于1953年1月底前呈報省文教廳以憑處理。如有特別貴重之文物圖書,應立即提出運送省文教廳處理”?!皩τ诟鞯厮郊也貢?,各地方政府應即加以調查并報省文教廳及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備查;如遇物主無力保存時,應鼓勵其捐獻國家,其中如有名貴文物圖書,亦可酌予實物獎勵?!薄案鲗T分署、縣、市政府對于當地造紙廠或手工業造紙組織,應令飭嚴禁用舊版書、科學書作紙漿原料,以保護祖國文化遺產?!雹壅憬∪嗣裾?《通報重視在土地改革中收集的文物圖書不使損毀,及禁用舊版書作造紙原料決定事項,希切實執行》(1952年12月22日),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039—04—04。

1957年11月11日,省長沙文漢發布保護文物命令。稱:“地下古遺址 (包括窯址)、古墓葬內文物,一律歸國家所有,私人不得占有。盜掘文物者,除必須交回所有文物外,根據情節輕重,予以批評教育或拘送當地人民法院依法處罰?!薄敖夥藕?,因工農業生產建設或其他原因所得地下文物一律交由市、縣人民委員會轉交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保管,不準私人買賣或匿名為己有?!薄霸诨窘ㄔO工程中所遷移有主墳墓或私人遷墓發現文物時,原則上文物應歸國有,但在特殊情況下,可另作適當處理?!薄敖构哦淘谵r村中非法收購文物?!薄胺簿哂懈锩?、歷史的、文化的、藝術的珍貴文物,嚴禁出口?!雹堋墩憬∪嗣裎瘑T會布告》,浙江省圖書館古籍部特藏資料,第02186號。

新中國成立初期浙江省一系列文物保護政令、條例的頒布取得初步成效。

1.各界人士踴躍捐贈文物

1950年3月20日,《浙江日報》報道說:“省立西湖博物館歷史文化部,于本月十一日,收受鄭鶴云先生捐贈,名貴文物九件,圖書二百九十五冊,查鄭君先后捐過三次?!?/p>

1950年4月2日,《浙江日報》報道說:“前浙江省通志館館長余紹宋逝世后,其子余翼、余遂等,將其所遺寒柯堂藏書及碑帖一萬三千余冊,悉數捐贈省立圖書館。上項書帖佳刻善本甚多,價值至巨 (鉅),教育廳廳長沙文漢、副廳長俞仲武,以余翼等慷慨捐贈,對于文物之保存及流通意義重大,特呈請省人民政府頒發褒獎狀,譚主席對此捐贈極為重視與嘉許,認為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十一條規定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的原則相符,特授予褒獎狀,由教育廳轉發,以示發揚?!?/p>

1951年2月13日,《浙江日報》報道說:“本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于去年正式成立后,各界熱心保護文化遺產之人士,即紛紛將私人收集文物獻由國家保管,捐獻者前后達三十人之多,捐獻文物達一萬二千余件。其中捐獻最多者,計有教育部馬敘倫部長,獻出早年收集之古陶瓷、書畫、古硯等一批五百三十六件;凌石萬先生獻出商務、中華影印之大部古書六千七百零六冊;吳進思先生獻出其先世收藏之碑拓一千三百二十七種 (尚有一部分未整理計數),墨跡一件;章以吳先生及其妹章郇女士獻出其先人一山先生所遺書籍、碑帖、書畫等一千三百十二件 (尚有尺牘、詩、翰、扇子等不計在內)。上項書畫、碑帖、書籍,精品極多,該會已專函致謝?!?/p>

1956年6月21日和1957年4月1日,《浙江日報》分別報道了海寧縣錢鏡塘的兩次捐獻。第一次“計有書籍二百零一部,手卷二十六卷,冊頁五百零三件;書畫橫幅十一件,屏條十四堂,掛軸一百三十軸又二頁,楹聯三十七副,拓本十八軸,名人日用具八件。其中陳鳣手抄‘明末五小史’,馬思贊‘后山談叢’手稿,許箕‘捫膝軒詩草’及‘題畫雜言’手稿,陸嘉淑‘須云閣詩卷’,蘇平、蘇正詩卷,查慎行‘槐陰抱膝圖’、 ‘蘆塘放鴨圖’,徐燦白描觀音,陳與郊手札”等,都是珍貴文物。第二次捐獻的“明末女畫家李因的‘竹笑軒吟草’舊抄本,也是難得的善本。清代雍正年間因文字獄致死的查嗣庭寫的‘云山燦漫圖’詩軸一幅,更是十分罕見的珍品。繪畫有明代海寧畫家周珽的‘水墨葡萄’,葛征奇、李因夫婦的‘山水花鳥’等。尤其是清初大畫家王原祁和王翚合作的‘仿倪黃山水’和‘竹溪垂釣小象’頗為名貴”?!罢憬⌒麄鞑奎S源副部長,表揚了錢鏡塘先生這種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精神?!?/p>

