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甘肅發展旱作草畜牧業生產體系的思考

2013-02-19 15:12賀春貴張邦林
甘肅農業科技 2013年12期
關鍵詞:全膜旱作種草

賀春貴,張邦林,馬 彥

(1.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2.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甘肅蘭州 730070)

甘肅旱作農業經過多年探索實踐,目前在全膜覆蓋技術支撐下,通過大力推廣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全膜馬鈴薯,已形成了以增糧為主的旱作農業的“甘肅模式”,對甘肅農業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特別是旱作全膜雙壟溝播玉米種植與牛羊產業培育相結合,加快了農牧業有機結合和農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進程。隨著旱作農業技術的廣泛推廣和草食畜牧業的逐漸興起,甘肅農業發展正面臨著又一次戰略性轉折。依據近年發展趨勢和相關資料分析,提出通過構建旱作草畜牧業生產系統(Crop-forage-livestock dryland farming systems)即發展旱作草畜牧業,來實現旱作農業“甘肅模式”的戰略性轉折升級發展的構想和建議。

1 甘肅旱作區草畜產業發展趨勢

種養結合或稱之為農牧結合的生產體系是主要的農業生產體系,學術界多稱為混合或綜合的作物—家畜農業生產體系(Mixed crop-livestock ing systems,Integrated crop-livestock farming systems)[1~6]。這一生產體系既古老傳統而又與時俱進,產生于2 000多年以前,并一直延續至今。由于技術、社會和地域的不同,農牧結合方式、內容、規模等也不斷變化,各地最佳生產體系不盡相同。無論從區域層面還是從小型農戶、大型農場層面看,作物—家畜生產體系在全世界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世界上50%以上肉品和90%以上奶制品,全球2/3以上的農村人口依靠這一生產系統維持生計[5]。在我國,由于草原載畜過量、退化嚴重,不得不減少載畜量以保護草原,而這個虧空是通過農區農田種草,發展作物—家畜生產體系得以補償,來滿足人們對畜產品的需求[4]。在貧困落后自然條件較差的地區,通過發展作物—農畜生產體系,可減少水土流失、增加養分循環利用,保護生態并提升生產綜合效益,幫助當地農民擺脫貧困[1]。

甘肅省旱作耕地面積約240萬hm2,占全省耕地面積的70%,主要分布在中東部黃土高原區,包括10個市(州)的69個縣(區),人口1 700萬余人,占全省總人口的65%[7]。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以中部定西地區為代表,大量推廣種植紅豆草、苜蓿等牧草,同時注重種草養畜的結合,并積累了成功的經驗[1]。但長期以來,由于單位面積產草量較少,旱作區畜牧業發展一直受到限制,作物—家畜生產系統仍以作物生產為主,畜牧業極不發達。近年來,隨著旱作農業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推動了玉米、馬鈴薯等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使甘肅的糧食產量突破了1 000萬t大關。全膜雙壟溝播玉米不僅籽粒產量高,而且秸稈產量也高,用“看得見”的事實激發了群眾的參與熱情,推廣面積連年增加,自2010年以來,全省每年推廣面積都在66.7萬hm2以上。隨著全膜雙壟溝播玉米持續大面積推廣,基于玉米秸稈為飼料的草食畜牧業也獲取了極大的發展空間,并使旱作農業區實現了農牧業的有機結合,初步形成了“種植秋糧—秸稈養畜—發展沼氣—沼液還田—促進種植”的循環農業模式[8]。甘肅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及時出臺了《甘肅省草食畜牧業發展規劃》及配套的財政扶持辦法等系列政策措施,在全省培育了牛羊產業大縣53個,有力地促進了草食畜產業發展,提升了農業的綜合經濟效益[9]。在甘肅中東部,牛羊大縣多處在旱作農業區,因此,“旱作玉米—牛羊養殖”為主的混合型生產體系或者農牧結合的生產格局已成為甘肅中東部旱作農業區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走向。

2 關于發展“旱作草畜牧業”的思考

在甘肅中東部,“旱作玉米—牛羊養殖”為主的混合型生產體系或農牧結合生產體系,或者旱作農業的“甘肅模式”是基于全膜雙壟溝播玉米這一技術的。近年來,由于旱地高效種草(文中稱為旱作飼草,以突顯其獨特性)技術的改進和農村人口減少,有可能生產出量大、質優、價廉的飼草,并能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以溝、峁、墚等自然地形為依托、人工種草、圍欄放牧;有可能構建一種新型的生產系統,即旱作草畜牧業生產系統:旱作農作物—旱作飼草—家畜生產系統(Crop-forage-livestock dryland farming systems,簡稱旱作草畜牧業),來實現旱作農業“甘肅模式”的戰略性轉折升級發展。這種產業設計,也符合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趨勢,更符合畜牧業產業鏈延伸的要求[10~11]?!白魑铩暡荨倚笊a體系”已有報導[12],但概念的內涵各有不同,有時指用從種植農作物開始,農作物殘留作飼料到養家畜。旱作草畜牧業生產系統中旱作飼草更強調利用旱地農田種草和對山坡草地進行人工種草改良放牧,也包含利用農作物殘留作飼料養家畜。以下從旱作飼草種植、圍欄放牧、相關政策與技術、實施等方面較詳細論述該系統構建的一些思考。

