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思維與創新作文

2012-08-15 00:49
中學語文 2012年16期
關鍵詞:逆向文章作文

孟 華

作文用書面語言表達思想、抒發情感,寫作者需歷經從感知到想象,從形象思維到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思維過程。寫作是對思維的整理,作文是思維成果的展示。思維創新,作文才能創新,創新思維乃創新作文之內核。

思維是人腦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客觀現實的概括和反應,是人腦在表象、概念基礎上對客觀事物的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認知活動過程。而創新思維是指突破人們已有的知識、經驗的思維定勢,獨出心裁、標新立異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是一種有創見的思維活動。逆向思維、求異思維、側向思維、發散思維是創新思維的主要形式?!拔娜舸喝A貴出新”,作文要創“新”,或在立意,或在題材,或在寫法,或在語言。

“千古文章意為高”,意,文章之靈魂。意勝則文勝,意新則文新?!暗茏硬槐夭蝗鐜?,師不必賢于弟子”,今天讀之,仍一新人的耳目,《師說》仍不失為一篇創新文。韓愈之所以提出了不同于一般人的觀點,是因為他運用了逆向思維。所謂逆向思維是指對司空見慣的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想一想的思維方式。逆向是相對正向而言的,正向是指常規的、習慣的、公認的想法與做法;逆向則恰恰相反,是對傳統、慣例、常識的反叛。逆向思維是一種批判性思維,它能克服人們的思維慣性,“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

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屬性,由于受過去經驗的影響,人們容易看到熟悉的、喜愛的一面,如果逆向思考,用否定的眼光去認識事物、分析事物,就能看到容易被人們忽視的一面,就能“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中發現出美來”(法·羅丹)。這種思維運用到作文中,能提煉出超乎尋常的“意”。比如“愛”是人們經常提及的字眼,因為愛能給人送來溫暖與幸福,愛能給人帶來信心和勇氣,人們都渴望愛,贊美愛。而有一位學生寫《愛》,反向思考看到了愛的另一面:“我不需要父母和老師過分的愛,因為過分的愛限制了我的發展,過分的愛使我與同學朋友之間產生隔閡?!比绱肆⒁?,豈不新穎獨特?2010年江蘇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綠色生活》:

“低碳”、“綠色”,其實就是近年來的舶來品。對于我們這樣的窮國家,沾上洋字的詞或是有點血緣關系的,除了“洋鬼子”,都是好東西。

……

“綠色生活”所宣傳的理念自然是正確的,值得效法的,但是我們不能硬要騾子去代牛犁地,也不能讓羊產牛奶。同樣的,也不能讓燒煤都有困難的百姓去燒更加昂貴的天然氣、氫氣吧?

生下來雖然不平等,但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智慧來消弭一些差異。對于綠色生活,我們不能面面俱到,但我們可以量力而為,可以用少污染少浪費來減輕環境的壓力,可以告訴朋友鄰居少用一個塑料袋。

這位考生以敏銳的洞察力,看到“綠色生活”對于貧窮國家是奢侈品,進而提出 “綠色生活不能面面俱到,但可量力而行”的觀點,反彈琵琶,給人啟迪。

“文章最忌百家衣”,作文就得題材新。2008年江蘇高考作文題《好奇心》,許多考生不約而同地想到牛頓被蘋果砸了一下,由于好奇心的驅使發明了萬有引力定律,導致當年作文題材數萬人一面,專家們戲稱2008年是“蘋果豐收年”。對于高考題材“撞車”現象,江蘇高考閱卷專家、南京師范大學教授何永康先生曾精辟地比喻:“這不是田間小路上手扶拖拉機的碰撞,而是美國大片中高速公路上的撞車,傷亡慘重?!边\用求異思維,可以避免這種“傷亡”。所謂求異思維是指突破已有的思維定勢、思維習慣以及以往的思維成果,不拘于眼前的具體事物,在更大的范圍內,更廣闊的背景上,讓思維沿著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擴散的一種思維方式。比如磚頭是建筑材料,用來建房、鋪路、修橋,是通常用法;但有的人用來墊桌子、壓紙、當板凳,甚至充當自衛的武器,是非常規用法,這就是求異思維。求異思維運用到作文選材上,就是擴大視野,用求異求新的眼光,從不同的方向,尋找并篩選出與眾不同的題材。2008年江蘇的一位考生高考時看到前桌的一位考生沒來參加考試,就地取材,巧妙地扣住“好奇心”,作出三種揣測(“她是因為害怕嗎?”、“她是因為復習太認真而病倒了嗎?”、“她已經被某著名院校提前錄取了嗎?”)進行描述,活脫脫顯現高三學生的生活實際,避開了許多考生想到的常規題材,寫出了滿分的 《好奇心》。

