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邦故園》別解

2012-08-15 00:49陶曉躍
中學語文 2012年16期
關鍵詞:故園肖邦意蘊

金 云 陶曉躍

《肖邦故園》是波蘭著名作家雅·伊瓦什凱維奇的經典作品,作者以極為精巧的構思,引領著讀者踏上朝拜的精神之旅,從而彰顯出肖邦音樂的魅力以及他人格的美麗。

整篇文章就如同一部交響樂。

文章開頭的1、2兩小節可以視為這一交響樂的序曲,作者的起筆似乎是漫不經心的,“熱那佐瓦沃拉。一百多年前以前,弗雷德里克·肖邦的搖籃就放在這兒的一間小房子里?!边@就奠定了全文的的一個基調:緬懷。接下來作者以平實而略帶深沉的語調,以故園曾有的“宮殿式的豪華府第”、“富麗堂皇的建筑群”,“已消失得無影無蹤”與“唯獨留下一座簡樸的小屋,一幢小小的房舍”進行對比,在貌似平靜的敘述中披露了一個值得人們思考的事實,那就是“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然而肖邦的“小屋”何以得以幸存?“一定是受到了什么光輝的照耀或是某位神明的庇護”,這“光輝”、這“神明”自然是波蘭人民,他們對肖邦傾注著滿腹的愛,唯有這樣的一種柔軟的東西堅不可摧。序曲的最后作者用抒情的語調,昭示了“小屋”非同尋常的意義,這一偉大藝術家的“搖籃”,而今已成為“波蘭人民所能享有的最珍貴的古跡之一”,成為“波蘭人朝拜的圣地”,“舉行精神宴會的殿堂”,乃至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都把造訪這里,“看成是自己一生的夙愿”。

由此,作者揭示了文章第一個層面的意蘊:故園因人而存現。

文章的3—8小節,可以將其當作交響樂的第一樂章。第一樂章是以慢板為主,作者先是以舒緩的語調,飽含深情地贊頌了肖邦音樂作品的“博大精深”,肯定了他的音樂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組成部分。接下來強調藝術創作的一條定律:“藝術家跟陶冶他的景物之間的聯系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緊密得多”,特別是“孩提時代”對故土景物的印象,會半自覺或完全不自覺地出現在作品中。借此引出肖邦音樂的色調與其故園景物色調的聯系。在此,作者敘述的節奏快了起來,特別是描述故園四季景色的文字,明快而輕盈,故園的春天有怒放的丁香呈現出一片紫色,夏天有欣欣向榮的樹木青翠一片,秋天是遍野的金黃,冬天則是白雪覆蓋,粉妝玉琢。沒有“招搖的俏麗”,卻具有著樸素、淡雅、持久、深沉的特點,而這物象的特點又滲透在肖邦的音樂作品里,成就了他音樂中幽遠而深邃、寧靜而安詳的“蔚藍的色調”,這樣的色調又與波蘭的景色相一致。

這一樂章,可以把它看成復調音樂,兩個層面的意蘊同時展開:一是人因其音樂而不死,一是音樂因滲透著故園的元素而豐厚。

文章的9—12小節,是交響樂的第二樂章,可以將其視為如歌的行板。作者以飽蘸深情的筆調,敘述了肖邦對故園的繾綣之情。青春年少時的肖邦,總是經常帶著他心愛的妹妹一起探望故園,他 “總愛坐在這小河邊,坐在小橋旁的這棵大樹下”,“總要走這條遍植垂柳的普通小道”;年青時代的肖邦浪跡天涯前,還“專程從首都來到這里,跟故園告別”。無論是故園的茅舍、小橋、流水,還是秋日,他一樣都懷著“無限依戀”。在肖邦的心目中,“這小小的莊子就是整個祖國的象征”。即使是他身處他鄉,眼前也總是“浮現出了故園的景色”,耳邊也總是回蕩起在故園 “聽見過的歌”?!拔覒涯钗业募?,我的母親,我的姐妹……”肖邦寫給友人的信,平添了一種悲音。故園的一草一木都流進他的血液中,也融進了他的音樂里。他內心深處的“萬種離情”、“一懷愁緒”都被他凈化在音符中,即使是“關山阻隔”,即使是“命運多舛”,也無法割斷這綿綿悠長的情思?!疤热舸丝涛覀兟牭?,或者親自彈奏偉大作曲家臨終前的最后一組瑪祖卡曲,我們必能從中聽到昔日國內歌聲的淡淡的旋律?!背林氐恼Z調又強化了這種悲音的力度,讀之無不讓人動容。

第二樂章的意蘊是第一樂章 “音樂因滲透著故園的元素而豐厚“的深入展開,強調了肖邦音樂中的“祖國的旋律”、“祖國的音響”。

文章的13—19小節是第三樂章,可以將其看成快板。作者由既往的回憶重新回到現實,回到 “肖邦之家”。這里有肖邦的音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流”,于是全世界各地的人向“清流”涌來,他們不僅僅是“為取得一瓢飲,為分享這馨香醉人的玉漿”,更是為了“表示對這圣地的敬意”。就連世界上最為杰出的鋼琴家都把能夠在這里彈奏一曲肖邦的作品 “引為莫大的榮幸”。那些擠滿在房前屋后的聽眾,他們則在肖邦的音樂中或領略到“無限美好的世界,或引發起“甜蜜的回憶”,獲得“莫大的精神享受”。而在波蘭淪陷,肖邦的音樂成了違禁品之際,依舊有一些人會偷偷摸摸去演奏、去聽肖邦的音樂,他們從肖邦的音樂中感受到“自己祖國文化的偉大”,汲取了“無法窒息”的“民族精神”。

