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新聞出鏡記者的非語言符號傳播

2012-04-13 13:01
關鍵詞:現場報道電視新聞符號

王 楠

(西華師范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9)

一、非語言符號傳播

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出鏡記者的形象開始出現于我國電視新聞欄目中,主播們的機智應對、特邀評論員的精辟分析逐漸被精彩的現場畫面和出鏡記者的身影所取代。學者黃匡宇將符號學理論引入電視新聞研究,把電視新聞語言的符號組成分為語言符號(又稱抽象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又稱具象語言符號),其中語言符號包含抽象語言和文字語言,非語言符號則較為復雜,囊括形體、表情、著裝、首飾、空間、圖表等造型語言和音樂音響等音像語言。[1]這一分類基本概括了當代電視新聞所運用的各種語言符號。電視新聞出鏡記者現場報道是電視新聞的一種報道方式,出鏡記者同樣通過語言傳播和非語言傳播兩種行為傳播信息。

美國學者L·伯德惠斯特爾估計,在兩個人傳播的場合中,有65%的社會含義是通過非語言符號傳遞的。非語言傳播隨時伴隨著我們的生活,在電視新聞出鏡記者的報道中,非語言符號傳播的出現頻率也不亞于語言符號,但卻往往被業內人士忽視。在鏡頭前,出鏡記者不僅用有聲語言報道,而且用出現在鏡頭中的整個身體與觀眾和采訪者交流,非語言符號在出鏡記者的報道中以無聲的形式扮演著重要角色。

二、出鏡記者現場報道非語言符號傳播的特征

(一)傳播過程的連續性

與語言傳播相比,非語言符號傳播在傳播過程中具有連續性的特點。在報道中,出鏡記者不一定連續不斷地在進行有聲語言報道或采訪,允許有停頓和現場同期聲的代替,但是無論有聲語言進行與否,出鏡記者的舉止、神態、服飾、距離等都在無聲地或有意識地向觀眾發出信息。一個人說完話或者不說話,并不是中止了信息的交流和傳播,沉默也是一種表達,所以非語言傳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持續溝通作用。

(二)傳播渠道的多樣性

語言符號一般只通過聲音和文字兩種通道傳播,運用聽覺和視覺兩種感官系統來交流信息,渠道平面化,方位單一化。而非語言符號則可以同時調動傳、受雙方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多種感官系統參與傳播,讓出鏡記者在新聞現場代替觀眾去聽、去看、去聞、去感受,更為立體地、多方位地獲取信息。

(三)非語言符號的真實性

一個興高采烈的人心情應該不錯,一個愁眉苦臉的人很可能遇到不順心的事。相對于有聲語言的表達,這種表情語、體態語等非語言符號傳遞來得更為真實。在傳播過程中,非語言符號基本上是真實自然地流露,因為這些通過機體內部變化體現出的外部表征,不容易受人們意志的控制。這些外化的表情動作能真實地表露其內心秘密。在現場報道中,出鏡記者通過非語言符號傳遞出來的態度和情緒是最真實的。

三、出鏡記者現場報道中非語言符號的傳播功能

在出鏡記者的現場報道中,非語言傳播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與有聲語言配合作用來傳播信息。與語言符號相比,非語言符號有著更為豐富的傳播功能。重視非語言符號的傳播功能,加強這種無聲語言的表達,并使兩種語言符號相互交織、相互融合以共同完成傳播,使出鏡記者能夠將現場的事實信息更加人性化、具象化、體驗化地進行處理,從而實現新聞事件信息的有效傳播。

美國傳播學者特里·K·甘布爾和邁克爾·甘布爾在合著的《有效傳播》一書中,將非語言傳播的作用總結為:補充或完成信息、否定信息、替代信息、強調信息和調節信息。據此可以歸納出在出鏡記者現場報道中非語言符號的傳播功能。

(一)輔助語言表達,全方位立體式傳播新聞信息

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返回佛羅里達州地面控制中心時,由于隔熱板脫落導致航天飛機在空中分解。日本朝日電視臺晚間新聞節目《news station》對該新聞做了詳細報道,報道中最珍貴的一段視頻資料是1978年朝日電視臺出鏡記者增田信二在“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制造車間里,手拿一塊隔熱板所做的現場報道:“我現在手里拿到的就是隔熱板,很輕,真是太輕了(輕微上下擺動實物),這是我第一次觸摸到這個神奇的東西,(接下來,他用拿著話筒的手敲打隔熱板),聽到了嗎?聲音很清脆,這個隔熱板真是太輕了,重量超不過幾十克這個樣子……”[2]

