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校本《新唐書·藝文志》正誤

2012-08-15 00:44尤煒祥
臺州學院學報 2012年4期
關鍵詞:舊唐書

尤煒祥

(浙江警察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3)

秦焚書坑儒使我國圖書遭到第一次大的劫難,至西漢,圖書雖經復出,但“師傳之道中絕,而簡編脫亂訛缺,學者莫得其本真,于是諸儒章句之學興焉[1]1421”。為防止圖書再次失散、遺漏,后經劉向、劉歆父子整理分類,成我國目錄學先河 《別錄》、《七略》兩書。東漢班固編修《漢書》時據《別錄》、《七略》而成《漢書·藝文志》,即當時公家藏書的分類目錄,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文獻目錄。

唐代開元年間,我國的文化事業達到了鼎盛階段,前代圖書著錄在冊的有“五萬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代之學者自為之書者,又二萬八千四百六十九卷”[1]1422。天寶十四載(755),爆發“安史之亂”,從此大唐皇朝一蹶不振。經唐末五代戰亂,我國圖書再次遭到厄運。為此,歐陽修、宋祁修撰《新唐書》時在《古書今錄》、《舊唐書·經籍志》的基礎上,仍按經、史、子、集四部重新進行整理,成《新唐書·藝文志》,共收錄四部圖籍七萬九千二百二十一卷。但相較《隋書·經籍志》和《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存在不少錯訛,或作者名張冠李戴,或書籍名魯魚亥豕,筆者在此試加以正誤,請方家學者指教。

《新唐書》卷五八 《藝文志二》

李德林《北齊末修書》二十四卷。(第1456頁)

按:“末”應為“未”之形近誤?!侗饼R未修書》,實際指的是李德林所撰的《齊史》,但未被《隋書·經籍志》所載,這是因為李德林的兒子李百藥沿父親的舊作另撰了《北齊書》的緣故?!杜f唐書·經籍志上》作:“《北齊未修書》二十四卷李德林撰?!保?]1990當是?!侗饼R未修書》也可理解為未修完的 《北齊書》。

謝昊、姚察《梁書》三十四卷。(同上)

按:“謝昊”疑當作“謝吳”,“昊”當是“吳“之形近誤。姚思廉撰《梁書》前,有關梁代的史料已經不少,僅《隋書·經籍志二》著錄有梁謝吳的《梁書》四十九卷,原本一百卷。陳許亨的《梁史》五十三卷、梁劉璠的《梁典》三十卷、陳何之元的《梁典》三十卷、陳陰僧仁的《梁撮要》三十卷、姚察《梁書帝紀》七卷、周姚勖的《梁后略》十卷、梁蕭韶的《梁太清紀》十卷、蕭世怡的《淮海亂離志》四卷等多種。又,謝吳尚有《梁皇帝實錄》五卷、《物始》十卷、《皇帝菩薩清凈大舍記》三卷。這與作《梁書》三十四卷的謝昊應該是同個人,故疑“昊”當是“吳”之形近誤?!杜f唐書·經籍志上》:“《梁書》三十四卷謝昊、姚察等撰?!保?]1990《新志》應是從《舊志》而誤。

魏?!段杭o》十二卷。(第1459頁)

按:“魏?!碑敒椤瓣庡!敝`?!杜f唐書·經籍志上》卷末??庇浽啤谩啊端逯尽纷鳌髮④婈庡W??!度龂尽肪硪痪拧蛾愃纪踔矀鳌纷⒁庡!段杭o》所載植《銅雀臺賦》,則此書作者當為晉陰澹,而非隋魏?!保?]2019?!瓣庡!?,西晉武威(今甘肅武威市)人。武威古稱涼州。陰姓在涼州屬豪門大姓。陰澹在張軌為涼州刺史時曾被授敦煌太守?!段簳垖亗鳌份d:“(張)軌保涼州,陰澹之力,駿以陰氏門宗強盛,惡之,乃逼澹弟鑒令自殺,由是大失人情?!保?]2195“魏?!?,隋巨鹿下曲陽(今河北晉縣)人,15歲成孤兒,專心好學,博涉經史,善屬文,詞采贍逸。隋文帝以魏收所撰《魏書》褒貶失實,曾詔魏澹重新修成《魏史》,凡十二紀,七十八傳,同時又作史論及例一卷,并《目錄》合九十二卷。這里所謂的《魏史》是指魏澹所撰的《后魏書》,是記載北魏歷史的史書,與《魏紀》十二卷無涉。

