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指導的策略

2012-11-12 05:53郭曉霞
中國人民教師 2012年9期
關鍵詞:鐵罐朗讀課文春雨

郭曉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崩首x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它是幫助學生理解詞句、段落、篇章情感的一個重要手段,是閱讀教學需要達成的重要的教學目標,也是學生親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獲得語感體驗的重要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朗讀呢?根據平時的教學實踐,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認識與看法。

一.聲情并茂,教師范讀

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范讀十分重要。尤其在低段教學中,教師的范讀,不僅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而且能使師生共同進入角色,感受文本。范讀時,要讓學生邊聽邊想,邊看邊畫,正確聽出節奏、停頓和速度,輕重緩急,讓學生進入意境。如《春雨的色彩》是一篇有關春雨的童話故事。通過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到春雨的五彩繽紛,春雨給大家帶來的變化,通過象聲詞“沙沙沙”體會春雨的溫柔、細小、激起學生朗讀的渴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依據體裁,指導朗讀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體裁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朗讀指導。就文本的體裁來說,有詩歌、小說、童話、寓言、說明文等。如散文應該賞讀,讀出散文的隨意、自然。童話故事則要把握作品的基調,變換不同的語氣,突出不同人物的特點,從而理解文本。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依據不同的文本,有目的地朗讀,使學生通過不同的聲調、節奏,感受不同文本的思想感情,喚起學生的讀書熱情,調節課堂氣氛,讓學一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三.入情入境想象讀

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愿意讀、喜歡讀,對朗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是朗讀教學的第一要務。一篇好文章常常會通過優美的語言、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對某個場景進行生動、形象的描述,仿佛一幅幅“沉睡”的畫面,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人情人境地想象讀,邊讀邊想象畫面,用優美的聲音展現出來。如教學古詩《采蓮曲》時,啟發學生通過有感情地吟誦展開聯想,憑借“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在腦海中展示出一幅美妙的江南采蓮圖畫,進入一種人花難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學生們閉著眼睛,耳聞古曲音樂,搖頭晃腦地吟誦起來,進入了詩的意境,引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通過反復朗讀課文,再造意境,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重點語句品讀

在朗讀指導過程中,教師還應抓住課文的重難點詞句和段落進行精心指導,起到舉一反三、畫龍點睛的效果。如《第一場雪》中的第六自然段,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雪后迷人的景象,突出雪景的絢麗多姿。教師通過對重點語句和段落的朗讀指導,即使學生對課文中心思想有了掌握,又可以促進對重點段中含義深刻語句的理解,為真正的感情地朗讀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還原人物角色讀

成功的分角色朗讀要求教師的指導要恰當、及時,要融于閱讀之中。引導學生從描寫的神態、動作的句子中體會角色內心活動和思想感情,挖掘角色的個性,使學生的思想感情融入角色中進行朗讀,這樣的朗讀更有情感,使人更易理解課文,并能激發學生對朗讀課文的興趣,。如《陶罐和鐵罐》,讓學生當場表演幾段,以體驗陶罐和鐵罐的語氣,從這些語氣中了解陶罐和鐵罐的性格,進一步理解本文的寓意。讓學生分角色扮演,而且將重點詞語列出來,在分角色扮演的時候加進去,不僅可以感受角色的特點,而且可以在恰當環境下學習新的詞語,并感受到了形容詞、語氣詞等的魅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文。

六.問題引路提示讀

要使學生的誦讀到位,讀出韻味來,教師還要教授學生一些常用的朗讀技巧,教會學生確定句子重音的基本方法。如《少年閏土》,作者用簡練、樸實的文筆,刻畫了一個勤勞樸素、健康活潑、聰明可愛的農村少年形象。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運用朗讀這種閱讀手段,通過大量的閱讀,讓閏土的可愛形象逐步再現在學生的腦海中,最后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在此基礎上,再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自由讀、小組讀、同桌互讀等,使學生熟讀和理解課文。

(作者通聯:044000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中心校)

猜你喜歡
鐵罐朗讀課文春雨
寫好人物神態,彰顯人物性格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青銅葵花》選段
春雨
春雨
《水滴的旅行》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及簡析
對話顯“品格”
調節課堂氣氛策略探討
初中語文教學研究的幾點看法
《陶罐和鐵罐》告訴了我們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