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2013-07-25 08:15王曉剛馮瑋
教育探索 2013年5期
關鍵詞:高職院校問題對策

王曉剛 馮瑋

摘要:針對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一要大量聘請一線技術員、專家擔任兼職教師;二要轉變觀念,培養學校自己的雙師型教師;三要加強校企合作,培養實用型人才;四要建立雙師型教師的終身培訓體系;五要完善雙師型教師的保障制度。

關鍵詞: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3)05-0096-02

一、雙師型教師的概念

1.高職教育的基本概念

在了解“雙師型”這個概念之前,首先簡單的介紹一下高職教育的概念。高職教育的發展已經成為了當今中國的熱點問題之一。高職教育的全稱是高等職業教育,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個名詞,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我國興起的開辦短期職業大學教育的時期。高職教育是以系統地學習某一項從業技能,提高學生的從業水準為目的開辦的高等教育。職業教育需要成為滿足大眾教育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要放在更實際、更突出的位置上去發展。職業教育的發展既有利于大力緩解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緊缺的現實狀況,又有益于轉移國內農村富余勞動力,還能增加社會就業崗位。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職教育擁有職業性和實踐性兩個基本特征。高職教育可以提升就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促進社會就業率的提高。正是這些高職教育所具有的獨特性,使得它在我國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2.雙師型教師的涵義

1998年國家教委頒發的《面向21世紀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原則意見》首次明確地提出了雙師型教師的概念,明確指出,雙師型教師是指“職教教師應該是既能從事理論教學,又能進行實踐性教學的工程師或技師”。

“雙師型”教師從高職院校的整體層面來說,可以分為專業理論性教學的人員和技能實踐性的教學人員,這些人來自不同的行業,有專業的高職教師,也有來自企業的人員,這些人都有著豐富的行業從業經驗。而對個體教師而言,就是以雙證作為衡量標準,即以是否具有教師資格證、行業技能等級證判斷是否具備“雙師型”教師的資格??梢哉f教師加工程師,是對“雙師型”教師最簡單明了的概括。

從外在的形式來看雙師型教師需要具備教師資格證和職業技能等級證,而從內在的能力與素質來講,“雙師型”教師需要具備如下能力:

(1)扎實的專業基礎。專業知識的掌握是教師能力最重要的體現,沒有良好的知識儲備也就無法按時保質地完成教學任務。

(2)優秀的教學能力。教學能力是一個教師的基本素質,作為“雙師型”教師,不僅要有專業課理論的教學能力,而且還要有實踐操作的教學能力,這就需要教師有著豐富的行業從業經驗,能把最先進的技術帶人課堂,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3)社會交往能力。雙師型教師往往是學校與企業聯系的橋梁、紐帶,他們承擔著學校與企業的信息的交流的重任,要把企業的需求告之學校,同時也要組織高職院校的學生深入企業一線進行實習。這也要求雙師型教師必須要有優秀的社會交往和溝通的能力。

(4)管理與創新的能力。管理能力是“雙師型”教師不可或缺的能力。作為行業中的高技術人才,需要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才能對企業的員工與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良好的管理培訓。創新能力更是技術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社會不斷發展,技術不斷進步,要求高技術人才要不斷地提高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以適應一線技術的發展要求。

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與高職院校的努力下,我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時也面臨著許多問題。目前,我國已進入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深水區,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成為當前的重中之重。相應的,國內的職業教育也需要在體制上、教育培養模式上進行改革和完善。

首先,有實際行業從業經驗的教師比例偏少,大多數教師都是高校的畢業生,他們并未在技術領域從事直接的技術工作,就直接來到高職院校任職,這些教師缺乏實際的操作經驗,實踐水平偏低。其次,高職院校的教師待遇偏低。待遇偏低則不能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來高職院校任職,更缺乏對高技術人才前來任職的吸引力,與普通高校相比,缺少競爭力。再次,高職院校與企事業單位的聯系不夠緊密,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無法直接擔任一線工作,人員的人事調動程序也過于復雜,不利于高職院校教學人才的引進。

