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天人合一到天人和諧

2012-08-15 00:45
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 2012年2期
關鍵詞:自然界人類思想

郭 瑋

從天人合一到天人和諧

郭 瑋

中國的天人關系從古至今經歷了天人合一、天人之分、人定勝天和天人和諧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各有其特點。天人合一是人處于對自然的依附狀態中,天人之分首次肯定了人的價值,人定勝天過于夸大人的價值而相對貶低自然規律,天人和諧在此基礎上發展為辯證的天人關系。本文通過對天人關系理論的總結分析,不僅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當代天人和諧的思想淵源,而且指出天人合一作為一種傳統思維方式和基本價值取向貫穿于中國社會的發展進程中。就天人關系在中國哲學發展史中的重要地位,還有待于在今后的學習、研究中進一步地分析和探討。

天人合一;天人之分;人定勝天;天人和諧

探討天、地、人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始終是中國哲學常盛不衰的話題,尤其是在天人關系問題上,中國哲學歷經天人合一、天人之分、人定勝天和天人和諧四個階段,每一歷史階段都是對前一階段的繼承和發展,每一歷史階段中都包含著天人合一的傳統思維方式和基本價值取向。這說明人類對天人關系的認識是一個曲折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早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火的文明標志著人類已經開始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為人類自身服務,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體體現,天人合一在道家和儒家那里都有所闡述,而明確提出天人合一命題的是北宋哲學家張載;自郭店竹簡《窮達以時》提出天人之分的思想后,人類對天人關系的認識更為深刻,這在當時具有積極意義,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人定勝天思想主要盛行于1950年后的中國大陸,人們在沒有深刻理解天人關系的基礎上卻要求改造自然,由于過度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而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也正是在過于夸大人的價值而相對貶低自然規律的情況下,天人和諧的思想應運而生,天人和諧是人類反思自然資源過度開發利用造成生態不平衡之后思想上的一次升華,是人類主動地在人定勝天的基礎上更高層次地同大自然和諧相處。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國哲學的根本觀念之一,后逐漸發展為哲學思想體系,成為中國人的一種傳統思維方式和基本價值取向。這一思想從古發展至今,基本上奠定了中國人思考問題的一種模式,直到今天,對于反思現代工業文明和科技革命所產生的負面效應,重新構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仍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所謂天,自古以來就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內容。有的天指自然界,如“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1]表明自然界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人類應該順應規律而非違背規律;有的天指與人發生感應關系的存在,如“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2]這里的天與人一樣具有喜怒哀樂之情感;有的天則賦予人的仁義禮智本性的存在,如“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3]這里的天代表了仁義禮智四德;有的天是主宰人類命運和王朝命運的存在,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4]這里的天是上天、上蒼,它賦予人類以本性,人類按照這一本性去做叫做正道,將正道傳給別人叫做教;還有的天指代廣泛意義上的天空,如古代神話中的女媧補天、杞人憂天等。天字雖然內涵豐富,但其基本涵義都離不開自然界。人就是普遍意義上的人類。合則為和諧、協調、統一。因此,天人合一命題的基本意義就是研究人類與自然界的相通、相合、相統一的關系問題。

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追溯到人類開創的火的文明時代?!妒斑z記》中記載“遂明國不識四時晝夜,有火樹名遂木,屈盤萬頃。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國,息此樹下。有鳥若號鳥,啄樹則燦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鉆火,號燧人?!盵5]鉆燧取火反映了人類在自然界中對火的規律的認識,并對其加以利用和保存,使之造福于人類。在生產力水平極低的原始社會,人和自然處于一種依附關系中,因而造就了燧人氏發現鉆燧取火的原理,遵循自然規律、利用自然規律為人類自身服務,這是最早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具體體現,鉆燧取火的文明進步代表了中國人自古以來將天人合一作為一種基本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

管子是中國歷史上最早闡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家,“合于天時之人事”,“合作福,不合作禍”,“人與天調,然后天地之美生”,[6]指出人類需要與自然合作、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樣才會產生世界上和而不同、千差萬別的美好事物,這是管子思想的重要觀點。

西周時期,天人關系主要表現為神人關系?!渡袝分姓f:“惟天陰騭下民?!炷速n禹洪范九疇,彝倫攸敘”,[7]天保佑民眾,因而把九類大法賜給禹,安排人倫規范。這里也肯定了天(神)與人之間存在著某種相通的關系。