和包《漢趙紀》十四卷。(第1462頁)

按:“和包”當為“和苞”之誤?!杜f唐書·經籍志上》作:“《漢趙記》十卷和包撰?!保?]1992卷末??庇浽啤谩啊桶?,各本原作‘和包’,據隋志及晉書卷一○三劉曜傳改?!保?]2020“和苞”,前趙史官,撰有《前趙記》十卷,已佚?!扒摆w”也稱“漢趙”(304—329),東晉十六國之一,也是西晉滅亡后的第一個政權,由匈奴貴族劉淵所建,國號初期為“漢”(匈奴漢國),后改為“趙”,建都平陽,后遷長安(今陜西西安),歷三主,立國凡二十六年。

蕭方《三十國春秋》三十卷。(同上)

按:“蕭方”下奪一“等”字?!杜f唐書·經籍志上》作:“三十國春秋三十卷蕭方等撰?!保?]1991卷末??庇浽?“‘等’字各本原無?!端逯尽贰健鳌f’?!读簳肪硭乃摹妒雷娑觽鳌贰覊咽雷臃降?,字實相,世祖長子也……所撰《三十國春秋》及《靜住子》行于世?!瘬a?!保?]2019《三十國春秋》是一部主要記述東晉時期列國歷史的史書。

王粲《漢書英雄記》十卷。(第1463頁)

按:“粲”下疑奪一“等”字,“書”當為“末”之形誤?!杜f唐書·經籍志上》作:“《漢末英雄記》十卷王粲等撰?!保?]1991《漢末英雄記》,或稱《英雄記》,是一部記述東漢末年歷史的史書。清姚振宗《后漢藝文志》云:“按《續漢·郡國志》‘會稽郡’注引《英雄交爭記》,言初平三年事,似即此書本名為《英雄交爭記》,后人省‘交爭’字,加‘漢末’字;又其中不盡王粲一人之作,故《舊唐志》題‘王粲等撰’?!庇?,《隋書·經籍志二》:“《漢末英雄記》八卷王粲撰,殘缺。梁有十卷?!保?]960

虞禹《吳士人行狀名品》二卷。(第1464頁)

按:《舊唐書·經籍志上》作:“《吳士人行狀名品》二卷虞尚撰?!保?]1995

劉滔《先圣本紀》十卷。(第1465頁)

按:疑“劉滔”當是“劉絳”之音近誤?!皠⒔{”,字言明,平原高唐(今山東高唐)人,劉昭之子。生卒年不詳,約梁武帝太清初前后在世。好學,通三禮。梁武帝大同中,為尚書祠部郎。尋去職不復仕?!赌鲜贰⒄褌鳌?“子(劉)絳,字言明,亦好學,通三禮,位尚書祠部郎,著《先圣本記》十卷行于世?!保?]1777

郭演《職令古今白官注》十卷。(第1477頁)

按:《舊唐書·經籍志上》作:“《職令古今白官注》十卷郭演之撰?!保?]2000

高堂隆《魏臺雜訪議》三卷(第1489頁)

按:此書與本卷上書:“《魏臺雜訪議》三卷”[1]1474重出,但未標明是高堂隆所作。

張建章《渤海國記》三卷。(第1508頁)

戴斗《諸蕃記》一卷。(同上)

