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現狀評述及機制構建Ξ

2012-08-15 00:45
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 2012年2期
關鍵詞:非公有制黨組織黨員

劉 暢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現狀評述及機制構建Ξ

劉 暢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國社會已經發生了極其深刻的變化。一方面,各種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在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紛紛崛起,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在中國大地迅猛發展;另一方面,這些組織在我國政治體制改革與民主政治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發育成長,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顯然,有效地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必須高度重視并認真解決好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工程。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運行機制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非公有制經濟

從理論上講,非公有制經濟是指除公有制經濟之外的經濟成分。按照我國現行統計標準,非公有制經濟是指除國有、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集體成分以外的經濟,具體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中的非國有部分、私營經濟、個體經濟、外商投資經濟等,主要有民營經濟和外資經濟兩部分。目前,非公有制經濟已經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持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吸納勞動力就業、優化產業結構和帶動新型產業的發展、促進市場競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全國登記的個體工商戶為3452189萬戶,私營企業840132萬戶。在規模以上工業中,非公企業數量達43149萬個,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95147%。其中,私營企業達到273259個,占企業總數的60133%。從創造的產值看,2010年規模以上非公企業工業總產值所占比重為86142%。其中,私營企業占30154%。從就業看,2010年規模以上私營企業從業人員為331211萬人,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數的34170%。①

(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是改革開放的產物,并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而發展壯大。黨的十五大報告認定:“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六大強調:“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秉h的十七大更是明確指出:“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p>

(三)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是中共基層組織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共中央組織部早在2000年就頒發了《關于在個體和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加強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文件指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適當的建設工作的重要領域,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建立黨的組織,開展黨的工作,加強黨的建設,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保證監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貫徹實施,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2003年,中共中央組織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經驗交流會,會議指出:“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是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提高黨的社會影響力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迫切需要”,并提出“要不斷壯大黨的工作力量,擴大黨組織的覆蓋面,力爭使絕大多數從業人員在50人以上的企業有黨員、100人以上的企業有黨組織,具備單獨建立黨組織條件的企業都能建立黨組織”,這是我國在政策上第一次明確提出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具體要求。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又進一步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執政的基礎。要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全面推進農村、企業、城市社區和機關、學校、新社會組織等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優化組織設置,擴大組織覆蓋,創新活動方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動其他各類基層組織建設”。這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基層黨組織定位問題指明了方向。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舉措,“全面推進各領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就是其中一大亮點?!稕Q定》提出:“實現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社會覆蓋,做到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工作、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組織、哪里有黨組織哪里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和黨組織作用的充分發揮,在以地域、單位為主設置基層黨組織的基礎上,按照便于黨員參加活動、黨組織發揮作用的要求,探索完善基層黨組織設置形式,抓緊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建立黨組織,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動其他各類基層組織建設,活躍基層,打牢基礎?!边@個要求既是我們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大決策,也標志著全面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建設,踐行科學黨建理念,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一次新飛躍。

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歷史發展沿革

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992年至2001年),以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中共十四大的召開為標志。那時,在我國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等沿海一帶崛起的非公有制企業已經有了較好的基礎,黨開始探索如何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建立黨組織。這是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起步階段,這個階段大約經歷了10年左右的時間,主要探索黨組織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如何建立,黨員的作用如何發揮,黨的工作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作怎樣結合等問題。由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是個新興事物,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非公有制企業有剝削的特性,屬于新興資本家的范疇,不能夠入黨,這成為該階段爭論最多的問題,即是否允許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業主入黨。

第二個階段(2001年至2007年),以江澤民同志在2001年建黨80周年的講話為標志。講話的主要內容是允許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業主入黨,解決了當時全黨、全社會模糊的思想認識,糾正了“私營企業有剝削,私營企業主不能入黨”的錯誤觀點。這一階段的工作仍然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的非公有制企業中。這時的非公組織黨建工作兩條腿走路,一是有步驟,審慎地解決積極要求入黨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業主的入黨問題;二是對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內部黨組織的設置、黨組織的活動經費保證、黨組織作用的發揮,開始了正式的探索。

