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朗讀訓練

2012-11-15 05:53薛志忠
教育研究學刊雜志 2012年8期
關鍵詞:范讀課文文章

薛志忠

【摘要】朗讀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培養好學生的朗讀訓練和提高他們的朗讀技巧,有利促進表達能力的提高,并且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受到品德和審美教育。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訓練;朗讀技巧;朗讀效果;審美教育 朗讀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培養好學生的朗讀訓練和提高他們的朗讀技巧,有利促進表達能力的提高,并且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受到品德和審美教育。根據本人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體會,現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朗讀訓練淺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1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訓練的方法是關鍵

1.1嘗試朗讀,理解課文。

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注意講解和朗讀,老師讀和學生讀,讀句和讀段的有機結合,要注意指導學生研究朗讀的規律,并強調基本要求:“不錯、不添、不丟字、不喊、不唱、不重復”。要求他們在朗讀的過程中,不應當看一個字讀一個字,而是應當看一句話,通過瞬時的記憶或思維,讀這句話,做到“眼先到,腦思考,口讀好”。在學生理解了解課文內容,對文字的運用、內容的描述、感情的表達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后,再要求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訓練。

1.2通讀課文,了解大意。

教師在進行新課前,一般對課文題目進行分析,或者介紹本文作者,時代背景等,有的還播放錄音,提出與課文內容有關的使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以提高學生對新課學習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讀課文。通讀課文可以使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知,了解課文的大概內容。一般情況下,教師在通讀課文前,事先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通讀,這有利于幫助學生讀懂課文。

1.3咀嚼課文,細品佳句。

在學生學習了課文后,為了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領悟中心,學習遣詞造句,表情達意的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重點詞句、段尤其是膾炙人口的佳句進行細細品讀與欣賞。教師可以提出:這句話應該怎樣讀?為什么這樣讀?反復試讀、體會感情。這是培養學生審美感的途徑。我們的母語很優美,其原因在于漢語是聲調語言,可以有平仄規律,漢語是單音節語素語言,可以有它的特殊的聲韻規律。這些規律在千古詩人,文豪手中往復交織、精雕細刻、推敲錘燒,構成了文質兼美、千古留傳的大文章,成為滋養千百中國人心靈的精神食糧。

1.4反復朗讀,激情增趣。

對于文質兼美的文章,教師應要求學生反復朗讀,把作者的情感美滿地讀出來。小學語文教材所選用的很多文章,詞藻優美,內容豐富,應讓學生反復讀,讀中體會、讀中領悟、讀中升華。

1.5示范朗讀,注重語感。

小學生的知識面較窄,由于地方方言和客觀條件的影響,想把課文朗讀好是有困難的,但也不是沒有辦法,因為小學生的語言模仿能力都很強。因此只要教師在朗讀教學中注重語感,做好范讀和指導。教師在范讀和指導學生朗讀時,都應把握課文的體裁和背景、語句特點,重視朗讀的感情色彩,注意朗讀語句時哪些字應該讀重,哪些應該讀輕,哪里該停頓,哪里該延長。做到朗讀時句句讀得抑揚頓挫,或是振振有力。

2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訓練應把握三條線

2.1范讀引路,點撥先行。

朗讀訓練是師生參與的雙邊活動。教師的示范朗讀,可以融情于聲,把書面語言變為口頭語言,并聲情并茂地感染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范讀與聽錄音不同,教師可根據教材的情況,結合學生的實際,在讀時給學生以提示、暗示。

2.2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循序漸進是教學的一般原則,朗讀教學也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逐步提高要求。各個年級段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教師在指導時要根據學生朗讀能力的形成規律,找準學生的“最進發展區”,考慮到學生在各個年齡層上表達能力的差別,給予適當指導。

2.3授之以“漁”,舉一反三。

在朗讀訓練中,教師指導要“精”,學生的練習須“多”,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教師的精心指導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1)選取指導的訓練點要精;(2)訓練要求細致、精要,每次訓練應有一個側重點,不可貪多求全;(3)訓練的過程需精心設計。盡量避免朗讀的隨意性。

3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訓練應抓住三個點

3.1尋找文章的情意點,把握文章的朗讀基調。

每篇文章都集中反映作者的一份情感,教師指導學生朗讀,需找準文章中作者的情意點進行訓練。這樣既節約時間,又指導到位,從而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3.2把握文章的形象點,指導學生析讀。

教材中課文的語言大多是準確、鮮明、生動的,在進行朗讀訓練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抓住一些關鍵性語句,把握個別用詞特別形象的地方進行訓練,讓學生既知曉文章遣詞造句的準確、形象,又能在朗讀中傳情達意。

3.3緊扣文章的韻律點,指導學生品讀。

佳作中的許多語言具有動人的旋律,這種旋律由聲調的高低強弱,音韻的整齊勻稱和語句的輕重緩急等因素構成,它給人們以抑揚多變,和諧悅耳的音韻之美,這種感受必須通過吟誦品味才能接受,學生一旦抓住了這些韻律點,可以由此及彼地讀好全文。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實踐,我們覺得一旦抓住了文章的特性,找準了文章的出發點,著力點,進行有針對的指導朗讀,可以牽一“點”而動全“篇”,由課內“指導”而延伸為課外“自練”。指導學生朗讀,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最終目的要達到事半功倍的朗讀效果。

猜你喜歡
范讀課文文章
淺談教師范讀的“放”與“收”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漫談范讀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回歸本真
小排經“點化”大文章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7期)2008-12-19
腹中兩次取出金屬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