按:“《渤海國記》” 當作 “《渤海記》”,“國”字衍。見《唐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張府君(建章)墓志銘》:“又著《渤海記》,備盡島夷風俗宮殿官品,當代傳之?!保?]12511雖然沒有指明是否三卷,但根據島夷風俗、宮殿、官品來看應該是三卷。又,“戴斗《諸蕃記》”,《宋史·藝文志三》作“張建章《戴斗諸蕃記》一卷”[7]5155。當以《宋史》為是。戴斗,指北方。唐太宗《停封禪詔》:“而今延陀一姓,流竄西陲,控弦萬計,初歸正朔,亡其沙塞之地,游魂戴斗之鄉?!保?]58唐李德裕 《與紇扢斯可汗書》:“可汗生戴斗之鄉,居寒露之野?!保?]4238宋王應麟 《困學紀聞·雜識》:“趙安仁字樂道,作《戴斗懷柔録》,王晦叔作《戴斗奉使録》。戴斗,謂北方?!保?]2170《戴斗諸蕃記》,即“北方諸蕃記”也。古書豎排,疑后輩傳刻者不知“戴斗”指北方,把“戴”認作是“姓氏”,故把“張建章《渤海國記》三卷、《戴斗諸蕃記》一卷”錯成了“張建章《渤海國記》三卷、戴斗《諸蕃記》一卷”了,一位作者,生生地錯成了兩位。點校本整理者也不仔細辨別,為“戴斗”加了專名線,為“諸蕃記”加了書名線。

《新唐書》卷五九 《藝文志三》

張明《折言論》二十卷。(第1534頁)

按:“折言”不詞,古書豎排,“折言”,即“誓”也。疑“折言”當為“誓”之形近誤。在本卷同頁上欄有:“張儼《墨記》三卷,又《誓論》三十卷”,疑為同一書重出?!杜f唐書·經籍志下》有:“《誓論》三十卷張儼撰?!保?]2033如是這樣,“張明”當是“張儼”之誤。

劉齊《釋俗語》八卷。(第1539頁)

按:“齊”,繁體字作“齊”,疑為“霽”之形近誤?!皠㈧V”,字士烜,平原(今山東德州市東南)人,生于南朝宋順帝昇平二年(478),卒于梁武帝中大通元年(529),有文集十卷,及《釋俗語》八卷,并傳于世?!杜f唐書·經籍志下》有:“《釋俗語》八卷劉霽撰?!保?]2036卷末??庇浽?“‘霽’字各本原作‘齊’,據《隋志》及《梁書》卷四七《劉霽傳》改?!保?]2083

李匡文《資暇》三卷。(第1541頁)

按:“文”當為“乂”之形誤?!端膸烊珪偰刻嵋るs家類二》:“《資暇》三卷唐李匡乂撰,舊本或題李濟翁,蓋宋刻避太祖諱,故書其字。如唐修《晉書》稱石虎為石季龍,或作李乂,亦避諱刊除一字。如唐修《隋書》稱韓擒虎為韓擒,實一人也?!保?0]1061本卷下書:“李匡文《兩漢至唐年紀》一卷?!蓖`。

瞿曇謙《大唐甲子元辰歷》一卷。(第1547頁)

按:“瞿曇謙”疑當作“瞿曇譔”,“謙”繁體作“謙”,當為“譔“之形近誤?!蚌臅摇睘樾??!锻ǖ洹こ嗤痢み叿浪摹?“王姓瞿曇氏,名利富多塞,不知有國近遠?!保?1]5098瞿曇譔,唐代官員,玄宗開元中,《大衍歷》初成,玄宗命張說等改歷。譔恨自己不能參與,于開元二十一年(733),與歷官陳玄景上書,指責新改歷。玄宗詔檢新歷,后被否決。肅宗時,譔官至司天秋官正。寶應元年(762)任司天監少監?!短茣るs災變·太史局》:“寶應元年六月九日,司天少監瞿曇譔奏:‘司天丞請減三員、監候減二員、司辰減七員,五陵司五員?!分家??!保?2]932張翃《唐故銀青光祿大夫司天監瞿曇公(譔)墓志銘并序》云:祖諱羅,唐太中大夫、司津監、贈太子仆。父諱悉達,銀青光祿大夫、太史監、江寧縣開國男食邑五百戶,贈汾州刺史?!肮刺犯谒淖右病皣腋奶繁O為司天臺,有詔委公纂敘前業,發揮秘典,因賜緋魚袋。尋正授朝散大夫、守本司少監?!保?3]130此“纂敘前業”,當指瞿曇譔祖父、父親都曾為司天監官員,這在新舊《唐書》中都有記載?!疤旌髸r,瞿曇羅造《光宅歷》?!保?]1152“《大唐開元占經》一百一十卷瞿曇悉達集?!保?]1545《舊唐書·經籍志下》:“《大唐甲子元辰歷》一卷瞿曇撰?!保?]2038疑“瞿曇”下涉“撰”字而奪一“譔”字。

