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化工專業“崗位技能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13-02-01 21:48齊向陽
職業教育研究 2013年3期
關鍵詞:石油化工實訓崗位

齊向陽

(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 錦州 121001)

“崗位技能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人才培養模式就是在正確教育方針的指引下,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而采取的人才培養方式?!皪徫患寄苓f進”是指專業教育與生產崗位相結合。一方面,它是教育與生產崗位相結合,即知識和技術相結合,強調過程的結合;另一方面,它是教育與生產崗位相結合的形式,即生產企業與高職院校合作,強調對象的結合。

“崗位技能遞進”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的前提是學院與企業有多層次、全方位合作的基礎,共同就專業建設、課程體系、師資建設、實訓條件等方面不斷進行調整和優化,依托企業實訓資源優勢,把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傳統教育和直接獲取實際經驗的校外工作有機結合,貫穿于學生的培養過程中。

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是首批“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干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是遼寧省第一所校企合作辦學的高職院校。學院的舉辦方之一——錦州石化公司投入5000萬元建設具有高職教學和企業職工培訓雙重職能的生產性實訓基地,為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開展“崗位技能遞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了教學條件。通過廣泛的崗位調研和工程技術人員論證,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依托錦州石化公司,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生就業崗位,綜合知識、技能和素質方面的實際需要,將培養目標分解成基本能力、專項能力、綜合能力等子目標,“崗位技能遞進”的人才培養模式內涵如下。

第一學年:認識崗位與基礎理論教學,培養學生適應崗位的基本能力。通過入學教育、企業參觀、崗位認識實習,使學生了解專業概況,對日后所從事工作的性質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逐步培養學生對工作崗位的熱愛,強化學生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安排思想道德修養、基礎化學理論、化工識圖、職業道德、計算機操作、英語等基礎課程;實施項目案例教學,使學生獲得燃料油生產工(高級)國家職業標準要求的基本知識,為學生掌握石油化工生產專業技能及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二學年:以崗位仿真和“教學做”一體化課程為載體,培養學生適應崗位的專業能力。由企業的技術人員與校內的專任教師共同授課,實施校企雙主體育人。以實際工作任務為載體,以石化企業生產手冊及燃料油生產工 (高級)國家職業標準為技術要求,工學交替,在體現石化企業工作情境、真實生產流程的化工單元操作實訓室、苯乙烯仿真工廠和油品質量分析實訓室教學,使學生熟練掌握典型單元設備操作、DCS仿真開停車等技能;并強化化工單元操作技術、反應與分離技術、石油產品分析技術等專業理論,獲得燃料油生產工(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在生產實習過程中,學生以企業學徒工的身份進行跟班訓練,體驗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和企業崗位要求,強化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培養。

第三學年:通過頂崗實習,體驗企業文化,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開設《燃料油生產技術》、《有機化工生產技術》、《典型化工操作技能訓練》、《頂崗實習》等課程,教學環境為石化生產真實裝置,使學生在生產性工作崗位上熟悉石化企業生產管理制度,掌握常減壓、催化、重整、加氫等典型生產流程、工藝設備,體驗企業文化,技能得到進一步鍛煉,最終實現“零距離”上崗。

通過以上崗位認識與基礎理論教學→崗位仿真與 “教學做”一體化課程→頂崗實習的“崗位技能遞進”人才培養模式,始終與行業企業合作,通過課堂教學、DCS仿真和校內產學研基地單元設備訓練、校外頂崗實習有機結合,實行“教學做”一體化,培訓與考證融合;完成學生從“崗位基本能力形成→崗位專項技能訓練→崗位綜合能力提升”的遞進。

