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如何構建小學語文樂學課堂

2012-05-10 02:11吳鋒
中國教育探討與實踐 2012年3期
關鍵詞:樂學構建小學語文

吳鋒

摘要:樂學課堂是心理結構自主構建的過程,其核心在于通過樂與趣的探究、發現、感知、互動,使學與教和諧交融,輕松推進,實現雙贏,發揮課堂的主陣地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是導演,預設、駕馭,穿針引線,不斷創設情境,激活學生的情緒;又是演員,參與質疑、釋疑,和學生一起探究、合作,和學生一起共鳴,快樂獲知,在不隨意中達到和諧、融洽,共建一個樂學課堂。

關鍵詞:構建;小學語文;樂學;課堂

樂學課堂是心理結構自主構建的過程,其核心在于通過樂與趣的探究、發現、感知、互動,使學與教和諧交融,輕松推進,實現雙贏,發揮課堂的主陣地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是導演,預設、駕馭,穿針引線,不斷創設情境,激活學生的情緒;又是演員,參與質疑、釋疑,和學生一起探究、合作,和學生一起共鳴,快樂獲知,在不隨意中達到和諧、融洽,共建一個樂學課堂。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求知特點,我嘗試去做到以下幾點:

一、融洽關系,心心相通,做學生的好朋友

教學過程中的交往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師生之間的交往、學生與學生的交往,構成了具有特殊性質的課堂關系。特別是師生關系,在教學活動與教學效果之間起著一種潛在的“中介”作用。每一點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等,都是通過師生間良好的人際關系來實現的。師生間只有融洽、只有合作,教學活動才能順利進行,教學才能成功。所以老師要熱愛學生,平時關心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和學生真正成為好朋友,讓學生真正喜愛老師,并把這種情緒延伸到課堂。

同樣,課堂上老師的語言要親切,要兒童化,目光顧及每一個同學;課堂節奏要多變,動靜結合,通過讀一讀、說一說,聽一聽、問一問,演一演、比一比,讓課堂不斷活躍,高潮迭起。我尤其重視導入新課這個環節,經常三言兩語,從學生出發,從周圍或現場情況出發,隨機應變,設置富有懸念的提示,恰切的發問,調動學生的情緒,自然地導入,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使學生很快產生急于走進新課文的心理,從而整合出一個良好的開頭。整個教學過程中,環環相扣,老師時時做學生的好朋友,凝聚學生的注意力。

二、培養興趣,形成動力,把時間給學生

首先讓學生明確目的,提高自覺性,把艱苦的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享受。布魯納說:“要使一個學生對一個學科有興趣的最好的方法,是使他感到這個學科值得學習?!崩蠋熞龑W生認清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工具性及其特殊的審美表現價值,使他們對語文產生一種迫切的需要之感,引起學習語文的興趣。

其次激發廣泛的好奇心也可以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究,產生興趣。尤其是小學語文課本內容豐富,插圖精美,涉及天文、地理,文學、歷史,想象、記事,這些都為激發學生天真、稚嫩的好奇心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所以要大膽還給學生時間,讓學生想到哪里到哪里,能說什么說什么,輕易不可限制,否則,欲速則不達。

最后要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情感和愛好是相通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通過一次次地感染,讓小學生的感情升華,時有所悟,與課文的內容產生共鳴。我在《丑小鴨》一課教學中,讀丑小鴨離開家這部分課文時,讓學生說說“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看著躺在雪地上快被凍僵的丑小鴨,你最想說些什么?”讓學生直面文本,充分讀書,積極交流閱讀的感受。創設生活情景,讓學生延伸到生活,讓學生回想生活中哪些時候孤單過,體會孤單的滋味。進一步深化理解丑小鴨離家出走去尋找朋友,尋找溫暖,尋找愛的迫切心情。同時感受丑小鴨在困難面前不退縮,不放棄,敢于拼搏的精神。在情景中凈化了學生的心靈,在情感上引起了強烈的共鳴。

三、大膽質疑,創新思維,讓學生多說話

“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懷疑能讓學生學會辨別,從而發現問題,建設小小新思想,啟迪小小新發明。構建樂學課堂,要求教師既要依據教學內容向學生合理地提出問題,還要鼓勵學生多“點”質疑,提問老師,對課文內容發表自己的新觀點、新看法。只要是想說的話,盡可能都說;只要說了,都算漂亮話。學生從不同的范圍、不同的角度點擊、輻射課文內容,拓寬他們的思維空間,調動參與的積極性,帶動語言、思維、理解、表達的多向發展,讓學生的獲知既個性化,又多樣化。

四、創設情境,寓教于樂,讓學生多鍛煉

創設情境,聯系生活展現情境,寓教于樂,不厭其煩做示范,這是老師的一種職業習慣。這樣做,教師可以給學生“導流”,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可以給學生“開源”,促使學生表達對生活的熱愛。一片綠葉、一顆露珠、一個頑石、一點水滴,都將會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和記憶,催生出新的思索和聯想。所以說,運用實物演示情境,借助圖畫再現情境,可以把課文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收到“一圖勝千言”的效果,這也是我教學的一部分。

五、人人歸納,學會概括,學生是主角

化長篇為短篇,學課文,編兒歌,人人歸納,人人概括,學以致用,使小學生的理解才能逐級升華。記得學生學完《凡卡》這個長篇文章后,根據課文內容,我先讓學生試讀,一人讀一小句,見標點符號就停,按縱列座位挨個兒“接龍”,化整為零。比聲音清晰宏亮,比感情投入。這樣行進,似清泉流水,一貫到底,水到渠成,其樂融融。最后,我要學生人人歸納、概括兒歌,他們都做了。雖然不是上乘之作,但是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幾次琢磨,拙中見巧,大家一起為其中一位同學的作品修改,編成了“黃連苦,夜漫長,小小凡卡寫信忙;心中的話兒說不完,窮苦的孩子哪有望?”短短幾句話,描畫了凡卡在圣誕前夜趁老板、老板娘去教堂祈禱的間隙,給爺爺寫信訴苦求救的人間悲劇,抓了重點,點出了主題思想,震憾了心靈,營造出樂學氣氛。

總之,要想優化課堂教學,激活學生主體意識,發揮課堂的主陣地作用,就要還給學生一片自由暢想的藍天,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樣才能構建出一個樂學課堂,學生也才能真正擁有一個樂學課堂。

猜你喜歡
樂學構建小學語文
閆春平:在信息技術課中踐行教學生“樂學善學”
巧用語音與教學活動 引導學生樂學英語單詞
聲音
樂學善悟,讓數學復習更有效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