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讀你的人生朗讀我的書——簡析《朗讀者》的創作技巧

2012-08-15 00:42陳娟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2年1期
關鍵詞:朗讀者漢娜

陳娟

(河南城建學院,河南平頂山467036)

《朗讀者》由德國作家貝哈爾特·施林克于1995年發表。該作品被譯為包括中文在內的近三十種文字,吸引了全球不同膚色、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不同年齡及不同教育層次的無數讀者。它不僅作為第一部德國小說登上了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風靡整個西方國家,而且其在東方的影響也很巨大,2000年該作品榮登日本暢銷書榜第二位,同期中譯本的出現也立即引發文學界的熱評。大部分評論聚焦于作品中女主人公漢娜這一形象上,探討作品引發的道德思考、人性思考及對納粹歷史的反思,揭示漢娜這一形象的反思意義。也有些評論關注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成長歷程,揭示作品的歷史寓意。還有的以文化視角為切入點,通過分析作品中對這段不倫之戀的描述,闡釋作品本身的“文學性”。以上各家之言似乎都將《朗讀者》推向了“精英文學”之路,關注作品純文學的特性,而忽視了普通讀者對該作品的強烈反應。筆者認為,《朗讀者》最大的成功恰恰在于它滿足了不同層次讀者的文學需求和精神需求。作品內容本身可深可淺、可簡可難,彈性尺度很大。這一特點必然與作者對語言的把握和運用密不可分。本文通過細讀文本,分析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的寫作特點及創作手段,揭示該作品如何在全球讀者中引發共鳴。

《朗讀者》是一部以第一人稱敘述的回憶式小說,結構十分簡單,共分三個部分,按時間順序展開。故事情節也不復雜,作者幾乎是平鋪直敘地將整個故事呈現在讀者的面前。第一部分是故事的開端,介紹人物、時間及事件,講述“我”與漢娜的相識、相知,最后以漢娜的不辭而別結束,留給讀者一個遐想的空間。第二部分是故事的高潮,以“我”與漢娜在法庭上的意外重逢開篇,詳細敘述了漢娜受審過程中,作為“旁觀者”的“我”看著坐在審判席上的漢娜,內心的復雜變化?!拔摇奔炔桓乙膊辉敢庵鲃咏咏鼭h娜,又放不下心里對她的牽掛。作者通過描述“我”的內心斗爭,探討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人性善惡問題和道德問題。作品最后一部分是故事的尾聲,講述了庭審結束后一段時間里“我”空洞無趣的生活及漢娜充實的獄中生活。積極面對生活的漢娜最后選擇了死亡,在出獄的前一天自殺。這樣的結局對讀者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震撼,也造就了讀者“欲罷不能”的內心沖動。整部作品以“朗讀”開篇,最后終于“朗讀”,前后呼應。

如此縝密的結構應該得益于作者的職業。作為一名法學家兼法官,施林克發表過很多法學方面的論文,縝密似乎已經成為了他本人的思維模式及寫作風格。即使是進行文學創作,他也將這種縝密的思維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除了前后呼應的結構,其故事情節也是環環相扣,引人入勝。施林克似乎很善于在他的作品中制造謎團,引導讀者發現線索、展開推理并獲得最終答案。然而,不論是謎團還是線索,都被作者巧妙地安插在故事情節中,渾然天成,絲毫沒有做作的痕跡。在小說第一部分,作者描述米夏與漢娜交往過程中就多次暗示漢娜并不識字。這些暗示被自然地安插到故事發展過程中,讀者根本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當漢娜問及米夏的名字時,作者是這樣寫的:“我轉念一想,她應該知道的。那會兒,剛好時興把學校用品夾在胳膊底下,而不再放進書包里。我把那些東西全放在她的廚房桌子上,上邊都寫著我的名字:在本子上,在我學習過的書本中,還有牛皮紙包得好好的,封面上貼著書名和所有者名字的標簽??上?,她一概視而不見?!盵1]P31這是米夏回憶起這段往事的時候,自己的內心獨白。作者以此為掩蓋,將漢娜不認識字的事實藏在其中。還有當米夏和漢娜發生爭吵時,為了避免爭吵升級,米夏回憶說“有過那么一兩次,我給她寫了很長的信。她對此卻毫無反應?!盵1]P45看似是米夏無奈的感嘆和抱怨,其中卻也隱藏著漢娜不識字的事實。作者最高超的隱藏是描述復活節后米夏與漢娜出游時發生爭執的場景。從一開始,作者就做了鋪墊,說漢娜將出游的計劃全權交給米夏安排,當米夏指著地圖給她看出游路線時,她也是閉目塞聽。這樣的細節可能會誤導讀者,讓讀者隨意想象漢娜為什么對出游是這樣的態度。而接下來漢娜無視米夏留在桌子上的字條,與買早點回來的米夏大吵這一細節更是能夠激發讀者無邊的想象力,猜測漢娜爆發的原因。真實的原因只有一個,被作者小心翼翼地掩藏起來,等待合適的時機出現。所以在作品的第二部分,庭審進行到最后,當面對檢察官提議請筆跡專家檢驗報告上的筆跡與漢娜的筆跡時,漢娜卻不顧之前對自己的申辯,一口承擔下所有的罪名。此時被隱藏已久的真相終于浮出水面。至此,讀者頓悟,原來漢娜是不識字的。圍繞在漢娜周圍的迷霧也就此散開。作品中類似的謎團和暗示很多。讀施林克的作品就像是偵探破案一樣,要拿上放大鏡仔細搜索證據,用自己的判斷力進行推理。作者謹慎地將所有證據以最不起眼的方式呈現在讀者眼前,一旦時機成熟,就如絢麗的焰火般同時閃耀,給讀者一個措手不及的驚喜?!独首x者》之所以能夠吸引讀者“一口氣讀完”,推理性的情節自然是功不可沒。推理性情節的設置增加了作品的張力,營造出一種緊張感,使任何讀這部作品的讀者都有迫不及待要破解懸念的沖動。

