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應防止和克服四種現象

2013-03-17 12:24邢恒超
觀察與思考 2013年9期
關鍵詞:黨員干部干部群眾

□ 邢恒超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生命線,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當前,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全黨轟轟烈烈展開??偨Y黨的十五大以來開展的“三講”教育、“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和創先爭優等5次集中教育活動的經驗和做法,要開展好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投身于活動,真正將群眾路線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實達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必須要注意防止和克服四種現象。

一、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以“身入”代替“深入”的現象

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是實打實的,來不得半點虛假和作秀,更不能“走神”和“散光”,一定要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調研時指出:“要強化為人民服務的實踐體驗,為人民服務只作為口號不行,只在文件里批來批去也不行,一定要在身體力行的實踐中去體會它的真諦?!秉h員領導干部要做到身體力行,就必須轉變作風戒“嬌氣”,解決實踐性不深的問題。因此,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一定要首先處理好“身入”與“深入”的關系,注意防止和克服以形式上的“身入”代替內容上的“深入”。

為什么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以“身入”代替“深入”的現象,這是因為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當下許多領導干部的交通條件改善了,但與群眾的距離卻越來越遠;信息手段先進了,同群眾的溝通卻越來越少;文化素質提高了,群眾語言卻越來越不會說。許多時候,一些黨員干部雖然“身入”群眾之中,但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清楚;與老同志說話,說不到一塊兒去,看似過程轟轟烈烈,形式奪人眼球,但始終“走不進”群眾心里,接不了地氣。其原因就是我們的黨員干部作風還不夠扎實,實踐性還不夠深,工作浮在面上,只有“身入”,而沒有真正“深入”,說穿了就是對人民群眾還沒有真切的感情。

感情深一寸,作風好一分。在當前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絕大多數單位和領導干部紛紛深入基層一線,了解基層實際情況,聽取群眾意見,為群眾排憂解難,得到了群眾的肯定和好評。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少數黨員干部認為近年來已經參加過多次教育,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滋生了厭煩情緒,產生了抵觸思想,助長了消極行為,表現出浮躁虛假、急功近利之風。為了敷衍上級檢查,有的單位和領導干部滿足于下基層,到群眾中搞一些調查問卷,名曰“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有的滿足于開幾個座談會,與群眾拉拉近乎,名曰“征求一線群眾的意見”;有的滿足于上門看望或救濟幾戶困難群眾,名曰“關愛基層困難群眾”;還有的連群眾語言也不會說,一開口就是官話、套話、空話。而對于群眾反映的問題和矛盾,則采取繞著走的態度,只聽不做,聽后就算,或干脆抱著帶回去研究研究,以期敷衍群眾。這種“身入”而不“深入”的行為,不但不能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反而還助長了弄虛作假、搞形式主義等歪風,背離了教育實踐活動的初衷。

事實上,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聚焦作風建設,解決“四風”問題,重在務實,貴在“真到位”。黨員干部是“身入”還是“深入”,雖一字之差,卻有著形式與內容的本質差別?!吧砣搿笔乔疤岷突A,是一種姿態和表象;而“深入”是根本和結果,是一種責任和作風。沒有“深入”的“身入”,只能滋長形式主義之風,傷害群眾感情,損害領導干部的自身形象。因此,我們每個黨員領導干部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不但要“身入”,更要“深入”;不但要“腳到”,更要“心到”;不但要“眼到”,更要“手到”。要通過多種方式深入到群眾家中灶頭和田間地頭,主動接觸基層群眾,多與群眾交朋友、結窮親,經常而廣泛地聽取群眾的建議和意見,及時了解社情民意,了解群眾所思、所慮、所盼,多向群眾學習請教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措施,盡最大能力解決群眾最急、最盼、最怨的問題。

