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積極推進吉林西部特色經濟區建設

2012-09-22 07:01李冬玲
經濟視角·下半月 2012年3期
關鍵詞:建設

摘要:在吉林省“十二五”宏偉藍圖中,明確定位白城為吉林西部特色經濟區。白城市應抓住這一機遇加快發展,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開發特色資源、打造特色產業、構建特色優勢,全力將白城市打造成為吉林西部最具發展潛力的成長型經濟體。

關鍵詞:轉變發展方式;特色經濟區;建設

作者簡介:李冬玲(1967—),女,白城醫學高等??茖W校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地方經濟等。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02 文章編號:1672-3309(2012)03-03-02

在吉林省“十二五”宏偉藍圖中,規劃了東部生態經濟區、中部城市群、西部特色經濟區的區域發展新格局,明確定位白城為吉林西部特色經濟區,這是我省對白城未來發展的科學定位和戰略決策。

一、建設吉林西部白城特色經濟區的基本內涵,就是以加快“五大基地”建設為依托,借助白城特色資源和特色產業,打造成以工業為基礎,農業、服務業等產業協調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要重點抓住以下幾點:

1、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第二產業牽動力

工業是立市之本、強市之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擴大經濟總量、實現崛起振興的引擎。要著眼于增強產業競爭力,做大做強清潔能源、裝備制造、農產品加工等支柱產業,發展壯大汽配、紡織、醫藥、建材等重要產業,迅速構建以新興產業為主導、以傳統產業為重點支撐的大工業、新工業架構,推動生產規模由小到大、產業鏈條由短到長、產業層次由低到高、企業關聯由散到聚。

2、大力推進新能源產業,凸顯支柱產業的影響力

緊緊圍繞轉變發展方式這條主線,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等新能源產業。加快推進輸變電工程建設,努力構建與風電開發需求相適應的配套電網。積極推進大型煤化工、冶金等高載能、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項目,實施清潔能源供暖示范工程,促進電力需求良性增長。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共贏,力爭建成全省乃至全國領先的清潔能源消納示范基地。

3、積極推進農業化,穩定農業基礎的重心力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同時也是統籌推進“三化”協調發展的基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是現實選擇。 依托白城市特色資源,著力構建以特色農產品資源為基礎、以產業化龍頭為帶動、以農業科技創新為支撐的高效農業發展格局。確保實現糧食產量達百億斤目標,努力提高特色農產品加工轉化率,改變農產品“原”字號輸出的被動局面,努力打造糧食綜合生產強市。

4、加快建設立體交通網絡,提高商貿物流的聚散力

堅持服務發展服務民生,立足三?。▍^)交匯處區位特點,依托鐵路、公路、航空交通平臺支撐,加快構建以白城內陸港為核心、市區商貿中心為主體、以物流園區和縣域特色專業市場為重點的大商貿、大交通、大物流區域一體化服務體系。打造成輻射周邊的商貿集散地,鞏固傳統區域物流中心地位。

5、加快生態保護性開發,增強人與自然和諧的保障力

白城處于吉林省西部重要的生態屏障地位,土地“三化”嚴重、降水量少、森林覆蓋率低、生態脆弱。為此,要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著眼打造吉林西部生態屏障,突出興水、造林、濕地三大重點,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生態旅游產業。提高全市森林覆蓋率,完成節能減排目標,爭取跨入國家低碳城市試點行列,努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白城。

6、加強區域間協調動作,提高白城融入發展的融合力

實現白城經濟的大發展、快發展,打造吉林西部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要與周邊省區市深度融合,互惠共贏,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著眼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加強與長吉圖、哈大齊、東五盟等周邊經濟圈的對接聯合,努力構建資源無障礙共享、產業無限制對接、區域無壁壘融合的協作發展、優勢互補機制。與周邊經濟區在能源化工、農產品加工、交通物流等領域合作上實現重大突破,加快打造東北亞開發開放的戰略高地。

二、建設吉林西部白城特色經濟區的基本要求,就是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優化經濟結構為抓手,在資源中打造特色,在特色中凸顯優勢,在優勢中領先發展,努力實現白城經濟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快速發展。主要抓好幾個結合:

1、堅持快速發展與科學發展相結合。牢牢抓住發展機遇,壯大經濟總量。在未來謀劃項目與實施上徹底改變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低效益“三高一低”的落后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大力推進重點產業、重點領域、重點企業的快速發展與科學發展。

