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古秦、趙文化的聯系

2012-08-15 00:46馮書先
黑龍江史志 2012年8期
關鍵詞:法家功利主義秦國

馮書先

(黃粱夢呂仙祠 河北 邯鄲 056002)

一、秦、趙文化的主要特征

從秦趙文化的特質來看,兩國都有務實和功利主義的特點。所謂“務實”和“功利主義”,就是指“主張以實際功效或利益為行為準則的倫理觀點”[1]。趙的實用功利表現在處于“四戰之國”的地理位置,才能形成合縱的大本營,一切講實用的法家、兵家、縱橫家多生發于此。在趙國“四戰之國”的地理條件下,主張“行仁政”、“只有仁義而已矣”的孟子的儒家在趙地沒能扎根。什么樣的思想學說適合趙國的需要呢?那就是,“舉事實,去無用,不道仁義”的法家理論。在戰國社會變動中,法家對社會變動反映最為敏感,觀察也最細致。當時人們對征戰兼并的看法極不相同,在種種不同見解中,法家最為實際。注重對物利的追求,趙地商品經濟發達,“邯鄲亦漳河之間的一都會也?!壁w人不事農桑,農業發展不足,就是其注重實用的民風使然。

秦自建國到統一全國,一貫堅持的是攻伐、農戰、墾荒、重本抑末這些關乎國計民生,對其有利害關系的大事,沒有什么仁義禮樂、人倫道德關系的訴求,他們缺乏齊魯那樣依本周禮,溫柔敦厚的儒家道德傳統。睡虎地秦墓竹簡的日書中反映了秦國社會生活的畫面:“從中可以看出,秦國所關心的問題,不是仁義的施廢,禮樂的興衰,而是攻城奪地、為官為吏、婚喪嫁娶、生老病死、飲食娛樂、牛羊馬犬、耕耘稼穡、屋室倉廩等與人們切身利益直接相關的日常生活的社會生產之事?!北憩F了秦人重實惠的功利主義價值觀念[2]。由于秦沒有什么嚴格的宗法制度,做事情沒有條條框框,就講求實用。在戰爭中因為有利益所趨,軍功賞爵,促使其戰斗力最強。其功利主義的表現就在于對外作戰時的勇戰、好戰?!败姽糁剖乔赝醭膭钍繗?、提高戰斗力的一項重要措施。對秦人來說,則是爭取更高的社會地位的主要途徑”,“秦軍功爵規定以殺死敵人的多少,作為賞賜爵祿的標準”[3]。在與趙等山東六國的戰爭中,這種功利主義發揮到了極致。

二、秦、趙文化的一致性

1.族源的一致性

秦、趙兩國均含有東夷文化、殷商文化及周文化三種因素。秦趙的祖先都出自東夷民族的少昊氏部族,其先祖均以玄鳥為圖騰。秦趙先祖伯益被稱為玄鳥的化身,其子為大廉,稱“鳥俗氏”,仲衍之后是“善飛”的蜚蠊(飛廉),秦趙的族源都可以追溯到東夷民族的少昊時期。另外,商文化也是東夷文化,趙地為商朝的核心地區,趙都邯鄲曾為商紂的“離宮別館”,不可避免地保留商的文化遺風,例如,趙人宗教信仰觀念中保留有鬼神占卜的商文化因子。殷商文化的向西發展即表現為秦族的西遷。據學者研究,秦趙祖先的伯益部落是東夷族中最早西遷的一支。秦趙先祖都曾輔佐過商王和周王,有過很重要的活動。秦的區域也處于周的居住地。秦文化的形成也是由于秦襄公因護平王東遷有功而被周天子任命為諸侯,然后在西部發展的。

2.多元性、開放性方面的表現

從發展過程我們看到兩國疆界都與羌、戎等少數民族區域接界這就為民族融合創造了客觀條件。趙占有中原、北方兩個文化圈,具有中原農耕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的雙重特色;與戎狄雜處過程中通過通婚、戰爭,實現與之融合,所以趙地有胡族文化與華夏文化的特點;其實,多元、開放就表現為民族融合和變革性。秦也不例外,秦文化在形成早期處于落后地位,所以被山東列國視為夷狄。前770年,秦孝公建立國家時候,秦才跨入文明的門檻。到商鞅變法前,秦已經到關東地區,與戎狄雜處,“始戎狄之教”,其生活習俗表現為戎狄文化性質。以后秦人與戎狄長期相處與交戰,逐漸吞并一些弱小的戎狄部落?!扒厝吮A粼S多戎俗”,“秦國社會雖有‘周余民’,但新加入的戎狄人口恐怕不少,故不曾稍減其‘戎狄性’”[4]。這樣秦一方面實現了民族融合,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周族和其他周邊的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點。

