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基層單位勞動工資統計的問題與對策

2012-04-18 09:16儲依群
企業導報 2012年1期
關鍵詞:改革對策

儲依群

【摘要】本文針對目前基層單位勞動工資統計工作存在的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提出改進工資統計工作的必要性和主要改革方向,探索建立一套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符合國民經濟核算要求的勞動工資統計制度,提出了今后做好勞動工資統計報表的建議和想法。

【關鍵詞】工資統計;改革;對策

勞動工資統計是國民經濟統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任務是:準確、及時、全面、系統地搜集、整理、分析、提供反映勞動和工資等勞動經濟現象的數量及構成和分配使用等方面情況的統計資料。工資水平的高低與消費水平、消費的構成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搞準勞動統計數據對各級領導在經濟工作中的準確決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就近年來基層勞動統計工作而言,實際情況卻難如人愿。隨著改革的不斷深人,再加上一些主觀客觀原因,勞動統計數據收集的難度越來越大,與客觀上對勞動統計成果的需求形成較大差距。

一、當前勞動工資統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1.領導重視不夠,對勞動工資統計認識有偏差。領導對勞動工資統計工作的認識不到位,是制約勞資統計工作發展的首要問題。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企業各級領導和部門對勞資統計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大,對勞資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有了明顯提高。但仍然有一些領導,對勞資統計工作的認識存在較大偏差,對勞資統計信息的作用不以為然,特別是相當部分的基層領導對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存在嚴重不足,表現在很少聽取統計人員的工作匯報和為統計人員解決具體困難,特別是一些單位根本沒有明確領導分管統計工作。至今仍有人認為統計是“軟工作”、“統計只是加加減減、填填寫寫的事,是估計加統計”,只要得個大概數就行了,多點少點無所謂。

2.統計制度不健全或不具執行力。大多數單位原始記錄齊全,建立了統計臺帳及相關統計報表制度,勞資統計數據與財務賬目核對清楚。但仍有一些單位原始記錄不全,未建立統計臺帳,致使賬目不清,統計指標無從查起,造成統計數據的不真實;基層勞資統計人員更換頻繁,統計人員沒有持證上崗等,這些都是由于缺乏統計制度、制度不健全或不具執行力造成的。另外,勞動工資統計指標設置陳舊滯后,幾十年一貫制。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多種經濟模式逐步取代了計劃經濟模式,工資分配形式呈現多元化格局,現行的勞動工資統計指標體系已不能反映經濟社會勞動工資的總體規模和主流特征,不能滿足當前的社會需求。

3.統計信息范圍狹窄,渠道單一,難以保證數據質量。在日常的統計工作中,企業統計系統收集統計數據主要是由各個對口部門逐級上報,實行定期報表和各種臨時報表制度,如每月、季、年報等逐級編制、匯總、上報各種統計資料,由于各種報表注重主題一般比較單一,信息包含內容有限,導致信息范圍狹窄,信息統計渠道單一,同時存在勞動工資統計人員只重視對勞動工資統計資料的收集、整理和上報,而往往忽視對統計過程和結果的分析和預測,沒有真正使勞動工資統計作為企業管理的幫手作用。由于填報單位增減變化快,單位各種情況變動大,再加上有些單位統計法制意識淡薄,不愿把工資總額報足的心態,工資總額漏統漏報現象較為嚴重,數據質量難以符合統計真實性原則。

4.統計力量薄弱,填報人員素質不高?;鶎咏y計人員大多缺乏統計專業知識,工作開展較困難。由于一些領導對勞資統計認識不足,工作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統計人員形同打雜,要兼顧多項工作,勞資統計只能算是附帶性的工作,且大部分的精力是放在其他方面,致使勞資統計人員不能專心搞好統計,造成多數的統計人員雖然在統計崗位上工作多年,仍是對統計業務一知半解,不能熟練掌握搞好統計必需的知識,難于按要求完成統計工作,更不用說要對數據的準確性進行評估,對當年單位經濟核算運行情況做出恰當的分析了。加上統計人員變動頻繁,大部分勞資統計人員在統計崗位上工作都不會超過三年,并且剛換上來的統計人員往往是臨時變換,沒有參加過任何統計業務培訓,統計工作沒有交接好就匆忙上陣,做起勞資統計工作來,不知從何著手。只能模仿以前的報表,隨意找幾個數字,就當作是統計數據,上報了事,這必然會出現差錯,甚至會造成統計失實。