春秋戰國時期,老子在《道德經》中闡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8]的命題,指出了道家追求的最高原則乃是道與自然的合一,而要達到道與自然的合一,就要做到人地合一、地天合一以及天道合一。莊子繼承了老子的這一思想,進一步發展為“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9]“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齊一”,[10]要求“無以人滅天”,[11]莊子的看法更為偏激,甚至認為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是對自然的破壞,希望人性從社會中的各種典章制度和道德規范中解放出來,人類需要重新復歸自然。道家雖然把人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過于強調人與自然的同一性,于是帶有一種貶低人的價值而相對突出自然界功能的色彩。

與道家相比,儒家的天人觀則側重于探討人與道德原則、人與精神價值之間的關系?!兑捉洝分刑岬健胺虼笕苏?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鬼神合其吉兇”,[12]指出大人的道德、行為要符合自然規律,符合社會倫理??鬃釉凇墩撜Z》中發出“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3]的感慨,強調天生萬物崇高而偉大,人類應遵循天、效法天,對一切生命、萬物都要充滿愛心,以達到“仁者愛人”。[14]子產對于“禮”的認識也突出地反映了天人相通、天人遵循同一法則的思想:“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實則之”。[15]孟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揮,提出四端說,即“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16]這四端產生仁義禮智,由四端擴而充之到人的本性,然后從人的本性中領悟天的內涵,這就是“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歹夭壽不貳,修身以俟,所以立命也”,[17]盡心、知性、知天和存心、養性、事天的觀點同樣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當然,這里的天除了自然之天外,更多意義的則是指向仁義禮智之天。漢代董仲舒在總結先秦天人觀的基礎上,提出了“天人感應”學說,在中國封建社會里第一次使用天的意志來壓制皇權,指出“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18]將天人關系理解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19]后人概括為“天人感應”,天人感應以天人合一為基礎為封建社會涂上了一層無人可知的神秘面紗。宋明時期,天人合一發展成為一種占據主導地位的社會文化思潮,“天人合一”已然演變成為了人的自覺。張載是中國歷史上首次明確提出“天人合一”概念的思想家,在其名著《西銘》篇中提到“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后來王陽明提出“仁者與天地萬物一體”的泛愛萬物思想,表達了人對天地萬物的一種責任意識。

綜觀中國哲學史上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難發現,無論是把人性歸于自然的道家思想,還是將人性納入德性的儒家思想,天人合一作為中國傳統哲學的一個重要命題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基本特征,都在充斥著人們的思維,甚至行為。

二、天人之分

天人之分作為中國人對天人關系認識的第二個階段,較之第一階段內涵更為深刻,內容更為豐富,標志著人類在天人關系的理論認識上進入了一個更高的階段。

天人之分的思想源于郭店楚簡《窮達以時》, 1993年,郭店楚簡《窮達以時》的出現,推翻了之前很多學者認為的荀子首次提出天人之分的觀點?!陡F達以時》中闡述“有天有人,天人有分。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有其人,無其世,雖賢弗行矣。茍有其世,何難之有哉”(第1——第2簡),[20]在這里就已經出現了天人之分。根據《荀子天人論的幾個問題——兼論郭店竹簡〈窮達以時〉》,李英華認為,《窮達以時》可能是孔子厄于陳、蔡之時,對弟子講述的關于“窮達以時,德行一也”的思想觀點,把這個思想觀點記錄下來,就形成了一篇《窮達以時》。這里的天指的是人因窮困潦倒所渴望的時遇或際遇,分指的是人與物之間的分別與差異。天人之分思想的產生是由于當時人們沒有能夠深刻領悟和把握天人合一,不能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所以,天人合一成為天人之分思想產生的一個必要前提。

天人之分是在作為主流思想天人合一的背景下產生的,先秦時期繼承這一思想并進一步發展的是荀子。荀子在《天論》開篇指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21]指出天是沒有意志的自然界,自然界有其自身的運行變化規律,這種規律不會因為人類社會中出現像堯一樣的圣人才存在,也不會因為出現像桀一樣的壞人而消亡。人的行為應該順應自然規律,實行正確措施去發展農業生產和節約開支,只有這樣,人類才能保存自己,反之,違反規律則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接著闡述“受時與治世同……故明于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22]這里的分不是分別,而同“份”,作職責講,他認為自然界和人各有自己的職責,在明辨自然界和人的各自職責之后,強調能順應自然界職責的人才可稱之為至人。進而又指出“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23]表明自然界的運行變化與人類無關,而人類也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自然界。最后提出“制天命而用之”[24]的命題,制是遵循、效法,而不是控制、掌握,“制天命而用之”是要遵循、效法自然界的規律而為人類服務,而非控制自然、改造自然。很多人認為荀子提出了人定勝天的思想,其實這是對《天論》的誤解,況且,“制天命而用之”的前面還有一句“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25]的句子。從邏輯上來判斷,天人合一之后只能是天人之分。就荀子作為新興地主階級的階級局限性而言,當時也不可能達到人定勝天的思想。將人定勝天的思想歸于荀子可能是由于后人利用其只言片語篡改當時語境下的原意而為今所用的結果。