1957年5月4日,《浙江日報》報道說:“杭州一中地理教師俞易晉先生,最近將三十多年來精心收藏的六百零二種共六百十枚古今泉幣捐獻給浙江博物館。這套遠自周代直到抗日戰爭末期的各個時代的泉幣對研究我國歷史、貨幣史、工藝化學以至古代的度量衡制度來說,都是極寶貴的資料,其中周代的寶四貨 (公元前544—前522年)和新莽時代的金錯刀,現已極少保存,上海博物館也只有仿制的樣品?!?/p>

2.人民群眾自覺保護文物

1951年5月8日,《浙江日報》以《杭失業工人筑路隊注意保護文物》為標題報道說:“杭州失業工人救濟處工程隊第一、二、三、四、五、九、十各中隊在建筑西山路及玉古路的工程中,從地下掘出了不少前代的陶器、瓷器、玉器、銅漆器以及其他雜物,共大小一百零七件。上月廿六日下午,該處開列清單,派員將上項文物送到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救濟處為獎勵工人們這一重視祖國文物的行為,已特別撥發了獎金?!?/p>

1952年4月27日,《浙江日報》以《鐵路局杭州分局建筑工程隊工人在閘口發現唐代古鏡等歷史文物》為標題報道說:“近在閘口浙江師范學院 (前之江大學)西邊的黃家山,發現了地下埋藏的許多古陶瓷器和銅鏡、古錢,有唐代的古鏡及完整的古瓷碗和古錢等,共一百余件?!苯ㄖこ剃牴と思皶r上報有關部門,最終古物由省文管會接收。

1956年10月16日,《浙江日報》以《慈溪縣供銷社土產采購批發站清理出一批清代末年報紙》為標題報道說:“慈溪縣供銷社土產收購批發站最近在收購廢紙時,清理出一批清光緒和宣統年間的申報、新聞報和時報等舊報紙。另外,還收到一批王莽時代的古錢和清代刻的線裝書?!庇捎谠撏廉a收購站干部群眾保護文物的意識增強,最終報紙和線裝書交由《浙江日報》資料室收藏,“古錢已由該站交浙江博物館收藏”。

3.群眾積極舉報破壞文物的人和事

1951年3月2日,《浙江日報》刊登嘉善地委孫云林舉報嘉善縣干窯區長秀鄉政府不重視文物的保護,致使一部分文物被當地群眾肆意毀壞的事,引起省文管會重視并迅即進行調查處理。

1953年1月4日,《浙江日報》刊登讀者來信,舉報莫干山干部療養院某些干部借口“增產”,損毀國家文物。

1953年4月30日,《浙江日報》刊登浙江中蘇友協電影隊金華分隊傅肅雍舉報義烏、永康等縣文化機關不重視文物保護的事。

1956年9月2日,《浙江日報》刊登兩則來信。其一是寧波市委農村工作部宋永新舉報寧波市郊有人破壞古墓;其二是浙江省林業廳造材處郭家志、陳午生舉報青田石門洞風景區古樹慘遭破壞。

1956年,龍泉縣文化館干部尤文貴舉報龍泉縣委擅自拆毀三座古塔①尤文貴:《不可忘卻的教訓——龍泉拆塔事件親歷記》,《龍泉文史資料》第19輯,內部發行,2001年,第123頁。。1956年12月7日,溫州專區文管會副主任吳兆瑛經調研后在《浙江日報》上發文:《龍泉拆毀三座古塔》,引起高層重視,最終有關責任人受到黨紀國法的嚴肅處理。

二、文物保護機構的建立及運作

1949年前,浙江省沒有文物保護的專門機構,只有少數專家進行文物調查、考證或保護。新中國成立后,浙江現代意義上的文物保護開始了。1950年7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委托曾任浙江大學校長的邵裴子組建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 (以下簡稱省文管會)。省文管會主要成員包括孫孟晉、陳訓慈、沙孟海等著名學者。接著,浙江各地、市和部分縣先后成立文物管理機構或博物館,基本形成了一個具有廣泛基礎的文物保護網絡。

