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美國青少年搜星計劃對教育公平的思考

2012-08-15 00:42張妮妮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2年1期
關鍵詞:天才公平計劃

張妮妮

(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甘肅蘭州730070)

天才,顧名思義,是指那些天資聰穎或在某方面表現出特殊才能的人,古往今來皆有之。而對于這一特殊群體實施的教育,被稱作“天才教育”[1]。

一、美國青少年搜星計劃(天才教育)概況

1868年,美國蘇里州圣路斯公立學校校長威廉姆·哈里斯(William Torrey Harris)論證了對聰明學生采取加速學習,促其發展的計劃,這可以說是美國天才教育的序幕。此后,美國天才教育在幾經興衰的歷史中不斷發展,逐漸成為美國教育中的特色之一。

所謂青少年搜星計劃又被稱為天才教育計劃。其宗旨在于盡早發現將來有可能在學術等領域有卓越成就的學生[2]。在美國人看來,天才是那些擁有著高智商、高創造力和領導才能的人,這些人才的培養對國家的發展甚至于整個世界的進步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這一計劃的實施必然要對“天才”們做出鑒定。在美國,幼兒園的學生都可以參加到天才兒童的篩選中,這部分學生從一年級開始便被納入到了搜星計劃當中,被安排提供相應的教育,進行特殊的培養。學生進入初中以后,當學習能力上的差異有所顯現時,搜星計劃便在標準化的考試中去發現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對于標準化的考試,或者說天才生的鑒別,全國并沒有統一的標準,而是各州自行規定,但他們的鑒定標準不完全是根據客觀的標準化考試來判定,還有一些較為主觀的評定標準,如,教師、同伴或者家長的推薦。

進入搜星計劃的學生被納入到人才庫中,這部分學生會擁有更多的培養機會。在教育信息網絡中,他們會獲得更多的學習信息,這是很多一般學生無法接觸到的信息資源。一些知名的大學和機構專門為這部分天才學生設立教育計劃或競賽活動,讓其有機會參與到學習、研究當中。比如,某知名的大學專門針對高中天才生所組織的學術夏令營活動,在學習過程中,有專業的輔導和指教,而其參與的各種項目課題可能是在國家甚至國際競賽中都有很強的競爭力,也很有價值的,這樣讓很多天才兒童能有機會更加出類拔萃、脫穎而出。另外,天才兒童也可以接受超出自己同齡學生的知識和內容,學校也對各種科學的、有利于天才兒童發展的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對其進行培養。

總之,美國的搜星計劃是對那些有潛力的天才兒童進行特別教育的一種計劃方式,讓他們能夠被及早發現,充分挖掘其特長,對其進行深入的教育,培養高端的精英人才。當前其培養模式主要有家庭教育、特設學校以及普通學校。家庭教育能夠對孩子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教學方式也更貼合個人實際,而且在父母細心的觀察和了解下,其潛力更容易被充分發掘;特設學校則包括一些特設班,主要是特殊學?;蛘邫C構等;普通學校就是在傳統的教育環境中實施的天才教育。

二、教育公平下的天才教育

(一)平等主義觀對天才教育的批判

近年來,教育公平呼聲漸長,許多學者認為追求平等和追求卓越兩者不可兼得,對天才兒童給予特殊關照,讓他們享受更多優質的教育資源是一種教育不公平[3]。羅爾斯的補償原則也認為,“為了平等地對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的機會,社會必須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賦較低和出生于較不利的社會地位的人們。遵循這一原則,較大的資源可能要花費在智力較差而非較高的人們身上,至少在某個階段”。[4]正是這種教育理念的支持,更多的人追求的是一種“平等主義”,他們批判“篩選”制度,主張不論背景、天賦和能力高低,都應該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

平等主義所倡導的教育公平得到了很多人的擁護,他們希望能將教育變成完全的平均主義。事實上,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政治民主化的推進,國家已經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每個人接受教育的基本權利,實現了教育起點的公平,當所有人都“有學可上”的時候,進而追求一種“上好學”的目標,像美國青少年搜星計劃這樣給一部分人的優質教育制度自然受到這部分人的批判,認為這是將不平等延伸到了教育過程中,進而造成了結果的不公平。