第三個階段(2007年至今),以黨的十七大和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為起點,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進入了全面發展的新階段。在基層黨建工作的六大版塊中,第四版塊就是“兩新”組織,即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是其中重要的力量。六大版塊界定清晰,這是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發展的新起點。[1]

三、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現狀分析

(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不健全

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建立黨組織,是黨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開展黨建工作的基礎。按照《黨章》規定,凡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企業,都應抓緊建立黨的組織。但從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實際情況看,獨立建立黨支部的還不多,聯合建支或掛靠的占多數,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僅有個別黨員甚至沒有黨員。非公組織對新員工的培訓主要集中在企業歷史和規章制度方面的內容,而對員工進行黨的知識方面的培訓幾乎為零,從而使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出現“空白點”。

(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地位不高

黨組織在傳統企業組織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而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則向“邊緣地位”轉化。一方面,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特有的制度安排,限定了黨組織的組織空間和活動空間,黨組織相對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經營體系而言被“邊緣化”了。另一方面,非公組織中黨的干部地位相對于企業管理層來說被“邊緣化”了。由于黨的地位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這種變化,黨在其中的作用,包括參與企業決策、獲取相應信息、進行組織動員、實現監督保證等,都面臨一系列的新挑戰,為非公組織黨建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較大的難度。

(三)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員隸屬關系不明確

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黨組織大多實行屬地化管理,有的由企業注冊地黨組織管理,有的由企業所在地黨組織管理。非公組織建立黨組織由哪里審批,歸屬哪里管理,沒有統一的做法和明確規定。多頭管理、分散管理,造成非公組織建立黨組織的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仍存在新發展的黨員找不到批準單位的現象。

(四)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制度不規范

即使已經建立黨組織的非公組織,黨建工作的運作仍不盡規范。有的黨組織開展工作和活動無章可循,隨意性很大,成了自娛自樂的組織;有的黨組織長期不發展黨員,有的又突擊性發展黨員,沒有嚴格執行黨員發展的各項程序和制度,這些都導致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戰斗力的弱化和黨員形象的退化。

(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經費不足

黨組織要開展活動,就需要有相應的經費支持,這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通常情況下,內資企業黨建活動經費要在企業管理費中列支,據實在稅前扣除。黨建活動經費每年初由黨組織根據工作需要和節約的原則,編制年度預算,一般按不低于職工年度工資總額千分之五的比例提取,列入企業財務計劃,并??顚S?。相應地,地方財政應對黨組織活動給予支持,通常會設有非公企業黨建專項經費,向黨員撥付活動經費。[2]但是在非公組織中,由于缺乏地方財政的支持,往往是外方管理層給多少就是多少,主動權完全在業主手中,這就大大制約了非公組織黨建工作的開展。

四、構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運行新機制

構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運行新機制,關鍵在于拓展黨組織發揮作用的途徑,應把建設和諧活力企業作為構建黨建運行機制的主題,作為檢驗黨建工作的標準,作為開展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套完善的機制應主要包括“一個先進科學的工作理念,一整套規范完備的制度體系,一系列確保制度落到實處的保障措施”這三個方面。其中,科學理念是先導,制度體系是主體,保障措施是關鍵。據此構建一套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運行新機制。

(一)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作協調配合機制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必須把自身定位于國家、集體、企業經營管理者和廣大職工群眾的總體利益代表者、協調各類關系的潤滑劑和處理各種矛盾和困難的調和者的社會角色,妥善處理并協調黨組織與各種利益主體間的關系。

11黨組織與行政決策層的協調配合機制。針對少數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管理決策者對組織內部黨建工作心存疑慮,怕影響組織發展的錯誤認識,黨組織要做好教育引導工作,積極團結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業主正確認識黨組織與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政治目標的一致性,經濟利益雙贏的一致性,促使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行政決策層積極支持黨組織開展工作。通過黨組織的主動服務和溝通,贏得行政決策管理層對黨組織的信任和支持。