5.部門銜接不夠,口徑不一數出多門。部分勞動工資統計指標的設置與相關部門銜接不夠,部門之間指標口徑、含義不一,導致數出多門,不利于工作開展、資源共享和數據使用。

6.統計手段落后,信息化配套建設程度低。由于統計原始數據信息的采集自動化水平較低,統計調查的方法主要是定期報表制度,利用計算機對統計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的能力有限,因此在統計信息化建設方面上比較落后。一是仍然沒有實行網上直報,造成基層統計人力、物力的浪費;二是報表處理程序審核、匯總等環節不夠嚴密,造成數據出錯難于及時發現,只能在匯總過程中才能發現問題,匯總方法單調,難以進行深加工?;蛑荒軐祿С龊蟪绦蛲獠僮?,使審核程序復雜化。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統計人員兼職多,專職少。在基層單位極少有專門從事勞動工資統計的人員,大多是辦事人員兼職,他們的工資待遇、工作態度,也直接決定了勞動工資統計報表上報的及時性和數據的準確性。各基層站隊的辦事人員大多年紀都很大了,單位照顧老同志,就讓他們在不用倒班的崗位上,因為年紀大都無心再考取資格證書,因此他們的崗位工資都很低,甚至比在運行崗位倒班的職工還要低上兩三百元,這樣就更加挫敗他們的工作熱情,對待工作沒有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都是等、靠心理,所以普遍都存在報表無法按規定的期限上報。每次多數單位必須通過電話催報才能收集報表,個別要催二三次。例如:每年僅上報一次的工資總額臺帳,讓勞資部門的工作人員真是大傷腦筋,發放統一的報表格式不用,為了省事就用前一年度的,這樣職工的名字就不用重新填寫,但是表格和公式卻對不起來了,無疑給勞資部門的人員增加了工作的難度,本來一天就能匯總完成的工作,為了對應數據,調整表格就要增加好幾天的工作量,這樣一來大大增加了統計工作量和統計成本,統計數據質量難以得到保證,給數據分析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影響。由于按照勞動工資制度要求全面統計其工資總額數據的準確性越來越差,已不能夠完全反映單位的真實情況。

2.統計工作估計多,數據少。部分勞動工資統計人員對指標含義、包括范圍的理解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上報報表的數據質量。統計人員因工作變動頻繁,普遍反映對勞動工資統計指標解釋不太了解,靠一年一度的年報會幾個小時培訓時間太短,很多問題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完成。實行年薪制的單位(如建行、農行等)平時只發給職工生活費,年底根據任務完成情況一次性發給職工剩余的大部分工資和獎金,這樣一來平時的季報與年報數據就相差很大。但按照勞動工資制度上的要求,其工資總額要填報告期內的實際發生數,這與現行制度就發生了矛盾。

3.統計法律意識淡薄。有些基層單位為了本部門的利益或小集體的利益而違反統計法。統計部門的管理只停留在表面上,似乎有了臺帳就具備了統計基礎工作。

三、勞動工資統計改革的具體對策

1.領導重視。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企業領導更要加強對統計工作的領導。同時要求各級領導不僅要了解基本的統計方法、統計制度和統計指標體系,更要善于運用統計資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只有在企業領導的重視下,各單位的勞動工資統計工作才能有明顯改善,才能保證統計隊伍的穩定性以及保證統計部門能夠獨立開展統計工作。

2.依靠制度。規范工作準確、可靠是勞資統計工作的價值所在,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要嚴格按國家的有關規定,從基層的統計抓起,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管理,使勞資統計規范化、制度化。具體做法:一是嚴格統計人員上崗資格制度;二是規范基層報表制度,落實責任;三是抓原始記錄,建立制度并加以落實;四是做好表彰評先工作。

3.加強統計基礎工作和法制宣傳工作。為了保證從源頭上提高勞資統計數據質量,一定要加強勞資統計基礎工作,要求基層單位建立統一的勞資統計臺賬,健全與勞資統計資料有關的各種原始記錄和憑證等統計基礎工作。要進一步加強統計法制宣傳工作,開展多種形式的統計法制宣傳和教育,使全社會人人了解《統計法》,自覺遵守和維護《統計法》。同時要進一步加強統計執法力度,對統計違法行為嚴厲查處,從而教育一片,才能有力地保證統計數據的真實、可靠,更好地服務于全社會。