而后,漢代的王充繼承了荀子天人之分的思想,提出“天地臺氣,人偶自生”,[26]“物偶自生”,[27]這就過于強調天人之間的差異,又說“命則不可勉,時則不可力,知者歸之于天”,[28]使得他最終陷入宿命論的泥潭。

到了唐代,柳宗元在《答劉禹錫天論書》中闡述“生植與災荒,皆天也;法制與悖亂,皆人也,二之而已。其事各行不相預”,[29]指出生植與災荒取決于天,法制與悖亂決定于人,天和人各自履行自己的職責。于是,荒年與災年從天的職責中產生,安定與混亂從人的職能中產生。這是柳宗元的天人之分思想。而在劉禹錫看來,柳宗元的天人之分僅僅是“自然之說”而已,劉禹錫在總結以往天人之辯的基礎上指出韓愈的天說是“陰騭之說”,即宣揚天人感應,柳宗元的天說是“自然之說”,即否認天的主宰作用,二者都不全面。劉禹錫認為:“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動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與人交相勝爾”,[30]指出凡是屬于有形有體的事物,其作用總是有所能而又有所不能。天作為有形物中最大的物體,天能夠做到的,而人固然有做不到的;人作為最杰出的高等動物,人所做不到的,天固然也有做不到的。天與人各有其特殊的職責、功能、作用,各以其特殊的職責、功能、作用勝過對方,天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取勝,所以“天與人交相勝”,交相勝,即各有所長,二者不能代替。后又提到“還相用”,強調天與人能夠相互作用。劉禹錫認為,人能根據自然法則辦事,利用自然變化進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斬木穿山,冶制金屬,在生產過程中對自然界進行改造,以滿足人的生活的需要;而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又會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產生有利或不利的影響,人的任務就是盡力掌握自然界的“數”(內外聯系)和“勢”(發展趨勢),“適當其數,乘其勢耳”,[31]以減少自然界對人類所造成的危害。劉禹錫“天與人交相勝,還相用”的理論觀點,比較全面地探討了人與自然、社會狀況與自然法則的相互關系,強調了人類在認識自然與改造自然中的主導地位,在天人關系問題上作出了突出貢獻。

宋明以后天人之辯暫告一個段落,天人之分源于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仍是主流思想,天人合一仍決定著中國人的傳統思維方式和基本價值取向。后來,無論是張載的“萬物一體”命題,還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命題,其思想內涵仍然根源于天人合一。朱熹“理一分殊”的命題也是這個道理,總合天地萬物的理只是一個理,分開來,每個事物各有一個理,然而千差萬別的事物都是那個理一的體現。中國人民取得了偉大勝利。伴隨著社會主義新制度的誕生,在天人關系問題上改造自然的宗旨深入人心。人們很早就認識到天人之分,充分肯定了人的價值,在此基礎上人定勝天思想應運而生。人定勝天本來是認識論上的一大進步,但由于過于擴大人的地位而使其帶上了越來越濃重的貶義色彩。人定勝天產生的前提是天人之分,而天人之分的基礎是天人合一,所以,不難看出,人定勝天思想的根源仍離不開天人合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1950年,頒布《土地改革法》,徹底廢除了在中國大陸上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1951年,鎮壓反革命運動鞏固了剛剛建立的國家政權,第一次實現了人民當家做主。1952年,通過開展“三反”、“五反”等一系列運動,揭露出一批黨員的貪污、腐化和官僚主義現象,打擊了不法資本家的違法行為。1953年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患x煌成就、一項項偉大壯舉,逐漸增強了人們的自尊心與自信心,于是,在“改天換地”、“改造自然”、“人定勝天”的宣傳口號下,人們似乎無所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接著出現了“大躍進”、“大煉鋼鐵”以及延續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人們這種長期被壓抑的激情無疑是值得肯定的,而一旦缺乏科學思想的指導,轉而就變成了人類自身所造成的惡果。因亂砍濫伐造成草場資源的破壞,因圍湖造田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污染……一系列掠奪性開發資源、過度性利用資源的事實,造成了大自然破壞性的災難。這個時期,由于自信心增強和對生存環境的不滿足,人們毫無節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與掠奪。最終這些行為破壞了生態平衡,使經濟發展受到嚴重遏止。人定勝天已轉變為人類妄自尊大、可以為所欲為的口號。

