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英語課堂實效性的反思與探究

2016-11-16 18:52葉安然
校園英語·上旬 2016年10期
關鍵詞:課堂實效策略探究反思

葉安然

【摘要】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鐘里,如果學生能夠最大限度的吸收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那么這節課就是成功的。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會出現課堂效率不高的情況。本文聯系教學實際,對英語課堂實效性進行了反思,并對如何提高課堂的實效性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新課程 課堂實效 反思 策略探究

一、問題的提出

英語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容易出現教師滿堂灌或是一言堂的現象,學生在上完一節課后完全不知道老師上課的內容,或者還是問題一堆,沒有解決實際的知識盲點。在四十五分鐘的時間里,學生的學習為什么沒有效率呢?這是個值得所有教師,尤其是剛剛執教沒幾年的年輕教師深思的。在一次公開課后,經過參與評課的領導和老師的指正和批評,筆者對英語課堂實效性進行了反思和探究。

二、關于課堂效率不高產生原因的幾點反思

1.備課不徹底,只備教材,不備學生。英語教學屬于非母語教學,一些學生經常對上英語課不感興趣,而在平常的教學中,有些老師總以自我為中心,覺得教材備的完整,上課的四十五分鐘里就充實了。但是這樣充實的感覺只有教師才能感覺到,如果單純的只備課本的話,教師對教材滾瓜爛熟,信手拈來,在上課的過程中不注重觀察學生的反應,在課前也沒注意準備學生在知識點上的疑難點和盲點的話,那么課堂就變成了教師表演的舞臺,而不是學生學習理解知識的殿堂。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其中教學過程是重中之重。一節成功的課不應該是老師一個人在講臺上講授,而應該是師生互動,思想發生碰撞產生智慧火花的課。

2.課堂問題設置不合理,沒有尊重個體差異。提問是課堂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合理的問題設置決定著課堂的教學效果。但在課堂實際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存在著一些低效甚至是無效的問答活動。課堂中經常出現虛假問題,即問題中已隱含答案或授課教師做出了明顯的暗示無需回答。這類問題不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學生的參與熱情很低。又或是超難問題,超越學生的學習能力,再加上前期的準備工作不充分,“鋪墊”工作不到位,信息量少,學生的思維活動不能充分展開。這個時候的課堂甚至會冷場,弄的課堂氣氛尷尬。有的時候是容易問題:有的教師經常使用簡單的語言。進行大量“一對一”的問答活動,近乎是“滿堂問”,學生只需要回答“Yes”、“No”、教學過程看似參與程度較高,事實上,大部分問題是同一層次,學生無需深入地思考。

3.濫用多媒體,缺乏實用性。1983年鄧小平為北京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其中,教育要面向現代化,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教育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二是教育本身要現代化,即教育思想、教育制度、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要進行改革、更新、充實和發展。如今很多學校都配置了多媒體設備,教師有了新的教學手段,給上課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很多老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同時難以避免的一個問題就是多媒體內容信息太大,有時為了趕進度,能夠將本應兩節課的內容用一節課就上完了,在幻燈片的切換之間,留給學生思考和做筆記的時間少之又少。有的教師課件做的非常精美,使用很多圖片和動畫,使得學生只注意到這些而忽略了本身的知識性。這樣的結果,可能就會是學生沒有學習到實用的知識,導致課堂效率不高。

4.忽略鞏固復現環節,知識容易遺忘。心理學指出,有些遺忘是暫時的,有些是部分的,完全的,如果不及時復習加強記憶,則會造成永久性的遺忘。鞏固和復現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時間關系,教師往往在上新課的時候只顧教授新的知識而顧不上鞏固和復現學習過的知識。有的教師甚至在課堂設計中就直接將鞏固環節省略。在課堂快結束的時候不對整節課進行總結和鞏固,這樣往往會導致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不深,知識記憶不牢。這也是課堂效率的原因之一。

三、提高課堂實效策略的探究

1.認真備課,全方位準備。充分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的關鍵。教師想要上好課首先要抓好備課這一環。在備課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五點。一是備課標: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從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的制定五維目標。努力做到在課標的指引下實施教學行為。二是要備教材:分析教材是備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必須了解教材內容的編排體系,弄清教材的縱向和橫向聯系。挖掘出教材之間的種種聯系,弄清教學重點和難點,更好的進行教學活動。三是要備教法:備教法指在備教材、備學生的基礎上,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教師應善于愛教學實踐中總結歸納教學教法,在教法的選用上要注意結合實踐,既不能一味的追求趣味性,也不能過于循規蹈矩。在教學法要要不斷總結創新,從而形成個人教學方法的特點和風格。四是備練習:英語課堂中練習是學生知識學習的一種鞏固,在備課時教師應精心設計出各種供課堂操練和練習的材料和方法,同時應結合學生實際設計適合各層次學生的習題,既要有難題,也要有易題,由淺入深,有易到難,照顧到各個層面學生學習的需要。五是備課后:課堂結束后,教師應當及時就教學情況進行反思和總結,找出教學成功的、不成功的或是需要改進的方面,為今后的教學決策積累經驗。

2.針對學生情況,合理安排課堂設問和練習。作為個體,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是有一定差別的,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避免出現設置的題目難易度一致,或者設置一些低效的活動。題目和活動的設計應該是以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或者有所思考為出發點。不能一味的是難題,或是容易題。教師應使全體學生都能在問題中思考,在活動中參與。努力在教學中深化新課標中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的要求。

3.合理利用教學輔助手段,為課堂加分。恰當、合理地使用多媒體課件,及其他的教學輔助手段,對調動學生學習情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能起到極好的作用。我們可以用錄音、錄像、投影、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將教學內容與相關的文字、聲音、圖象、動畫等信息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抽象的、枯燥的學習內容轉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視的、可聽的動感內容,最大限度的吸引學生的無意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愛好和熱情,讓學生在無形之中集中注重力,提高課堂效率。

4.重視課堂復現,及時鞏固所學知識。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教師有責任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復現和鞏固知識,如運用復習鞏固舊課導入新課的教學方法?;蛴杏媱澋陌才沤M織活動方式和布置習題。努力讓學生克服遺忘,加強記憶的保持,讓學生能夠準確再現與運用所學知識。

最后,隨著教育的深化改革,一節有效的英語課不僅要求教師有扎實的基本功和認真備課的態度,更要有自我學習,不斷充電的精神,教師應多參加教學教研活動,不斷學習新的理論,并將理論應用到實際課堂教學中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同時,教師應注意培養和學生之間的感情,只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創造出和諧的課堂環境。只有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下,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四十五分鐘的課堂才能創造更高的效率,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

參考文獻:

[1]王薔.從課堂教學看新課程理念的落實[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8,(3).

[2]張慶林.轉變觀念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水平[J].中學生英語, 2010,(4).

[3]田風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策略[J].科學教育家, 2009,(2).

猜你喜歡
課堂實效策略探究反思
增強小學品生品社學科課堂實效的幾點嘗試
淺析小學體育課堂足球教學策略
巧設教學情境 增效英語課堂
學會傾聽,追求課堂實效
談幼兒音樂素養的培養
淺談少先隊員榮譽感、 責任心的培養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學生早戀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時期中學美術課教學方法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