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高效的作文課堂教學

2012-05-10 02:11崔銳
中國教育探討與實踐 2012年3期
關鍵詞:教學目標高效課堂

崔銳

摘要:在小學作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站在課標的高度,俯瞰各個學段習作教學目標,有序列地進行訓練,確保作文課堂教學的各項活動都能圍繞教學目標推進,實現高效的作文課堂教學。

關鍵詞:教學目標;訓練序列;積累材料;高效課堂

小學作文一直困擾著語文教學,教師感到難教,學生感到難學。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師習作指導低效造成的。那么,什么是高效的作文課堂教學呢?筆者認為高效的作文課堂教學應該是教得分明、學得清楚,練到實處,每一堂作文課都能讓每一個學生真正有所收獲、有所長進。

一、明確教學目標,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教學的總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的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辈浑y發現,課標的目標定位,旨在培養學生起碼的寫作技能。對習作內容只要求“具體明確”,對語言運用只要求“文從字順”,對文體,只提出“常見的表達方式”,對表達技巧只要求根據“日?!毙枰?。

總目標確定了,我們還要了解寫作的階段目標。第一學段叫“寫話”。強調“對寫話有興趣”,鼓勵學生樂于寫話。第二學段叫“習作”。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不拘文體,自由地寫下自己覺得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第三學段依然叫“習作”。鼓勵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

從以上可見,各學段寫作教學的目標不同,梯度明顯,有利于循序漸進地開展寫作教學。從寫作教學階段目標的制定來看,明顯顯示出“先放后收”的基本寫作教學理念。教師明確了教學目標,就會自覺更新教學觀念,調整教學思路,改革教學模式與方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學風格。

二、構建發展序列,是高效課堂的需要

目標確定了,我們就應該思考構建相應的作文能力發展序列。新課標提出的訓練體系,低年級“樂于表達”,中年級“自由表達”,高年級“學會表達”,重視情意訓練。一改過去的語言訓練。即低年級詞句訓練,中年級段的訓練,高年級篇章訓練。新的訓練體系訓練內容泛化,缺乏具體的可操作性的序列。教師不知該怎樣有計劃地指導學生的作文,只能“跟著感覺走”。目前把兩者結合,便于教師操作。

作文教學按年級把作文訓練分為六個層次:一年級樂于表達,側重練好一句完整的話(具備四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二年級,側重練好句群。三年級自由表達,讓學生寫“放膽文”。教師側重指導練好幾種構段方法。四年級則開始教會學生正式寫記人、記事、狀物的作文,側重練好篇章。五年級學會表達,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他人交流。學習寫簡單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六年級側重綜合提高,進行自學自得、自作自改的訓練。

教師只有明確作文教學的序列,才能熟練駕馭教材的內容,選擇科學的教法,精心設計作文課,才能上成高效的作文課。改變以往有的教師只會教一二年級,有的教師不敢教三年級,有的教師只會教高年級的弊端。

三、豐富學生積累,是高效課堂的基礎

語文老師應該高屋建瓴地指導寫作,喚醒學生寫作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把對生活對自然對他人的感恩的心態升華為寫作的沖動與激情。從一次次作文成功的愉悅中生成濃厚的寫作興趣,形成濃烈的寫作氛圍。學生的寫作意識被激發后,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材料問題。積累是切實提高寫作能力的必經之路。這方面,可以作出如下的探索:

(一)強調積累。

小學生作文的普遍問題就是詞匯匱乏,寫作不生動。因此,教師要特別強調積累。給學生布置積累任務,如古詩詞、名家名篇、成語故事、名人名言、好詞好句好段……讓學生日積月累,不斷豐富頭腦材料庫,這樣,學生在寫作時,才能文思泉涌,下筆有神。

(二)模仿遷移。

一般來說,學生是比較喜歡學習語文課文的,那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一篇篇飽含覺悟的景致,常常會把學生帶入課文所描繪的意境中,尤其在課的結尾,師生的情感達到空前高漲,而此時,如果草草收兵,實在太可惜了,所以幾乎每節課,我都進行拓展,或針對課文內容進行續寫,抒發感想,寫下啟示,或(依照課文)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進行仿寫;學生往往不感覺到很難,從讀到寫,水到渠成,再用適當的機會給學生展示他們的作品,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學生在模仿遷移的過程中,既是對積累知識的運用,也是對寫作方法的一種訓練。

四、關注學生發展,革新課堂教學,是高效課堂的根本

寫作是一場精神上的旅行,是富有個性創造的心智活動,作文教學,應聆聽學生的心跳,所以關注學生發展,革新課堂教學,這是高效作文教學的根本途徑。

(一)寫作方法指導課。

寫作方法指導課課型要求通過讀、議、評、寫等活動,交給學生一些適用而有效的寫作技巧。要求學生充分參與到活動中來,通過口頭表達來歷練思維。如在審題立意方面、布局謀篇方面、巧妙構思方面、語言表達方面等要做具體的實例演練。如:學習列夫.托爾斯泰的《窮人》一文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荷塘舊事》中生動形象的景物描寫;老舍先生《養花》一課中總分總的結構;《金色的魚鉤》中關于老班長的人物形象的細致刻畫……歸納作者運用的寫法和技巧,然后針對性地出題目,做到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每一方面的訓練目標切入口要小,只要求學生理解并運用即可。這樣的課學生參與性強且易于操作,在生動活潑的學習中,掌握了寫作技巧,做到一課一得。

(二)美文佳作欣賞課。

美文佳作欣賞課課型是教師要把收集的經典時文、優秀美文、構思精巧文、語言幽默文、和學生的佳作文等有特色的好文章推薦給學生,通過大量的美文欣賞,既可以給學生提供寫作成功的范例,又能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獲得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讓優秀的寫作者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對作文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的課型每周上一節即可。我們有理由相信,學生經常和美文相伴,不愁寫不出好文章來,只要堅持就一定會使他們的妙筆生花。

(三)指導課外閱讀課。

指導課外閱讀課課型主要是指導學生怎樣選擇課外書,并交給學生閱讀方法。要求學生為自己喜歡的書寫推薦辭或對自己喜歡的人物作出評價。課外閱讀課重在書籍的選擇和閱讀方法的指導。除了《課標》推薦的中外名著外還給學生推薦《讀者》、《格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上下五千年》等富有哲理和智慧的好書籍,并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目的是激發學生從課內向課外的延伸,多方面吸收營養,提高文學素養和底蘊,有利于作文思維的提高。

(四)注重多元化評價。

作文評價要做到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的主體不僅僅是教師,還應包括學生本人、同學和家長。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誦讀法、推敲法,邊讀邊思,學會修改、學會評價。有了自評自改的基礎,還可以引導學生互評互改。至于班級評改的重點則是“二類文”,這些文章基本成功但在某些方面有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帶有普遍性。將這些作文印發給學生,集體進行“病文會診”,給文章升格。家長也是孩子的老師,請家長評改孩子的作文,有利于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可以形成教育的合力。

總之,教師只要在打造高效作文課堂思想的指引下,從學生生活出發,激發寫作興趣,讀寫結合,不斷積累,循序漸進,學生習作水平一定會有大幅度地提高。

猜你喜歡
教學目標高效課堂
新媒體環境下數學教育方法的優化
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法新說
《孔乙己》連續性教學目標撰寫及教學活動設計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構建職校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透過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圓周運動》 教學
新課改下構建高效課堂的研究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