二、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以解決民生問題代替解決“四風”問題的現象

“四風”問題是當前人民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調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指出:“‘四風’的后果,就是浪費了有限資源,延誤了各項工作,疏遠了人民群眾,敗壞了黨風政風,最終會嚴重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嚴重損害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如果沉迷在‘四風’之中,還講什么無數革命先烈流血犧牲打下的紅色江山永不變色,那是多么大的諷刺??!無數革命先烈流血犧牲打下的紅色江山就是讓一些人去揮霍敗壞的嗎?!如果領導干部弄不清‘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如果‘四風’問題蔓延開來又得不到有效遏制,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黨和人民群眾隔開,就會像一把無情的刀割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那后果就嚴重了?!爆F在我們經歷了改革開放30多年的經濟高速發展。在此期間,盡管我們一再強調要“兩個文明”一起抓,“兩手都要硬”,盡管我們歷屆黨政領導人都非常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盡管也相繼開展了幾次集中教育活動,但是,為什么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可不少群眾還是反映自己不夠幸福?為什么國家的惠民政策越來越好,群眾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可群眾對干部的意見卻仍然不少?為什么國家的法律制度日趨完備,可涉法糾紛、上訪事件依然不少?其根源還是我們黨內一些自身存在的問題解決得不夠好,特別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在“四風”上出了問題,從而減弱了群眾對干部的認同感和依賴感。因此,在教育實踐活動中,不僅要解決影響黨群干群關系的突出民生問題,更要向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宣戰,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進行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這是最為核心,最為關鍵的,也是老百姓議論最多、反映最強烈的問題。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經濟高速發展,也經歷了人員的幾次更迭。許多老干部、老革命都已退出了歷史舞臺,而大批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干部和充滿活力的年輕人成了社會的主角。雖然這些同志思想活躍、精力充沛,具有強烈的開拓進取意識和拼搏奮斗精神,是各行各業的生力軍。但也不可否認,這些同志只顧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其中不少人缺乏系統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學習,缺乏對我們黨優良傳統的研究繼承,缺乏堅定的政治方向,缺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有的黨員干部發生角色錯位,由“公仆”變為“主人”,自認為可以主宰群眾、支配群眾、代表群眾,從根本上脫離了群眾;有的黨員干部看不起群眾,認為群眾無知、野蠻,不講理、是刁民,怕接觸群眾、對話群眾,從心理上拒絕了群眾;有的黨員干部不關心群眾,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漠不關心、久拖不辦,從感情上傷害了群眾;有的黨員干部與民爭利,濫用人民賦予的權力,以權謀私、貪污腐化,在陣營上推開了群眾。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追根溯源就是一條,那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出了問題,從而導致了權力觀、群眾觀的錯位。如果這個“總開關”的問題不解決,解決“四風”問題很容易“按下葫蘆浮起瓢”,很容易產生以解決民生問題、工作問題來代替解決“四風”的現象?,F在就有不少黨員干部認為,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多到群眾中間去走走,多干幾件惠民之事,多討幾句群眾的口碑。等活動一結束,官架子又端起來、酒杯子又舉起來、車輪子又轉起來、小曲子又唱起來、眼珠子又瞪起來。因此,解決“四風”問題,必須標本兼治,該糾正的糾正,該禁止的禁止,同時,更要從思想教育入手,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上管起來、統起來、緊起來。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既是一次作風建設的整風肅紀活動,同時也是一次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實踐活動,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再普及、再教育、再深化。因此,在活動中,一定要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掌握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特別是要深化對唯物史觀的理解,深化對群眾是真正英雄的觀點的理解,提高貫徹黨的根本宗旨、執行黨的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注重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戰略高度,從完成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的戰略高度,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使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戰略高度,深刻分析黨的作風狀況,深刻認識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解決作風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只有這樣,“四風”問題才能從根本上得到遏制,教育實踐活動才能做到不偏、不虛、不空。

三、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以按部就班來代替注重實效的現象

開展黨內集中教育實踐活動,最影響實際效果的是搞形式主義和走過場。搞一項活動,需要有形式,但不能過多追求形式。雖然這次教育實踐活動要解決什么問題,要達到什么目的,從哪里切入,教育的重點是誰,這些問題,中央都一一作了明確,但群眾路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更何況從中央到地方,從機關到基層,每個地方的情況都不一樣,群眾實際情況也復雜多樣,存在的問題也各有不同,如果按部就班,套用一個模式,上下一般粗,必然會陷入更大的“形式主義”怪圈。

從以住歷次集中學習教育活動的實踐看,有不少地方和單位存在著重形式、輕效果等問題,有的提不切實際的硬性要求,比如規定黨員干部學習要寫多少體會、心得,只求數量,不求質量;有的組織活動,過分追求規模和聲勢,看似轟轟烈烈,實則華而不實,等等。這些不僅無助于活動取得實效,還容易引起群眾的反感,搞多了只會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失去人心。因此,在這次以解決“四風”問題為突破口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更要防止形式主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中央要求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結果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以官僚主義反對官僚主義,那不就成諷刺了嗎?”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集中解決“四風”問題的目的就是提高黨員群眾滿意度,拉近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的距離,夯實黨執政的基礎。因此,從活動一開始,就要注重實效,把求真務實貫穿于活動全過程,要實不要虛,要簡不要繁,尤其要防止以會議貫徹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今天甲檢查、明天乙考核、后天丙監督;今天報調研材料、明天報經驗材料、后天報簡報總結等等現象的發生。具體來講,要注意防止三種傾向:一要防止“兩張皮”。要緊貼各地各單位實際,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推動本地本單位中心工作結合起來,與改進作風、從嚴管理黨員干部結合起來,與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保障和改善民生結合起來,與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結合起來,避免“辦公室里定方案,會議室里搞動員,電話機邊收情況,簡報上面見成效”。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體會講得再有條理,文章寫得再漂亮,經驗交流會開得再多,也不會收到多少實際效果。二要防止“簡單量化”。要使活動不走過場,對黨員干部提出一定的約束性指標是必要的,但不能有過多的“硬性規定”。比如,學習心得的篇數,撰寫筆記的字數,領導干部下基層調研的次數,走訪群眾的人數,等等。如果隨意“簡單量化”,就容易導致教育實踐活動表面化、庸俗化。同時,上級開展督促檢查也不能僅滿足于聽匯報、看材料,看是否上桌、上墻、上報,而要深入到群眾中去聽取意見和反映,了解活動的真實情況和效果。三要防止“標新立異”。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在做好“規定動作”基礎上,可選擇體現本地本單位特點的“自選動作”,但一定要符合客觀實際,有利于增強活動效果,既不能提一些不切實際的“新口號”,搞一些中看不中用的“新花樣”,也不能把活動片面理解為抓幾個示范點,“以點代面”,應付檢查了事,而不真正把精力放在推動工作上。各地各部門要根據中央的精神,認真分析“四風”問題要本地、本單位的具體表現,找準問題,對準焦點,什么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群眾反映最強烈就抓什么問題。

