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育行業工資水平的縱向分析(1978-2010)

2013-01-02 07:43杜育紅
教師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關鍵詞:教師工資工資制度工資水平

杜育紅,劉 平,杜 屏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北京 100875)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在教育改革和培養人才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自上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國內外一系列研究證明了學校因素尤其是教師因素是影響學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保障教育高質量發展需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建設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要求保證教師供給的充足性和穩定性,良好的經濟待遇是吸引和保留優質教師的政策之一。本文聚焦于教師工資水平,從縱向的角度,呈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師工資水平的絕對和相對變化情況。對教師工資絕對水平衡量從整體上反映了我國教師工資水平的變動趨勢;對教師工資相對水平變動情況的分析反映了我國教師工資水平的變動幅度。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對我國教師工資水平的合理性做出評估,并對完善教師工資政策提出建議。

一、教師行業工資的絕對變化情況分析

1.教師行業工資水平絕對變化

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教育行業平均工資絕對水平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將這段時期分為前后各15年,其中從1978-1993年增長速度較慢,1994年以后增長速度逐步加快。1993年教育行業平均工資是1978年的6倍,而2010年教育行業平均工資是1993年的11.9倍。

2.教師行業工資指數的絕對變化

平均工資指數比較客觀地反映了教師行業平均工資的變動情況。1979年-2010年平均指數均大于1說明從1978年以來,教師行業平均工資每年都有所增加。平均工資指數的大小反映了工資增長速度的快慢,工資增長速度的范圍為2%-50%。其中增長速度較快的年份為1985年(26.74%)、1988年(23.99%)、1994年(50.18%)、2007年(23.79%)。

平均工資指數

1985年,《關于實施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 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若干問題的規定》開始了建國以來的第二次大的工資制度改革,規定在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中實行結構工資制。隨后國務院工資制度改革小組、勞動人事部《關于高等學校、中等專業學校、中等專業學校、中小學職工工資制度改革問題的通知》(勞人薪 [1985]第40號)中提出教職員實行以職務工資為主要內容的結構工資制,結構工資由基礎工資、職務工資、工齡津貼和獎勵工資四個部分組成,教師同時實行教齡津貼。在這次工資制度改革中,教師工資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1987年,為了改善中小學教師生活待遇、促進基礎教育事業發展,國務院頒發了《關于提高中小學教師工資待遇的通知》,通知指出從1987年10月起,將中小學教師和幼兒園教師現行的工資標準提高10%。

1993年,國務院辦公廳相繼頒發了《關于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問題的通知》及《關于印發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三個實施辦法的通知》,開始對機關和事業單位進行分類改革。這是建國以來第三次重大的工資制度改革,這次改革規定的工資增長的幅度,同歷次工資制度改革相比是比較大的,是國家在財力比較緊張的情況了作出的最大努力。

2006年開始了第四個工資制度改革,國家人事部頒發了《關于印發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國人部發 [2006]56號),決定在事業單位中陸續實施崗位績效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國人部發 [2006]59號)中明確規定中小學教師、護士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標準提高10%。這次工資制度改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師工資水平,在中小學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中帶來了比較大的變革。

從各省市的比較來看,2010年教育行業工資水平最高的上海是工資水平最低的甘肅的2.35倍,即從事相同的教育工作,上海的教師的工資是甘肅的教師工資的2倍以上??梢娫诮逃袠I總體工資水平不高的情況下,還存在各省市之間教師工資水平差異大的問題。

教育行業工資/人均GNP(2010)

二、教育行業工資水平相對變化

對于教師工資的增長變動情況的分析采用各年度絕對數據,沒有考慮經濟環境的變動和物價水平的變化等影響因素,并不能真實反映出教師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是否有相應的提升。以下部分將教育行業工資水平與國民經濟中的其他行業進行比較,將教師工資增長速度與經濟增長速度相比較,并通過教師工資增長速度與物價變動情況的比較來說明教師工資的實際變動情況。

1.扣除物價水平(CPI)變動的實際工資

平均實際工資指數職工平均實際工資指扣除物價變動因素后的職工平均工資。職工平均實際工資指數是反映實際工資變動情況的相對數,表明職工實際工資水平提高或降低的程度。計算公式為:

由此可以得出:

從1989年到2008年間,1989年和1995年的平均工資指數小于1,這說明這兩個年份教師的實際工資變動情況為負,即教師的實際工資有所下降。從其他年份的變動幅度來看,1994年、2001年及2007年的平均實際工資指數最高,說明這些年份教師實際工資的增長最快,幅度最大。近20年間平均實際工資指數的變動范圍為9%-21%,范圍遠小于平均工資指數的2%-50%。由此可見,近年來我國教師工資水平變動雖然呈上升趨勢,但排除物價因素的影響,教育行業實際工資增長具有幅度小,速度慢的特點。

平均實際工資指數

2.教育行業工資水平與國民經濟其他行業的比較

通過將歷年教育行業平均工資與社會各行業平均工資相比較發現,1978-1998年中多數年份教育行業工資是低于社會平均工資的,其中差距最大的是1978年。從1999年之后,教育行業平均工資高于社會平均工資,但多出部分的比例并不大。直到2007年,即第四次工資制度改革之后的三年,教育行業高于社會各行業平均工資的比例有所增大??梢娕c社會平均工資相比,改革開放30年以來,教育行業的相對工資水平總體呈現上升的趨勢,近年來已經超過社會平均工資水平。但是經過多年的增長,教育行業的平均工資僅與社會平均工資大體持平,教育行業的收入水平與其從業者所積累的人力資本量并不匹配。教育行業的收入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教師行業工資水平與社會平均水平的比較

資料來源:1978-2008年數據為中國統計年鑒中《各行業職工平均工資》數據,2009年、2010年數據來源為《中國統計年鑒2010》《中國統計年鑒2011》中《各地區按行業分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

教育行業工資水平在國民經濟各個行業中的排名情況發現,在1995年之前波動較大,工資水平最低時處于整個國民經濟各行業收入的后13%,最高時進入了前50%。到1995年之后,教育行業工資水平所處的位置比較平穩,處于后20%-40%之間,2008年以后,教育行業的收入水平在國民經濟各行業的排名有所上升,但依然在50%之后。因此總體看來,教育行業的平均工資水平還很低,近三十年來均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教育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長期偏低。

教育行業國民經濟各行業中的排名情況

資料來源:1978-2008年數據為《中國統計年鑒》中《各行業職工平均工資》數據,2009年、2010年數據來源為《中國統計年鑒2010》《中國統計年鑒2011》中《各地區按行業分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

3.教師工資水平與國民經濟發展指標的比較(人均GNP)

人均GNP反映了一國經濟發展水平。從1978年到2008年30年間,教育行業平均工資始終高于人均GNP,教育行業與人均GNP的比值經歷了一個先下降,后上升再平緩變動的趨勢。其中最高值出現在1982年,這一比值為1.54;最低值出現在1996年、1997年,這一比值僅為1.05。從2004年以來這一比值在1.3左右浮動。

曲恒昌(1995)用比較的方法探討了我國教師工資收入的問題。提出發展中國家教師工資與人均GDP的比重大概在2.5∶1-3.5∶1之間,由于處于這一值域的韓國和馬來西亞等國的教師隊伍比較穩定、素質較高,可以判斷這一值域具有合理性,從而確定我國教師相對收入的合理范圍,即教師收入與人均GDP的比值為2.5∶1-3.5∶1之間。按照曲恒昌的結論,我國教師工資還有待大幅度的提升,才能為穩定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素質做好保障。

教育行業工資與人均GNP比較情況

從全國范圍來看教育行業的工資水平尚未達到合理水平。由于我國地緣廣闊且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較大,各省之間教師行業的工資水平也存在顯著差異。2010年,我國各省教育行業工資水平與全國人均GNP的比值范圍在0.99-2.33之間。教育行業年平均工資與人均GNP比值最高的上海都未達到合理水平。比值最低的甘肅省,教育行業年平均工資甚至略低于人均GNP。安徽等11個省市教育行業年平均工資與人均GNP的比值在1.0-1.1之間;西藏等17個省市教育行業年平均工資與人均GNP的比值在1.1-2.0之間;這一比值在2以上的僅有上海等4個省市??傮w而言,我國教育行業工資水平并不高。

三、提高教師工資,增強教師職業的吸引力

教師職業的貨幣或非貨幣的收入是其競爭力的體現,教師工資是影響教師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工資對教師職業選擇決策有重要的影響(Murnane,Olsen,1990)。合理的具有競爭力的工資水平一方面是要能保持優秀教師持續從事教師職業,另一方面能吸引優秀大學畢業生選擇從事教師職業,甚至是吸引高中畢業生選擇進入師范學校學習。Murnane等1988年的研究證明教師工資在吸引求職者選擇教師行業和在其從教早期的工作堅持有很重要的作用,另初始工資對教師工作選擇的作用大于未來收益。(Hamilton Lankford,James Wyckoff,1997)