浙江省文管會成立后,積極開展各項保護工作,取得很大成績。1951年8月27日,省文管會向省文教廳報告:“文物管理委員會在教育人民注意保存歷代文物工作上,曾邀集古董商販、收藏家及各界人士舉行座談會三次。通過報刊通訊,已逐步推動各專區、縣加強文物管理會的組織工作,并經常協助公安部門鑒定文物防止偷運出口。半年來,征購接受的文物約共六千四百余件,內有珍品為甲骨片、南齊品超墓志、吳越西湖雷峰塔華儼經殘石及精印絕版?!雹谡憬∥奈锕芾砦瘑T會:《遵示補報我省半年文物工作敬祈鑒核由》 (1951年8月27日),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039—003—009。1952年,省文管會上報省文教廳在土改期間沒收文物清冊:①王翚山水冊頁一件,后經考證研究為贗品;②劉墉行書冊頁一件,后經考證研究為贗品;③《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在土改期內沒收文物清冊》(1952年1月),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039—04—04。唐昭宗賜錢镠鐵券一件,后經考證研究為真品。以上三件文物均由嵊縣人民政府繳送。③

1952年4月24日,省文管會就嘉興專署交來古物兩件呈文省文教廳,稱“是項古物經本會鑒定:(一)銅盤依文字考查,應是周厲王時制造,但經研究不能認為周代原物,可能是北宋宣和仿造之品。鑄造極精,在歷史研究上亦有一定的價值。(二)瓷器系南宋江西仿,‘定窯’制造,雖非最精之品,而于陶瓷史的研究有相當價值”④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為收到嘉興專署交來古物兩件報請備核由》 (1952年4月24日),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039—04—04。。

1952年3月7日,省文管會呈文省文教廳,稱:“在接受捐獻方面,由浙江師范學院籌備處移交瑞安孫氏玉海樓前寄存浙江大學文學院中文系之青銅器要君盂、麥鼎及清代名家錢坫、江聲、王懿榮等字聯歸本會保管。旋據玉海樓后人、本會委員孫孟晉表示,將該批文物全部捐獻本會?!庇帧邦佔忧渚枨骞饩w十一年乙酉正科浙江鄉試試題第一、二、三場各一紙。又捐朝鮮人金瀅泰、樸純二人致清末浙江理學家夏靈峰函各一通”。此外,“初步登記入藏青銅器、陶瓷器、玉器等”?!芭蓡T赴舊書店及廢紙聯購處檢查選購舊版書及史料等。分為兩組輪流至各舊書店、書攤及廢紙聯購處等進行檢查、挑選、搶購工作?!痹谑召徫奈锓矫?,收得書畫“清陸隴其行書手卷一件,周筼等方外知己圖手卷一件,價共一百二十萬元”。收得古錢“自秦至漢清三百十八枚,價十萬”。收得參考圖書“參加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出品圖錄第三冊,價三萬元。珂羅版印晉唐宋之明清畫冊一冊,價十萬元”⑤《浙江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員會一九五二年二月份報告》,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039—04—04。。

省文管會1952年3月份工作報告稱:“新聘沙孟海為本會常務委員,沙委員于三月七日報到,在鑒別組工作?!薄疤砥赋瘴瘑T沙孟海、秘書朱壽潛為‘文物收購委員會’委員?!标P于調查管理方面,“先后據群眾與紹興魯迅文化館反映及文教廳通知,紹興有農民發掘古墓,出土銅鏡、陶瓷器不少,已于二十五日派沙孟海委員前往實地調查,再研究處理辦法?!庇帧皳紊瓶h文教科個別同志反映該縣羅星鄉李家村有宋代古墓,規模極大,該鄉為農民業余學?;I措經費,擬將墓上石塊變賣,已函該縣文教科應予以保護,并對該墓作進一步調查”?!皺z查舊書工作,指定孫孟晉、張任政、陳訓慈、朱壽潛四人?!雹佟墩憬∪嗣裾奈锕芾砦瘑T會一九五二年三月份報告》,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039—04—04。