運用求異思維,換一個角度挖掘,也能使一些傳統的題材翻出新意。瓦特發明蒸汽機、愛迪生發明電燈、比爾·蓋茨開發軟件,人們普遍認為是他們的好奇心、勤奮鉆研的態度所致,而2007年寧夏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創造源于對世界的愛》,作者一反常人的想法,認為是他們對人類愛心所致,傳統材料賦予了新意,舊題材煥發了青春。

“作人貴直,而作詩貴曲”,“曲”,使文章含蓄;“曲”,使文章有韻味。文章之“曲”主要表現在寫法上,側向思維追求的就是一種“曲”美。所謂側向思維就是利用其它領域里的知識和資訊,通過“旁敲側擊”、“曲徑通幽”、“迂回包抄”等方法,另辟蹊徑,思維流向由此及彼,從側面擴展和擴廣,從新角度探索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世間萬物是彼此聯系的,從別的領域尋求啟發,可以突破本領域常有的思維模式,打破“專業障礙”,從而解決問題。曹沖稱象,當時人們思考的是怎樣稱出象這龐然大物的體重。按照傳統的、習慣的思維路子,就是用怎樣的秤才能稱象,而曹沖避開常人的想法,側向思考,用等量物來替代象的體重,稱出了象的重量。作文要追求獨特的表達效果,就得像曹沖一樣,棄離一般人所認定的思維軌跡,進行巧妙的構思,選用新穎別致的體裁樣式,取用靈活多變的表現手法。2007年江蘇一篇《懷想天空》的高考作文,作者創造性地借用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節目錄制的表現形式,通過主持人(“小崔”)與“大叔大媽”(“黑土”與“白云”)的對話,從自然界的“天空”,談到“人們心中的天空”、“人們遐思的天空”,再談到“大叔大媽”相親相愛相伴相勵的生活,既寫出“大叔大媽”對往日“天空”的“懷想”,也表現了“大叔大媽”之間的恩愛之情。模式新穎,手法巧妙,語言亦莊亦諧,受到閱卷老師的賞識,獲到了滿分。我們平時常用的借景抒情、以古諷今、托物言志、映襯烘托、借代起興等手法,也都是運用了側向思維。

語言是文章的載體,文章要有新意,所運用的語言也必須是富有個性的,富有新意的。發散思維,可以創新語言。所謂發散思維是指從某一點出發,變換不同的思考角度,從多方面尋找解決問題答案的思維方式。發散思維是人腦在思維時,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可以通過從不同方面思考同一問題,如“一題多解”、“一事多寫”、“一物多用”等等。發散思維是一種開放性思維,它不拘泥于傳統的做法,有更多的創造性。運用發散思維對語言進行創新,語言會呈現動態變化,變空泛為具體,變冗繁為精美,變平淡為厚重,展現語言藝術的神奇魅力。例如“春天是什么”,一位學生盡情彰顯寫作才華,語句靈活而有表現力:“有人說春天是草長鶯飛,雜花生樹;李白說春天是‘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白居易說春天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杜牧說春天是‘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蘇軾說春天是‘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作者運用發散思維,引用大量詩文,從多個角度,對春天進行形象的描寫,展現的春天勃勃生機可謂窮形盡相。語言多姿多彩,生動活潑,充溢著濃濃的文學氣韻。

運用發散思維對語言進行創新,應著力在詞語生動、句式靈活、意蘊深厚等方面,其方法很多,比如褒詞貶用、修辭并用、整散結合、直引化用、文言移植、哲言理語等等。

作文的生命在于創新,創新的生命在于思維,讓我們運用創新思維寫出創新作文吧!

猜你喜歡
逆向文章作文
逆向而行
逆向思維天地寬
細致入微的描寫讓文章熠熠生輝
放屁文章
小處著眼,寫大文章
做好深化國企改革大文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