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數字傳播的發展趨勢——由微電影盛行引發的思考

2012-04-13 13:01周蔡敏
關鍵詞:媒介形式受眾

周蔡敏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傳媒管理系,湖南 長沙 410100)

現代人生活的快節奏與多元性,催生了空閑時間的零散性,繼微小說、微博、微信等形式盛行后,又一種以“微”字開頭的新的傳播形式——微電影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微電影,是指專門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播放、適合在移動狀態下觀看、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時段(30秒-3000秒)放映”、“微周期(1-7天或數周)制作和“微規模(幾千元-數十萬元/部)投資”的視頻短片。[1]這種短片有一定的創作門檻和較高的制作水準,要求以創意取勝,而且更便于隨時下載和觀看??梢哉f,微電影是在后現代文化大行其道的當下,網絡與電影(電視)互動所衍生出來的一種新的電影形式。微電影在短短一年時間里迅速掀起熱潮,優酷、愛奇藝等網站紛紛推出微電影,名演員、名導演紛紛投身微電影,更有很多年輕導演和草根創作者從中找到比文字片段更有意義的歸屬感和價值感,相關的制作和發布機構也從中發現有潛力的原創力量。

微電影的悄然盛行與它所處的傳播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廣泛運用,微電影靠的不全是微電影的表現力,而是它作為傳播工具的優勢。從微博到微信、微電影等,這些“微型事物”的信息門檻低,話語權廣泛且分散,持續時間短,傳播內容淺,契合了數字化傳播時代人們追求個性解放和自我表達的強烈訴求。在數字傳播手段不斷多樣化的前提下,或許還會有更多諸如“微電影”的新生事物出現,也可能這樣的新生事物紅火一陣后又會被其他更新的技術或手段代替。但無論是哪種形式,都是數字時代的產物,是數字傳播的一種形式。因此,微電影的產生、發展,或其他新形式新手段的產生、發展,若想具備較強的生命力,就一定要把握好數字傳播的發展趨勢,以應對日新月異的新形勢。

一、媒介已然融合,規范亟待統一

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成熟,媒介間的界限日漸模糊,媒介融合的趨勢不可阻擋。媒介融合可以是技術的融合,可以是內容的融合,可以是設施的融合,也可以是受眾的融合,通過融合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很明顯,微電影是媒介融合的產物,它體現著數字時代通過文字、聲像、網絡、通信等傳播手段來傳輸內容的特征,融合了視頻受眾、電影受眾、網絡受眾以及其他閱讀終端受眾。媒介融合的現實意義在于,消費者可以通過無所不能的終端,通過無處不在的網絡,獲取各自所需要的服務。

對于融合日趨密切的媒介及媒介產業,如何確立規范,如何建立標準,如何進行管理,是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例如微電影就體現了網絡電視與傳統電視、移動終端視頻與其他終端等各種媒介在技術、產業和內容與服務等方面的融合,那么,微電影適用于互聯網的管理規范,傳統電視的管理規范,還是移動終端視頻的管理規范呢?事實上,媒介產業一直以來采取的是一種垂直管制的模式,[2]各自都有一套自己的法規政策。但媒介融合的格局日益明顯之后,以前的很多相關規定就再難以適用;而且傳播的無國界和全球化,使不同國家對相同的問題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因此不好統一管制。傳播生態的變化和發展,必然在媒介規制上產生聯動效應,勢必對現存的傳媒管理體制提出嚴峻的挑戰。這就要求傳媒管制突破其原有架構,重新定位并解釋。規范的操作將為信息自由提供最好的環境,否則將導致一個無法掌控的局面。媒介的融合需要政府發揮重要作用,為整個傳播政策制定一個大體的法律框架,同時監督各個行業對于自律規范的遵守情況,在必要的情況下要求其強制執行。

二、個性可以張揚,標準必須樹立

數字傳播帶來了全民參與的熱情,播客、博客、手機出版的“點對點”特征賦予每一個受眾更多的參與權與評判權,每個人都可以袒露心意、張揚個性。具有多元價值的文化解讀、各種各樣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勢不可擋地流入多媒體終端閱讀器。

從目前微電影的內容和結構形式來看,微電影主要以懷舊、傷感、現代都市等元素為題材。[3]這些微電影以娛樂放松為主要目的,迎合了當前市場消費的需要,受到了網民的歡迎?;蛟S是為了張揚個性,或許是為了體現不一樣的價值觀,又或許是為了吸引受眾眼球,有的微電影無病呻吟,甚至充斥一些暴力、色情、亂倫的鏡頭,或出現虛假的信息,這樣的情況在數字傳播的其他形式中也存在。例如很多網絡視頻或網絡文章以緋聞、暴力、隱私等低俗炒作刺激受眾,嚴重影響了傳播倫理,甚至觸犯法律。無論是微博、微電影,還是其他的數字傳播形式,已經形成一個巨大的虛擬輿論場,[4]有著海量的信息,紛繁復雜,卻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大眾的表達欲望,賦予大眾自由發言的權利,當然也會無時不刻地為大眾制造大量情緒化、非理性的內容,影響著受眾的情緒,導致他們的判斷力喪失,甚至可能造成社會恐慌,進而威脅社會穩定。這就會引起整個社會的價值失范,造成社會危機。

