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市民社區教育管理機制創新研究

2012-04-29 13:35王永利
人民論壇 2012年17期
關鍵詞:市民社區政府

王永利

【摘要】新市民社區教育問題是蘇南在“十二五”期間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關鍵。我國新市民社區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新市民社區教育的評價和激勵機制不完善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在新市民社區教育管理機制上不斷創新,強化各級政府的責任,建立健全新市民社區教育管理運行機制、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和評價激勵機制。

【關鍵詞】新市民社區教育管理機制創新

新市民是指我國在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大批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自發地、大規模地轉移到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特別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謀求更好地發展而逐漸形成的一個特殊群體,主要包括主動轉移到城市的“農民工”和城市郊區被動轉移的“失地農民”兩類。蘇南是江蘇省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也是新市民最為集中的地區。據不完全統計,江蘇新市民有1800多萬人,主要集中在蘇南。新市民社區教育問題是蘇南在“十二五”期間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因此,探討新市民社區教育管理機制的創新問題具有深遠意義。

國外社區教育管理機制啟示

從20世紀80年代起,新市民社區教育已經走過了將近30年的歷程。在這個過程中,其雖然積累了不少寶貴經驗,但也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政府在新市民社區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體現出來;二是新市民社區教育的組織與管理難度大;三是新市民社區教育的基礎薄弱,經費不足;四是新市民社區教育的評價和激勵機制不完善。為此,可以借鑒國外社區教育管理機制的運作經驗。

社區教育的管理模式。從世界各國社區教育的發展情況來看,其管理模式可以歸納為以北歐、美國為代表“自治型”;以日本為代表的“混合型”;以新加坡為代表的“政府主導型”等三種類型。自治型管理模式的優勢在于:“能夠調動社區內各類組織、各階層人員參與社區教育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社區自身的力量,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最大限度滿足社會和居民的教育需求”①;混合型管理模式是介于上述兩種模式的中間形態,兼具政府主導型和自治型兩種模式的優勢;政府主導型模式的優勢在于:“社區教育的規劃、資金的籌措、活動的開展、工作人員的安排等都由政府相關部門負責管理,社區教育各項活動的開展具有權威性,在經費和資源方面能得到保障,有利于社區教育的總體規劃和順利實施”。②

社區教育的實施組織。各國社區教育的發展水平與其實施組織的完善程度密切相關。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社區教育實施組織要屬北歐的民眾中學、美國的社區學院、日本的公民館,以及新加坡的社區中心。美國是世界上社區教育發展較早、較為成熟國家之一,并且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社區教育網絡。在這個網絡中,美國的社區學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成為美國社區教育的特色所在,其特色主要包括:一是具有明顯的社區性。強調社區學院在社區經濟、文化發展中的作用;二是開放性程度高。不受性別、年齡、民族、宗教信仰等條件的限制,向社區內所有成員開放;三是職能多樣性。形成了融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社區教育等于一體的綜合型高等教育機構;四是社區學院所開設的課程具有多科性和綜合性。

社區教育經費投入機制。從世界范圍看,社區教育的經費來源是多渠道的,主要包括各級政府的財政撥款、慈善組織及私人捐贈、教育項目服務收入等。美國的社區學院2003-2004 學年與 2004-2005 學年四年制公立大學和兩年制社區學院州政府撥款、地方政府撥款以及學員的學雜費三部分經費占總經費的比例分別為 28.5%、18.7%和 16.1%;29.6%、16%和 16.7%;日本在1997 年和 2002 年社會教育經費的來源中,中央政府、都道府縣、市町村的比例分別為1.86%、17.88%、80.28%和2.30%、16.98%、80.72%。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各國社區教育經費中,盡管中央和地方的投資比例不同,但主要還是來自各級政府。社區教育已成為一項重要的政府職能,各級政府通過經費支持來保證其健康發展。

蘇南新市民社區教育管理機制創新的路徑

強化各級政府在新市民社區教育中的責任。新市民具有工作勞累、收入低、閑暇時間少、流動性大、主動受教育意識不強等特點,相對于其他教育而言,新市民社區教育面臨投入多、運作復雜、管理難度大等問題。因此,只有各級政府才能承擔起新市民社區教育的責任,因為政府在新市民社區教育中具有天然的比較優勢。政府可以通過一個非政府組織來提供新市民的教育服務,并通過制訂新的政策規章,以法規的形式規定新市民教育服務多邊合作供給的具體實現方式、條件以及特許優惠等。

