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三政治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

2012-06-06 09:58
新一代 2012年4期
關鍵詞:學生主體作用高三政治課堂實效

陳 萍

摘 要: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信息技術的身影。它在我們生活中發揮著無可比擬的作用,已經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和進一步推進,信息技術必將在我們的政治課堂中發揮更加深刻的作用。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高三政治;課堂實效;學生主體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4-0234-02

21世紀是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社會進入了全面信息化的時代,這對未來人才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也有了進一步地提高。而現代信息技術與課改的相結合的研究,是我們教育教學領域改革的一個新的探索點,是我們轉變傳統填壓式、灌輸式教學方法和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手段的一個重要途徑。

因此,作為一線政治教師,應如何應對現代信息技術的特點,充分利用它開展高三政治學科的教學工作,切實提高復習課的課堂實效性,提高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發散思維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解題技巧,綜合分析能力等,是每一個高三政治教師所面臨的棘手問題。對此,本人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的特點,以及高三政治復習課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和問題,談談如何在高三政治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課堂的實效性。

一、現代信息技術在政治教學中運用的新特點

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政治教學中,能充分彌補傳統政治教學的不足之處,改變了傳統的知識傳授方式、增加了課堂知識容量、甚至可以引起高三政治教育方法的新變革。

1.具有豐富、生動的表現形式

信息技術以其獨有的特點和廣泛的范圍,能使我們課堂的素材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展現出來:圖形、視頻、動畫、聲音等一系列形式都能夠在現代信息技術的背景下得到充分的展現和利用。能有效地對學生產生強烈的刺激,提高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積極參與高三政治課堂,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

2.形成整體知識框架體系

相比較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現代信息技術能通過計算機技術設計出一系列利用數字,網狀結構,組織起來的知識體系,通過學生對該知識體系的認識,達到對整個高三課程知識的充分了解和掌握,提高政治課堂的整體性。

3.資源的豐富、便捷以及信息交流的便利

互聯網可以提供大量新信息和新資源,使教師可以從教學信息的閉塞中解放出來。通過網絡、論壇、電子郵件等可以及時了解到更多的時代信息和新聞,更好地體現政治課堂的時代感。同時,可以利用各種交流工具實現與學生的互動,結束以往的師生溝通閉塞的窘境,及時擴展學生的知識源和教師的信息源。

二、高三政治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高三的政治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涉及知識內容廣,知識豐富,但課時緊,迫使很多一線政治教師在高三政治復習中往往會采用很多不利于政治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利于學生自主知識框架的形成,不利于學生自主能力培養的方法。這樣,一方面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得不到切實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目的也無法實現??偟膩碚f,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過分重視教學內容,而忽視了教學形式

對于高三政治教學工作而言,教學內容的涵蓋和涉及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教學內容的掌握,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答題成績。高三政治教師圍繞教學內容開展教學工作,這樣的做法是無可厚非的,也是對學生負責的體現。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發現有很多教師過分注重教學內容,而忽視了教學形式,一整堂課下來,都運用的是講授法教學,為了極大限度的擴充課堂的內容,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吸收能力。應該說,是在高考的壓力下,又回歸到灌輸式、填壓式的教學方法,極大地埋沒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主探索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的個體能力的發展,更不利于學生聽課效率和學習興趣的提高。

2.過分重視教材,忽視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就是要圍繞教材進行的,教材內容是考試的要求,教材內容的掌握是提高學生分數的重要手段。在高三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們注重教材知識,強調理論,給學生印發一大堆的原理知識總結,要求學生記憶和背誦,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僅僅只是能做到對這些原理知識的機械記憶和背誦,并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識,更無法運用這些理論知識去回答實際問題。對待教學資源的問題上,很多高三政治教師,往往僅僅只是收集一些地市考試試卷,要求學生練習,講評,再練習,再講評,而對一些時事性的知識沒有能及早地進行收集講解。當學生看到新的時事材料的時候往往會產生陌生感,不知道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對其分析解答,從而導致得分率的低下。

3.過分注重細化知識,忽視知識體系的建構

高考文綜試卷中,政治的題量為12題選擇,5大題,有人認為這樣的設置題量較少,考查的知識面窄,因此在復習過程中主要抓住重要的知識點、社會熱點問題就可以了,無需培養學生的建構知識體系的能力,整一個復習過程往往會變為對知識的簡單的重復和理解,而對知識之間的聯系和整個框架體系的建構上產生疏忽,導致最終學生形成的僅是零散、孤立的知識點,而非一整個知識體系。在解答綜合題的時候,往往會出現答非所問,沒辦法確定知識范圍的情況,無法將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在處理具體題目的時候無法做到游刃有余,理論聯系實際,這是導致考試失分的重要因素。同時又由于,學生掌握的是零散的知識點,沒有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在復習后面知識的時候,又忘記了前面的知識,往往陷入了“背了忘,忘了再背,背了又忘”的尷尬境地,讓學生對高三政治學習失去信心,甚至可能導致一部分學生放棄了政治科,這樣對學生的整體發展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4.過分重視教師作用,忽視學生能力培養

高三是高考的前沿陣地,課時的緊張性是不言而喻的,很多人在高三政治教學過程中,迫于課時的壓力、課程內容量大和復習輪數的局限,往往采用教師講授這一種單一的方式,又回歸到課改前的教師主體的地位,忽視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將教育教學帶入了死胡同,違背了新課改的理念,無益于學生能力的提升,更壓制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