《朗讀者》是一部純粹的德國小說,不僅僅體現在人物及故事背景等德國因素上,作品中濃重的思辯色彩也是德國特色的重要體現。然而它又是一部不同尋常的德國小說,因為它探討的是一個德國人很敏感的話題:戰后的一代應該如何面對屠猶的可怕事實。在對施林克的專訪中,他本人也提到,“《朗讀者》的主題確實是我一直關注和思考的,它就是我這代人的主題。在故事中除了放進所見、所聞和所幻想的東西,還有我某些個人的經歷也融在了里面?!盵2]作品中的漢娜是一個有象征意義的符號。毫無疑問,她代表的是參與二戰并為納粹服務過的上一代人。她背負了罪行,希望能夠得到受害者的原諒及年輕一代的理解。不幸的是,米夏一直在逃避。他愛漢娜,卻不愿向任何人談起他與漢娜的歡樂時光,所以他總是有“背叛”漢娜的感覺;看到漢娜被審訊,米夏便不由自主地關注起整個審判的過程,然而在最關鍵時刻他卻沒能說出漢娜不識字的事實,替漢娜洗刷罪名,所以他內心對漢娜有“負罪感”;他堅持朗讀并把錄音寄給獄中的漢娜,卻沒有給她寫過一封信。漢娜在出獄前一天選擇了自殺,不僅僅是對自己所犯罪行的懺悔,更是對米夏的解放。因為她很清楚米夏對她既愛又怕的感情。她的離去徹底帶走了米夏的心理負擔,留給米夏的只有“愧疚”。米夏為自己的軟弱而感到愧疚。逃避是戰后一代普遍的心態。他們跟米夏一樣,在復雜的情感中奮力掙扎。有同樣經歷的施林克借漢娜這個率真、善良,因加入納粹為其服務而犯下滔天罪行的人物形象,為戰后一代提出了一個新的看待納粹歷史的視角,即用寬容的心態去接納已經發生的事實。歷史終歸是歷史。在任何歷史時期,當個人加入集體之后,個人行為往往代表的是集體的利益,而非個人意愿。作為集體成員的個人在加入集體時,大部分情況下“不是出于信念,而是被天性中的自我動機引導,而罪惡的政權對之加以利用,以達到自己的目的?!盵2]寬容地接納比逃避甚至拒絕更能讓人釋懷?!氨撑选?、“負罪感”及“愧疚”不應該成為戰后一代的心理陰影。施林克憑借《朗讀者》為他這一代人提供了釋放自己的平臺,故而該作品能夠在德國大受歡迎。

可是,這部頗具德國風格的小說最初獲得讀者的認可并非在德國,而是在有著文化大熔爐之稱的美國。抽去主題中的德國因素,我們不難發現,《朗讀者》中除了對二戰問題的反思,還流露出施林克本人對人性善惡的思考和對法理的思辯。通過米夏與漢娜糾纏不清的關系,施林克在向我們講述一個關于人性善惡的故事。他本人在對他的專訪中提到過“人并不因為曾做了罪惡的事兒完全是一個魔鬼,或被貶為魔鬼;因為愛上有罪之人而卷入所愛之人的罪惡中去,并將由此陷入理解和譴責的矛盾中”。好人與壞人的區別絕不是非黑即白的,善與惡也不是簡單對立的,更不是評價一個人的第一且惟一的標準。漢娜雖然犯了罪,但她仍然善良、率真,能夠博得周圍人的好感。米夏是一名有前途的法學工作者,沒有任何不良的記錄,但他內心卻很懦弱,不敢承擔責任。作為正義化身的法官及陪審團,在對案件的審理過程中,卻表現得“麻木不仁”,草草了事。施林克筆觸冷靜地將人性中的善與惡錯綜復雜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引發讀者的思考,反思自己的善與惡。作品的主題至此也悄然地從德國走向世界,觸及全球讀者內心的道德標準。

