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素質拓展課程效果可持續性研究

2013-06-28 17:13
四川體育科學 2013年4期
關鍵詞:培訓師體驗式素質

彭 寧

高校素質拓展課程效果可持續性研究

彭 寧

素質拓展又叫體驗式培訓,是一種全新的學生自我學習的教學模式。自2002年全國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實施以來,素質拓展教學在全國上百所高校蓬勃發展。本文基于對大學生素質拓展培訓模式的研究以及培訓效果的調查,指出高校素質拓展課程存在不可持續的問題。通過分析比較指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轉變教育理念,并對完善運行管理體制、課程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議,希望能切實提高素質拓展課程的培訓效果,實現素質拓展全面教育的目標。

高校;素質拓展課程;效果;研究

所謂教育,我們大家所指的是某種訓練,關乎心智,同時一般也是關乎身體——這樣我們就能包括體育,以及針對某個進一步的旨趣,進行技能訓練。但是何謂教育,我們無法獲得清楚的或有有益的理念,上述訓練為了什么,除非我們對此有所認識?!?斯.艾略特[教育的宗旨]

素質拓展英文名outward-bound,起源于二戰,意為一艘小船離開平靜的港灣,駛向波濤洶湧的大海去迎接挑戰,原為海員海難逃生訓練。二戰結束后,人們發現經過訓練的海員不僅有良好的海上求生技巧,更重要的這批受訓者具有很好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以及熟練運用已有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而這些素質都是作為人的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二戰結束后這項訓練被延續下來,并成立了專門的組織機構OB,至今,這個機構已是一個世界性的,以促進人的綜合素質發展為目的的專門培訓機構,分布于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1995年2月引入中國,并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家培訓機構“人眾人”公司。2002年3月27日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聯合下發在全國高校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試點,全國幾十所高校陸續成立素質拓展中心,至此,素質拓展全面進入高校領域。盡管素質拓展經過長期實踐證明對于學生激發個人潛能,培養樂觀的心態和堅強的意志,以及提高溝通交流的主動性和技巧,樹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團隊意識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但是通過對受訓學生數月后的問卷調查發現培訓效果的持續性目前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并且關系到素質拓展是否能在高校真正實現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的初衷,以及能否和學校傳統授課方式緊密結合,彼此促進。本文通過對我國高校開展素質拓展培訓現狀分析,素質拓展效果評估以及對高校素質拓展培訓體制建立提出合理化建議,希望能改善素質拓展培訓效果的可持續性,真正實現學生自我教育的終級目標。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西南財經大學3年來的拓展課程及培訓跟蹤為研究對象。采用對在校學生共4519人次拓展培訓調查統計數據,研究被試。

2.2 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分對比析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高校開展素質拓展現狀分析

2.1.1 我國開展素質拓展高校的管理體制情況 從2002年“素質拓展計劃”試點實施至今,全國上百所高校都開展了素質拓展課程、培訓以及相關的一些項目,作者以對所在的西南財經大學所開展素質拓展課程的組織結構進行觀察調查后發現,拓展項目一般由學校牽頭,由心理健康中心、院系或是體育部承辦,實行承辦單位目標責任管理。這種管理體制雖然方便管理,責任明晰,但并不利于拓展效果的延續,部門與部門,上級與下級之間只是單純的一種行政聯系,而非真正的工作伙伴關系。負責培訓任務的單位雖然有專業的培訓知識和技巧,但對學生們目前的情況并不了解,制定的培訓計劃也不具有針對性,培訓項目的選擇一般是隨機的或是固定的;在培訓中因為沒有院系的參與,而且培訓一般采取自愿原則,學生一般是從個人的興趣、愛好、志向出發,自覺自愿選擇參與各類素質拓展訓練項目,這樣表面上可以激發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意識,也較好地調動和強化了學生自覺性,但另一方面培訓缺乏監管和督促,也缺乏必要的激勵機制,學生參與與否一個樣,參與好壞一個樣,這樣大大的降低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也使培訓效果大打折扣。

2.1.2 課程設置 一般說來一個學校的課程設置及教學模式都是在該校的教育基礎理念的指導下進行的。我國高校在改革開放后雖然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和調試,但是其模式還很大程度上存在著舊的觀念影響,很多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以前應試教育的痕跡,在課程設置上也相應受到一定的影響。素質拓展如何切實有效的與現階段的教育模式相結合,從而達到有效的發揮其作用,關鍵在于我們課程設置的系統性和全面性上。

