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金融的正當化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2012-09-22 07:01呂雪峰
經濟視角·下半月 2012年3期
關鍵詞:國有銀行中央銀行借貸

摘要:民間高利貸亂象,凸顯中國金融制度內在的缺陷。對中國經濟增長和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作出重大貢獻的中小企業卻沒有相應的融資平臺,而國有銀行金融系統主要為大型國有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中國經濟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必須對國有銀行制度和金融市場進行變革,將民間借貸業由地下金融轉變為合法金融。如果不改變目前這種政府主導型國有銀行體制,中小企業的發展就毫無希望,中國的產業競爭力就無法得以加強。

關鍵詞:地下金融;國有銀行;中小企業

作者簡介:呂雪峰,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宏觀經濟、日本經濟。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37 文章編號:1672-3309(2012)03-82-02

走遍中國的城市與鄉村,隨處可見“房產抵押貸款”、“小額貸款公司”的店面和各種“民間借貸”的張貼小廣告。從制度層面而言,中國是不允許民間借貸的。大大超過國家法定利率的民間借貸業有時也稱為“地下金融”。

30年前的中國,完全沒有民間借貸業。改革開放政策伊始,隨著經濟的自由化,以私營小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但與實體經濟的自由化相比,金融的自由化則步履遲緩。正規的金融系統基本上是專為國有企業而設立的。換言之,大銀行皆國有銀行,只向國有企業融資?,F在也設立諸多股份制的銀行,但從其股東構成看,主要股東為中央政府的直屬機構和地方政府,這些銀行幾乎與國有銀行毫無二致。

由于民營企業沒有正規的融資渠道,設備投資等長期性的資金主要從親戚朋友等借入,以工廠的不動產和設備作擔保的維持財務運營是通常的做法。這些企業同時還需要短期資金的支持,比如支付員工工資、獎金及原材料采購等等。由于缺少資金籌集的渠道,大多數中小民營企業只好依賴于從民間金融借入資金。

這是中國民間借貸業盛行的真實背景。

一、民間金融亟待合法化

政府不認可民間借貸業合法化主要有兩大理由:

第一,為保證金融政策的有效性,政府擔心在正規金融系統體外流動的民間資金的規模越膨脹,對國家傳統的利率政策的有效實施威脅越大。因為民間借貸業的利率不隨中央銀行制定的基準利率而聯動,民間借貸利率是由民營企業的資金供求狀況決定的。其結果,中央銀行為達成某種政策目標,即使調整利率,民間市場中的資金量也很有可能不會隨央行期待的方向變動。

第二,為現有正規的金融機構提供保護傘。假定政府認可民間借貸業的合法化,則意味著政府對金融市場的準入門檻降低,那必將威脅到現有正規金融機構的生存。中國政府一直在外匯兌換、國內商業金融等方面采取集中管制的政策。也就是說,中國政府極力抑制正規金融系統體外的流動性,并試圖將其納入體內循環。其結果,非正規金融系統在抑制之下,常態化為地下金融。

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有效性不能充分發揮的根本原因在于存續至今的利率管制。因此,要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利率的市場化進而自由化是先決前提。而且,國有商業銀行由于受到政府的保護,不能隨市場資金供求狀況的變化來調整信貸的規模與結構,國有商業銀行信用創造行為的僵化導致銀行信用創造功能的扭曲與弱化。在國有銀行體制下,即使不良債權累積的再多,也不用擔心銀行破產。這些國有銀行眼盯著政府,不承受來自市場的壓力。這正是現有金融系統的問題所在。

現有的正規金融系統以國有大型企業為中心,向他們提供融資服務,但中小企業幾乎沒有專門的金融機構作為融資平臺。中國經濟要保持可持續發展,重要的是要以中小企業為中心拓展相關產業。但是,中小企業金融系統不健全,與中小企業相關的產業的培育也無從談起。