1956年,省文管會根據形勢發展和浙江各地保護文物工作的需要,抽調本省文物較集中的市、縣文化部門的干部,在杭州舉辦了一次“文物業務學習班”。學習班的任務和目的是“使學員領會文物法令的精神實質,初步了解中國考古學的基本知識及田野考古技術,對一般文物具有初步鑒定的知識,基本上能成為各地保護文物的骨干”。參加學習的有紹興市、紹興縣、金華縣、杭縣、蕭山、溫州、嘉興市等地文教干部共14人。學習從3月2日開始,到4月15日正式結束。由于學員回去后在當地進行了一系列的宣傳、調查和保護文物的工作,已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這一現象,將大大有利本省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②王士倫、黃涌泉:《浙江省舉辦“文物業務學習班”的體會》,《文物參考資料》1956年第7期。

從1958年8月起,浙江省文管會開展了全省文物普查工作。他們采取邊普查、邊組織、邊宣傳的辦法,3個月中基本完成了原訂5年完成的文物普查工作。新發現257處古代文化遺址,一共發掘遺址5處,計882平方米。重要遺址有吳興縣邱城、錢山漾和杭州水田畈等3處。1958年僅用1年時間,省文管會把8年來積壓下來的考古資料進行了整理,先后檢查出歷史文物1614件,太平天國文物328件。

1958年,在開始建立全省博物館網的同時,省文管會還結合組織群眾性的文物保護網,大搞文物普查工作,培養文物工作骨干?!霸诖景部h進賢鄉發掘春秋戰國遺址的過程中,采取邊發掘、邊培訓的方式,既加速了新安江水庫范圍內考古發掘的進度,又為當地各公社培養了二十二名搞文物工作的工農骨干,很多農民在文物普查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吳興、海寧等地農民不僅反映了古代居住遺址的線索,還利用農忙中午休息的時間,幫助實地勘察,有的還主動擔任文物通訊員。永嘉縣羅浮區由于農民提供線索,新發現了五座瓷窯遺址。嘉興、溫州兩專區在不到三個月的文物普查工作中,新發現的古代遺址和遺存就達九十多處,超過以往新發現的總數四倍以上?!雹邸睹嫦蛘?、面向生產,厚今薄古、古為今用——本省文物工作成績顯著》,《浙江日報》1959年3月15日。

1959年,省文管會會同浙江省博物館,精選320件革命文物和歷史文物裝運抵京,上繳給正在籌建中的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補充這兩個館的陳列內容④《本省上繳一批重要文物,將豐富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陳列內容》,《浙江日報》1959年6月7日。。

浙江各地、市及部分縣的文物管理機構以溫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的建立和運作較為典型。1951年,溫州市人民政府設立文物管理委員會,次年委任知名人士劉景晨、梅冷生、方介堪分任正副主任,從而開始有專門機構開展文物普查、征集和保護工作。1958年,建立溫州市博物館,專事文物的收集與展出。隨著50年代各項建設工程迅速鋪開,溫州市文管會配合省文管會考古隊至建設工地進行搶救性發掘工作。1956年,發掘瑞安陶山山前山新石器時代遺址。1957年,發掘瑞安桐溪、蘆蒲水庫淹沒區40多座三國至齊梁墓葬。1958年發掘市郊雙嶺雨傘寺兩晉墓葬,永嘉江北礁下山東晉至南朝墓葬70多座。1959年,清理樂清大荊宋代窯址,并參加甌江水庫文物清理組,對水庫淹沒區內的古代墓葬、窯址進行清理,遷移數十方碑刻。⑤章志誠主編:《溫州市志》,中華書局,1998年,第2687頁。

1952年1月26日,溫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就1951年的工作,向溫州市人民政府文教局作出報告。報告稱:溫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自1951年元旦成立,同年2月10日開始工作。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所搜集的計有書籍37429冊,字畫715件,碑帖706件,金石陶瓷321件,名人書札253件,石磚30件,錢幣734文,其它57件”?!斑@次發現了幾種刻本和稿本更為名貴。如藏書家所稱為祖本的,像周天錫《花萼樓書鈔》、黃體芳《錢虜爰書》、項瑻《癸辛詞》、柯榮歌《宣室集》、蔡宏勛《雪齋詩外集》。以及外地人士流寓溫州的著作,孫同元《今韻三辨》、陸進《東甌掌錄》,都是前時所不經見的。著錄和考證金石、甲骨的書,也有一千余冊,羅振玉、王國維的著作和???,可稱完備。近代私家刻印這一類書,都是少印少售,現在很不容易找得。地方志書,有甘肅、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等省份,數量雖少,都是舊刻?!雹贉刂菔腥嗣裾慕叹?《為檢送溫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工作總結報告由》 (1952年1月26日),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039—04—04。

