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強文化軟實力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2012-08-15 00:50郭學芹
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 2012年2期
關鍵詞:實力文化產業文化

郭學芹

(中共尼勒克縣委黨校新疆尼勒克835600)

增強文化軟實力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郭學芹

(中共尼勒克縣委黨校新疆尼勒克835600)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在綜合國力競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我們要通過文化體制改革,一手抓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一手抓文化產業發展,以更大力度推進文化改革發展,以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要任務,使我們的人民有一個美好的精神家園,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文化軟實力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

軟實力是相對于國內生產總值、城市基礎設施硬實力而言的,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城市的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等影響自身發展潛力和感召力。

一、發展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

從國際層面看,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經濟發展與文化進步相輔相成。經濟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經濟功能越來越強,文化已經成為國與國之間競爭的利器。誰占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誰擁有了強大的文化軟實力,誰就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占得先機。如:美國的文化產業已經占美國GDP的25%左右。在世界文化產業市場中所占份額已達43%左右。如此強大的文化產業,必然為傳播美國的思想文化提供強大的載體和平臺,使美國硬實力和軟實力雙雙獲益。相比之下,中國文化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還不到4%,在世界文化產業市場中所占份額不足3%,同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的地位非常不相稱。一個國家硬實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而如果軟實力不行,可能不打自敗。蘇聯解體就是不打自敗的例證。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政治家對社會主義國家推行“和平演變”、“西化分化”戰略,所運用的主要手段就是文化軟實力滲透。

從國內層面看,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對文化建設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我們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這不僅包括經濟發展的目標,也包括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繁榮、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實健康等目標。當邁步于中國文化軟實力自覺之路時,這是必須深刻認識的第一要義。

二、當前我國文化建設領域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一)取得的成績

1.文化建設的環境和條件進一步改善?!笆晃濉逼陂g,各級財政對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全國文化事業費累計超過1200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9.3%。其中,國家對城市和農村地區文化建設的投入5年間增幅分別達到110.6%和226.1%,均實現“翻一番”。隨著各級財政對各項文化工程資金投入不斷增加,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進。全國各級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館、紀念館陸續向社會免費開放,增強了公共文化服務的輻射力、影響力。

2.文化產業規模進一步增長。從2004年起,中國的文化產業年均增長率達15%以上,高于GDP年均增長5~7個百分點。2009年,盡管遭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國的文化產業仍逆勢增長,文化產業全年產業增加值達到8400億元左右,比2008年增長10%。新聞出版產業總產值增長20%左右,電影業主流院線的票房收入同比增幅達42.96%。2010年我國國產電影國內票房超過100億元,數字出版產業總產值達到900億元。

目前,中國已有20多個省、區、市提出建設“文化大省”、“文化強省”的目標。2010年,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都超過5%,有的甚至達到7%。

3.多層次、寬領域對外文化交流格局進一步形成。目前,我國已與145個國家簽訂了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海外文化陣地建設不斷加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親和力進一步增強。配合國家外交大局組織實施了“中國年”、“中國文化節”等系列文化活動,彰顯了文化外交的積極作用;主動參與國際文化規則的談判和制定,增強了我國的話語權。

(二)存在的問題

我國是一個文化古國,也是文化資源大國,但還不是一個文化強國。盡管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文化軟實力提升很快,但是同樣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突出表現在:第一,一些地方和部門對文化建設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認識不夠,文化在推動全民族文明素質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強。第二,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一些社會成員人生觀、價值觀扭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更為緊迫,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任務繁重。第三,輿論引導能力需要提高,網絡建設和管理亟待加強和改進。加強輿論引導、依法管理好互聯網等新興媒體迫在眉睫。第四,文化作品總體質量不高,有影響的精品力作還不夠多,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引導力度需要加大,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還沒有得到充分滿足。第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健全,城鄉、區域文化發展不平衡。公共文化服務總量不足、分布不均、保障不全。尤其是農村和偏遠地區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嚴重落后,部分社會群體尤其是農民工文化生活貧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實現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還有大量工作要做。第六,文化產業規模不大、結構不合理,束縛文化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尚未根本解決。文化市場體系和產業體系尚不完善,還有不少束縛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急需破除。第七,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急需加強。文化發展高端領軍人才尤其是善于開拓新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掌握現代傳媒技術的專門人才、懂經營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適應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國際化人才依然缺乏,嚴重制約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第八,文化走出去較為薄弱,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需要進一步增強。開拓國際文化空間的能力亟待提高。

三、增強文化軟實力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對我國文化的歷史與現狀進行冷靜審視和思考,清醒認識存在的問題、差距和不足,大力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使我國文化始終保持蓬勃生機與旺盛活力。

(一)大力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

1.領導要高度重視,國家、政府要大力支持、扶持、增加財政投入,尤其要完善公共財政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機制。

2.要加快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文化網絡,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全面落實國家“東風工程”和“農家書屋”工程,抓好基層文化站(室)和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實踐證明,廣播電視村村通、鄉鎮綜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是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的重要載體和抓手。

3.加強文化隊伍建設,引進專業人才、加強人員業務培訓力度、著力提高文化人才綜合素質。加大招考、招聘力度,鼓勵和吸引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公共文化服務工作。

