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世界中國翻譯理論研究概況

2012-08-15 00:42范先明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2年1期
關鍵詞:弗爾中西學者

范先明

(1.樂山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四川樂山614000;2.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四川成都610065)

自上世紀50年代中國翻譯界開始引介蘇聯語言學譯論至今,已經有50余年的歷史。特別是80年代以來,西方譯論在中國的研究可謂新作頻出,研究態勢呈欣欣向榮之勢。大量西方翻譯理論學術著作的引入,為我國翻譯學習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研究史料,國內翻譯研究者可以非常便捷地了解西方翻譯研究的歷史、現狀及最新進展。越來越多的學者也選擇了從事西方翻譯理論的研究。西方翻譯理論研究的陣容不斷擴大,研究新作也不斷涌現。然而,放眼西方世界,研究中國翻譯理論的學者少之又少,這和中國學者研究西方翻譯理論的強大陣容相比,可以說是形成了鮮明對照。作為中國學者,學習研究西方翻譯理論固然重要,但更應該回到中國,亦即是:在研究西方翻譯理論的同時,了解西方世界的中國譯論研究概況,以便使我們加深對中國翻譯理論的認識?;诖?,筆者將對西方世界的中國翻譯理論研究作一個較為系統地梳理,以期中國學者對此有一個簡單的認識。

一、中西翻譯理論概述

“洪荒造塔語言殊,從此人間要象胥[1]”或許說明了翻譯作為一項極其古老的活動,在整個人類發展史上,其歷史之久遠,幾乎可以和語言的發展史相提并論?;诂F有史料,我們大致可以認為西方翻譯活動始于公元3世紀:當時,72名猶太學者在埃及亞歷山大城翻譯了《圣經·舊約》(The Old Testament),史稱“七十子希臘文本”,之后羅馬文學家安德羅尼柯(Andronicus)用拉丁文翻譯了希臘荷馬史詩《奧德賽》(Odyssey)[2]。

而在中國,宋僧贊寧在《宋高僧傳》卷三“論”中提到:“疑漢以來多事北方,故譯名爛熟矣[3]”,即是說,從漢代起,因為政治、軍事上與北方民族交涉頻繁,所以“譯”便成了總稱?!胺弊值某霈F,則起用于東漢摩騰譯的《四十二章經》。至于“翻譯”的連用,早在公元384年(前秦建元二十年/東晉太元9年)起就開始了[4],或“至少在南北朝時的佛經譯者就已開始了[5]”。

由此可知,不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翻譯活動都大約有兩千年左右的歷史。在這長期的翻譯實踐活動過程中,不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世界,都產生過各式各樣的翻譯理論。而這些理論的產生,都對具體的翻譯實踐活動產生過積極的影響。大致說來,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中西翻譯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系始終是一種良性互動的關系[4]。既然中西翻譯理論和實踐存在良性互動關系,中西翻譯理論對實踐無疑具有指導意義。也正因為如此,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一直大量引進西方翻譯理論,目的就是想通過學習西方翻譯理論以便指導中國的具體翻譯實踐活動。反之,為指導西方的翻譯實踐活動,毋庸置疑,西方學者也可以借鑒相關的翻譯理論,而這些理論除了西方自身的外,也應該或有可能對中國翻譯理論有所涉獵。循著這一思路,讓我們來看看西方翻譯研究者究竟從事了多少中國翻譯理論的相關研究。

二、西方世界中國翻譯理論研究概況

1992年,美國德州大學嚴陽[6](Yan Yang)的博士論文《中國翻譯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從對中國翻譯簡史的回顧,探討了中國詩歌翻譯與語言文化的關系以及中國翻譯理論體系的框架。

1998年,蒙娜·貝克[7](Mona Baker)在其編撰的《翻譯研究百科全書》(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書中簡述了中國翻譯傳統。她從早期的佛經翻譯傳統、傳教士的翻譯傳統、晚清民初的翻譯傳統和二十世紀翻譯傳統四個方面,簡要介紹了中國的翻譯理論。

同年,美國翻譯學者安德烈·勒菲弗爾[8](André Lefevere)在《文化構建——文學翻譯論集》(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中,以《中西翻譯思想》(Chinese and Western Thinking on Translation)為題,從中西文化的異質性出發,認為中國文化的中心性及長期以來對“他者”的同化性,導致中國翻譯研究未像西方那樣迅速走出口譯傳統,從而造成中西譯論傳統的差異。

2000年,加拿大康卡迪亞大學謝麗·西蒙[9](Sherry Simon)教授在《變換術語:后殖民時代的翻譯》(ChangingtheTerms:Translatinginthe Postcolonial Era)論文集中,選編了香港嶺南大學陳德鴻先生的論文《“殖民化”、抵制以及后殖民翻譯理論在二十世紀中國的運用》(“Colonization,”Resistance and the Uses of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一文,文中探討了后殖民語境下中國翻譯研究者如何保持中國語言的純潔以及如何抵制歐化的漢語表達問題。

2001年,杰里米·蒙代[10](Jeremy Munday)在《翻譯研究入門:理論與應用》(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一書中,簡要談及了中國佛經翻譯的標準:即東漢和三國時期直譯標準,晉朝和南北朝時期意譯標準以及隋唐時期直意譯兼備的標準。