溫州市文管會成立不久,溫州愛國人士紛紛把自己收藏文物捐獻給國家。孫詒讓哲嗣孫孟晉率先捐獻曾在民國25年參加浙江省文獻展覽會展出的180件文物;繼而謝磊明捐獻葉適青瓷墓志;夏鼎、戴夷乘、梅冷生捐獻一批歷史文物,后又有林鏡平、單賓、張湘雨、周善同、許兆鴻以及葉正宗、葉蓉樓后裔等捐贈文物。同時市文管會還在境外征集到一批文物,主要有宋王十朋御賜端硯、清華嵒、任伯年畫、鄧石如印章、朱子常黃楊木雕等。②章志誠主編:《溫州市志》,第2687頁。

除溫州市外,紹興、平湖等市、縣的文物管理小組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也起到了積極保護祖國文物的作用。

三、浙江省文物保護典型個案

1956年和1958年,浙江省人民委員會先后公布了兩批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3月4日國務院頒布《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同時公布了18處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江省人民委員會即于1961年4月和1963年3月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浙江省的文物保護工作開始走上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透過浙江省對寧波天一閣、杭州靈隱寺進行的保護工作,可以管窺新中國成立初期浙江省的文物保護工作。

(一)寧波天一閣的保護工作

天一閣位于寧波月湖西岸,修建于1561年至1566年明嘉靖年間,創建人為曾任明朝兵部侍郎的范欽。新中國成立之初,在歷經亂世滄桑之后,天一閣“荒草凄凄”、“人跡罕至”。藏書樓前,有名的“九獅一象”假山已經倒塌,“天一池”中污水散發出臭氣。所藏書不是殘缺,就是蟲蛀、水漬、腐敗。1937年所編書目中,所剩藏書2154部,殘缺的占1055部,蟲蛀、水漬、腐敗的有247部。③群明:《重訪“天一閣”》,《人民日報》1961年7月16日。1953年6月23日,寧波市人民政府文教局就寧波市古物陳列所 (天一閣)需進行修建擴充并增添工作人員事請示浙江省文化局,稱:“天一閣為祖國文化古跡,藏書名聞歐亞。目前房屋不敷使用,古物堆棧,不能陳列。又無防火設備。員工三人,其中馬涯民先生已七十余歲,只能鑒閱圖書與文物,因年邁不能每日都從家到所工作。工友范盈生只能做些什務,故實際工作者僅范鹿其一人,內外照應不暇?!币?“一、增添職員一名,以便工作之開展。二、撥夠修建費,估計約陸千陸百萬元。包括擴充房屋,征用西首民房一所;天一閣、尊經閣、千晉齋屋架、桁梁、椽子、樓地板、門窗、玻璃、鉸鏈修建,及前廳假山、池塘之整理。增設櫥廂書架 (藏書、布置書畫展覽用),辦公桌椅,安裝電燈、電話以及修建廁所等?!雹堋墩憬幉ㄊ腥嗣裾慕叹帧盀閳蟾姹臼泄盼镪惲兴?(天一閣)需進行修建擴充情況并增添工作人員由”》(1953年6月23日),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169—5—18。

1953年7月10日,省文管會派委員沙孟海前往天一閣調研并寫出調研報告。經實地調查,沙孟海提出兩點“個人意見:一、西鄰民房的收購,最為迫切。其他修理與增加設備,也屬必要。但閣的本身不必裝電燈 (北京故宮博物院不裝電燈以防火災),原列電燈費可酌量減列。收購文物一項,想系指一般的文物,似應指定專收回天一閣散出的書籍。這是鄭振鐸局長五一年到杭州時的指示。二、今年四月我在北京,鄭局長曾對我說:‘天一閣與敦煌石室是全國性的兩個文物寶藏’。足見中央對天一閣的重視。作為一個全國性的歷史文化古跡來看,如何加強保護與管理,希望政府有一個徹底整理的辦法”①沙孟海:《天一閣目前情況》(1953年7月10日),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169—5—18。。

這個調研報告引起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同年8月6日,省文化局、財政局就天一閣編制及經費問題聯合下文給寧波市文教局、財政局,稱:“同意另增添職員一名?!薄霸撍灸甓冉洺YM預算指標,已核給貳仟伍佰萬元,所有經常開支費用均應在此數范圍內開支?!薄案鶕闶兴吞煲婚w修建設備等預算審查,其中天一閣本身不必裝置電燈以防火災外,其他均同意。茲核定該項臨時費為陸仟伍佰萬元,由你市掌握執行?!薄捌渲惺召徫奈镔M應專用于收回天一閣散出的書籍”。②浙江省文化局、財政局:《對于寧波古物陳列所 (天一閣)編制及經費核示》(1953年8月6日),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169—5—18。