這段30多年前的現場報道,對于現在的出鏡記者仍有借鑒價值。如果出鏡記者僅僅用有聲語言傳達“這個隔熱板很輕,重量只有幾十克”這些信息,其效果遠不如親自將實物拿到手中上下擺動并展示給觀眾的真實感受。該出鏡記者的這一動作豐富了有聲語言的表達,讓觀眾更直觀、更真實地接受現場報道要傳播的信息。事實上,非語言符號傳播的渠道繁多,如手勢、表情、著裝、環境等,這一系列元素產生的非語言傳播都能輔助有聲語言傳播新聞信息,使得新聞以更大的信息容量和力度傳播出去,無論在內容還是形式上都更加立體生動,強化了新聞信息的傳播效果。

(二)強調語言信息,引起對重點問題和細節的關注

1997年6月30日晚8點,中央電視臺記者白巖松在落馬洲大橋上對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先頭部隊入港這一事件進行出鏡報道。選擇這個報道地點,是因為在這座橋上有一條界定香港和深圳兩個區域的管理線,隨著150年前英國人對香港的入侵,這條僅僅具有區域劃分作用的管理線具有了特殊的意義,而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先頭部隊車輛從這條線上越過的這一時刻,也就變得尤為重要了。白巖松用出鏡記者現場報道的方式記錄下了車輛越過管理線的一瞬:攝像機用固定鏡頭拍攝到越過管理線的一輛輛汽車的車輪,白巖松用氣滿聲高的語氣數著“越過管理線,越過管理線第二輛,越過管理線第三輛……”攝像機的近景拍攝方式以及白巖松運用的有聲語言表達,都以非語言符號的形式對這一細節信息加以強調,增強了傳播的力度,使觀眾注意到記者播報的重點內容。

在采訪提問中,出鏡記者還可以利用手勢等動作加強提問的語氣;在現場播報評述中,記者也可以利用動作加強評述的力度,引起被采訪者或觀眾對重點問題或信息的關注。

(三)調節交流信息流,把握采訪節奏

出鏡記者在進行人物采訪時,可以通過眼神的交流、姿勢、手勢、體態以及聲音等非語言傳播方式,調節人際交流時產生的信息流,掌控采訪節奏。2005年6月2日,中央電視臺播出《新聞調查——雙城的創傷》這期節目。這期節目報道了甘肅省雙城縣發生的少年連續服毒事件,6天時間里死亡2名、獲救4名,獲救后孩子一直沒有開口向大人解釋原因,小縣城的舉動引來了外界各種各樣的說法,《新聞調查》節目的報道組就這一事件前往雙城進行調查。在采訪中,孩子們壓抑的情緒和不信任的心理本能地拒絕媒體采訪,出鏡記者柴靜采用保護孩子隱私的方式和他們進行交流:攝像機運用逆光的拍攝手法,只顯示出孩子的身體輪廓;記者柴靜和被采訪的孩子同坐在小板凳上,同樣的高度以及身體的近距離拉近了記者和孩子的心理;柴靜壓低音量,像和知心朋友談話一樣與被采訪者交流。這些拍攝和采訪的行為最終得到孩子的信任,采訪得以順利進行,并了解到事件的真相。

(四)樹立出鏡形象,展示媒體風采

鏡頭前,記者的非語言符號不僅可以輔助語言表達,還能夠幫助記者樹立形象、展示風采。因為電視記者在鏡頭前自然流露出的舉止動作、儀表風度和語氣表達等,傳達了大量的個人信息,如氣質、修養、風格以及對新聞事實的態度等,這些個人信息成為構成出鏡記者屏幕形象的重要元素,如白巖松的睿智、敬一丹的親和、王小節的大氣等。出鏡記者可以巧妙地運用和設計鏡頭前的非語言符號,塑造更加貼合報道的屏幕形象,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參考文獻]

[1] 黃匡宇. 電視新聞學[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142.

[2] 宋曉陽. 出鏡記者現場報道指南. 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 117.

猜你喜歡
現場報道電視新聞符號
學符號,比多少
“+”“-”符號的由來
電視新聞中的圖片應用
廣播新聞現場報道的優勢和發展趨勢
論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之路
變符號
電視民生新聞現場報道初探
記者在突發事件中如何做好現場報道
同期聲在電視新聞報道中的作用
電視新聞后期制作技術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