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課堂“對話”關鍵淺說

2012-11-15 05:53李瑾
教育研究學刊雜志 2012年8期
關鍵詞:于漪對話案例

李瑾

【摘要】“對話”作為一種教學策略在語文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日益受到重視?!皩υ挕钡闹麝嚨卦谡n堂之上,其主要表現形式為:教師的問和學生的答。本文通過列舉名家教學的課堂案例,闡述了教師的“問”是“對話”的關鍵,闡述了“問”的技巧。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堂對話;關鍵隨著語文課程改革在全國范圍轟轟烈烈的展開和深入發展,語文課程的教學在諸多方面也在悄然發生深刻的變化,許多新的教學形式紛紛涌現,其中,“對話”作為一種教學策略日益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重視。古希臘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曾說,沒有一種方式,比師生之間的對話更能提高溝通能力,更能啟發思維技能。鐘啟泉認為,教學中的對話是旨在實現教學的目的而展開的,它是以教師的指導為特征的、應教學過程的階段而設計和展開的活動,具有引導學生發展的功能。[1](鐘啟泉《有效教學的最終標準是學生成長》,《中國教育報》2007年6月16日第3版)?;谶@種相同或相似的認知,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更加自覺地運用“對話”這一教學策略。毋庸置疑,師生之間的這種“對話”的主陣地應該是在課堂之上。在課堂之上,為了實現教學目的,教師與學生之間要進行“對話”?!皩υ挕钡谋匾栽谟?,對教師而言,“對話”就是為了履行其對學生引導或指導的職責,唯有通過“對話”教師才能有效指導學生;對于學生而言,“對話”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考成果,唯有通過“對話”學生才會更深入地思考,以期“求思之深而無不在”。由此我們可以說師生之間的“對話”是石擊石的火花迸射,是情激情的心潮相逐,是思引思的絲絲聯結。在課堂之上,教師與學生之間“對話”的主要表現形式為:教師的問和學生的答,即針對文本,為了引導學生思考,教師提出某一個具體問題,學生思考教師所提問題并作出回答。作為課堂的引導者,作為學生深入學習的指導者,對教師而言,為了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激發學生的思考,教師的提問一定要問得巧、問得妙。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钡窃诮虒W實踐中,我們教師的“問”得有問題,請看下面案例。案例1:教師在上美國著名盲人女作家海倫凱勒·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快速瀏覽課文的第一節至第五節后思考:在作者看來我們是怎樣生活的 ?我們應該怎樣生活?用原文的語句作答。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經??梢砸姷筋愃粕厦娴奶釂柗绞?,即“閱讀某段文字,回答某個問題,并要求學生用原文的語句作答”,細心觀察此類問題會發現,其實此類問題的答案輕而易舉就能在文中找到。所以往往出現這樣富有戲劇性的一幕:學生輕輕松松地拿起課本照本宣科地把答案讀了一遍,我們老師也往往滿足于學生的回答且毫不吝嗇地送出自己的表揚。在這里我們要首先弄清楚教師提問的目的是什么。正如前文所述,教師的提問是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更深入的思考,進而實現“對話”的最終目的:“引導學生發展”。和一些老師交流,他們也談了這樣設計問題的初衷,多半是想引導學生閱讀或熟悉課文,故而設此一問。顯而易見,設計如此簡單問題,沒有一點思考的強度,學生會就會有興趣嗎?學生會去閱讀、深入文本嗎?我看不會。這樣設計問題的后果是課堂熱熱鬧鬧,學生收獲寥寥,何談發展?在教學實踐中,師生之間的“對話”不僅有我們教師的“問”,也有學生的“問”。作為主要的學習者,學生的“問”是其思考的表現,但有時也難免幼稚,對于這樣的幼稚問題該如何應對?請看于漪老師的案例。

案例2:于漪老師講《宇宙里有些什么》的公開課,讓學生自由提出疑問。有一名學生站起來發問:“老師,課文中有這么一句話,‘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萬萬顆以上的恒星,這里的‘萬萬是多少?”一問完,全班同學都笑了?!叭f萬”就是億呀,這是小學知識。提問學生非常后悔自己提這樣一個被人譏笑的問題。于漪老師見狀便微笑著對大家說:“同學們不要笑,也不要小看這個問題,它里面有學問呢。哪位同學能看出其中的奧妙?經于老師這一問,課堂安靜下來了,過了一會兒,一位同學站起來回答:“我覺得‘萬萬讀起來響亮許多,順口多了?!庇诶蠋熣f:“講得好!其他同學還有高見嗎?”另一位同學站起來說:“還有強調作用,好像‘萬萬比‘億多?!痹诖_認沒有不同看法后,于老師總結道:“通過對‘萬萬的討論,我們了解到漢字重疊的修辭作用,它不但讀起來響亮,而且增強了表現力。那么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今天這個知識是怎樣獲得的呢?”全班同學不約而同地將視線集中到剛才發問的學生身上。這個學生如釋重負,先前的慚愧、自責一掃而光,仿佛自己一下子聰明了許多。[2](選自《中國教育報》)

于漪老師成功的地方在于,第一,尊重所有學生,在于老師的眼中一切學生都是平等的,在平等的基礎上對話,不諷刺,不挖苦,激勵和鼓舞學生。第二,因勢利導,讓“幼稚”的問題成為“導火索”,引燃學生思維的火花,讓智慧充盈課堂,最終學生得到良好的發展。課堂“對話”,“問”是關鍵?!皢枴钡们?,則能“化腐朽為神奇”,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作為老師,我們要根據本學科的自身規律,力爭做到懂問、能問、善問。另外,我們老師也要善于傾聽,能及時把學生的“問”轉化為有效的教學資源。參考文獻

[1]鐘啟泉《有效教學的最終標準是學生成長》《中國教育報》2007年6月16日第3版;

[2]劉貫語《于漪的課堂教學策略》《中國教育報》2008年4月10日第三版。

猜你喜歡
于漪對話案例
“人民教育家”于漪學生就是我的天下
樣板案例
于漪:用一輩子學做教師
于漪:用一輩子學做教師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設計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稿卷
難以一致的統計結果
弘揚于漪精神,聚焦教師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