2.1 發展旱作飼草,將旱地飼草種植納入現行旱作農業生產系統中

旱作飼草種植,就是在旱地農田將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應用于飼草種植,如種植飼用玉米、甜高粱、蘇丹草、高丹草、紅豆草、苜蓿等,以擴大旱作區飼草資源量。同時也包括在山坡地等種植抗旱耐牧等飼草品種。據甘肅省農業科學院2012—2013年在定西、慶陽等市的旱地進行試驗,全膜覆蓋種植飼草甜高梁,春播鮮飼草產量可達75~105 t/hm2;在2013年的小區試驗中,個別試點飼用高粱鮮草產量甚至接近300 t/hm2,是同期玉米產草量的3~5倍;冬小麥收后復種,鮮草產量也可達105 t/hm2左右。充分說明旱作飼草產量潛力巨大。由于飼草高粱、一年生狼尾草等為暖季牧草,又可多茬收割,7—11月份可連續作青飼料利用,養牛戶、養羊戶都容易接收該項技術[4]。因此,在大力發展旱作作物的同時,重視發展旱作飼草種植,可充分發揮旱作農業技術的優勢,為畜牧產業的發展提供大量質優價廉的飼草資源。

旱作飼草種植還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草糧輪作制度。如過去旱地苜蓿種植期一般長達7~8 a甚至20 a,由于種植時間過長,水分、養分消耗過多,地力不易恢復,現在種植新品種苜蓿,高產期只有3~5 a,提前進行輪作,可以使耕地短暫休息,減少水分、養分消耗,并可蓄積雨水、消滅雜草,促進土壤潛在養分轉化,為后作植物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

將旱作飼草種植(如旱作飼草高粱種植)納入到現行的“旱作玉米等作物—牛羊養殖”的生產體系中,形成新的“旱作農作物—旱作飼草—家畜”生產體系,由于旱作玉米可提供大量青貯飼料,旱作飼草可提供大量青飼料,加之原有的飼料構成(如苜蓿等),保證了飼料的周年連續和大量供給,與“旱作玉米等作物—牛羊養殖”的生產體系相比,在數量、質量、穩定性方面都應有明顯提高。

2.2 旱地種草、圍欄輪牧,節約勞動力成本、提高土地效益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發展,甘肅中東部旱作區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增多,人口減少,農村勞動力不足,許多山坡地撂荒,甚至平塬土地的耕種也投入不足,產量效益不高。這是一個新的發展契機,可通過土地流轉等辦法集中使用,與天然草地、草坡、林地、林灌草地相結合,依峁、墚、溝等自然地勢地形,建設適度規模的圍欄。在圍欄內部,在原耕作的坡地或梯田,種植抗旱可放牧的牧草如耐牧苜蓿品種、黑麥草等,并對天然林草地進行人工改良,實施圍欄劃區輪牧,使原來的不易進行作物生產的農業種植區變為放牧生產區,進行放牧牛羊,特別是生產架子牛,從而構建形成勞動力節約型的新型草食畜牧業生產方式。如鎮原縣上肖鄉青寨村已有依溝坡圍欄輪牧綿羊的大戶,取得了較好經濟生態效益。通過圍欄、種植抗旱牧草,對草山草坡天然草地進行改良,從而豐富了“旱作農作物—旱作飼草—家畜”生產體系的內容和范圍,特別是豐富了旱作飼草的內容。有利于充分利用資源、提高效益。