2002年,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夏莉[11](Xia Li)在博士論文《重評中國翻譯理論與實踐》(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a Critical Reappraisal)中對中國翻譯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做了較為詳細地論述,對文學翻譯特別是中國詩歌翻譯所面臨的困難做了較為詳盡的分析和評價,是西方世界較為詳盡的中國翻譯理論研究著作。

2004年,在約翰·本杰明出版公司出版的香港嶺南大學陳德鴻[12]教授(Tak-hung Leo Chan)的專著《20世紀中國的翻譯理論:模式、問題和爭論》(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Modes,Issues and Debates)中,從嚴復的“信、達、雅”談起,譯介了“神似與形似”、“藝術與科學”、“直譯與意譯”、“詩的不可譯性”、“翻譯理論”等二十世紀中國翻譯活動中的主要理論問題。

2006年,香港浸會大學講座教授張佩瑤[13]先生(Martha P.Y.Cheung)在《中國翻譯話語英譯選集》(An Anthology of Chinese Discourse on Translation)上下卷中,系統地梳理了中國古代到辛亥革命之前翻譯實踐及翻譯論述的發展脈絡,按照時間順序詳盡地展示出一幅宏大的中國傳統翻譯話語畫卷,是目前西方世界可以讀到的關于中國翻譯理論、翻譯研究較為詳盡的理論著作。

2010年,由米勒[14](Frederic P.Miller)等人編輯德國VDM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國翻譯理論》(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一書,對自周朝以來中國翻譯理論做了簡要的介紹。

翻譯研究的主要任務是為了促進翻譯事業本身的發展。中國幾千年的翻譯史,在西方翻譯研究者筆下,不過寥寥數筆?;谝陨蠈ξ鞣绞澜缰袊g理論研究概況的分析,我們知道:除去中國學生的英語博士學位論文和香港學者的引介工作,迄今為止,在西方世界,大致只有貝克、勒菲弗爾、西蒙、蒙代、米勒等人對中國翻譯理論做過研究。貝克是筆者了解到的第一個較為詳細地介紹中國翻譯理論的西方學者。蒙代和西蒙雖然談及了中國翻譯理論,但前者只是非常簡略地談及了中國佛經翻譯的標準,后者只是選編了香港嶺南大學陳德鴻先生的論文。米勒等人編輯的《中國翻譯理論》,也只是限于對周朝以來中國翻譯理論的引介。而勒菲弗爾在《中西翻譯思想》一文中說:“我非常感謝以下兩個人。一個是我的德國同事——漢斯·J·弗米爾。另一個是最近從上海歸來,我先前的研究生嚴陽,現在他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工作,他關于中國翻譯思想的博士學位論文給了我新的研究視野”(“I am very much indebted to two people for what follows.One is my German colleague Hans J.Vermeer…The other is my former graduate student Yan Yang,late from Shanghai,and at present working in Austin,whose doctoral dissertation on Chinese thinking about translation has provided me with new insights[8].”)。因此,可以看出:勒菲弗爾是受到其學生嚴陽的影響才寫出此文。

三、結論

基于以上對西方世界中國翻譯理論研究概況的簡單梳理,目前西方世界大致只有貝克、勒菲弗爾、西蒙、蒙代、米勒等人探討過中國翻譯理論。這與中國學者研究西方翻譯理論的情形相比,可以說是微不足道。之所以出現這種情形,筆者認為語言方面的原因固然是西方世界翻譯研究者研究中國翻譯理論的障礙,但這并不是問題的全部。除此之外,中西不同的學術思路、西方學者資料占有問題、“歐洲中心主義”思想以及意識形態層面的差別都是西方學者很少從事中國翻譯理論研究的主要原因。關于西方世界中國翻譯理論研究缺失的原因,筆者還將撰文專門論述。

[1] 馬祖毅.中國翻譯簡史(上卷)[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1.

[2] 譚載喜.西方翻譯簡史(增訂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2.

[3] 贊寧.宋高僧傳(乾隆大藏經第114冊)[M].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188-189.

[4] 曹明倫.翻譯之道:理論與實踐[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7.201,56-67.

[5] 陳???中國譯學理論史稿(修訂本)[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4.

[6] Yan Yang.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D].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1992.

[7] Baker Mona.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 and Network:Routledge,1998:365-76.

[8] Lefevere André.Chinese and Western Thinking on Translation[A].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C].Susan Bassnett,André Lefevere.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8.

[9] Simon Sherry,Paul St-Pierre.Changing the Terms:Translating in the Postcolonial Era[M].Ottawa: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2000.

[10] Munday 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11] Xia Li,et al.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a Critical Re-appraisal[M].Newcastle:Universityof Newcastle,2002.

[12] Chan Tak-hung Leo.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Modes,Issuesand Debates[M].Philadelphia:J.Benjamins Pub.,2004.

[13] Zhang Peiyao,An Anthology of Chinese Discourse on Translation[M].Manchester:Saint Jerome Publications,2006.

[14] Miller P Frederic,et al.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M].Saarbrücken:VDMPublishing House Ltd.,2010.

猜你喜歡
弗爾中西學者
強基固本匯中西 立德樹人鑄師魂
令人頭痛的失物招領
學者介紹
學者簡介
學者介紹
Dream pursuer on the snow 雪上追夢人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雙棲”畫家孫志純 行走風景 融會中西
喬納森·薩福蘭·弗爾的《我在這里》
學者介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