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情感教育 培養美好心靈

2012-05-08 00:57孫玉洪
新時代教師 2012年3期
關鍵詞:情感教育心靈語文教學

孫玉洪

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麥新鎮中心校開魯028400

【摘要】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具有培養審美情感、鑄造美好心靈、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我們教師要塑造學生的靈魂,凈化學生的情感,就必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應的情感因素,運用情感的語言,去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情感交流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情感交流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教育。

【關鍵詞】語文教學,情感教育,意義,心靈,培養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適合個人需要和社會需求而產生的態度體驗,是人類文明的凝聚、內化與升華,是衡量個體與社會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應是教學的根本。正如教育家所說:“教育不能沒有情感?!卑拙右渍f:“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弊阋钥闯銮楦薪逃闹匾?。而情感因素在語文教學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語文教材中文質兼備的文學作品占據相當的篇幅。這里有對祖國的愛、對人民的忠誠、對事業的追求、對信念的執著;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朋友之情、手足之誼;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憤、催人淚下的凄切、細雨霏霏的柔婉、天地動容的悲慘;這里有開懷的笑、嚎啕的哭、會心的悅、無名的愁……怎樣才能幫助學生發掘出作品的這些內蘊,讓真、善、美走進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呢?筆者認為,首先語文教師應是情感教育的設計師、遷移者,教師應運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傳授知識和學生接受知識這種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靈活動融為一體,使教師、學生、作品三者情感產生共鳴,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內驅力,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在素質教育中,培養全面型的學生成了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而語文學科在承擔這一使命的眾多學科中所起的作用是大家共知的。那么,究竟如何運用語文這個得天獨厚的情感教育陣地,使它充分發揮作用,就成了眾多的熱門話題中的一個。筆者想就這一問題談一下粗淺的認識,那就是——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情感教育。

1.充分發揮每篇課文中所蘊含的情感信息

心理學家認為,情感是客觀事物符合人的需要與愿望而產生的體驗。它具有獨特的體驗形式和外部表現形式??梢娗楦屑仁恰皟刃捏w驗”又是“外部表現”。教師何不抓住這一外部表現來潛心研究每篇課文所蘊含的情感信息呢?哪怕只是那么一點點信息。我們知道,教材的選文都是文質兼美的,這就是說,它的美不僅僅是局限于知識美,很大程度上講,它的情感美更至關重要。因為我們培養的是二十一世紀素質優良的中國人,這是一項何其偉大的工程,這就要求教師應獨具慧眼,充分發揮課文之中的情感信息,從課文的整體、局部乃至句段詞語細加篩選。比如學習王安石的《傷仲永》這篇課文時,除了教學生學會基礎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要學生明白一個道理: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一個人的天資再好,如果后天不努力,結果也不會成才的。就像仲永一樣,雖五歲就能指物作詩立就,且其文理皆有可觀者,但后來其父卻把他做為掙錢的工具,日扳仲永環竭于邑人,不使學,最終使其泯然眾人矣。通過學習這篇文章,教育學生要努力刻苦學習才能成為有用之才。

2.語文教學中適時把握住情感教育的撞擊點

于漪老師說:“語文學科作為一門人文應用學科是語言的工具訓練與人文教育的綜合?!边@里所說的人文教育又何嘗不包含情感教育呢?眾所周知:成功的教學必然激發學生的情感,撼動他們的心靈。教師要和學生溝通,和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共鳴并不是在每一堂課中時時出現的,可以說,這種溝通心靈的共鳴是稍縱即逝的。因此,教師要保持高度清醒的頭腦,準確捕捉這一時機,抓住師生心靈的這一撞擊點,適時進行情感教育。

3.感受課本中人物的社會美和健全的人格美

俄國著名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美是生活?!痹谏鐣钪刑N藏著無窮無盡的美,主要通過社會性的人表現出來。課本人物形象包括兩個方面:作品人物形象和作者形象。前者有深明大義的花木蘭、嫉惡如仇的魯智深、愛國情深的韓麥爾……這些形象所散發的人格魅力,必將影響學生的審美觀乃至世界觀、人生觀。更具影響的還有眾多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這是語文課本中的作者形象,孔子的育人、李白的才氣、杜甫的憂國憂民、范仲淹的胸懷天下、毛澤東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甚至曠達的蘇東坡、遁入桃源的五柳先生等,這些作者形象從不同側面昭示的人生理想、人性的光輝,必將在學生的審美情感中起到撼人身心的精神作用。當然,人的感情有社會性,也有個性。在感情教育中需要注意人的個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情世界,其中有些與時代、社會有密切的聯系,有些則與人的心理、境遇、性格、愛好等方面有關聯,不能一概而論。人的感情世界并不是神秘世界,是能夠理解和加以引導的,因此在學習書本上的經典范文時,就應多角度、多方面的在情感教育中引導學生體會真正的美感,領會積極向上的感情,而克制自己的不健康情感。

4.作文教學中恰當的引導,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作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是比較直接的。因為學生對情感的體現日積月累,并且同原有的情感要素相融合,形成學生新的情感體驗。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恰當地引導,讓他們懂得情感與文品的關系。蘇軾說過“文如其人”。魯迅先生也告訴過我們“寫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須有進步的思想與高尚的人格”??梢?,此時如能恰當的引導學生的情感積累就已不再是數量的變化而是質的升華。當然在作文批改中可抓住契機進行引導,如果引導得法常常會收到出人意料的好效果。比如在學完朱自清的《背影》這篇文章后,指導學生寫了一篇有關于父愛母愛的文章,通過學生的描述我認識了不少“性格豐滿”的父母,感受到了學生充滿活力的心律躍動,腦海中也留下了一組組形象鮮明的人物“雕像”。通過寫作達到了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目的。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適時捕捉學生的情感信息,并能及時把握住情感教育的基點并加以恰當的引導,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與美好心靈塑造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猜你喜歡
情感教育心靈語文教學
心靈真正的荒涼來自太多的快感
擴充心靈的“兼容性”
喚醒心靈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研究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