孫僧化《六甲開天歷》一卷。(第1554頁)

按:孫僧化,南北朝北魏天文學家,東莞莒(今山東莒縣東莞鎮)人,北魏永熙中,魏孝武帝詔通直散騎常侍。孫僧化精于天文,熟識星分,曾與太史胡世榮等整理天文和經占五十五卷?!伴_”的繁體字為“開”,在此疑為“周”之形誤?!爸芴臁?,謂環繞天體一周。天文學上以天球大圓三百六十度為周天?!杜f唐書·經籍志下》有:“《六甲周天歷》一卷孫僧化作?!保?]2042

嚴龜《食法》十卷震之后,鎮西軍節度使譔子也。昭宗時宣慰汴寨。(第1573頁)

按:“震之后”以下為原文注文,字小一號,但有兩處差錯。一是“鎮西軍”應為“鎮南軍”[14]33。本書《嚴震傳》:“從孫譔,與宰相楊收善。咸通中,由桂管觀察使擢為江西節度使,改號鎮南軍?!保?]4943二是“汴寨”不解,現今地名為河南省蘭考縣閆樓鄉的一個村名?!罢币墒恰八巍敝握`?!般晁巍?,唐方鎮名。天寶十四載(755)初置稱河南,寶應后又稱汴宋,大歷后專稱汴宋。長期領有汴、宋、亳、穎四州,相當于今河南封丘、開封市、尉氏、柘城、沈丘以東,山東單縣及安徽碭山、亳縣、渦陽、蒙城、阜陽、潁上等縣地?!蹲x史方輿紀要·歷代州域形勢六》:“大歷初,曰汴宋節度,領汴、宋、曹、濮、徐、兗、鄆、泗八州?!保?5]249“宣慰”,相當于宣慰使作動詞用?!靶渴埂?,官名。唐元和十四年(810),平淄青節度留后李師道,分其地為三鎮,以楊于陵充淄青十二州宣慰使。該官為臨時性差遣,不為常制。此是謂代表皇帝視察汴宋地區,宣揚政令,安撫百姓。

《新唐書》卷六○ 《藝文志四》

《張邵集》五卷(第1578頁)

按:“邵”,疑當為 “劭”?!杜f唐書·經籍志下》作:“《張劭集》五卷?!保?]2055當是?!稄堐考肺寰砗竺嫘屡f《唐書》均是《禰衡集》二卷和《孔融集》十卷。說明“張劭”與禰衡、孔融應同是東漢時人?!逗鬂h書·范式傳》:“范式字巨卿,山陽金鄉人也,一名氾。少逰太學,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保?6]2676接下去講到的張劭與范式之約,被世人傳為朋友間友情的千古美談。

《宣騁集》三卷(第1582頁)

按:“騁”當為“聘”之形誤?!杜f唐書·經籍志下》:“《宣聘集》三卷?!保?]2059當是?!靶浮?,漢代人,曾做過彭城(今江蘇徐州)令,另有《周易象論》二卷。

《華頌集》三卷(第1582頁)

《劉嶠集》二卷(第1582頁)

按:當作“《華嶠集》二卷”、“《劉頌集》三卷”。見《隋書·經籍志四》:“光祿大夫《劉頌集》三卷,錄一卷……《華嶠集》八卷梁二卷?!保?]1063華嶠、劉頌皆晉代名流,《晉書》并有傳。之所以將華嶠錯成華頌,劉頌錯成劉嶠,疑古書豎排,傳刻時跳浜,故將華、劉兩姓張冠李戴?!杜f唐書·經籍志下》作:“《劉頌集》三卷”、“《華嶠集》一卷?!保?]2059也誤。