四、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以“自彈自唱”來代替“開門搞活動”的現象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比h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教育的主體是全黨8500多萬黨員,但教育如果僅限于黨內,群眾沒有參與進來,則效果無從談起。群眾路線,顧名思義,就是我們黨員對待群眾、服務群眾的問題。群眾就是一面鏡子,百姓的口碑最能準確檢驗為政得失,群眾的意見最能反映作風形象。只有群眾參與進來,我們存在的問題才能找得準,群眾是裁判員,教育效果如何,群眾的評價才最有權威。如果“自彈自唱”、關門搞教育、“內熱外冷”,那只能是事與愿違,不得其果。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調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指出:“要調動領導干部和廣大群眾兩個積極性”、“教育實踐活動全過程,我們都要深入群眾開展工作,虛心聽取群眾意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主動請群眾評判,引導群眾幫助黨員、干部查擺問題,監督黨員、干部實施整改,形成黨內外良性互動?!币虼?,充分發動群眾,接受群眾批評與監督,開門搞教育,是搞好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必然要求。

要實現開門搞教育,就要在讓群眾參與、讓群眾監督、讓群眾檢驗上多下功夫,就要在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上多花氣力。關鍵在做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要讓群眾參與貫穿全過程。在以往的活動中,一些地方和單位把“請群眾評判”簡單理解為搞一次滿意度測評,沒有把群眾監督和檢驗貫穿活動全過程。真正的群眾參與,需要從源頭做起。因此,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開始就要注重全過程讓群眾參與、監督、檢驗,在群眾期盼中把握重點,從群眾意愿中權衡利弊,真正形成抓活動為了群眾、抓活動依靠群眾的良好局面,使活動始終得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如最近浙江省開展的“以‘三百’為主要內容的‘萬名機關干部基層走親連心’活動”和“三思、三觀”大討論,就是讓群眾參與進來,通過與群眾面對面,來查找“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二是要搞好黨外群眾評議。群眾的范疇是相對的,相對于黨內而言,黨外的都是群眾;相對于上級來講,下級也是群眾;相對于服務對象來說,人人都是群眾。一些群眾反映,過去有的地方和單位開展群眾評議,大都是組織機關黨員干部自己評,邀請的“兩代表一委員”都不多,參評的黨外普通群眾更少。黨內開展活動不能搞黨內自我循環,不能滿足于“自說自話”、自我評價,更不能以機關評價代替基層評價,以黨內評價代替黨外群眾評價。因此,在評判活動效果時,要綜合上級下級、黨內黨外和服務對象的意見,力求客觀公正。要更加突出群眾在評價黨員干部中的主體地位,讓黨外群眾充分參與進來,進行監督評判。三是要及時公開反饋評議結果。一些地方和單位開展群眾評議往往虎頭蛇尾,組織群眾評了,但結果沒公開,整改情況也沒有向群眾反饋。長此以往,必將影響群眾的參與熱情。這次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群眾評議的結果一定要向社會公布,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進一步提高評議的透明度。四是要由群眾評定優劣。要讓群眾在干部評價上真正“說話算話”。在戰爭年代,共產黨員不聯系群眾就得不到群眾的幫助,就可能有生命危險。在和平年代,只有讓黨員干部的“政治生命”與群眾密切相關,讓群眾在評價干部表現和任用上說得上話、說話能頂用,讓黨員干部感覺到嚴重脫離群眾“政治生命”就會有危險,才能約束、鞭策黨員干部真正深入群眾。因此,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堅持由群眾來評定優劣,由群眾說了算,把評價結果作為考評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實績、作風表現的決定性依據,作為考核政績、實施獎懲的重要標尺,才能真正發揮評議的正確導向作用。要充分運用好群眾評議成果,把這次教育實踐活動同對干部的考察、考核結合起來,發現、培養和選拔一批密切聯系群眾、工作績效好、群眾口碑好的優秀干部。對作風不正、為政不廉、群眾口碑差的按有關規定作出組織調整。只有這樣,才能在破除“四風”問題上取得新進展、新突破,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看得見,感同身受,才能確?;顒尤〉脤崒嵲谠诘某尚?。

猜你喜歡
黨員干部干部群眾
黨員干部新書架
多讓群眾咧嘴笑
當干部切忌“打官腔”
黨員干部要“心強身壯”
人大黨員干部要當好“四個表率”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黨員干部怎樣用好微信群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干部任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