2、堅持發展特色產業與整體推進相結合。以“五大基地”建設為重點,突出能源等亮點產業,帶動整體經濟實現躍升。以生態產業帶動旅游業;依托糧食生產基地建設,著力構建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積極推進農產品加工基地建設,擴大就業,促進勞動力合理布局。

3、堅持改造傳統產業與培育新興產業相結合。以提高整體經濟實力為核心,圍繞技術改造、提檔升級、調優存量,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產業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換。圍繞轉變方式、開發資源、擴張增量,扶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促進產業規模集群化。

4、堅持市場化與行政性相相結合。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提高資源利用率,又注重發揮規劃和政策導向的積極作用,加快促進生產要素集約化。

5、堅持掘起振興中心城市與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相結合。以增強地方發展主動性、區域發展協調性為重點,擴權強縣、創新機制,推動縣域經濟提速發展,突出重點、集中精力,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加快推進區域發展集聚化。

三、建設吉林西部特色經濟區的核心是轉方式、調結構,實施大項目帶動、大產業支撐。這就需要全市上下合力攻堅、全力開創,為做大做強吉林西部特色經濟區提供強大動力。主要做好以下幾點:

1、著眼加快做大經濟總量,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規?;l展,圍繞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加快培育一批龍頭型、創新型企業。推進傳統工業高新化發展,應用先進技術、高端工藝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增強新產品開發和品牌創建能力。推進服務業現代化發展,抓好生產性服務業和社區服務、旅游文化等生活性服務業,促進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

科學調整空間結構,統籌城鄉區域發展。按照統籌城鄉、合理布局、以大帶小、梯次推進的原則,加快構建中心城市崛起、縣城支撐帶動、重點鎮環繞拱衛的三級城鎮開發體系。加快建成產業基礎好、發展空間大、承載能力強的小城鎮,努力形成層次分明、有序分工的空間布局,促進城鄉互動發展、區域協調發展。

積極調整要素結構,提高自主發展能力。立足發揮白城整體優勢,實施差異化、互補型發展戰略,加快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跨區域流動,風電、生態、農產品等資源超地域整合,促進區域發展向產業分工合作、資源統籌共享和協作互利共贏轉變。

2、突出把投資拉動、項目帶動作為增強白城發展內生動力

圍繞推進“五大基地”建設,集中力量上規模大、成長好、效益高的大項目。重點搞好項目的謀劃儲備、包裝招商和攻堅推進。健全完善項目包保聯系、協調調度、激勵約束機制,確保新上一批重點項目,建好一批規模企業,形成一批支柱產業,使白城發展動力更加強勁。

圍繞開發區“二次創業”,充分發揮開發區優勢,著力引進建設資源轉化深、市場前景好、產出效益高的優質項目,做大做強市縣兩級開發區,加快打造集聚項目、集合要素、集約發展的最佳承載平臺,使全市各開發區成為引領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圍繞加快建設“六大功能區”,突出狠抓戰略性、全局性、支撐性重大項目建設,以大項目引領大產業、促進大發展。重點實施產業培育計劃,加大風電、火電等能源項目建設力度,讓更多的大產業支撐白城發展,便富民強市基礎更加堅實。

3、改善服務環境,大力營造良好發展氛圍

打造優惠的政策環境。著眼做大項目、做強產業、做富民生,加大土地、財稅、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形成絕對優惠、相對完善的政策支撐體系。狠抓各項優惠政策的兌現落實,確保項目落得下、建得快、發展得好。

創造優質的服務環境。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規范行政行為,提高行政效能,大力營造規范透明的政務環境。健全完善重大項目全程代辦、并聯審批、綠色通道和責任追究制,加快把白城建成審批少、效率高、服務優,最富商機潛力、極具投資價值的熱點城市。

營造優良的社會環境。加強社會誠信建設,打造誠信白城,營造公平誠信、文明向上的人文環境。實施民營經濟騰飛計劃,加大中小企業扶持力度,發揮繁榮經濟、擴大就業的重要作用。推進全民創業,弘揚創業文化,加快形成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干部創事業的局面。

猜你喜歡
建設
城市共享街道建設探析
寒露
質量建設永遠在路上
“高中生涯規劃”信息技術建設應用探究
《語文建設》(下半月)2019年1—12月總目錄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淚流滿面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薦書目
關于在全國城市建設中實行《公共藝術百分比建設》方案的提議
城市雕塑是一項文化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