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校本課程開發再解讀

2012-08-15 00:54車樹國
當代體育科技 2012年34期
關鍵詞:校本課程標準體育教師

車樹國

(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遼寧沈陽 110034)

體育校本課程開發是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施的理性思考,是對校本課程開發理論的學科化嘗試。概念是理論研究的基石,但當前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概念,存在內涵與外延不符之嫌,易引起認識上的困惑和實踐上的偏差,需進行廣泛的交流、探討和澄清。

1 體育校本課程開發概念的生成

體育校本課程開發是體育學者,從體育學科的角度對校本課程開發理論的具體化。通常體育學科指的是體育課程,先行者正是基于此界定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比如,有學者在提出體育校本課程開發概念時先指出:“體育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須貫徹和落實國家頒布的課程管理體制和課程方案,這就意味著體育校本課程開發也具有了法律依據?!薄扼w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出臺,為體育校本課程開發提供了條件。[1]

校本課程開發可分為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和與學校新編課程的開發。體育課程是國家課程,其課程標準、教材編審與準入由國家規定,不是由學校自主決定是否開設的課程,不是學校的新編課程。因此,其與校本課程開發的結合屬于第一類。即體育校本課程開發實質上就是體育這一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

但體育學科并不等同于體育課程?!啊畬W科’大而言之,是一個科學領域,它的范圍很廣;小而言之,‘學科’就是從某一門科學中根據一定的條件選擇出的相應的知識,并加以組織、整理,組成了適合學校教育的某一專業內容。它規定了學生在某領域內應掌握的知識和形成的能力?!盵2]從學科是科學領域這一角度出發,那么體育學科是體育課程內容選擇的來源,其功能是體育課程所不能窮盡的。

從學科是科學領域這一角度出發,體育學科與校本課程開發的結合可分為二類。不僅包括體育課程與校本課程開發的結合,還包括具備體育學科特點的新編課程與校本課程開發的結合。即體育校本課程開發包括體育課程的校本化實施與具備體育學科特點的新編課程的校本開發。

2 體育校本課程開發內涵與外延界定的視角分析

當前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定義視角是從體育課程與校本課程開發的結合出發的,關注的重點是體育課程這一特定的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與其它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的區別。

體育校本課程開發:“是指以學校體育教師為主體,在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和地方《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的指導下,依據學校自身的性質、特點、條件以及可利用和開發的體育資源,為滿足學生的體育需求和促進學生健康發展而展開的一系列活動的過程?!盵1]

體育校本課程開發:“是指學校及體育教師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導下,根據本校的體育課程資源,從學生現有的身心素質和應達到的水平目標出發,通過對《標準》所提供的內容進行選擇、改編、整合、拓展等方式,來實現自行組織、實施、評價的個性化體育課程的過程?!盵3]

此視角下,體育校本課程開發實質上就是體育課程校本化實施,與體育課程校本化實施的定義基本雷同。

體育課程校本化實施:“是指學校和體育教師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從學生所處的水平和應達到的課程目標出發,根據本校的體育資源,結合學生的體育需求對《課程標準》所提供的課程內容進行選擇、改編、整合,設計出符合本校實際情況的體育課程方案,并加以執行和評價的過程?!盵4]

體育校本課程開發實質上就是體育課程校本化實施,那么它就不能包含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但學者在規定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外延時,并未從概念的內涵出發,而是根據校本課程開發的外延對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外延進行了引申。認為“體育校本課程開發實質上就是學校在國家制訂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框架內,做自己的事情,通過自行設計、量身裁衣,所設計的個性化課程的過程。它應該包括兩層意義:一是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即學校體育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會的特點和需要的過程。二是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即在具體實施國家體育課程、地方體育課程的過程中,在充分考慮當地社區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體育教師為主體創編的,適合本校學生實際的課程的過程?!盵1]

這一引申將具備體育學科特點的新編課程納入了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范圍,造成了界定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內涵與外延時,“體育學科”的理解不在同一視角上,進而導致了自相矛盾現象。即然體育校本課程開發實質上就是學校在國家制訂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框架內做自己的事情,那么它就不能包含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因為,從課程政策看,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是校本課程,是屬于《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框架之外的。

3 體育校本課程的提法是否得當

有學者提出了體育校本課程的概念。體育校本課程:“是以學校體育教師為主體,在在具體實施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和地方《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的過程中,通過對本校學生的體育需求進行科學評估,在充分利用社區和學校體育資源的基礎上,所設計的旨在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的方案?!保?]