專業課教師缺乏行業實踐經驗,在實際操作方面存在短板,無法將最前沿的應用技術帶到課堂,也勢必影響學生日后的就業。社會還未形成職業教育的終身學習體系,教師缺乏繼續學習的動力,職業人才的繼續學習只能通過不甚規范的職業培訓等形式進行,嚴重影響了職業人員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使職業能力的發展形成虎頭蛇尾的局面。長此以往,必將對企業競爭力和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目前,兼職教師隊伍仍然滿足不了職業院校的發展需要。學校擁有的“雙師型”教師偏少,無法形成學校教學的中堅力量,這也直接造成了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質量下降的后果,學生實踐能力不足。高職院校與企業缺乏聯系,不能將企業的實際需求與學校的教學相結合,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就業的困難。當前,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的流失率較高,高職院校的薪資待遇還要進一步提高,國家的財政投入還要進一步加大。缺乏競爭力的薪酬待遇,使得高職院校的“雙師型”教師流失嚴重,留不住人才已經成為高職院校發展的瓶頸所在。特別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高職院校,更需要國家財政的進一步支持,實現校企合作,定點培養,以解決師資隊伍建設中的問題。

三、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對策

1.大量聘請一線技術人員、專家擔任兼職教師

高職院校的特色是為社會提供應用型的技術人才,這個特色要求高職院校的教學要以動手實踐為主,而不是理論教學為主,這就需要把長期工作在一線工廠的高級技術人員、專家聘任到教師隊伍中來,為學生帶來最前沿的技術信息,為學生的動手實踐提供指導。擁有足夠數量的、高質量的兼職教師,可為高職院校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轉變觀念,培養學校自己的雙師型教師

高職院校領導要轉變理念,革新教學管理思想,重視兼職教師的引進,通過兼職教師的帶動,培養自己的“雙師型”教師骨干。為此,要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學校內部教師培訓體系,培養一支學校自己的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骨干隊伍,為高職院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打下基礎。

3.加強校企合作,培養實用型人才

高職院校人才的培養應該緊跟企業發展的需求:為企業培養大批實戰型的技術人才。這就需要企業的一線技術人才深入到高職院校的教學活動中,充實“雙師型”教師的隊伍建設,將先進的技術理念帶入課堂,同時將學生帶到最前沿的技術實踐基地中來,為學生畢業前掌握最核心的技術做出努力。

4.建立雙師型教師的終身培訓體系

學習化社會理論與終身教育思想,是人類應對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對教育挑戰的對策,也是與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相適應的。學習化社會必須以開放的教育體系制度為基礎,具備終身學習和終身教育的環境條件。有中國特色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要站在現實需求的基礎上,以學習化社會的需求為導向,以完善的終身學習體系構建為目標。.這個理念同樣適用于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高職院校教師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緊跟社會人才市場的需求,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職業人才。終身學習強調每一個人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要不斷地接受教育與主動學習,時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增強自己的應變能力,這一理念與時代、社會以及個人的內在實際需求是相符合的。我們可以通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三種學習途徑來達到終身學習的目標。我們正處于知識大爆炸時代,也許之前所學的知識早已落后,假如沒有一以貫之韻“充電”,那么我們就會被這個前進著的社會所淘汰。這個社會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我們的職業教育在培養學生一技之長的同時,也要告訴學生們,學校教育只是工作生涯的一個準備階段,只有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才能有效應對以后在工作生涯中遇到的各種挑戰。

5.完善我國雙師型教師的保障制度

首先,應該加大財政投入,支持高職院校教師工資待遇的提升及實踐經費的投入。特別是,對于中西部的高職院校,只有給予教師良好的薪資待遇,才能留住高技術人才,不至于造成人才的流失。其次,要完善兼職教師的聘用制度,給兼職教師更多的保障,讓他們安心在高職院校擔任教學實踐任務,充分發揮其優勢作用。再次,鼓勵實力雄厚的企業投資高職院校的建設,成為高職院校發展的堅實后盾,定點培養企業所需要的技術人才。這樣,企業的用工需求和學生的就業需求都能得到更好的滿足。

猜你喜歡
高職院校問題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