16小節可以看成是快板中的小插曲,就是德居斯太因侯爵對肖邦說過的一段話:“我聽著您的音樂,總感到是在同您促膝談心……我接觸到您身上那點最美好的東西?!毙ぐ钌砩稀澳屈c最美好的東西”是什么呢?有個故事可以形象地說明這一特點。華沙起義失敗后,肖邦一直居住在巴黎。有一天,肖邦與李斯特、希勒在波蘭貴婦人吾斯汀家里會面,他們就音樂中是否有民族的意識爭執不休。于是,吾斯汀建議三人分別演奏肖邦的《波蘭舞曲》,來感悟音樂中是否有民族的意識存在。希勒是主張“絕對音樂”的作曲家,他先以嚴謹、純熟的技巧演奏了《波蘭舞曲》,可除了準確嚴謹,其他什么也沒有。李斯特知道肖邦這首曲子是為被瓜分了的波蘭而作的,于是在他的演奏中有槍聲和奔馬,有恐怖和死亡,有婦女和兒童的啼哭,有志士絕望的呼叫。一曲奏畢,希勒深為音樂所感動,吾斯汀、李斯特和肖邦則淚流滿面。肖邦沉默了良久,“不是這樣的”,他對自己說。于是鋼琴在肖邦的演奏下,出現的是波蘭的陽光,以及陽光下的村莊、牛羊;田野里到處開放著鮮花,村莊里到處是嬉戲的孩子;還有幸福的村民在假日里吹著笛子在舞蹈。當肖邦的身心全然進入音樂的境界時,他喃喃自語:“波蘭還沒有滅亡!”在場所有人無不為肖邦音樂中營造出來的特別意境所感染,臉上泛出會意的紅光。

可見肖邦身上“那點最美好的東西”就是“民族的精神”,而這一精神的內核是對波蘭未來一定會燦爛輝煌的堅定信念。正是這樣的一種信念,讓波蘭人走過了黑暗的昨天。這樣的一種信念,還將引領波蘭人走向更加光明的明天。因為肖邦的音樂已成為“民族的最堅韌的紐帶”,成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礎”,“滲透進了民族的最深層”。

由此,第三樂章的意蘊也得以最為充分地展現:音樂因其滲透了民族精神而傳響。

文章的最后20—27小節是終曲,也是最為華美的樂章。這一樂章重新回到了慢板。因為有了前面幾個樂章的呈現,這部分的語調更為抒情。作者似乎是漫步在故園的四季,靜聽著肖邦的音樂,于是故園四季的美景便與肖邦的音樂融合在了一起。

春天,栗樹初發的新葉連接成一派嫩黃色,懸掛在屋頂的上方;而粉紅色的櫻花,則輕揚在莊園的上空,一切是這樣的清新而柔和,讓人極為自然地聯想到肖邦作品中最為溫柔和輕盈的曲子。

夏天,水面上盛開的睡蓮白色和黃色相間,清澈的河水搖動著睡蓮的倒影,陣陣幽香悄然襲來,讓人仿佛聽到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河邊排列得整整齊齊,有條不紊的銀灰、淡紫的樹干,又宛如讓人聽到肖邦的f小調敘事曲的開頭幾節;而花園里那簌簌的聲響,正是肖邦音樂中悠揚的旋律,清麗的和聲。

秋天,是鄉村婚嫁的季節,置身在金黃的樹冠下,寂靜的草坪上,腦海里便會浮出《瑪祖曲》的旋律,想見那男男女女成雙成對的輕盈旋轉的舞蹈;而當漫步于花園的林陰小道,踏上雅致的小橋,聽到落葉在腳下沙沙作響,則讓人更多的想到肖邦的憂傷的奏鳴曲結尾中令人難忘的三重奏,那是肖邦身居異鄉,心系故園的“深沉的郁悶”。

冬天,白雪茫茫,花園里樹木掛上了水晶般剔透的冰凌,偶爾會傳出銀鈴樣的清脆的響聲。一切都歸于“無邊的靜寂”,就連那屋舍也“安然入夢”。然而也正是在這樣“靜寂”的、“一切都成為往事了”的冬天,會讓人真切透徹地感受到肖邦的“音樂長存”,肖邦永遠和人們在一起,同人們“促膝談心”。作者敘述的語調,此刻顯得格外的舒緩和從容,營造出來的是一種安詳靜謐的氛圍,傳達出來的卻是一種回歸平靜后的思緒,而這也正是作者造訪肖邦故園所認知的“最美”。

文章就此作結,意蘊也隨之彰顯:肖邦的音樂長存,肖邦崇高的文化人格常在。

全文環環相扣,層層相進,先寫園因人而存現,既而表述人因其音樂而不死,再書音樂因其故園元素、祖國旋律、民族精神而傳響,最后總結這樣的園、人、音樂都將走向永恒。它堪稱散文中的佳構。

猜你喜歡
故園肖邦意蘊
“鋼琴詩人”肖邦
人工智能的存在論意蘊
論肖邦《第二敘事曲》(Op.38)的敘事、形式與風格
嫦娥的思念
遙憐故園菊花開
勤奮學習的小肖邦
論《紅樓夢》的“錯位”敘述及意蘊
李軼賢
肖邦
“寶釵撲蝶”意蘊新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