4.開展文化活動,打造文化活動品牌。依托“鄉村百日文體競賽”、“送歡樂下基層”等活動,大力抓好群眾文化建設,使群眾成為參與者、創造者。

5.加強對農村文化幫扶,鼓勵城市骨干文化企業向農村延伸,調動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深入農村演出,支持主要媒體推出面向農村的欄目和節目,進一步繁榮農村文化市場,使農民像城市居民一樣就近、方便地享有文化成果。

6.正確引導文化消費,開展專項治理,加強文化市場誠信建設。積極開展掃黃打非活動,不斷加強意識形態領域里反分裂斗爭教育。

(二)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發展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碑斀袷澜缯幵诖蟀l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文化與經濟、政治等相互交融,同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國家之間綜合國力的激烈競爭,正日益聚集于以文化為核心的軟實力的競爭。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以創業為核心的文化產業,正在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亮點。文化產業既凝聚人心,又關切民生,還可以直接貢獻經濟增長。文化產業包含的范圍:一是娛樂,娛樂的范圍很廣,包括里面的音樂、影視內容、歌廳、酒吧,包括各種各樣的表演。二是跟信息服務有關的,叫做傳媒。傳媒有一部分跟娛樂有關,有一部分跟信息服務有關。三是藝術品、藝術表演。四是設計和創意,五是相關文化制造業,如玩具、樂器,包括娛樂設備。文化產業最核心的部分體現出創意,要有娛樂性、體驗性和參與性。也就是說,文化產業產品,一定要體現出娛樂性、體驗性和參與性的特點。因此,應大力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使文化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l.推進文化體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營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壞境。繼續對國有文化企業進行公司制或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重塑市場主體,完善市場體系。

2.構建完善的政策服務平臺。一是文化產業準入政策。首先,文化產業至少要擁有投資規模、投資方式方面的準入政策。第二,特殊經營準入。文化產業很多的經營部分是要到公安局去登記的,所以它有特殊經營。第三,基本條件的準入;第四,社會激勵的準入。要創造一些準入條件來刺激社會資本向文化產業轉移。二是價格調節政策。三是財政支持政策。文化產業要發展,必須要有強大的財政支持。首先,政府不但不收稅,還得拿公共資源反哺文化產業,讓文化產業的人賺錢。第二,擴大政府購買。第三,建立龐大的國家文化產業基地。一定要由政府出一筆文化產業引導基金,第四,要有抵稅,在稅方面要有財政支持。第五,財政要有貼利率。就是政府的銀行補貼,企業的銀行利率貼現要由政府貼。四是銀行信貸政策。目前導致中國文化產業不能發展的最大的瓶頸是銀行信貸。在現代社會,大的產業行為都必須靠金融資本來支撐。文化產業首先要有一個制度保障的融資渠道,沒有融資文化產業就發展不起來。第二,要建立健全法制化的信用評估體系。五是內外貿易政策。六是關稅調節政策。

3.培育龍頭企業。形成具有規模優勢的文化企業和產業布局,重點抓好文化企業上市工作。整合我國影視、出版、報刊、歌舞等同質優勢資源,扶持文化企業進行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推動文化企業上市。

4.培育新興文化業態。文化是一個社會重要的精神支柱,強調文化的力量,既能豐富人民的社會生活,也能創造不同于科技、經濟等的新的發展動力。一是重視并扶持動漫、游戲產業發展;二是支持依法設立網絡廣播、網絡電視,發展手機電視、移動電視等廣播電視新媒體產業;三是推動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四是加快特效電影發展;五是發展電子商務,完善網絡服務功能;六是發展以研發設計、建筑設計、工藝美術設計、咨詢策劃、時尚設計為重點的文化設計產業,逐步形成具有吉林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七是發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演藝業,挖掘我國傳統優秀的文化藝術資源;八是加強民間工藝品的生產制作,形成富有吉林特色和優勢的文化產品等。

5.打造品牌。文化產業的核心應該是品牌的概念,而不是一個產品。優秀的文化品牌,對于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繁榮,加快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提升文化軟實力和競爭力起著關鍵性作用。創立一個文化產業品牌,有兩條路徑可循。一是國際品牌出特色。文化產業走出去必須是多元的、立體的、全方位的、不分高低貴賤的。當前中國的文化產業缺乏國際性品牌,必須加以強化。二是地方品牌出特色。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是提高文化競爭力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其中之一是從現有歷史文化、人文景觀的角度發掘,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內涵和底蘊的文化品牌。同時還可以把現象、亮點制成品牌、形成產業。

總之,要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就是要增強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傳播能力等方面開拓創新,推進文化的繁榮發展。

[責任編輯:何瑞霞]

[1]李君如.《增強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感染力傳播能力》.[N]2011-10-27《光明日報》

[2]約瑟夫·奈新書.《軟實力:世界政治中的制勝之道》.[M]2004年4月出版

[3]中國網china.com.cn2011-10-14文化是“軟實力”:正確處理文化體制改革中三大關系

[4]http://www.sina.com.cn2011年10月22日解讀十七屆六中全會:文化產業將成新增長點

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2.02.06

G122

A

1674-6287(2012)02-0023-03

2012-03-07

郭學芹(1971~),女,新疆尼勒克縣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黨建、民族宗教、社會學。

猜你喜歡
實力文化產業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實力搶鏡
誰遠誰近?
王曉晨:逆襲靠實力
提升文化軟實力是當務之急
文化產業空心化隱優
場上拼實力,場下拼表情,就這么拼了
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