21黨組織監督職能與發展職能的協調配合機制。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要圍繞本組織擴大規模實現效益的中心工作,積極尋找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規要求與組織發展實際的結合點,注重向決策層和管理層以及廣大職工群眾宣傳、灌輸黨組織的意圖,通過提合理化建議等措施,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排憂解難。力爭使組織內部的黨建工作和經濟工作協調配合發展。

31黨組織與職工群眾的協調配合機制。首先,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指導,對他們進行理想信念、道德品質、民主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幫助職工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積極引導廣大職工群眾正確認識改革開放的實踐工程,正確認識和對待改革開放條件下出現的各種復雜社會現象,增強廣大職工群眾對黨的領導的信心。其次,黨組織應尊重職工群眾的主人翁地位,維護和代表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切實提高廣大職工群眾的政治經濟地位。最后,在組織內部認真貫徹落實《公司法》、《工會法》等法律法規中關于職工民主政治權利的規定和要求,重視和確保發揮工會和職工代表大會的作用,為切實維護廣大職工群眾的民主權利提供制度保障。[3]

(二)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意識導向機制

11強化服務。要從指導思想上跳出“就黨建抓黨建”的自我循環,轉變為“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大循環,把著力點放在支持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發展上來,提倡“服務型”黨建工作,提高服務質量,多為組織發展著想,多開展有利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發展的活動,寓黨建工作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管理工作和宣傳文化建設之中,使決策層和職工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建工作的優勢和好處,從而自覺地接受并支持黨組織的工作。

21促進發展。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黨組織不是作為和其他要素博弈的力量,而是整合的力量;不是代表利益的一方,而是超越各方利益,把各方利益協調起來。首先要明確黨組織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發揮的首要作用是促進組織的發展,而不是別的。以前的定位不是很準確,認為監督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的重要內容,實踐中發現,把監督放在第一位不僅會引起業主的反感,也說明還沒有把非公組織黨建問題搞清楚。企業是否違法經營不是黨組織能解決的問題,而是工商、稅務、環保、安全生產、公安等部門的職責,黨組織不能包辦包攬。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黨組織應把推動發展作為第一位,服務與監督作為第二三位。[4]

31成本效益。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培訓,不斷提高黨員自身能力和素質,才能確保黨員在促進企業發展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了更好地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把更多的優秀人才集聚到黨的各級組織中來”的要求,同時為了更好地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應大力實施“三培養”工程,即“把優秀人才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優秀人才,把黨員優秀人才培養成企業管理人員”。通過三培養,凸顯黨員在促進企業發展中的優勢,從而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也為企業發展服務,達到效益最大化。

(三)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員培養成長機制

黨建的創新與企業的發展,關鍵在于人才的培養。要緊緊圍繞企業經濟發展這個大局,積極創新培育機制,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力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切實抓好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

11抓好隊伍培育。要搞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關鍵要有一個素質高、業務精的黨組織負責人。應著力建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一把手”人才庫,并把“政治素質好、懂經營、有文化、善管理”的技術骨干、企業管理人員培育為黨組織負責人,帶頭開展創先爭優,帶領企業發展壯大。切實加強“人才強企”工作,深入實施“黨員人才工程”,著力構筑增強企業活力的長效機制。突出把生產一線、重要崗位的優秀職工和技術骨干吸收到黨內來,壯大和優化黨員隊伍,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生機活力。

21抓好人才培育。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指出,要堅持任人惟賢、廣納人才,以事業感召、培養、造就人才,[5]不斷增加新鮮血液,始終保持黨的蓬勃活力。在當今市場化、全球化背景下,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必須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上加大力度,善于引進人才,準確選好人才,科學用好人才,并重視“德、能、勤、績、廉”全方位考察和培養,使有德有才的黨員干部成為助推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達到人才與企業“雙贏”。通過實施黨員人才工程,努力把生產經營技術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生產經營技術骨干,把黨員生產經營技術骨干培養成經營管理人才,使非公有制企業真正成為創業創新創意的“人才高地”。