素質拓展課程就場地劃分為室內項目和室外項目,室外項目就分為高空、中低空和低空項目,室內項目主要是以心智類和團隊協作類項目為主,就目前我國已經開設素質拓展課程的高校中有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并末修建相應的素質場拓展場地,這些高校主要是開設的一些室內的或是地面的項目。建有場地的學校有兩種方式開展課程,一種是采取全校選修課的方式,將素質拓展課溶入一般的體育教學過程;另一種則是采取短訓長訓結合的方式,將商業拓展培訓植入學校教學。但就現階段來看,素質拓展還沒有較好地能夠找到與我們傳統教育模式有效地相容方式。高校是一個特有的教育機構,它的宗旨是以教育為主。而教育的宗旨像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說的那樣,“是在于培養持續性成長的能力?!盵教育的宗旨,選自民主與教育第八章]。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有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杜威等創立了教育的新模式——體驗式教育。而素質拓展的教育核心也以體驗為基礎的,當今的西方素質拓展也是沿襲了體驗式教育的方式相結合,已經進入到他們的各個教育領域,尤其是中小學以及童子軍的訓練。由此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通識教育系統,這樣素質拓展的教育功能才得以完善。如果我們在高校實行素質拓展教育沒有考慮到上述情況以及環境的話,僅僅按照我們原有的教育體制模式進行課程設置的話,那么拓展在高校的實際作用無異于相同于軍訓或者有一門新興的體育項目課程,即使開設了全校素拓選修課的學校,由于受到與之不匹配的教育體系的限制,僅以素質拓展的各種項目為手段的話,是難以達到其教育持續性的效果。甚至就單一的技術性傳授都將成為其膚淺的娛樂性效用。

在經過對本校4519人受訓學生的跟蹤調查中發現,在培訓后兩周內受過培訓的學生保持狀態較好,80%的人數在積極態度,團隊意識和心智能力上能保持培訓期間的狀態。一個月后的測試表明團隊意識特別是積極心態有所下降,心智狀態開始恢復到培訓前狀態。能夠保持較好的人數只達到20%。兩個月后各項指標均達到培訓前。

就此現象我們對被培訓人員的日常課程和美國體驗式教學模式做了一定的對比。發現由于我們的培訓中項目的單一以及我們在平時教育中的課程設置與之難以配套,所以致使受訓人員很容易在經過一至兩個月的在意識和心智開發上恢復到常規的模式中。

(圖1)為美國體驗式教學模式通過比較發現我們高校素質拓展課程由于受到教育基礎理念的差異在課程設置上呈現出項目單一,形式千篇一律、過分依賴地面游戲的趣味性。在時間上多為一天或兩天的集中培訓,項目采用的有破冰,信任訓練,團隊意識建立,心智開發游戲,個人能力挑戰,團隊合作項目。這些項目和課程在當時能起到很好的激勵與開發作用,但是由于在高校的課程體制與其沒有相對的聯系,致使當學員回到正常教學生活中很難將在培訓中收到的啟發運用于此,這樣就難以達到深入和全面的系統化等,一系列問題。我們在美國的體驗式教育的模式中可以看到,他們形成的是一整套相關課程設置。這樣的系統更為科學的使人能夠將培訓中的感悟和經驗通過各種相關活動,深化在日常的思維和認識中。從而能夠達到對學員的真正持續的效果。

2.1.3 參與素質拓展課程師資隊伍情況 對現有開展素質拓展課程的8所學校師資隊伍組成走訪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學校素質拓展課程的老師都來自體育教師,也有部分學校的培訓師來自于校團委、心理健康中心以及管理學、心理學等專業的老師,由于素質拓展課程的特殊性,課程既有非常強的身體參與,既有一些戶外的高刺激性的以冒險為主的項目,也有像七巧板、盲人陣這樣的以團隊協作為主,涵蓋管理學、心理學、組織行為學等多學科領域的項目,所以單一學科的老師很難完全勝任所有項目對培訓師的要求。這也直接影響了課程的培訓效果。下圖為不同培訓師參與引導的效果曲線圖

在圖2中我們不難看出,由專門學生工作者組成的培訓師及專業培訓師參與的培訓效果明顯,而且具有可持續性,專業培訓老師對學生的前期了解工作存在不足,所以培訓前期存在一個比較大的盲區,而負責學生工作的老師又缺乏專門項目指導及項目結束后有針對性的引導,也達不到最佳的培訓效果。那么在我們的這個教育體系環境下,為此成立的專業培訓師,要求必須具有相當的綜合素質水平。在現階段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也直接關系到其培訓效果和持續性的關鍵。