“崗位技能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特征

理論學習與實踐技能結合 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具備職業道德、較強實踐能力,掌握石油化工生產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能在石化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從事生產操作、技術應用和班組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培養這種能力的基本要求是真實工作環境下的反復訓練,盡可能在企業的真實工作環境中進行學習與訓練是培養這種能力的唯一途徑;結合石化企業生產的特點,考慮與教學內容有效對接,改變傳統的按固定地點、固定模式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開展分組教學、靈活授課、彈性教學,對專業課程選擇典型工程項目進行現場教學,對于不具備現場教學條件的,在“教學做”一體化專業教室中進行教學;積極引導學生提升職業素養,由教師進行操作性示范,并組織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活動,讓學生明確知識點,掌握專業技能;在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的組織安排上,適應石化企業工作的特殊性,采用倒班頂崗分階段實習,由企業學校共同考核評價。

課堂教學與車間生產結合 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實踐課時占總學時的50%。由企業兼職教師提供車間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工藝等資料,將其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學習過程融入實際項目工作過程中,在校內“教學做”一體化教室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案例分析、現場教學、小組討論、仿真操作等使學生掌握燃料油生產工的相關理論,在校企共建實訓基地、企業生產車間中實施。聘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生產一線工程技術人員,規范地指導學生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學會裝置開停車、巡回檢查、資料錄取、填寫生產報表、維護管理以及動態分析等技能,并考取高級燃料油生產工職業資格證書。同時,使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和素質教育環境中進行鐵人精神教育,學習做人、做事的本領,進而獲得崗位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技能培養與素質教育結合 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向石化生產操作、調試、運行與維護生產一線,以泵及壓縮機崗位現場操作崗位(外操)、中控室操作崗位(內操)、油品分析崗位、班長崗位為主。為充分滿足“崗位訓練”的需要,依據“貼近職業、貼近真實、貼近技術”的原則,體現“職業性、系統性、開放性”的特征,引入企業真實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圍和管理模式,按照職業的工作流程來設計真實的專業訓練和職業環境,實訓過程與實際崗位操作完全一致。在校企共建的實訓基地,在汽提塔生產裝置上,按照企業設備檢修的場景和要求,設立班長、安全員等崗位。班長進行人員分工,明確責任,布置任務,規定作業時間 (操作時間),到現場實地勘察,清楚作業面周圍環境和作業空間;安全員檢查安全手續是否齊全,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勞動保護用品是否整齊,是否選擇合適工具。通過對塔盤拆裝弄清楚塔的內部構造、各部件及所在具體位置,汽液兩相如何流動,塔盤究竟是怎么安裝的,并掌握其過程。通過在此裝置上的 “教學做”,學生能掌握換熱器的種類及換熱方法,了解板式精餾塔的基本結構與流程,掌握流體輸送設備的性能及操作,流體輸送設備的常見故障及處理以及溫度、壓力、液位的調節、控制方法,管路拆裝及連接方法。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綜合性的身份,要遵守許多與安全生產有關的其他規定,如產品工藝規程、安全技術規程、檢修安全規程、崗位操作法、安全動火規定等等,在著裝、環境、衛生、安全、考勤等方面應完全按照企業要求管理,潛移默化地訓練學生形成石化企業“三老四嚴”的工作作風和職業素質,培養學生敬業奉獻、吃苦耐勞、誠信篤實、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

“崗位技能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課程建設 召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會議,邀請企業人士和行業專家參與,參照職業資格標準,對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工作崗位進行調研,與一線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確定本專業的主要崗位(群)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解表;按照工作任務的典型性,對工作任務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篩選,總結出典型工作任務;按照職業成長規律性、工作任務性質一致性和工作內容相關性等原則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合并,形成相應崗位的行動領域;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打破原有課程體系,根據教學認知及職業成長規律,綜合考慮教學場地、工具、設備、問題、對象、技術等要素的關聯程度,把行動領域轉化為學習領域;借鑒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模式,結合錦州石化公司生產特點,按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形成過程以及學習領域之間工作過程的內在聯系,形成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課程,確定專業核心課程為《燃料油生產技術》、《有機化工生產技術》、《典型化工操作技能訓練》。根據石油化工職業能力的通用能力要求和職業素質的要求,完善公共基礎課程和相應拓展課程;構建與“崗位技能遞進”人才培養模式對應的課程體系。