二、民間金融問題多多

由于民間金融的正當性沒有得到承認,其地下金融化勢在必然。暗浮于地下的民間金融不斷向追逐暴利的高利貸變形。從時機上考察,地下金融的盛行狀態與央行的貨幣政策之間存在某種負的相關性。換言之,當中央銀行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時,地下金融的利率就低,融資規模也相對縮??;相反,當中央銀行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時,地下金融的利率隨之上升,融資規模也急劇擴大。而且,地下金融與國內外經濟的走勢之間也存在密切的聯動關系。當經濟增長放緩時,地下金融反而更加盛行;當經濟增長向好時,同時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時,則地下金融的融資規模會收縮。

2008年由美國的次貸風暴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當時世界經濟一度陷入低迷,中國大量面向美歐出口的中小企業無法從進口商那兒及時取得貨款,沿海出口導向型的中小企業出現一波倒閉潮。受此影響,地下金融的利率急劇上升到40%。其后,政府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結果,地下金融的利率雖未回落多少,但也沒有上升。

進入2011年,通貨膨脹加劇,國務院和中央銀行斷然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持續近1年的金融緊縮政策措施,使大量的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2011年9月份的調查顯示,地下金融的利率平均高達60%。雖說是十天半月的短期借款,但對制造業的中小企業而言,以60%的利率從地下金融借款無異于索命。事實上,從東南沿海的福建、浙江、江蘇、山東到北方的內蒙古、遼寧、吉林,許多省份都存在地下金融,民間高利貸已經是一種常態。浙江溫州眾多中小企業老板跑路事件、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一些借款人自殺事件等只是民間高利貸亂象的冰山一角。在宏觀上中國經濟繼續保持高增長,但在微觀層面由民間高利貸而引發的諸多信用危機,讓人覺得二者之間并不協調。

民間金融之所以稱之為地下金融,就在于不能得到正規的法律認可。由于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沒有正規的金融系統與之相對應,才有今天地下金融的“昌盛”。要打破現狀,必須對國有銀行制度和金融市場進行變革,承認民間金融的正當性,使其成為正規金融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三、急需設立中小企業金融系統

日本是世界上中小企業金融系統最完備的國家。日本不僅有面向中小企業融資的專門金融機構,而且為彌補中小企業信用度弱的缺陷,還創設了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制度,面向中小企業提供信用保證。而且,為保護面向中小企業融資的金融機構,日本還設立相應的情報組織,以對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進行調查評估。但即便如此,考慮到中小企業的財務狀況,設置較高的門檻也是保障金融安全性必要之舉。

中國目前還沒用正規的面向中小企業融資的金融系統。中國曾于上個世紀90年代做過設立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制度的實驗,但最終以失敗告終。其結果,中國老百姓儲蓄的大多數都通過正規的金融機構貸給了大企業,尤其是信貸資金絕大部分流向國有企業。如果不改變這種單一的資金流向,中小企業的發展就毫無希望,中國的產業競爭力就無法得以加強。

對我國而言,應該把日本成功的模式按照中國的國情進行整合,構建適合我國中小企業的金融系統。但目前最大的障礙仍然受力圖保護國有銀行的傳統思維方式的束縛。我國要想構建真正的市場經濟體制,必須打破官與民的所有者壁壘,建立一個公正的市場環境。

參考文獻:

[1] 田杰.民間金融亟待陽光化[J].東方企業文化,2011,(10).

[2] 包興安.如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J].金融界,2011,(05).

猜你喜歡
國有銀行中央銀行借貸
中國國有銀行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問題
中英央行資產負債表差異比較研究
我國央行貨幣政策對經濟發展的有效性分析
對建立我國宏觀審慎監管框架的思考
元代就有“按揭”
我國國有銀行資本現狀及問題分析
信貸渠道傳導機制有效性研究
一張圖看懂民間借貸“防火墻”
民間借貸年利率超過36%無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