2001年,布什總統推行了題為《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改革計劃,旨在讓所有的孩子都得以發展,這一計劃中對天才教育沒有做出相應的說明,也沒有設立相應的標準[2]。它的出現和實施,對搜星計劃的運行帶來了一定的障礙,也是其實施中的挫折?!恫蛔屢粋€孩子掉隊》的教育改革是本著“公平”的原則,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得到公平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它不提倡“天才教育”的推行。

(二)“天才教育”是更高水平的“公平”

追求“教育公平”毋庸置疑是合理的,也是積極的,但對有特殊才能的兒童實施一種特殊的教育培養方式并不違背公平的原則,相反的,它是更高水平,更高層次上的公平。

1.天才兒童的鑒定和考量是對“因材施教”中“材”的確認。

中國古代就有“因材施教”的說法,它的理念并不違背“有教無類”的思想。既然是“因材施教”,那么“材”的界定當然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美國青少年搜星計劃中,對“天才”的認定可謂是多層次多元化的,是科學化的考量。

總體上來說,選擇接受天才教育的學生通常要滿足的條件是:優秀的學習成績,教師或家長的推薦,很高的IQ測試成績,家長的批準。當然滿足以上條件就必須接受相應的考察。首先是優秀的學習成績,這一因素的考量是根據標準化的學科考試成績來實現的,一般來說,他們的成績必須是班級或者同年級里名列前茅的,通常是所在州同年級排名的前10%-15%[5]。其次,教師或家長在對學生的觀察和了解過程中,發現其潛力、特長,可以要求將其納入到天才教育的行列當中去。另外,智商測驗也是尤為重要的一個因素,對于被學校、教師、家長推薦的學生,都會對其進行IQ測試,根據智商測驗的成績進行選拔和認定,天才學生的IQ分數往往要求130分以上[6][7]。

科蘭茲在《科蘭茲天才鑒別量表》中,將天才劃分為十種,主要包括(1)視覺藝術天才;(2)表演藝術天才;(3)創造天才;(4)一個側面的天才;(5)學習天才;(6)領導能力和組織天才;(7)心理發動天才;(8)空間和抽象思維天才;(9)失水準天才;(10)隱蔽的天才;訓練老師從這十種不同的角度評定班級中的全部兒童[8]。這樣多類型地考量每個人的特長,是符合科學要求的。

總之,美國天才教育對天才兒童的鑒定、考量是多方面、多元化的。不僅考慮學生的智力、創造力、學習能力以及個性特征,而且將教師、家長的考核作為考量的標準之一,在考試測驗的同時,還對其作品、實際操作能力進行考察評定,是真正的選“材”。

2.對天才兒童的培養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既然“天才兒童”是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那針對他們的教育當然也是要“特殊對待”了。

首先是教育方式的多樣化。當前,美國針對天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家庭教育、普通學校教育和特設機構教育[1]。

在沒有正規的天才教育出現之前,家庭教育是天才教育的主要形式。它針對的是個人,而不像學校面對的是群體教育。家長們對子女教育的重視,讓他們更能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無論是教材還是學習方案,都是家長們親自挑選和制定的。這既能全面照應學生的需求也能夠更好地挖掘其潛力,培養特長。實施家庭教育的家長們還定期向家庭所在區域遞交“教學計劃”以匯報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在家庭學校的組織里相互交流經驗、心得。接受家庭教育的學生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到大學去學習[1]。普通學校的天才教育。這種教育方式是普通學校的教師對“天才兒童”進行個別的指導,并制定天才教育培養計劃,進行分類教育。特設機構教育既包括那些特殊學校也包括特殊的教育機構,或者特殊的教育班。

其次,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常見的教學方法有濃縮教學法、富集教學法、獨立自學法、建立綜合能力教學法等[6][7]。如在建立綜合能力教學法中,鼓勵學生通過個人或合作的形式進行一個完整課題的研究,其中包括最初的設想、執行過程、分析研究結果和闡述研究結論[5]。

總之,美國對天才教育的教學方法不僅重視其基本學科知識的快速、深入學習,同樣重視個人思考、創新、探究及實踐研究能力的培養。

綜上所述,美國搜星計劃下的天才教育,并不違背公平原則,它根據不同的教育對象,充分挖掘其優勢潛力,采取適合學生特點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是一種高層次的公平,這種公平是建立在差別上的公平,讓每個人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既不浪費人才資源也不忽視弱勢群體的教育。

