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思考

2013-02-01 21:48秦學禮涂三思
職業教育研究 2013年3期
關鍵詞:校企實訓職業

秦學禮 涂三思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實踐教學工作的目標

(一)高職教育的形勢和任務

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高等職業教育必須準確把握定位和發展方向,自覺承擔起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時代責任,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在促進就業、改善民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按照教育部“到2020年,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要求,必須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發展道路的辦學方針,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增強特色為重點,以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為主線,創新體制機制,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準的高等職業教育,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中發揮引領作用。

(二)浙江省高職教育的任務

浙江普通高等學校已發展到80所,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超過45%,2011年的高考錄取率為85%。

進入大眾化階段的浙江高等教育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各類人才,比較好地滿足了經濟社會和人民群眾對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今后一個時期,浙江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優化結構,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浙江省高職教育面臨著機遇與挑戰,高職院校從抓專業建設、推動校企合作、提高學生實踐水平三個方面來促進自身的內涵建設,提高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

2011年,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對“十二五”期間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實施意見》中指出,“十二五”浙江的高職任務是:以改革創新創品牌,創建5所特色建設院校;抓專業建設,以特色專業建設為龍頭,建設100個特色專業,200個品牌專業群;推動校企合作的新體制,重點建設30個產學結合的特色專業,50個綜合性人才培養示范專業;立700個省級教學改革項目,700門資源共享課程;培養150名教學名師,200個教學團隊;建設200個省級示范實訓基地;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建20個“雙師型”教師培養基地;加強通識教育,提高人文素養;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繼續開展大學生職業技能競賽;推動以高職教育為龍頭的職業教育,做好中高職的銜接。

(三)我院實踐教學的目標

我院要以“立足杭州市,面向浙江、融入長三角,為現代服務業培養全面發展的具有優勢品質與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職業人才,建設具有人文、精致、開放、活力特質的育英品牌,形成專業建設、學生發展、黨的建設三大優勢,成為長三角有特色、浙江省高水平、社會滿意、影響力廣泛的民辦高等職業院?!?。

打造“育英品牌” 突出“根據崗位需求、創設真實情境、營造職業文化”,建立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升級要求的專業結構調整機制,以校企合作體制創新為突破口,深入推進基于校企共同體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深化基于崗位實際需要的項目化課程體系建設,加快“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和重點實訓基地建設,增強社會服務能力,探索國際化發展之路,培養杭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素質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打造“育英品牌”。

建設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探索校企共建機制,實現校企共同規劃、共構組織、共同建設、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擔風險的合作辦學規劃,推進合作辦學、合作發展,建設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構筑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高地以 “提升就業能力,培養職業素養”為理念,推進高職學生創業能力培養體系建設,構筑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高地。

重構職業人培養方案 結合區域產業主流企業人才需求,圍繞“走出教材,走出教室,走出學?!钡乃悸分貥嬚n堂,以培養學生“崗位適應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以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就業為途徑,推進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參照職業崗位任職要求,制定涵蓋專業培養目標、職業領域、人才培養規格、職業能力要求、課程結構、教學安排等內容的人才培養方案。

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 依據崗位需求,打造與工作現場相一致的全真或仿真的職業環境,形成集教學、培訓、技能鑒定、生產、技術服務于一體的共享型生產性實訓基地。探索實行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全天候、全開放的管理模式。

建設優質核心課程 通過合作建設、引進比較、消化吸收,設計和編寫以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為特征的核心課程與特色教材,完善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優質核心課程。

實踐教學的內容

(一)職業人培養體系

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不只是人文課程,包括科學技術及數理化。人們常講一個故事:你聽一個哈佛本科生談對莎士比亞的研究心得,你以為他是文學專業學生,其實他是數學天才;他跟你談微分方程,你以為他是數學專業學生,其實他是戲劇專業學生。觀察得到的一個認識:大學的通識教育關系到你一生能走多遠,大學的專業教育關系到一開始你能走多快;通俗點講,博雅知識決定了你的職務,專業知識決定了你的職業。通識教育的成效不是立竿見影的,需要在學生參加工作三到五年后進行調研,才能分析出在校期間的基礎課程、通識教育課程是否起到了作用。對于專業課程,則需要在參加工作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進行調研和分析。

專業教育 加強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課程的建設和教學。

“雙證書”制度 進一步落實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 “雙證書”制度,提高應屆畢業生通過職業技能鑒定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比例,推動學生就業。

(二)職業技能培養

積極探索大一年級的社會認識實踐、大二年級的企業見習實踐、大三年級的頂崗生產實踐的遞進式、系統化的社會實踐體系,把學校培養與社會、企業的實際需要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啟航,實現“零距離”上崗、“零界線”就業。做好入學教育(專業介紹、建設成就等),認知實訓(企業參觀、調查、學術報告等),技能訓練,技術競賽,綜合實訓,生產型實訓(頂崗),畢業設計。

(三)素質教育(軟實力培養)