4.加強基層統計人員的專業培訓工作。勞資統計工作要求統計人員既熟悉人事勞動管理的業務知識,又要掌握統計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現代化的統計手段。如何提高勞資統計人員素質呢?一是要求勞資統計人員不斷加強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樹立敬業愛崗、忠于職守、堅持原則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二是加強統計法律、法規和統計業務知識的學習,樹立依法統計的觀念,強化統計意識,熟悉勞資統計指標體系,精通統計業務,在上崗前要取得統計人員上崗證;三是強化計算機和網絡知識的培訓,提高勞動統計人員熟練運用現代化統計手段的能力。

另外,統計主管部門應大力加強對統計對象各單位的基礎工作,盡可能的保證統計人員的穩定性。加強對勞動工資統計人員的培訓工作,包括統計職業道德和業務知識的培訓,一年保證不少于一次以上,要努力增強同基層統計人員的溝通。統計部門的業務負責人應多到各報表單位和統計人員溝通并督促、檢查其基礎工作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使之能符合勞動統計工作的要求。培訓的內容針對性要強,一般理論知識要講精、具體操作要講清。要讓參加培訓的統計人員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做”,知道從業人數、平均從業人數與勞動報酬三者之間的關聯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勞動統計數據的質量。

5.加強統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管理,進一步建立健全統計質量保證體系。企業統計工作的關鍵是基礎工作,統計數據質量的高低和統計工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統計數據的及時、準確,這就要求企業在日常統計工作過程中,對基礎工作實行規范化管理,制定統一的統計標準和要求。統計數據的生成涉及諸多部門和單位,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全面、及時、有效,必須建立健全統計工作質量保證體系,把統計工作涉及的各個環節包括信息源點,都納入到質量保證體系之中,同時要充分運用運算檢驗、邏輯檢驗、關系檢驗和法制檢驗等一系列檢驗手段,形成有效的統計質量體系。

6.建立新的統計指標體系。勞資統計要面向全社會,服務于全社會,因此必須以科學的發展觀,設置一套與新時期相適應的全新的統計指標體系。首先指標體系種類要根據機關、事業、規模上、規模下企業和單位及個體戶,區分種類分別設置。因上述各種的人員性質、組織機構、工資發放辦法等存在差別,如機關無專業技術人員,人員分在編、合同工、臨時招聘工,又分領導干部、中層干部、職工等;而事業、企業和單位也有相同的,又有區別的各種人員性質等情況,所以必須分設數套指標體系。其次勞資統計指標解釋盡可能做到直觀、易懂,便于填寫,把錯填數據減少到最低限度,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再次要刪除過去報表中不易填列或不適應目前需要的指標而增設新的指標。

7.理順統計渠道,提高統計結果分析和預測,加快統計信息化建設步伐。統計追求的是“結果”,但應該更注重于“過程”,統計工作要做到超前預測、系統分析,為企業科學決策和管理提供依據。只有真正理順了統計渠道,不斷強化統計工作的預測功能,企業的生產經營要以自身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為基礎依據,通過勞動工資統計工作充分反映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情況,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研究,為企業的發展規劃做出科學的預測,為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作出貢獻。同時用先進的計算機硬件系統和軟件武裝勞動工資統計部門,加快統計信息網絡建設,不僅可以減輕統計人員的強度,同時大量的統計數據儲存于計算機的磁介質中必要時可以快速的進行檢索、查詢和反饋,提高工作效率,使統計資源得以高效高質的開發利用,并可實現“一源多用、信息共享”,這也有利于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提高。

通過以上做法,企業勞動工資統計更加規范化、制度化了;人員經過培訓,素質得以提高,報表質量有所改善,數據更準確了報表上報時間提前,數據及時了。隨著各企業的競爭的加劇,企業越來越重視企業內部數據挖掘。勞動工資統計不僅在人工成本分析上要依靠它,而且它也是企業制定有競爭力薪酬設計的主要依據。通過對勞動工資統計重要性進行闡述,分析當前存在的問題,對如何做好企業勞動工資統計工作,提出了解決辦法。

參 考 文 獻

[1]趙冬根.企業勞動工資統計存在問題及對策.能源技術與管理.2005(6)

[2]楊德華.建筑企業勞動工資統計中存在問題分析和對策.中國高新技術.2006(9)

猜你喜歡
改革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改革之路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于職工隊伍穩定的認識和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改革備忘
改革備忘
改革備忘
改革創新(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