鄭東輝、崔允漷指出:“校本課程不是國家課程的延伸和附屬品?!保?]但如上定義,體育校本課程則成了體育這一國家課程的延伸和附屬品,背離了國家設置校本課程功能和意圖。國家設置校本課程的功能和意圖是:“要從課程結構上彌補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局限,在整個課程當中開一口子,專門拿出一部分課時用于滿足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所無法滿足的那部分學生發展需要,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健全發展?!保?]

將體育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劃歸為體育校本課程的開設,與國家課程政策是不符。國家規定了校本課程的學時數比例,占總學時的一少部分。如果將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劃分為校本課程的開設,那么校本課程將占總學時的100%。

4 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重新界定

認定體育校本課程開發開發就是體育課程校本化實施,那么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概念就沒必要提出。用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概念替代體育課程校本化實施的概念,容易混淆視聽,讓體育教師以為參與校本課程開發的唯一途徑就是體育課程校本化實施。實事上,體育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的主渠道是體育課程校本化實施,但體育教師也可以參與到校本課程的開發中去,可以獨自或與其它學科教師合作開發,可以超越《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發掘體育學科或與其它學科相結合的獨特價值。因此,從大學科角度界定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內涵與外延是合理的視角。此視角下,體育校本課程開發包含二種類型:一是體育課程校本化實施;二是具備體育學科特點的校本課程開發。體育課程校本化實施:是學校為實現國家體育教育目標,依據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和地方《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結合學校的性質、特點、條件以及可以開發利用的體育資源,由學校體育教師、校長、行政人員、學生及家長或與校外人士合作進行的,從學生現有的身心素質和應達到的水平目標出發,通過對《標準》所提供的內容進行選擇、改編、整合、拓展等方式,來實現自主組織、實施、評價的課程開發活動。具備體育學科特點的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為解決自身的教育問題,依據本校教育哲學,結合學校的性質、特點、條件以及可以開發利用的體育資源,由學校體育教師、其它教師、校長、行政人員、學生及家長或與校外人士合作進行的,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課程開發活動。

據此,體育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為實現國家的體育教育目標或解決本校的教育問題,依據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和地方《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或本校教育哲學,結合學校的性質、特點、條件以及可以開發利用的體育資源,由學校體育教師及其它成員或與校外人士合作進行的,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課程開發活動。

目前,有學校占用國家規定的體育課時開設具備體育學科特點的校本課程,影響了《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必修內容的開設。雖能形成學校體育特色,但難以保證《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落到實處。此外,具備體育學科特點校本課程的開發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指導的觀點,則禁錮了學校的創新思維,其開發價值難以體現。因此,對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概念做進一步探討,削除誤解是必要的。

[1]董翠香,周登嵩.體育校本課程開發及相關概念的界定[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1:51-53.

[2]田青宇.學科與課程關系初探[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2,6:81-83.

[3]董翠香,李興艷.體育課程校本化實施成效及存在問題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0,1:113-116.

[4]張吾龍,周惠娟,胡德剛.體育校本課程開發中值得注意的兩個問題[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5,3:114-116.

[5]董翠香.解讀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內涵[J].搏擊(體育論壇),2010,2:1-3.

[6]鄭東輝,崔允漷.如何理解校本課程的地位與價值[N].2008,13(5).

[7]徐佳,吳剛平.校本課程的政策意義探析[J].當代教育科學,2007,16:9-14.

猜你喜歡
校本課程標準體育教師
落實《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實踐反思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權威出版
體育教師在線教學行為的實證分析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閩江環境保護校本開發為例
關于開辟版塊答疑解惑的通知
中小學體育教師創新行為的現狀與促進策略*
建構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新校本)
新課程標準下的計算教學怎樣教更有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