在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后,寧波天一閣的保護工作步入正軌。

1.樓閣園林的保護與建設

1953年,寧波市人民委員會撥款4000元征購藏書樓西首二層民房一幢,三間一弄,以消除火患。繼又撥款1000元修理藏書樓。1959年,寧波市人民委員會又撥??钫髻徧煲婚w東首民房五間,荒地 (墳地)6500余平方米,先后從祖關山等處遷來明代嘉靖年間百鶴亭一座(原為墓前祭亭)、太湖石獅子一對、明代石虎一對、八獅亭一座、石馬兩只、鐵牛一只,并由市園林部門種植盤槐和大批香樟,還從翰香小學遷來桂花,并在八獅亭邊移植百年紫藤一棵,每到夏季,綠樹成蔭。同時又在西邊新建了擂鼓石天一閣大門和會客室,還在大門四周種植法國梧桐做綠籬,兩旁植松竹,里面庭院種花草,使天一閣的環境更加幽靜。為了增加游客的歷史知識,又將征購的東面五間平房辟為“千晉齋”,專門陳列馬廉在寧波拆除城墻時收集、后捐贈給天一閣的古磚。這次總投資9000余元。③許孟光:《寧波文物古跡保護紀實——天一閣保護與擴建》,《寧波文史資料》第20輯,寧波出版社,2000年,第312頁。

2.散書的征集與修復

關于天一閣的藏書,相傳原有七萬余卷。1951年,鄭振鐸對天一閣藏書作了一個數字統計,“天一閣現存的書實為一千八百五十二部”,“最重要的是明版方志三百多部,明版《登科錄》、《鄉試錄》等三百多部。其他,還有一百多部的外間不見流傳的書。這七百多部,確是‘人間孤本’,必須加以保存的”④鄭振鐸:《關于天一閣藏書的數字統計》,《文物參考資料》1951年第7期。。

新中國成立初期,天一閣散書的征集主要有兩種途徑:其一,天一閣工作人員的精心搜集。50年代初,天一閣流散書籍在寧波市區的一些古舊書店和廢紙店里尚有發現。最早購入的一批是在1954年,有《書傳大全》《禮記集說大全》《三禮纂注》《前漢書》《晉書》《宋書》 《宋史》 《歷代史纂左編》 《文獻通考》《天元歷理》 《五倫書》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錢起詩集》《尺牘清裁》等十余種。此后連續三年均有零星購入,比較重要的有《春秋列傳》《古今韻會舉要》《金小史》《范欽奏議》《涌幢小品》《經濟類編》等。60年代,又向當地藏書家及上海、北京等地古籍書店購入數十種。如1961年5月16日向馮氏伏跗室購得天一閣抄本道藏12種。1961年至1964年,多次從孫氏蝸寄廬購得《乙巳占》《類編古賦》《薛文清公行實》《唐文粹》《潞水客談》《西漢詔令》《皇明資治通紀》《誠意伯集》等數種。又向北京中國書店購得《漢魏詩紀》 《天心復要》等數種。①駱兆平:《天一閣叢談》,中華書局,1993年,第83頁。其二,公私藏家的慷慨捐贈。1954年10月16日,省文管會發函,擬將寧波天一閣舊藏明刊世德堂本列子一部 (二冊)移交天一閣保存②浙江省文管會:《為擬將有關魯迅及天一閣書籍分別移交紹興魯迅紀念館及寧波古物保存所請核示由》(1954年10月16日),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159—4—15。。浙東藏書家中保存有天一閣舊藏的有馮氏伏跗室、朱氏別宥齋、孫氏蝸寄廬三家。馮孟顓早年曾對天一閣藏書作過整理編目,對天一閣藏書特征十分熟悉,凡遇天一閣流出之本,加意購求。1961年5月,轉讓十多種道家書歸閣。1962年,馮孟顓病逝,其家屬根據他生前遺愿,將全部藏書,計古籍圖書3844種31274冊98336卷,全部捐獻國家。1962年11月3日,孫定觀將蝸寄廬收藏的善本藏書計13種113冊,其中原天一閣藏書6種39冊和字畫一件,捐贈給國家。③許孟光:《寧波文物古跡保護紀實——天一閣保護與擴建》,《寧波文史資料》第20輯,第316頁。