人定勝天原本是天人之分思想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它不僅意識到天人之分,而且突出了人的能力,認識到人類不僅要遵循自然規律,而且還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由于突出強調人的價值,導致其帶有濃厚的貶義色彩。

三、人定勝天

自宋明以后到近代有關天人關系的討論基本上默默無聲,然而,從1950年開始,天人關系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此時,天人合一與天人之分已不能占據人們的意識形態,取而代之的是人定勝天。人定勝天思想突出的是人的價值,表明人類對天人關系的認識又達到了另外一個高度。根據《“人定勝天”的古代原本用法和現代通常用法》,邢福義在文中指出人定勝天具有兩層含義:一是人定/勝天,即人謀勝于自然,這是古代原本用法;一是人/定勝天,人力能夠戰勝自然,這是現代通常用法。本文所探討的人定勝天,指的是現代通常用法。

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中國共產黨領導

四、天人和諧

直到1980年以后,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人定勝天這種天人關系是相互背離的,把資源、環境和社會割裂開來單獨謀求發展,只能給社會帶來現實性的災難。源于這種思想上的危機感和現實生活中天人背離的情況,人們重新審視天人關系,于是,天人和諧的思想逐漸形成,其標志就是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提出。天人和諧以天人合一為基礎,既充分肯定天人之分中人的價值,又反思人定勝天中人類所造成的危害,從而形成新的天人關系理論。它是在生產力有較快發展的情況下,在更高層次上實現與大自然的相通、相合、相統一。這是人類全面總結天人關系而達到的新的認識高度,表明人類在更高階段上對天人關系理論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

可持續發展概念最早出現于《我們共同的未來》,是一個涉及經濟、社會、文化、技術和自然資源的綜合的動態概念,指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江澤民在多次講話中提到可持續發展戰略,“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要求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盵32]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提出,把古代的天人關系發展為人與資源、環境、社會的關系,從而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轉向了人與資源、人與環境以及人與社會的統一。2003年,胡錦濤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概念,即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是對劉禹錫“天與人交相勝、還相用”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既要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又要兼顧人與資源、環境、社會和諧發展的天人關系。人面對自然,既不要妄自菲薄,又不能自甘落后;既要尊重自然規律,又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這是當代的天人觀。天人和諧是人類主動地在人定勝天的基礎上更高層次地同大自然和諧相處,這種思維取向歸根到底來源于天人合一。

綜上所述,中國的天人關系從古至今經歷了天人合一、天人之分、人定勝天和天人和諧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各有其特點。天人合一是人處于對自然的依附狀態中,天人之分首次肯定了人的價值,人定勝天過于夸大人的價值而相對貶低自然規律,天人和諧在此基礎上發展為辯證的天人關系。但無論處于哪一個歷史階段,天人合一始終作為一種傳統思維方式和基本價值取向深刻于中國人的心中。

[1][21][22][23][24]荀子·天論[M]1

[2]蘇輿·春秋繁露義證·陰陽義第491[M]1

[3][17]孟子·盡心上[M]1

[4]中庸[M]1

[5]【晉】王嘉1拾遺記[M]1

[6]管子·五行[M]1

[7]尚書·洪范[M]1

[8]老子25章[M]1

[9]莊子·達生[M]1

[10]莊子·齊物論[M]1

[11]莊子·大宗師[M]1

[12]易經·乾文言[M]1

[13]論語·陽貨[M]1

[14]論語·顏淵[M]1

[15]左傳·昭公[M]1

[16]孟子·公孫丑上[M]1

[18]蘇輿·春秋繁露義證·玉環[M]1

[19]蘇輿·春秋繁露義證·深察名號[M]1

[20]梁濤·窮達以時“天人之分”探源[EB/OL]1簡帛研究網,2008-11-251

[25]荀子·強國[M]1

[26]黃暉·論衡校釋·談天[M]1

[27]黃暉·論衡校釋·物勢[M]1

[28]黃暉·論衡校釋·命祿[M]1

[29]柳宗元集答劉禹錫天論書(卷31)[M]1

[30][31]劉禹錫集·天論[M]1

[32]江澤民·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若干重大關系[A]1江澤民文選(第1卷)[C]1人民出版社, 20061

(責任編輯 曹連海)

郭瑋,中共上海市委黨校2009級碩士研究生(郵政編碼 200233)

B2

A

1672-6359(2012)02-0048-05

猜你喜歡
自然界人類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飯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思想與“劍”
自然界的一秒鐘
人類第一殺手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