2.1.4 素質拓展課程效果分析 對西南財經大學2009年受訓的4 519名學員調查結果表明,68.2%的同學認為素質拓展對于改善自己的心態,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以及團隊協作精神等方面效果明顯。感覺培訓無效果的學員只占受訓學員的7%,實踐證明素質拓展培訓短期效果明顯,有益于培養學生較強的管理協調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這些都是課堂教學不能很好完成的素質教育內容,但是培訓效果仍然擺脫不了短效性的特點。美國體驗式教育協會的Smimon Priest對參與體驗式培訓的人員做了以下實驗,將受訓學員分為四個組,分別是自我訓練組、繼續訓練組、不做任何后續訓練組、以及不參與體驗培訓組(對照組)加入得到下面的訓練效果曲線圖。(圖3),通過圖表我們不難看出以下特征:(1)參與體驗式培訓后學員對事物的理解和把握明顯高于未經任何培訓的對照組,說明培訓效果明顯。(2)不同后期干預方式,效果在兩周后變化明顯,前期無明顯差別。(3)學生的自我訓練組效果好于培訓師干預組,不做任何后期訓練組在6個月后培訓影響完全消退。從實驗中我們不難看出,素質拓展課程對學生行為的改善效果不僅取決于項目的選擇,培訓師的水平,受訓人員主觀能動性的積極參與,培訓結束后期培訓的干預對培訓效果的好壞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1 美國體驗式教育分類

圖2 不同培訓師參與引導的效果曲線圖

以上對于我們現階段的高校實際情況來看有幾點難以達到的。(1)有關項目的開發,這關系到我們教育的目標。(2)培訓師本身的綜合素質及能力。(3)受訓人員的主動性。這也關系到最后一點的繼續訓練問題。由于我們的傳統教育模式問題,受訓者和被教育者一樣,往往是被動的,被安排的。這樣在高校培訓中實際有大部分的時間用在了啟發其主動性而擺脫被動狀況之中,這樣往往使得不具備長期持續性,更談不上后期培訓的干預了。這樣使得和我們的傳統教育一樣,隨著畢業典禮的進行,教育也就隨之而結束。

圖3 不同培訓后續訓練效果比較

2.2 提高素質拓展課程建議

2.2.1 管理體制改革 從調查分析的結果來看,要提高素質拓展的效果,學校相關職能部門不僅要承擔起管理監督的職能,更重要的是要起到資源合理有效配置的作用。培訓效果的好壞關系到訓前、訓中、訓后三個部分,訓前需要設計一定刺激制度,比如有部分高校也將素質拓展課程例為學生的GPA分值,或者有的學校在每期的受訓學生中評選“素質拓展之星”等,調動學生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另外,學校還應該專門配備相關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培訓部門,使各個部門單位能良好的相互配合,做到訓前做好受訓學生情況調查,有針對性地做出培訓計劃。培訓中盡量發揮高校學科優勢的優勢,將專業技能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能真正在做中學,學中做,真正實現知行合一。訓后調動各層級管理,從基層的學生干部自我培訓開始,使素質拓展工作生活化、常態化。學生的素質拓展后續工作管理體系可分為三個層級,執行層:由學生干部和班主任組成,他們負責學生工作中運用分享回顧,組織學習討論,將自我學習的理念貫穿進學生的日常工作;管理層:由體育部、心理健康中心以及各個專業學院組成,實行同級、平行管理。這幾個部門主要負責學校素質拓展新課程的開發,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拓展培訓師師資隊伍的優化及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拓展證書管理。決策層:由校領導牽頭,教務處、學生工作處及團委組成。主要負責學校素質拓展發展方向的制定以及學生素質拓展學分管理。這三個層級的工作貫穿于素質拓展工作始終,并不單獨存在拓展工作的某一個環節。

2.2.2 課程建設及師資隊伍建設 我國開展素質拓展課程的學校一般都由商業培訓移植而來,但是培訓項目一般都需要2-3小時的活動時間,與學校傳統授課的時間不符,由于我國高校素質拓展課程多半與體育課結合,但是商業培訓項目并不能完全滿足《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要求,所以傳統的素質拓展項目需要和學校的傳統課程結合,結合大學生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創新。只有將拓展運動課程化才能避開拓展運動體育游戲的俗套,補充體育課程體系。只有將拓展運動課程化才能解決課時的分配、課程的組織形式、課程的實施內容的問題。只有將拓展運動課程化才能依據學生需求和學校條件進行拓展項目的篩選、引進和改造。由于素質拓展課程多學科結合的特點,對培訓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高校來講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學科優勢資源,走出去,請進來,并且利用本校部分學科資源,定期對培訓師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結合項目特點和學校對學生的培養計劃組織學習,使項目更具專業特色,分享更能體現學科特點。