31抓好典型培育。注重培養“高層次,多類型,效應強”的典型人物,利用多媒體,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讓黨員“學典型、追典型、做典型”,在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中發揮出黨組織的魅力與戰斗力。重視表彰先進對黨建工作的促進作用,在非公黨組織中對優秀的模范黨員職工進行表彰,創新“先進模范黨員”、“優秀服務標兵”、“月或周創先爭優之星”等表彰品牌,不斷為非公組織黨建工作提供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四)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活動保障機制

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積極創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的設置模式,為黨建工作順利進行提供保障,不斷提升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的影響力,就要黨組織充分發揮“潤滑劑”的作用,積極創新保障機制,協調和處理好企業發展的各種關系,積極創建“和諧型”企業,保證黨組織工作良好有效開展,不斷激發黨員隊伍的活力。

11落實黨內關愛。要堅持以人為本,建立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關心和愛護基層干部、老黨員、生活困難黨員,定期開展走訪慰問,積極協調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尊重、關心、愛護黨員群眾,穩定企業職工隊伍,增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的凝聚力,促進企業內部和諧。努力拓寬企業就業渠道,引導各企業積極吸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積極督促企業與員工全部簽訂用工協議,落實福利待遇,解決員工的后顧之憂。建立和諧的勞資關系,在企業內努力營造人與人融洽協調,相互尊重,人格獨立,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和諧氛圍。適當給予優秀黨員職工經濟和政治上的優待,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不斷激發黨員隊伍的活力。

21及時化解矛盾。針對員工之間的矛盾,建立“談心接待日”制度,由以黨組織負責人為首的黨員調解小分隊,通過事前了解、當面談心、事后溝通的方式,幫助員工消除疑慮、化解矛盾。針對員工與業主之間的矛盾,以建立“勞、資、工”三方集體利益協調機制的方式,維護員工的實際利益,有效化解雙方矛盾,確保企業內部和諧。指導非公企業黨組織積極在企業中開展談心活動,通過落實“員工約談日”和“勞資對話會”等制度,強調黨的工作與經營管理的一致性,協調處理企業與職工間的矛盾糾紛,為職工撐腰、替企業解圍,保障投資者和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穩定和發展。

31完善經費保障。要完善工作經費保障制度,加大政策投入,通過“上級黨組織撥款、經濟富裕黨員捐助、黨費返還”的方式,為黨建工作開展提供物質保障,確保創新無顧慮、活動有經費、戰斗有陣地,為企業穩定發展“助燃”。要完善黨員職工保險制度,構建一個黨員職工“有依靠、能依靠、樂依靠”的和諧企業環境。建立健全黨組織工作經費補貼制度,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書記、優秀黨員、優秀職工和普通黨員職工的工作實際,給予不同等級的工作補助和津貼,加大非公組織黨建活動的經費幫扶力度,讓廣大黨員職工感受到非公組織黨組織的溫暖,積極投身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建設中。

注釋:

①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1》數據整理得出。

[1][4]楊晶晶1非公黨建:推進企業發展是關鍵[J]1光彩,2010,(8)134-351

[2]王世誼1蘇南發達地區非公組織黨建運行機制研究[J]1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6):13-161

[3]祝全永1“兩新”組織黨組織作用發揮存在難題及對策探析[J]1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09,(2):39-441

[5]彭海紅1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在構建和諧企業中的作用[J]1理論導刊,2007,(11)1

(責任編輯 馬曉黎)

劉暢,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財政系講師,博士(郵政編碼 300222)

D26214

A

1672-6359(2012)02-0020-04

教育部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跨國公司對中國外資政策的影響研究——政策過程的視角”(11YJC81002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非公有制黨組織黨員
我是黨員向我看
清華黨組織公開
以提升組織力為抓手建設全面過硬的國企黨組織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思考和實踐
轉移黨員組織關系的要求
黨員標準是什么?
對癥下藥 強健基層黨組織
加強完善非公有制企業的股票融資市場——2011年非公有制上市企業綜述
發揮統一戰線優勢 積極引導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和服務社會管理
統一戰線視閾中的非公有制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