“華嶠”,字叔駿,平原高唐(今山東禹城西南)人,魏晉史學家。史稱華嶠“才學深博,少有令聞”,以“博聞多識,屬書典實,有良史之志,轉秘書監,加散騎常侍,班同中書?!睂9艹⒌膱D書典籍。他“遍觀秘籍”,撰成《漢后書》(又稱后漢書)九十七卷,劉勰《文心雕龍》稱其書“準當”。元康三年(公元 293年)卒。嶠生前計劃改“志”為“典”,“以有《堯典》故也”。預撰十篇,未竟而卒,《漢后書》的《十典》尚未完稿,后由子華徹續作,亦未竟而卒,華徹之弟華暢,繼父兄未竟之作,《十典》終成[17]1264。西晉末年《漢后書》書稿流失,殘存五十余卷,南朝宋范燁作《后漢書》以華嶠書為藍本,直接引用華嶠“論贊”者達十處之多。

“劉頌”,字子雅,廣陵(今江蘇淮安市)人。西晉初期歷任尚書三公郎、議郎守廷尉、三公尚書等司法官,秉公執法,時人把他比作西漢張釋之[17]1293。他強調必須嚴格按照法律判案,斷罪應以法律條文為依據,沒有法律條文,就應根據刑名和法例,法律和名例都用不上,就不能定罪。我國近代大法學家沈家本認為劉頌是我國第一個提出罪刑法定思想的人。

《劉許集》二卷(第1583頁)

按:“許”繁體為“許”,當是“訏”之形近誤?!杜f唐書·經籍志下》:“《劉訏集》二卷?!保?]2060當是?!皠⒂挕弊謴┒?,平原(今山東德州市)人。劉訏善玄言,尤精釋典。曾與族兄劉高聽講于鐘山諸寺,因共卜筑宋熙寺東澗,有終焉之志。天監十七年(501),卒于高舍,時年三十一。

《虞浦集》二卷(第1584頁)

按:“浦”當是“溥”之形近誤?!坝蒌摺?,《晉書》有傳,字允源,高平昌邑(今山東巨野縣南)人,是西晉著名教育家。少專心典籍,郡察孝廉,任鄱陽內史,乃“大修庠序,廣招學徒”。[17]2139并向所屬各縣下達文告,勉勵百姓致力于學。其為政,嚴而不猛。嘗注《春秋經傳》。所撰《江表傳》,為研究三國孫吳歷史的珍貴史料?!杜f唐書·經籍志下》作:“《虞溥集》 二卷?!保?]2061當是?!端鍟そ浖舅摹?“東晉鄱陽太守《虞溥集》二卷?!保?]1064《虞浦集》歷史上也有,為清禮部侍郎徐乾學所著,于此不相及。

《謝琨集》二卷(第1585頁)

按:“琨”當是“鯤”之形近誤?!杜f唐書·經籍志》:“《謝鯤集》二卷?!保?]2062當是?!爸x鯤”,字幼輿,生于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卒于晉明帝太寧元年(32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端鍟そ浖舅摹份d:“晉太?!吨x鯤集》六卷梁二卷?!保?]1064

《江霖集》五卷(第1587頁)

按:“霖”,疑是“虨”之形近誤?!杜f唐書·經籍志》作:“《江虨集》五卷?!保?]2064江虨,字思玄,陳留(今河南開封市陳留鎮)人,江統之子。生年不詳,約卒于晉太和中(368)。博學知名,兼善弈,為中興之冠。本州辟舉秀才,累官國子祭酒。簡文帝為相,每訪政事,多所補益。轉護軍將軍,領國子祭酒。卒于官。江虨著有文集五卷[4]1067,見《隋書·經籍志四》。

《殷芋集》三卷(第1598頁)

按:“芋”當為“芊”之形近誤?!杜f唐書·經籍志下》:“《殷芊集》三卷?!保?]2074當是?!耙筌贰?,唐武德元年(618)為隋左丞,見《資治通鑒·唐紀二》:“沈法興亦上表于皇泰主(隋恭帝)。自稱大司馬、錄尚書事、天門公,承制置百官,以陳杲仁為司徒,孫士漢為司空,蔣元超為左仆射,殷芊為左丞,徐令言為右丞,劉子翼為選部侍郎,李百藥為府椽。百藥,德林之子也?!保?8]1238另外,本書《藝文志四》“《殷芋集》三卷”之前是“《潘求仁集》三卷”,之后是“《蕭鈞集》三十卷”。潘求仁、蕭鈞均是隋唐時期人,可見“殷芋”應是“殷芊”之誤,而有關隋唐的史書上并不見“殷芋”其人。