應對高三政治課堂出現的問題和信息技術的特點,將信息技術和高三政治課堂進行整合,利用信息技術解決高三政治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可以有助于解決高三政治教學的瓶頸問題,有助于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使原本枯燥、機械的高三政治課堂轉變得更直觀、具體、生動。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又能積極幫助學生掌握各種解題技巧,提高學習效率,實現學生全方位的發展。

三、實現現代信息技術和高三政治課堂的整合,以提高政治課堂的實效性

高三的政治教學的目標是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形成整體運用知識的能力,幫助學生自己建構并形成整體的知識框架體系,從而應對復雜多變的高考形式,讓學生自覺參與到復習備考的過程中,切實提高自己的綜合分析能力水平。要達到此目標,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形式,提高學習興趣

中學的教育是以素質教育為基點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辨能力,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增加新的教育教學方式,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思維方式。在課程的導入過程中,可以設置一段以時事為背景的情境,幫助學生在情境的探索中認識到,學習是一個自主總結和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能力。同時,利用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還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討論的時間,這樣學生不但能夠對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充分的運用和鞏固,同時還能在討論和思考的過程中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解題技巧,做出必要的總結和反思,調整原先教師所給予的認知體系和架構,形成對知識的進一步升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讓學生自主自覺的成為課堂的主體,從而進一步提高高三政治教學的實效性,實現學生能力和成績的共同提升。

2.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教學理論和教學資源的完美結合

理論和實際相脫節是高三政治課堂的一個弊病。重理論、輕資源往往會讓學生的學習陷入了誤區。在高三政治課堂中,多媒體教學方法的進入能符合時代的需求,運用圖片、視頻、音樂等文件,使學生對時代背景和教學資源完美結合起來,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配合教師的講解方法,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本的知識理論,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綜合利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解題、答題技巧,讓學生對時事內容有一定的熟悉,學會分析到手的材料和知識。真正貫徹“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教學理念,使每一個學生的能力水平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切實的提高,從而提高高三政治教學的實效性。

3.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

分析目前近幾年以來的政治高考試題,不難發現對學生知識結構的掌握能力的考察越來越重要。作為高三學生,不但要努力將微觀知識掌握透徹,更重要的是要從宏觀角度實現對知識的掌握和比較,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追求學生單個知識點和知識體系的掌握,更要求學生能夠從宏觀角度掌握整個知識體系,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在現在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和框架,讓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性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讓學生能在教師總結的基礎上學會建構自己的知識網絡體系,對政治這門課程形成整體性的認識,也可以通過網絡獲取相應的知識體系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以防止在答題的時候出現方向性錯誤,導致大量失分。

4.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高三政治教師能力素養的提高,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信息化時代的政治教師必須擁有極高的政治素質,不但要求對教材有充分的掌握和認知,更需要對實現教材知識和教學方法以及學生的結合的掌握,在教材的基礎知識的處理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新特征,教學方法的變革等,緊扣時代的步伐,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充實信息技術和學科整合的新方向,利用網絡技術組織學生進行交互式學習,既重視自身理論素養的培養,教育理念的轉變,又重視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整體提升和改善,真正切實地做到“學高為師”。

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上,我們要注重鼓勵激勵學生運用各種各類信息只是的能力,要以引導為主,幫助學生形成相應的目標和方法,再由學生自身自覺形成自己的自主學些的能力,從而達到高三政治課的育人和提分的雙重成效。

5.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寬學生的視野

當今社會是一個紛繁復雜的社會,世界局勢紛繁多變。作為高三政治教師,要時時關注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根據本校學生的特點和情況,結合當前的形式,讓學生能進一步掌握學習一些課本以外的知識。這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探索科學和社會知識的意識,還可以加強學生對時代背景的理解和形成準確的判斷,從而增強對解題方法的掌握和綜合素養的提高。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三政治教學過程中可以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能優化教學過程,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高三政治課堂的實效性。但是,事物都是具有雙面性的,我們不能濫用現代信息技術,它的使用如若超過適當的限度則會造成課堂容量過大、教師完全依賴課件、課堂設計繁雜等一系列盲目的情況。因此,在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三政治進行整合的過程中,一定要抓住適當的度,要充分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揚長避短,辯證看待”,使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三政治課堂中的作用達到最優化,切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答題、解題技巧,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實現學生能力和成績的雙提高,提高高三政治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徐樹洪.信息技術與初中政治學科整合的誤區及對策[J].現代教學科學·中學教學,2009,(04)

[2]陳宏興.學科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課的評價探索[J].蘇州教育研究與實踐,2006.(10)

[3]周琴.信息技術與政治學科教學有效結合之我見[J].文教資料 2010.(03)

[4]張進禮.思想政治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優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9.(9)

[5]余麗君.新課程理念下信息技術與政治學科課程的整合[J].信息教研周刊.2010,(09)

猜你喜歡
學生主體作用高三政治課堂實效
高三政治二輪復習策略探析
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探究
高中英語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探討
探討高三政治高考復習的教學策略
對英語課堂實效性的反思與探究
巧設教學情境 增效英語課堂
學會傾聽,追求課堂實效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創設高三政治復習高效課堂
樂學 會學 勤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