2.2.3 高校素質拓展應結合其教育特質,當前存在著對其認識不清和缺乏教育的指導思想 教育是一種對人的影響,康德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人只能通過教育而成其為人?!保?803年講稿結集出版《論教育》)也就是說教育是一種啟蒙,是一種開化人的心智,增強人對自我對世界的認識的方式,從而使人從一種未成熟狀態走向成熟,從蒙昧走向文明。教育通過對人的教化以及提供的全面的知識來來訓練的思維和認識,這些認識決定了人的行為,們常說的“知行合一”只有在這樣啟發式的教育中才可能得到持續性和決定因一個人的認識決定一個人的行為。而成熟往往不是生理生長為標準的,人的成熟應該是一種全面的發展,也就是說人的成熟取決于這個人是否能獨立生活與思考,能否面對生活與世界對自己具有獨立承擔責任的人。這樣的教育是基于人本主義的原則,而西方的體驗式教育能夠較好的體現這一原則,其參訓人員能夠自覺啟發和挖掘潛力,和這個原則為基礎的指導思想是分不開的。這就為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命題,我們要使素質拓展對學生持續性影響,那么我們必須加深對人本主義的理解,本著人本主義的原則為這個課題定下一個比較明確的指導思想,以此指導思想來制定一套相對完整的教育和教材體系,來彌補缺乏的系統性和持續性的問題。這正是我們高校素質拓展急需解決的問題——缺乏與之匹配的教育理念。

當今的高校素質拓展過于還存在著過于重視技能的發展和游戲的技巧的問題,對分享回顧帶有濃厚的商業培訓模式。更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項目的分享環節存在著一種分享模式的固定化問題。這就脫離了高校以教育為主的本質。這就也使得素質拓展僅僅簡化為傳統體育課中一個新項目的悲慘前景。

3 結 論

(1)高校素質拓展必須以教育為前提,結合體驗式教育以及啟發式教育,將此作為綜合性素質教育,而非是一種工具性課程。要杜絕穿新鞋走老路的思維,將它簡單的歸結為某一類課程。從而避免這個課程的優勢在舊的教育體制中窒息。這就要求我們重新認識,重新對組織結構實行調整。這里值得提出的是,素質拓展的優勢并非只是方法和手段上的,而在于它遵循了人性特點和以人本為先導的理念。所以為了保障其理念的發展,本著對人本主義這個根基的深入理解和認識,對西方環境與自身環境的認識,從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相應的指導思想,重視理念發展,才可能避免它在高校教育中被同化為傳統式重技術和體能的體育課。

(2)素質拓展引入我國高校教育不過短短的十年,呈現起步時間短,項目單一,發展資金短缺,從業人員水平偏低,受訓人員對項目認識不清,參與積極性不高,學校管理層級不清,后期項目開發力度不夠等系列問題。只有解決上述問題,我們才能真正提高和延續素質拓展課程的效果。我們首先要轉變觀念,從傳統的應試教育、填鴨式教育中解放出來,對教育重新的認識。本著人本主義的教育原則,改變師生之間教與學的關系,充分調動學生自我學習和訓練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掌握自我教育的習慣和方法,實現大學生全面素質提高,最終真正實現學生的“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標。

[1] 關于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意見.中青聯發[2002]14號.

[2] 廉海明,簡論大學生素質拓展對高校素質教育的作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1).

[3] 肖 旭,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背景下的高校體育管理機制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08).

[4] 孫克成,拓展訓練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良性影響的價值探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09).

[5] 楊自伍. 教育:讓人成為人[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The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Effect of Outward-bound for Nation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tudents Program

PENG Ning

Outward-bound,also known as experiential training, Is a new mode of self-learning.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Outward-bound of Nation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tudents Program in 2002, More than 60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ook part in this program.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ffect of this program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effect of this program is still questionable. This article also puts forward some practical proposals for reform of the program, Hoping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effect and guarantee the improvement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Colleges; Outward-bound; Effect; Research

G895

A

1007―6891(2013)04―0137―05

2013-01-05

西南財經大學體育部,四川 成都,610071。P.E. Dept.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of Finance&Evomomy, Sichuan Chengdu, 610071, China.

猜你喜歡
培訓師體驗式素質
還剩幾只
企業內部兼職培訓師隊伍建設實踐探討
體驗式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體驗式作文教學之我見
高鐵乘務員的素質要求及其養成
除法豎式的體驗式學習
體驗式學習,讓快樂充盈高中地理課堂
素質是一場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質
我國第一批FIDIC國際認證培訓師候選人初審培訓班在京圓滿結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