開放性表現在秦善于吸收法家文化,在商鞅變法中,含有革除戎狄舊俗,擺脫秦的落后狀態的開放性措施。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這一開放性改革,開了向胡族學習的先河,促進了趙地多元文化的交匯。

3.功利主義價值觀方面的一致性

秦、趙兩國的文化中都有功利、務實的特點。兩國都處在“法家文化圈”,表現出與齊魯文化儒家價值觀不同的“外傾”特征。這就是說,如果齊魯文化秉承周文化,表現出重倫理、輕功利的“內傾”特質,那么秦趙文化含有輕倫理、重功利的“外傾”特點。秦趙文化到是有點像西方文化的價值特征。在人性論方面,秦趙文化的思想基礎就是性惡論的價值取向,法家理論都是以性惡為基礎的,所謂的“刻薄寡恩”就是商鞅和荀子學生韓非、李斯這樣的法家。這種學說是功利主義的。荀子作為“名儒實法”的趙國思想家也主張性惡,不過強調后天的改造,所謂的“化性起偽”。他們和齊魯的儒家孔孟學說主張“性善說”是根本不同的價值觀。趙秦兩國,一個是產生法家的國家,一個是接受法家地區。從功利方面談,趙地作為法家的發源地,法家文化以耕戰為本的思想主張無疑是最務實的。趙地還有從其他思想家如虞卿等縱橫家,廉頗、趙奢、李牧等兵家,公孫龍、毛公等名家等事跡來看,適應“戰”字當頭的戰國實際的他們也都是務實的。從價值層面看秦文化的各個層次可以看出其“外傾”的特點特別明顯,傳統上沒有嚴格的宗法制;在價值評價上,沒有道德倫理的痕跡。秦人以世俗功利作為評判標準,完全沒有“自省”、“責己”的道德修養。他們所關心的是日常的攻戰、墾荒、生產等實實在在的事情。趙地出現的這些務實的思想正適應了秦國的功利主義之需?!皯饑鴷r代法家的學說實行于秦就能成功,在秦國以外就效果不佳,也可以說明這一原理。正因為秦人功利主義的價值觀,所以鼓勵耕戰的政策在這里很容易見效,因為它與秦人的文化傳統相適應[5]?!?/p>

三、結論

秦、趙文化的區別雖不像秦與齊魯那樣界限分明,但也表現有不同的特點。秦趙文化基本上屬于同一類型,只是存在程度上的差異。在重法、尚法上,趙是法律的最早誕生地之一,但沒有秦法律嚴密。秦國在變法方面表現得更為全面徹底。趙國保留宗法制度,腐朽貴族政治的勢力影響了對人才的重用。秦的功利主義表現強烈,宗法制薄弱,幾乎沒有重用同姓貴族。秦國之所以能完成統一六國大業就是“客卿對于秦國的最大貢獻”[6]。秦國在思想文化方面缺乏建樹,卻是接受趙法家理論的國家,但在器物、建筑制度方面秦卻并不遜色。趙地出現許多著名思想家,但他們的思想卻很少為本國所應用,卻在秦開花結果。在經濟方面,趙國沒有重農抑商,這與趙的經濟多元有關,商業發達,農業發展不足。而秦重本抑末,是為了耕戰的需要,為了補充勞動人口卻招徠趙人到秦墾荒。秦的農業生產適應了后期對山東列國戰爭的需要。

綜上所述,對比兩國的文化,給我們以許多方面的啟示,對整個中國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增補本).

[2]李嘵東、黃曉芬,秦人鬼神觀及秦文化特征,歷史研究,1987,4.

[3]徐衛民,軍功爵制與秦社會,秦陵秦俑研究動態,2009,4.

[4]林劍鳴,從秦人價值觀看秦文化的特點,歷史研究,2007,3.

[5]孫鐵剛,秦國與客卿,周秦文化研究陜西人民出版社,2008,860.

[6]何晉秦稱“虎狼”考:兼論秦文化遇到的對抗,文博,2010,5,41-50.

猜你喜歡
法家功利主義秦國
五張羊皮
瞞天過海
小小書法家
小小書法家
小小書法家
不能將功利主義標簽化
雞口牛后的故事
小小書法家
淺析西方現代功利主義
??卵壑械奈⒂^權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