在數字傳播環境下,雖然可以采取措施斬斷相關利益鏈條,加強各方面的監督管理工作,但是每一個使用網絡的個體都是一個傳播終端,不可能對每一條信息進行把關。[5]因此,必須強調個人的價值標準,強化傳播媒介的社會責任感,強調行業自律,實現數字傳播發展與信息自由言論自由之間的契合。

三、權益需要保護,心態更要引導

在后現代文化狀態與消費主義盛行的今天,數字化技術筑起全方位的信息傳播空間,多元文化形態與價值觀借助于數字媒體在文化互動中得到了更大的生存空間和更多的文化認同,也產生了差距甚大的各種文化解讀。

與此同時,人們之間的信息差距也顯著擴大。微電影的制作和傳播離不開網絡和新媒體播放平臺,這就需要信息移動終端的持有與上網條件。這兩個方面的不平等將會影響信息知情權、傳播參與權的享有或行使,久而久之甚至就會使得一部分人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公共事務的討論和決定過程之外。[6]而且這種鴻溝會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而逐漸擴大,人們在信息傳播方面的不平等程度會加劇。之所以形成這種局面,既有社會經濟的因素,也有個人習慣的因素。但不論是哪一方面的原因,帶來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即信息知情權的不對等、傳播參與權的不對等,并由此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梢源_定的是,保護受眾的權益,就要消除平等的人之間的信息差距。

然而即使消除了信息差距,人們享有信息知情權、傳播參與權,仍然存在無法避免的問題。數不清的網站、微博、社區等,使人們有機會只選擇與自己想法相似或有共同點的平臺,只關注讓自己滿意的、符合自己標準的信息,這就很容易導致偏激的錯誤、過度的自信和沒道理的極端主義。雖然人們的文化需求日趨復雜化、多樣化,但受眾的需求或愛好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可以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也可以隨著需求的不斷滿足而不斷發展。人們是滿足還是壓制某種需求,不僅受個人性格特征影響,更多地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制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因素會制約受眾的需求取向,社會文化標準、價值規范、社會輿論會引導受眾的心態。因此在數字傳播時代,是否關注社會事務,關注什么樣的社會事務,以怎樣的心態關注社會事務,關注什么平臺發布的社會事務,都是由受眾的愛好和需求決定的,同時也是可以引導的。關鍵是要有引導的意識和機制,使受眾正確認識數字傳播的作用,即看到它的迅速快捷、海量豐富,看到它的輿論引導作用,也能正確對待這種作用,自信而不偏激,享受而不濫用。

四、形式必然多樣,本質不可更改

微電影契合了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和短暫的休閑娛樂等特性,為人們放松心情、緩解壓力提供了娛樂的平臺。隨著科技不斷的發展,還可能涌現出更多的新形式,但無論技術怎么更新,名稱怎么變化,其本質是不變的。微博也好,微電影也好,它們傳播的是信息,是文化。當下,人們都在主動或被動地接受由這個信息時代所帶來的特有的文化形式,而在這些文化形式中,快餐性的、拼貼式的、重視感官刺激的文化形態正大行其道。

微電影、微博等數字傳播形式已經自覺不自覺地成為了當下最主要的傳播形式之一,也承擔了重要的信息傳播、文化傳播的任務,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我們不希望通過數字傳播體現出來的都是快餐性的、拼貼式的、重視感官刺激的內容。微電影如果沒有文化的積淀,就只能作為一種傳播手段,成為只是一個短暫時代的產物,而不能像電影那樣經過歷史磨礪而形成的一種藝術?!拔囊暂d道”,如果沒有依附于現實世界的思考層面,沒有思想,沒有深度,而僅僅只是用以消磨時光、自我滿足,那么數字傳播就永遠只能“傳播”,而不能“傳承”。一個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凝聚了世世代代的智慧和創造,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一個民族文化的發展和復興,離不開對優秀文化的傳承。數字傳播同樣應該承擔起這個重任。

[1] 張高偉.論微電影的敘事藝術[J].文學與傳播,2011(7):113-114.

[2] 李紅祥.論媒介融合下的傳媒管理制度創新[J].新聞愛好者,2009(8):38-39.

[3] 侯錫彪.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微電影的發展導向探析[J].傳承,2011(12):48-49.

[4] 徐亞卿.淺談微時代下公共事件的輿論引導[J].現代企業教育,2011(22):201-202.

[5] 李鐵亮.論“微時代”輿論的畸變形態[J].新聞愛好者,2012(1):31-32.

[6] 林群.理性面對傳播的“微時代”[J].青年記者,2010(2):7-8.

猜你喜歡
媒介形式受眾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小議過去進行時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書,最優雅的媒介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搞定語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歡迎訂閱創新的媒介
用心感動受眾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電視節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