我國教育行業的絕對工資水平變動情況的分析結果表明,自1978年以來,教育行業的平均工資水平獲得了持續的增長,1993年以前增速較慢,1993年以后增速有所加快。平均工資指數的變動情況反映了教育行業年平均工資的增速范圍為2%-50%之間。以工資制度的改革為契機,1985年、1994年和2007年的平均工資都得到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各省市之間教師工資差距依然較大。

1978年以后的大多數年份,教育行業的工資水平都低于社會平均工資。1999年以后,教育行業的平均工資保持在高于社會平均工資的水平,但多出的幅度并不大。多年來,教育行業平均工資在國民經濟多個行業中的排名處于后50%,屬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教育行業工資水平與人均GNP的比值從2004年以來一直在1.3左右浮動,遠低于2.5-3.5的合理水平(曲恒昌,1995)。

可見,目前教師工資的水平并不高,教師工資的增長速度過慢,要達到教師工資的合理水平還需要較大幅度的提升。針對目前教師工資水平的現狀,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吸引和保留優秀的教師長期從教。

1.充實經費來源,統籌經費管理

教師工資的負擔需要充足的經費做支撐,包括教師工資在內的人員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重超過一半。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有望實現,這從總量上保證了教育經費的投入和增量。

1999年以后我國確立了“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財政體制,公立學校的教師工資由縣級財政負擔。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各地區政府的財力有所差異,導致全國范圍內乃至個別省內部教師工資在水平低之外,還存在差異大的問題。建議中央和省級政府對地方的教育經費的充足問題提供支持,可根據地域經濟發展水平,以縣為單位,實行分地區、按比例進行轉移支付。做好省級政府統籌工作,根據實際情況差別性地支持各區縣提高教師工資水平所需經費,縮小省域內教師工資水平的差異。

2.完善工資增長機制

教師實際工資的增長速度緩慢,增速低于GDP的增長,因此教師工資與人均GDP的比值難以達到合理水平。應該設計合理的教師工資增長機制,保障教師工資能較快的增長,盡快達到合理水平。教師薪酬的增長包括自然提薪和晉級提薪兩種。自然提薪指物價水平上漲和工作年限增加而帶來的工資增加。晉級提薪是在職務工資制下,教師職務等級的提升帶來的工資上調。目前,我國實行的是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只有薪級工資屬于增資范圍,教師工資的增長機制沒有進行合理的設計,因此在崗位績效工資制度下,教師工資的增長依然緩慢。

建議一方面提高自然提薪的水平,綜合考慮物價水平和經濟發展情況,設計教師工資增長的幅度。將教師工資的增長率與物價指數的增長率和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結合。教師工資的年度自然增長率應考慮物價指數變動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以保證在教師實際工資有所增長的前提下比較快速度增長,以達到與人均GDP的合理比值范圍。另一方面增加崗位績效工資制中不同級別教師之間基本工資的差別,保證教師在崗位晉升后工資有相當幅度的增長。另目前教師作為專業技術人員,有13個崗位級別和65個薪級,通過減少薪級工資的級數,擴大不同薪級之間的工資差額,能提高教師薪級增加所帶來的工資上漲水平。

[1]Richard J.Murnane,Judith D.Singer& John B.Willett.The Career Paths of Teachers: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Supply and Methodological Lessons for Research [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8,17(6):22.

[2]Richard J.Murnane,Judith D.Singer& John B.Willett..The influences of salaries and“opportunity costs”on teachers’career choices Evidence from North Carolina[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9,59(3):325.

[3] Richard J.Murnane & Randall J.Olsen.The Effects of Salaries and Opportunity Costs on Length of Stay in Teaching:Evidence from North Carolina [J].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90,25(1):106.

[4] Hamilton Lankford & James Wychoff.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teacher compensation,1970-94 [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997,16(4):371.

[5]曲恒昌.關于我國中小學教師工資收入的幾個問題[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5,(3):48-55.

[6]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鑒(1988-2011)》,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歡
教師工資工資制度工資水平
河間教體局回應“拖欠教師工資”
公立初中生均工資成本變化趨勢與影響因素
大學本科院校教師薪酬績效管理研究
人口紅利、經濟增長與工資水平
回顧與探索:教師工資制度改革的路徑選擇
高校工資制度改革探索
初探實現公平分配目標進一步深化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改革
國外工資制定機制對我國公務員工資調整的經驗借鑒與啟示
HAIR AND NOW
圖解:數說2014年平均工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