為發揮天一閣藏書的作用,必須把破損、蟲蛀、殘缺及霉變的古籍修補好。從1958年9月起,天一閣雇請從業20余年的老書匠嚴春航來補修殘損古籍。自1958年9月17日至1961年6月10日,嚴春航共補修殘損古籍59部192冊。又自1961年8月至1966年,上海古籍書店影印出版《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初編107種,其中凡破損者均加以修補。此外,自1964年6月15日至1965年5月6日,上海古籍書店接受寧波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托代為修補天一閣藏書14部37冊。④駱兆平編纂:《天一閣藏書史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31、134、135頁。

1962年,郭沫若視察天一閣,寫七律一首:“明州天一富藏書,福地瑯嬛信不虛。歷劫僅存五分一,至今猶有萬卷余。林泉雅潔多奇石,樓閣清癯類碩儒。地六成之逢解放,人民珍惜勝明珠?!雹蒉D引自駱兆平編纂:《天一閣藏書史志》,第392頁。對浙江省保護天一閣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二)杭州靈隱寺的保護工作

靈隱寺又名云林禪寺,位于杭州市西北的武林山麓、飛來峰對面,創建于東晉咸和三年(公元328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靈隱寺為杭州最古老的建筑群之一。由于天災人禍,1951年,靈隱寺大雄寶殿梁塌。1952年,杭州市民政局向浙江省民政局提出申請報告,要求修復靈隱寺大雄寶殿。報告稱:本局已于4月10日召開籌備座談會,“吸收僧侶居士及有關方面參加,并會同建設局、市建筑公司實地勘察繪圖,以維持原狀、恢復舊觀為原則進行設計”。4月15日,《靈隱寺修理大雄寶殿工程概算表》正式提交省民政廳?!坝嬆_手架、拆卸及修復二層屋面、鋼筋水泥梁柱屋架、拆八根大柱、粉刷、油漆、新做三層屋面、三層天花板、十寸山墻、南海觀音墻、屋脊景云、三層檐口窗,共計工料費用2,116,260,000元?!雹蕖鹅`隱寺修理大雄寶殿工程概算表》(1952年4月15日),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103—4—159。4月18日,省民政廳劉建中廳長主持成立靈隱寺大雄寶殿修復委員會,“推定杜偉為主任委員,余森文、張星文、趙樸初、陳銘樞、巨贊、湯文炳六人為副主任委員,下設勸募、總務、工務三組,由有關部門分任組長,集中靈隱寺大雄寶殿兩側進行辦公,經費方面據初步估計需款1,500,000,000元,并準備爭取五三年元旦前舉行落成典禮,經費主要來源以勸募為主,政府補助為輔”?!暗壳盀榧毙栝_工,政府需撥支6億元以作開工之用?!雹吆贾菔忻裾?《關于要求修復靈隱寺大雄寶殿報請鑒核由》(1952年5月3日),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103—4—159。

1952年,正值三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百廢待興,國家資金十分困難。有鑒于此,杭州市政府于5月23日向浙江省政府提出《修復靈隱寺大雄寶殿勸募計劃及勸募組織系統表草案》⑧杭州市人民政府:《呈送修復靈隱寺大雄寶殿勸募計劃及勸募組織系統表草案請鑒核由》 (1952年5月23日),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101—3—936。;6月13日,浙江省政府批復:“同意修復靈隱寺大雄寶殿勸募計劃及勸募組織系統表草案”,并上報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及華東文教委員會①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修復靈隱寺大雄寶殿勸募計劃及勸募組織系統表草案由》(1952年6月13日),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101—3—936。。9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批復:關于修復杭州靈隱寺“成立勸募機構問題,華東文教委員會意見,同意該寺之修復,但所需全部用費,由國家負擔,宗教界不必成立任何勸募機構”②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關于修復杭州市靈隱寺之用費可由國家負擔不必成立任何勸募機構》(1952年9月3日),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103—4—159。。1955年5月1日,靈隱寺大雄寶殿修復工程正式完工并對廣大群眾開放。