不僅如此,施林克更進一步深化他的主題,將讀者的注意力轉移到對法理的思辯上來。作為一名嚴謹的法學家及經驗豐富的法官,施林克在《朗讀者》中通過細致地描述對漢娜的庭審過程,提出了他對法律的質疑。很明顯,漢娜的審判結果對漢娜個人而言是不公平的?!肮健笔鞘┝挚颂岢鲑|疑的出發點。什么是公平?怎樣做才能公平?如前文所言,在集體中,個人的行為僅代表集體的利益。那么,個人行為帶來嚴重后果的時候,個人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呢?如果所有的責任都要由個人來負責,那么誰對個人負責呢?漢娜因為沒有打開教堂的門而導致許多人喪生。當時漢娜的身份是看守,她的職責就是看管“犯人”,不讓她們逃脫。不開門的行為恰恰證明她認真完成了自己的職責。至于她的行為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漢娜應該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而給她下達命令的人則要承擔相應的政治責任。在此案中,正確地劃分行政責任與政治責任在法律的意義上能夠給漢娜一個相對的公平。但是對于受害者及其家屬,甚至是廣大的群眾,劃分責任似乎是不公平的。整個庭審的過程中,法官和陪審團的目的就是要找出一個能夠承擔后果的個人。所以,漢娜一人擔下所有的罪責可謂是眾望所歸,是大眾的公平。漢娜在法庭上的反問“要是您的話,您會怎么做呢?”更是將這個問題復雜化。啞口無言的不僅僅是法官,任何遇到這個問題的人都會無言以對。這不是擾亂法庭秩序的一問,也非挑戰法律權威的一問。這一問是法與情的碰撞。畢竟法官在對漢娜做出最后審判的時候,也加入了個人感情的因素;漢娜在法庭上據理力爭的時候,講的也是情理而非法理。法庭經驗豐富的施林克在此故意制造混亂,時而引導讀者站在法官的角度看待問題,時而又引導讀者從被告的角度反思。兩種不同的視角代表兩種不同的立場,施林克顯然是更傾向于被告的。面對無情的法律,施林克能夠從被告的立場出發,給被告以人性化的關注,大概也是他在從事多年的法律工作之后對法律新的詮釋。

最后,施林克的語言風格與《朗讀者》的成功也是密不可分的。雖然他的文學作品不多,在《朗讀者》問世之前發表過三部偵探小說,但他的作品影響力卻很廣。從評論家、教授,到理發師、售貨員,各個階層各個行業的人都在讀他的作品,并樂在其中。究其原因,是他的文字平實易懂,毫不晦澀??梢哉f,施林克的作品是真正的大眾化的文學作品。他所期待的是自己的作品為廣大讀者津津樂道,而非登入經典文學的目錄。雖然目標不在于創作經典文學,施林克的平白敘述也沒有讓其作品流于通俗。相反,卻成為一個方便的載體,將他本人的哲學思辯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故而不同層次的讀者在閱讀其作品的過程中能享受到不同的閱讀樂趣。

《朗讀者》通篇對話不多,基本上是“我”的回憶,中間穿插了作者的提問?!皢枴笔沁@部作品最顯著的特色。問題在作品中隨處可見,然而通篇卻很少有問句。作者的提問并非是由問號帶出的,而是在平白又莊重的敘述中自然而然營造出來的。簡單的提問多來自于故事的情節。施林克喜歡在作品中制造懸念,每個懸念其實都是一個問題,有待于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自己發現線索、尋找答案。深層次的提問則是由該作品多重的創作主題折射出來的如怎樣看待二戰歷史、關于人性善惡的思考、法理的思辯等。這些問題雖然深奧卻又直指人心,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禁要捫心自問,審視自己。不論是簡單的問題還是深奧的哲學思辯,所有這些提問最終吸引了全球的讀者,既滿足了熱衷于故事情節的讀者需求,也滿足了喜歡哲思的讀者需求,促成該作品在全球的暢銷。

《朗讀者》雖然算不上是一部純文學的作品,但其在世界范圍為大眾所接受的廣度和力度并不遜色于任何經典文學作品。其成功當然不是偶然的。平實的語言使作品通俗易懂,融入其中的哲學思辯讓作品耐人尋味。施林克的作品是大眾化的作品,同時也是精英文學作品。多重的主題從不同的角度吸引了全球讀者的興趣,且主題都直指人心,讀者在閱讀其作品的同時也完成了對自己內心的洗禮。從某種意義上說,《朗讀者》就是鑿破我們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頭。

[1] 本哈德·施林克.朗讀者[M].錢定平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

[2] 印芝虹.“跨越”的思維與藝術——《生死朗讀》的跨文化效應評析[J].南京社會科學,2005,(8).

猜你喜歡
朗讀者漢娜
漢娜的驚喜
合伙謀殺
多一些《朗讀者》式的文化陪伴
評小說《朗讀者》中《奧德賽》的隱喻
一封關于《朗讀者》的信
《朗讀者》:冰冷的歷史沉思與深刻的人性寓言
第二場:品鑒《朗讀者》
藏了66年的甜蜜愛情
印度漢娜,一定要民俗風?
公共圖書館服務成果成功案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