師資隊伍建設 依托校企合作的辦學優勢,充分利用企業的人力資源,按照國家級教學團隊標準建設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教學團隊。通過掛職鍛煉以及科研開發、技術服務等形式,面向專業課程體系內所有教師開展培訓,落實《企業項目工作室管理辦法》、《教師訪問工作站管理辦法》、《企業兼職教師資源庫建設方案》;通過國內外先進教學理念培訓等途徑,培養3名專業帶頭人,3名骨干教師;到2012年,“雙師”素質教師比例達到90%,專兼職教師承擔專業課學時比例達 1∶1。

教學實驗實訓條件建設 依據基本能力、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要求,按照專業基礎實訓、專項技能實訓、專業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四個層次,校企合作以專業計劃和(教學標準的要求為依據,優先建設受益面大、與專業核心課程內容緊密聯系的實訓室,建設與目前現場生產實際相匹配的實訓基地,同時兼顧科技、生產及對外技術培訓和技術服務;新建苯乙烯仿真工廠、煤化工實訓室、化工仿真實訓室,擴建燃氣質量評價中心(校中廠)、化工單元操作實訓室、油品質量分析室、高分子材料實訓室、精細化工實訓室;借鑒企業車間布局和現場生產管理,每個實訓室設有教學區、實訓區、配件展示區、資料區和材料室五個區域;在滿足培訓教學的同時,具備符合燃料油生產工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的能力,用于職業技能鑒定的設備器材品種、數量和管理上符合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的相應規范。

校企合作建設共享性專業資源庫 以專業核心課程為主,兼顧專業課程體系中其他課程,包括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 《化工安全技術》、《化工企業管理實務》、《石化產品營銷》、《計算機基礎》、《英語》等5門課程;投入252.1萬元建設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教學資源,以滿足企業培訓和教學需要;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實現教學形態的變革,充分運用計算機技術、信息化手段,開發具有交互性的虛擬實訓軟件、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等課程資源;通過立體化的教學資源,把石油化工生產和安全環保技能形象化、可視化、直觀化,便于學生理解知識,掌握技能。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內容: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教學文件區,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區,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網絡教學區,石油化工生產技術職業能力訓練區。

“崗位技能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成效

“崗位技能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經過不斷的實踐,成效初步顯現。截止到2012年3月,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4門,被評為遼寧省優秀教學團隊,對接產業集群建設省級職業教育示范專業,擁有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省級專業帶頭人1人,遼寧省青年骨干教師2人。教師擁有發明專利2項,出版 《燃料油生產技術》、《典型化工操作技能訓練》等11部專著。2011年,面向全國石油和化工職業教育教師開辦了企業實踐培訓及《燃料油生產工》技師培訓班。

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升,畢業生就業率2010年為96.1%,2011年為98%,就業對口率平均達到85%。2011年,學生參加遼寧省大學生第十一屆“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比賽獲一等獎一項,參加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化工總控工職業技能競賽獲得團體和個人一等獎,參加遼寧省首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總決賽獲得個人三等獎一項;畢業生劉明獲錦州石化公司十佳新員工稱號,張勇在撫順石化公司第五屆練兵比武和技能競賽中榮獲乙烯裝置操作工第一名。

[1]馬秉騫.化工設備維修技術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方案的開發與實施[J].職業技術教育,2011(8).

[2]熊威.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1(5).

[3]朱方來.以行業需求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道路培養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人才[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7).

猜你喜歡
石油化工實訓崗位
《精細石油化工進展》2022 年第23 卷總目次
BOPPPS教學模式在產科護理實訓課中的應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山西省2019年對口升學考試 石油化工類
山西省2018年對口升學考試 石油化工類
在保潔崗位上兢兢業業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走進“90后”崗位能手
石油化工工藝的探討
樣規制作的任務實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