1955年6月22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上書浙江省人民委員會,提出重新塑雕靈隱寺大殿佛像。報告稱:“根據杭州市靈隱寺大雄寶殿修復委員會與杭州市都市建設委員會文物小組共同座談的結論,建議塑雕三尊佛,質料采用樟木。后經省宗教事務處召集有關代表研究協商,改為塑雕一尊?!标P于塑雕佛像的經費問題,報告稱:“如果決定塑雕一尊,采用樟木,連同修理海島羅漢、佛座等經費在內,初步估計約為五萬元。其中六千元修理海島,三千元修理佛座,四千元作為藝術設計稿費,一千元作為行政管理費用,佛像材料工資等為三萬六千元?!薄瓣P于修理海島、佛座的經費,請盡先核撥,以便即行動工修造?!标P于組織領導問題,報告稱:“靈隱寺為國內外著名的佛教古剎,大殿內供奉的佛像,必須具有高度的藝術水平和濃厚的佛教色彩,為此必須延攬各方面有關人士,廣泛提供意見,期求盡可能的完美?!薄皳醒朊佬g學院華東分院莫樸院長意見,該院可以推派三位教授參加佛像雕塑的藝術設計工作”。③杭州市人民政府:《為本市靈隱寺大殿佛像雕塑等問題請核示由》(1955年6月22日),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101—6—60。

同年7月18日,浙江省人民委員會就靈隱寺塑雕佛像等問題批復杭州市人民委員會:“(一)同意靈隱寺大殿塑雕木質釋迦牟尼佛像一尊。(二)關于塑雕佛像的經費,同意你市所估的指標,但編造預算時,應根據節約的原則,盡量地減少一些。(三)調整靈隱寺修復委員會及其委員人選問題由你市自行決定?!雹苷憬∪嗣裎瘑T會:《復關于靈隱寺塑雕佛像等問題》(1955年7月18日),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 J101—6—60。

1955年8月22日,浙江省人民委員會就此前國務院指示“塑一尊釋迦牟尼佛像可用泥質貼金”⑤《國務院1955年3月1日電示》,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101—6—60。一事向國務院報告說:“經我們同有關部門研究結果,擬用木雕貼金較好。因為木雕佛像所有之樟木,佛教界早已準備好,可以就地取材,不必花錢;木刻也能表現我國固有的藝術風度,又能牢固經久,不像泥塑佛像容易傷損,可不必經常修補。木雕佛像的工資雖比泥塑的多一、二千元,但除掉已有木材,則成本完全相同。同時泥塑佛像需三年時間才能干燥,而木刻佛像只需一年即能完工。目前靈隱寺大雄寶殿已經開放,而里面沒有佛像,很不相稱。故用木雕亦適合需要。據此,本會已批復杭州市人民委員會采用木刻佛像。特此報請備查?!雹拚憬∪嗣裎瘑T會:《關于靈隱寺佛像修復問題報請備查由》,浙江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101—6—60。1956年,靈隱寺大雄寶殿的修復、塑雕工作全面完成。

總之,新中國成立初期,浙江省委及相關職能部門在“百廢待興”之際,通過一系列文物保護政令條例的頒布落實;各類文物保護機構的建立運作;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工作方針指導下,開展大規模的文物保護維修工作,從而取得重要成效。除寧波天一閣、杭州靈隱寺外,同期得到搶救和保護的重要文物古跡還有杭州六和塔、岳飛廟 (墓)、孔廟南宋石經、紹興蘭亭、禹陵、瑞安玉海樓等。而且隨著國民經濟的逐漸恢復和人民群眾對文物保護意識的逐漸增強,一個以國家保護為主,動員全社會參與的文物保護模式在浙江日漸形成。

(本文作者 浙江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杭州 310018)

(責任編輯 朱昌裕)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Days of New China

Qian Wenyan

Soon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Administration Council of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issued a series of important documents for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such as the“Interim Procedures on Prohibiting the Export of Precious Cultural Relics and Books”.Zhejiang has a long history,a high level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rich cultural relics.In the extraordinary times when numerous tasks had yet to be undertaken,the Zhejiang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and the releva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through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series of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decree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creation and functioning of various kinds of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institutions,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beyond compare for old China.At the same time,a 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model with state playing the dominant role and the whole society participating began to take shape in Zhejiang.

D267.6;K854.3

A

1003-3815(2012)-06-0104-10

* 本文界定“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時限為1949年至1965年。

猜你喜歡
靈隱寺天一閣浙江省
《初心》
千年靈隱寺的火劫與消防
馮登府與天一閣
天一閣知見錄
解放軍守護天一閣史料輯注
浙江省特級教師
——吳淼峰
天一閣四事備忘錄
浙江省第一測繪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數學競賽
靈隱寺不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