人文素質教育 開好國防知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衛生健康教育、溝通與禮儀和人文藝術賞析等課程。通過人文大講堂、社團活動(志愿者、三下鄉、社團文化月等)和黨校學習,從職業意識、職業形象、職業道德、職業心理、職業證書等五個方面開展主題活動,全時空塑造、全方位轉化,構建多功能、多層次、遞進式的立體化校園活動體系。

就業指導教育 通過以就業工作機制為保障,以打造學生就業(創業)競爭力為核心,以構建實習就業的全程化網絡管理服務系統。

實踐教學的途徑

(一)加強事務、技術課的技能訓練

包括課堂訓練,實訓室訓練,課程設計 (大作業、集中停課實訓),考察(調研、實訓),社會服務。

(二)生產實踐訓練

頂崗實訓 保證學生有半年以上時間在企業頂崗實習,把指導學生課程綜合實踐、畢業綜合實踐與教師的企業實踐結合起來。

畢業設計 以職業崗位任務與項目驅動的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為基礎,圍繞基于校企合作的課程實踐——課程綜合實踐——畢業綜合實踐的教學主線。

實踐教學的要求

(一)實踐教學設計

實踐教學學時占教學總學時數比例達到50%~60%,通過學中做、做中學,突出職業崗位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

實訓項目設計要依據崗位能力分析、課程設計精選仿真和實戰項目用于教學和訓練。

根據職業技能與崗位技能考核并重的要求,以學習能力、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評價核心,整合傳統考試、職業技能鑒定、職業技能大賽、學習過程跟蹤反饋等多種考核評價方式的優點,推進技能考核方法的改革。

各分院系部對畢業生的畢業設計的過程和成績進行綜合設計。

(二)實訓基地建設

校企合作的實訓基地建設要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與企業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積極構建“生產實訓—頂崗實習”貫通的實訓基地模式。

樹立科研觀念,加強校企深度合作課題研究 在校企深度合作方面,首先是學校與企業之間存在的長期效益和短期效益問題。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實踐中,應對校企深度合作的理念、模式、制度、路徑選擇、運作機制、考評體系等方面進行深層思考與探索,要認真分析合作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比如,定期將校企合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梳理歸納,為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專業教學計劃提供充足有效的證據。

校內實訓室建設 通過完善《實訓室建設項目管理辦法》、《實訓設施設備共享共管的原則性意見》等管理文件,將進一步完善兩級管理為主體的專業實訓室管理體制,加快校內實訓室建設項目的建設,理順關系,提高人、財、物等實踐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

(三)師資隊伍建設

專兼職實訓教師(專家)隊伍建設 建立一支素質較高、與專業建設相適應的實訓技術人員隊伍。通過制定激勵措施,鼓勵專業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參與實訓室建設和管理工作,通過培訓、充實、調整等方式,改善實踐技術人員學歷、職稱和年齡結構,切實提高實踐隊伍的整體素質。

“雙師”教師隊伍建設 以提升教師的職業技能和教改能力、管理水平等為目標,按照“師德建設與業務提高并舉”、“理論提升與實踐能力并重”、“個體培養與團隊建設并進”、“自主培養與對外引進并行”等四項原則,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培養一批課程開發與技術創新的“雙師型”教師。專業教師或實踐指導由“雙師型”教師或引進的能工巧匠和具有實訓指導能力的企業技術人員共同組成,造就一批教學名師和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專業帶頭人,提升兼職教師在專業課與實踐教學中的比例,改善“雙師結構”,逐步形成實踐技能課程主要由具有相應高技能水平的兼職教師講授的機制。

(四)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學院將面向區域經濟與現代服務業需要,與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共同致力于區域集成服務,共同培養高級技能人才,開展應用性技術研發與員工技能培訓,增強工學結合教學改革的培訓技術與服務推廣,提升“全方位”的社會服務。

借助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職工素質教育協會成員單位的作用與優勢,與開發區工會合作開展培訓與繼續教育服務。做好服務下沙開發區藍領成才工程項目,參與地區產業大軍技術素質培訓工作和技術資格證書的考評,加強對企業、社區的調研工作,根據企業、社區特點與需求,開發適應性項目。針對企業不同崗位人員開展各類工種培訓,如日語、韓語、計算機應用、禮儀、酒店服務等培訓。

實踐教學組織機構和考評機制

成立學院的實踐教學委員會和產學合作委員會,成立專門的對外合作交流處,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明確實踐教學秘書和實踐指導教師的任務和職責,并指導加強和管理。

通過完善實踐教學管理文件和制度,不斷提升實訓基地運行內涵和水平,保證校企共同育人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建立學院的實踐教學考評機制,制定學院的實踐教學考評制度。

[1]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創新探索[EB/OL].(2009-06-15).http://www.studa.net/zhiye/090615/15004 747.html.

[2]洪貞銀.高等職業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問題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

[3]王春娜,霍新懷.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研討[J].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1).

猜你喜歡
校企實訓職業
立足“農”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風生水起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BOPPPS教學模式在產科護理實訓課中的應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職業寫作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我愛的職業
樣規制作的任務實訓
校企合作對于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探索
機械制造專業校企聯合培養機制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