三、美國搜星計劃下天才教育關于教育公平的思考和啟示

(一)教育公平不是平均主義,而是差異基礎上的公平。

瑞典現代教育公平理論家胡森(H.Husen)在批判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關于“教育機會均等概念”的兩個極端后,提出了“新的教育機會均等的概念”:教育面前機會均等并不是指機會的同一性,機會均等意謂向每個兒童提供使個人在入學時存在的天賦得以發展的各種機會。我們不是要在完全同樣地對待每個學生的意義上去實現機會均等。相反,可以說應當為所有兒童提供在社會差別上區別對待的均等機會[9]。中國人才研究會超長人才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劉彭芝,也表示“教育平等不僅是給每個人受教育的機會,而且要提供適合個人的教育方式。機會均等并不能保證每個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受到公平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公平應當是因材施教、人盡其才的教育”[10]。馮建軍在其論文中寫道:“教育必須以才能為標尺,以才取人就是公正,優勝劣汰就是平等,教育不可能使每個人毫無差別地接受相同的教育。真正的公平是能力的公平+選擇的公平,是基于能力差異的教育選擇。能力超群者應該受到優越的教育,能力平庸者、低下者只能受到一般的教育。教育根據學生的能力而進行選擇,使人人得其應得,充分發揮其潛能[3]”。

“天才教育”無論是得到擁護還是受到批判,其中所反映出來的“因材施教”、“人盡其才”確實是順應教育公平理念的。我們所談的教育公平并不是完全的平均主義,追求的也不是片面的“平等”和“公平”,而是一種有差別的公平,真正地讓資源充分利用。雖然這種差別基礎上的公平還只是理想中的教育公平,但我們不妨向著這一理想去努力,讓每個人都能夠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實現這種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平。

(二)教育應該全面關注學生的成長。

美國青少年搜星計劃中對天才的鑒定、培養都給我們當前的教育做出了很好的榜樣,盡管每一種再完善的鑒定方法也無法完全對一個有思想、有意識和時刻發展著的人做出恰如其分的界定,但至少其多方面、多角度、多類型的評定方式對我們有些許啟發?!皯嚱逃睔v來是我國教育的代名詞,社會、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無一例外關注著每一份試卷的分數,為了提高成績,各方面用盡全力。對此,教育工作者們嘔心瀝血,不斷舉旗反對,但現實仍舊只關注成績。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無論是社會、學校還是教師、家長都應該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考量,盡可能客觀地評價學生,讓學生們有空間得到全面的發展。

另外,天才教育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也有許多值得借鑒之處。教育不僅僅是局限在一間教室里,而是存在于社會這一片廣闊的天地里,對學生的教育應當是各種形式的結合,教室里的教育、活動中的教育、玩樂中的教育等都可以讓學生得以發展,在不同的情境中,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學習,提高自己。

總而言之,美國青少年搜星計劃下的“天才教育”中存在著很多可供我們借鑒和學習的因素,這不僅是對教育公平的啟發,更是對每個學生教育和發展的思考。

[1] 唐璇.中美天才教育的比較與啟示[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0.

[2] 張熙.不讓天才學生掉隊[A].中國基礎教育報告:區域研究2009[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69-176.

[3] 馮建軍.教育公正:追求卓越還是追求平等[J].大學教育科學,2007,(6):6-12.

[4] [美]約翰·羅爾斯.正義論[M].何懷宏,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101.

[5] 劉華錦,葉正茂.美國小學天才教育探微[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35-37.

[6]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ifted Children(NAGC)website[EB/OL].http:/www.nagc.org/,2011-12-02.

[7] David Palmer.Parents Guide to IQ Testing and Gifted Education,Parent Guide Books,Long Beach,California,USA(2006)[EB/OL].http:/www.parentguidebooks.com/,2011-11-25.

[8] 宋秋前.歐美天才教育理論與實踐略述[J].舟山師專學報(社科版),1995,(4):42-47.

[9] [瑞典]托爾斯頓·胡森.平等——學校和社會政策的目標[A].張人杰.國外教育社會學基本文選[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210.

[10] 樊未晨.人大附中校長:超常教育是真正意義的公平教育[N].中國青年報,2009-08-27.

猜你喜歡
天才公平計劃
公平對抗
黨天才
怎樣才公平
天才or怪咖
笨柴兄弟
暑假計劃
學做假期計劃
學做假期計劃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學做假期計劃
天才的童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