《劉穎集》十卷(第1599頁)

按:“穎”,疑是“潁”之形誤?!杜f唐書·經籍志下》作:“《劉潁集》十卷?!保?]2074當是。不知點校本整理者在點校時是否比勘了《舊志》,如果認為是《舊志》錯了,應出一校記。不然,有可能本從《舊志》作“潁”,后輩學人傳刻時搞錯了。

褚令之《百賦音》一卷。(第1619頁)

按:清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唐書五》:“‘令’當作‘詮’?!保?9]569是?!端鍟そ浖舅摹?“《百賦音》十卷宋御史褚詮之撰?!保?]1083又, 本卷上書:“兼中書舍人《褚詮之集》八卷,錄一卷。亡?!保?]1073《舊志》同誤。

《朝英集》三卷。開元中,張孝嵩出塞,張九齡、韓休、崔沔、王翰、胡皓、賀知章所撰送行歌詩。(第1622頁)

按:“張孝嵩”當作“張嵩”,“孝”字衍。見《舊唐書·郭虔瓘傳》:“其后,又以張嵩為安西都護以代(郭)虔瓘。嵩身長七尺,偉姿儀。初進士舉,常以邊任自許。及在安西,務農重戰,安西府庫,遂為充實。十年,轉太原尹,卒官。俄又以黃門侍郎杜暹代嵩為安西都護[2]3189。又見米乘《大唐故杜府君墓志銘》:“晉州良牧賈公曾則詞藝之宗,太原節制張公嵩有瑰奇之量。賈則設榻以邀之,張則開幕以翹之?!保?0]700孟二冬《登科記考補正》引席豫《大唐故通議大夫忻州司馬清苑縣開國子劉府君(敦行)神道記》:“景云初,以尚書郎為淮南道宣勞使,舉□□言、張嵩、段同□等四十余人,皆天下英秀,時所推重?!保?1]711當以《墓志銘》等為是。

李康《玉臺后集》十卷(第1623頁)

按:“李康”當作“李康成”?!逗蟠逶娫挕肪砦?“鄭左司子敬家有 《玉臺后集》,天寶間李康成所選。自陳后主、隋煬帝、江總、庾信、沈、宋、王、楊、盧、駱而下二百九人,詩六百七十首,匯為十卷。與前集等皆徐陵所遺落者?!庇?,晁公武《郡齋讀書志》:“《玉臺后集》十卷,唐李康成采梁蕭子范迄唐張赴二百九人所著樂府歌詩六百七十首,以續(徐)陵序編?!保?2]97

盧瑰《杼情集》二卷(第1624頁)

按:“杼”,疑是“抒”之形近誤。雖然“杼”通“抒”?!墩摵狻こ妗?“杼其義旨,損其文句?!钡鳛闀靡粋€通假字似乎沒有這個必要。盧瑰《抒情集》是一部收集了眾多詩家抒情作品的集子。

[1]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4]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5]李延壽.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

[6]周紹良等.唐代墓志匯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

[8]董誥等.全唐文[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9]王應麟.困學紀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0]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M].北京:中華書局,1965.

[11]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8.

[12]王溥.唐會要[M].北京:中華書局,1955.

[13]吳鋼.全唐文補遺[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14]尤煒祥,王曉文.點校本<新唐書>地名正誤[J].臺州學院學報,2011(2)32-37.

[15]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5.

[16]范曄撰.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

[17]房玄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8]司馬光等.資治通鑒[M].上海:世界書局,1936.

[19]錢大昕.廿二史考異[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20]周紹良等.唐代墓志匯編續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1]孟二冬.登科記考補正[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22]晁公武,孫猛.郡齋讀書志校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舊唐書
TINTIN’S CHINESE CHANGE-UP
《聊齋志異》借鑒《隋書》與兩《唐書》
論中唐文人自編別集的新特點
“小說”觀念與類別探討
王君愕墓志簡釋
《舊唐書》中晚唐本紀中職官書寫的兩個問題
新舊《唐書》中《李密傳》的比較研究
睿智與穩?。航庾x兩唐書中的狄仁杰
《舊唐書》與《新唐書》“突厥傳”之比較
述往思來:《新唐書》的編纂思想和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