因此,蘇南新市民社區教育管理機制的創新需要強化政府的責任,具體做法是:建立健全分級分類管理體制,明確各級政府、行業部門、有關社會機構的管理職責,加強統籌協調和規范管理,形成黨政統籌領導,教育部門主管,有關部門配合,社會積極支持、社區自主活動、群眾廣泛參與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并落實相應的管理機構、人員和經費,推動新市民社區教育健康持續發展。

建立健全新市民社區教育管理的運行機制。江蘇省“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指出,要“建立以江蘇開放大學為龍頭、以社區大學和社區學院為骨干、以社區教育中心和居民學校為基礎的社區教育體系,滿足各類居民學習提高和修身益智需求?!币虼?,要保障新市民社區教育健康、持久地發展,建設各種各樣能實現教育發展目標的實體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以常州市為例,2009年5月,常州市政府決定依托常州電大,整合其他教育培訓資源,成立常州社區大學,構建常州社區大學(市)、社區培訓學院(區、轄市)、社區教育中心(鄉鎮,街道)、社區學習點(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四級社區教育網絡。這主要通過以下三個途徑來進行:一是網絡在線教育。建立了“常州終身教育在線”網站,現有15000門包含各類教育的百科全書式的網絡視頻課程資源,市民可以通過免費注冊形式進行在線學習,通過學習還可以積累學分逐步升級轉換得到相應的獎勵;二是電視臺視頻學習。融合常州區域內的社區教育名師,現已自建了市民喜聞樂見的具有常州人文特色的200門課程,這些課程已通過常州電視臺科教頻道向廣大市民播出;三是深入社區進行面授。根據社區居民學習需要,由社區大學選派一批名師深入社區與居民進行面對面的學習與交流。

建立健全新市民社區教育投入的保障機制。鑒于新市民的收入水平,讓他們自己獨立承擔教育培訓費用是不可能的。對社區企業而言,他們所追求的是最直接的經濟效益,加之擔心新市民在接受培訓好后就跳槽,所以企業也不太熱心新市民的教育。因此,應建立健全政府、用人單位和學習者共同分擔成本、多渠道籌措經費的新市民社區教育投入機制。同時,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組織以及個人投資辦學或捐資助學。企事業單位要認真落實按職工工資總額1.5%~2.5%的標準及時足額提取職工教育經費的規定,并確保用于職工教育培訓。結合當今經濟發展水平的實際,筆者認為,2004年《教育部關于推進社區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規定的國家和省級社區教育示范區按常住人口人均1元的標準提取社區教育經費顯然已經和蘇南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發展要求不再適應,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大經費投入,建立省、市兩級財政為主的社區教育經費投入保障機制。

建立新市民社區教育的評價和激勵機制

建立新市民社區教育的評價機制。建立由教育行政及有關部門共同制定的新市民社區教育質量標準,形成政府、辦學機構、社會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機制。研究制定社區教育辦學機構資質認證標準、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和培養質量標準以及評價辦法。以提高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導向,建立完善各級各類社區學歷教育質量標準,將學歷繼續教育的教學質量評價納入到學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當中去。

構建新市民終身學習的激勵機制。建立新市民學分積累、轉換與認證制度。實行新市民終身學習卡制度,對新市民終身學習情況進行記錄。以常州市為例,2009年,為鼓勵新市民參加學習培訓,常州市通過“常州終身教育在線”網站,開展了包括課程選擇、在線學習、學員管理、學時記載、學分統計等“一站式”學習服務。在全市范圍探索建立“市民終身學習卡”,使其具有學習情況記錄、學習消費、學習獎勵、學習統計等功能,并將其與“市民卡”相整合。

實施新市民社區教育和勞動人事制度溝通與銜接的制度。健全就業準入制度和崗位培訓制度,嚴格實行技能技術崗位由勞動者持證上崗。進一步完善各類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定期更新與新市民社區教育相結合的管理制度,將新市民接受社區教育的狀況作為各類證書定期注冊的重要條件,把參與社區教育的學習經歷和成果與崗位聘任(聘用)、職務(職稱)評聘、職業注冊等人事管理制度相銜接。實行帶薪社區教育假制度。定期表彰為社區教育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

(作者為常州大學副教授;本文為2011年度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蘇南新市民社區教育管理創新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1JY015)

注釋

①②郝美英:“國外社區教育的成功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河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5月20日,第17頁。

猜你喜歡
市民社區政府
社區大作戰
3D打印社區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書長
話劇的盛會·市民的節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依靠政府,我們才能有所作為
政府手里有三種工具
“意義”的問題所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