2.3 高效運行需解決的問題

要以生態保護為前提,以提高整體經濟效益為目標,設計和順暢運行旱作草畜牧業生產體系,就必須注意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2.3.1 政策與技術 旱作草畜牧業生產體系的構想與現行封山育林的政策相矛盾,需要調整。如實施圍欄輪牧,需要各地政府對各種封山禁牧的政策進行調整,允許在黃土高原區域圍欄放牧,并給予與草原牧區圍欄的相同政策資金扶持。一般而言,適度圍欄放牧,對降水量較大,熱量較好的地區的生態環境沒有不良影響。另外,旱地種草,特別是利用全膜覆蓋技術種草,還需要在品種、栽培技術、機械種收等方面進行完善;圍欄建植人工或半人工草地技術也需要進一步研究與開發。從整個區域來看,需要進行種草技術與家畜品種等養殖相融合的高效配套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2.3.2 混合型與專業型 區域層面、大型農場(公司)、小型農戶對推進旱作草畜牧業高效發展的選擇不同。從區域層面角度看,區域政府要有構建以旱作作物、旱作飼草種植并重,林灌草種植為輔的種植業和以圈舍設施飼養為主、圍欄輪牧為輔的養殖業兩個產業有機結合的,草、畜、肥良性循環的,高效可持續的生產體系的指導思想,并進行區域化布局,配備好具有相應專業能力的政府服務系統和社會化的服務系統。從大型農場(公司),包括專業合作社的角度看,最好是專業化,也就是說專業養畜或專門種草或專門種植作物,只有在技術具備的條件下,可能綜合或混合發展。從小型農戶角度看,要適度專業化,以混合型發展為好,這樣有利于充分利用資源。對養殖大戶、種植大戶,則以專業性養殖或種植為好,由于地域范圍的限制,“一村一品”的專業化區域模式有時很難實現,以專業合作社或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實現品牌化規?;a比較現實。2.3.3 繼承與創新 旱作作物—旱作飼草—家畜生產系統是在原有旱作作物—家畜生產系統基礎上的改進和創新。需繼承和堅持已有的農牧結合循環農業理念和已創新的發展模式,如“旱作農業—玉米秸稈—養殖牛羊—能源沼氣—有機肥料—糧食生產”的草、畜、肥循環模式、“鋪地膜—田間利用—回收—再生資源加工利用”的地膜循環利用模式等。更需要利用新的理念去完善當地畜牧業產業化規劃、草產業發展規劃、夯實農業產業化基礎;在特定地區,要根據條件,確定混合型和專業型種養發展的恰當比重。需更加重視甘肅省中東部旱作農業區畜牧業龍頭企業和市場體系的建設;把旱作飼草作為重要一環,完善補充到原生產系統中,需要建立相應牧草機播機管機收的服務體系,使甘肅省中東部旱作區農業與畜牧業高度協調、高效發展。

3 前景展望

應用“旱作草畜牧業”這個新戰略思路,有利于指導甘肅中東部旱作區實現旱作農業的升級,走“以農養畜,以畜促農”的循環農業發展路徑,從而實現旱作農業的戰略性轉折[7];有利用從整體上構建甘肅省中東部干旱地區旱作農業和草食畜牧業的高效循環生產體系,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甘肅省旱作大農業的效益和水平。

[1]王素香,金巨和,余優森.甘肅中部種草養畜農牧結合研究[C].北京:氣象出版社,1991.

[2]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Mixed Crop-livestock farming:A review of traditional technologies based literature and field experience[R].Rome:FAO.AnimalProduction and Health,2001:152.

[3]Vivien Gore Allen.通過綜合土壤—作物—家畜系統提高家畜生產[C]//21世紀草業科學展望—國際草業(草地)學術大會論文集.2001:11-19.

[4]楊恒山.內蒙古農牧交錯帶農田種草關鍵技術及種養結合模式的研究[D].沈陽:沈陽農業大學,2004.

[5]HANSJ.B., SCHIERE R., LOUISBAUMHARDT, et al.Mixed crop-livestock systems in semiarid regions[M].Michigan:American Society of Agronomy,Inc.,2006:227-292.

[6]HERREROM., THORNTON P.K., NOTENBAERT A.M.,et al.Smart investments in sustainable food production:revisitingmixed crop-livestock systems[J]. Science,2010,327(5967):822-825.

[7]李 福.甘肅省發展旱作農業的實踐及建議[J].甘肅農業科技,2010(6):36-38.

[8]甘肅省農牧廳.甘肅省旱作農業發展情況匯報[EB/OL].(2012-02-10)[2012-03-15]http://www.gsnjtg.com/hznyxm/ShowArticle.asp?ArticleID=774.

[9]尚勛武.甘肅旱作農業的創新實踐[N/OL].甘肅日報,(2012-07-25).http://www.gsny.gov.cn/zjlt/2012/07/25/1343178165346.html.

[10]盧 勇.現代農業產業設計經營與管理[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9.

[11]賀春貴.臨夏牛業[M].蘭州: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12]STEVE,ALLEN,HILDEBYAND.An analysis of a crop-forage-livestock on a representative farm in southeast kansas using linear programming[M].Manhattan:Kansas State University.1986.

猜你喜歡
全膜旱作種草
讓“有機旱作·晉品”成為一張靚麗名片
有機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有機旱作落地生根 實用技術推廣見效
生日禮物種草合集
半干旱區全膜覆土穴播對小麥土壤氮素礦化、無機氮及產量的影響
在『有機旱作』上做出特色
春油菜青雜5號不同覆蓋模式溫度、水分效應研究
節日“種草”
美容須防被“種草”
高原夏菜全膜雙壟三溝旱作栽培及尾菜處理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