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載移動互聯網的傳輸網絡組網模式分析

2013-07-30 07:02韋澤訓
中國信息通信 2013年6期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

韋澤訓

摘 要 為更好的滿足移動互聯網業務傳輸承載和網絡架構變化,通過分析移動互聯網的業務特點和發展趨勢,并比較承載移動通信系統的幾種典型傳輸技術,提出了承載移動互聯網的三種傳輸組網模式,并對其系統組成和網絡結構進行分析與討論,得出在不同條件下,選擇最適合承載移動互聯網的傳輸組網模式。

關鍵詞 移動互聯網 傳輸組網模式 PTN

1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快速發展,以3G/3.5G/LTE為基礎的移動通信網與互聯網融合漸次推進,移動互聯網數據業務成為通信業務增長的新引擎,并不斷豐富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人們可以在漫步、車載、旅行等行進活動中,使用移動臺進行語音通信、在線聊天、網頁瀏覽、手機網游等。M2M(機器到機器)、M2P(人機通信)、P2P(人與人)的無線數據傳輸,這種將來無處不在的泛在網絡通信發展,將從傳統型網絡向移動型網絡過渡??梢灶A見,無縫覆蓋的移動互聯網,將會成為信息社會長期穩定依托的主要基礎網絡之一。移動互聯網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首先,從業務應用層面看,移動互聯網繼承了計算機互聯網的應用,主要業務仍然是PC互聯網業務的內容平移[1],巨大的數據流量將對承載移動互聯網的傳送網絡模式提出新要求。據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0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與3G用戶調查報告顯示[2],移動互聯網絡業務主要包括了網頁瀏覽、在線聊天、信息搜索、手機閱讀、手機網游、音樂下載、社區網絡、圖片下載、手機電視、郵件收發、可視電話、手機微博、手機炒股等15種主要業務,其中應用手機上網進行網頁瀏覽新聞的達到90.8%、在線聊天的47.9%、信息搜索的達到46.9%??梢?,PC互聯網中的新聞瀏覽、在線聊天與網游、信息搜索和視頻業務,仍然是移動互聯網主要業務。據預測,至2014年全球移動互聯網數據流量將在2009年的基礎上增長39倍[3],這種海量的數據信息交互傳送成為移動互聯網的重要特征。

其次,從用戶規模發展看,移動互聯網用戶發展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截止2010年底,全國移動用戶達到8.59億,其中,3G用戶達到4705萬戶;全國手機網民數凈增0.69億,達到3.03億,占手機用戶的35.27%。隨著智能移動互聯網終端的種類增多、價格走低,以及用戶對移動互聯業務的熟悉,移動互聯網數據用戶規模將迅速擴大。

第三,從網絡結構層面看,隨著3G移動通信IMS(IP多媒體子系統)的全面部署,以及未來LTE(長期演進)系統的引入,移動網將逐步IP化,數據速率可達到100Mbit/s甚至更高,在未來幾年,移動網下行與回傳業務數據量都將爆發性增長,據預測,未來5年,干線網流量將以60~70%的速率高速增長,容量將是今天的10~15倍[4]。且移動互聯網數據業務具有突發性強,不易預知的特點。

總體來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3G/3.5G/LTE網絡以數據業務為主,數據業務流量大、突發性強,端到端的數據業務具有高QoS特點,網絡要求較為精確的頻率與時間同步。因此,移動互聯網需要承載多媒體IP數據業務的柔性傳輸“管道”。

2 移動通信傳輸網典型技術比較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隨著數據業務流量的爆發性增長,巨大的數據流量將推動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電信運營商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建設可承載可監管的精品傳送網絡,成為智能管道的提供者,實現端到端的寬帶傳輸,給客戶以最好的業務感知與體驗。目前,可承載移動網絡傳送的傳輸技術主要包括SDH(同步數字系列)、MSTP(基于SDH的多業務傳送平臺)、DWDM(密集波分復用)、OTN(光傳送網)和PTN(分組傳送網)方式,以及骨干節點采用的ASON(自動交換光網絡)技術。幾種技術的主要特點比較見表1。

移動通信2G網絡主要以語音業務為主,由表中對比可見SDH/MSTP在2G時代有較好的承載優勢。移動互聯網時期的3G/3.5G/LTE網絡,基站IP化,TDM方式承載的基站變為IP方式承載,以高帶寬、突發性強的數據業務為主,由表中對比可知,SDH/MSTP技術剛性分配機制和TDM方式,不易滿足這種變化,而PTN方式分組交換和統計時分復用的處理更具優勢。但考慮保護運營商投資,在2G/3G共存時代,SDH/MSTP的傳輸方式仍將與PTN傳輸方式共存。

3 承載移動互聯網的傳輸組網模式

在移動互聯網絡時代,移動互聯網的傳輸與網絡技術不斷發展。其中,接入網的變革集中在空中無線接口的寬帶化,基站完成了BBU(基帶單元)與RRU(射頻單元)的分離,BBU與RRU之間傳輸相對獨立,可以選用基于CPRI(公共無線接口規范)接口或SDH/MSTP/PTN標準的任何數據傳輸形式,因自成網絡,傳輸技術對其影響較小。移動傳輸的城域網層面表現為基站接口IP化,使傳輸承載IP化;SDH/MSTP將逐漸淡出,PTN分組化傳輸逐漸占據主導;隨著用戶在線比提高,數據業務顆粒加大,收斂比降低,城域網網絡結構呈扁平化趨勢,匯聚層與接入層分層不再明顯,使匯聚層淡出[5]。移動傳輸的核心網骨干層需要巨大的傳輸容量和流量轉接,過渡階段在DWDM系統中引入基于OTN交叉連接,實現波長級調度的靜態光聯網;逐步基于OTN引入ASON,完成動態交換的光網絡。下面分析移動互聯網在骨干核心層和匯聚接入層的傳輸組網模式。

3.1 SDH/MSTP/OTN+PTN的混合組網模式

在移動互聯網初期,3G基站逐漸IP化,但數量少、密度低,PTN設備可逐步引入滿足3G基站數據業務;且單基站數據流量小,業務顆粒有限,使得無線網絡匯聚層與接入層分層還比較清楚;而2G網絡基站仍然依靠SDH/MSTP環傳輸。因此,在無線網的匯聚層/接入層可采取SDH/MSTP+PTN的混合組網模式,如圖1所示,即在MSTP環路的基礎上,再疊加組建FE/GE/10GE(Gigabit Ethernet千兆以太網)環,滿足接入層TDM 業務和IP業務的同時接入,以及兩種業務的分離承載[6];核心網骨干層仍基于SDH/MSTP/DWDM/OTN的組網模式。其中接入層的SDH/MSTP可組建155Mbit/s、622Mbit/s傳輸環,匯聚層的SDH/MSTP可組建2.5Gbit/s、10Gbit/s傳輸環;無論匯聚層還是接入層PTN,可在SDH/MSTP環路的基礎上,再疊加組建FE/GE/10GE環。

3.2 SDH/MSTP/OTN:PTN的獨立組網模式

隨著移動互聯網建設的深入,3G/LTE網絡All IP后,其業務發展轉變為端到端LSP方式,而原有2G網絡仍然主要為TDM的語音數據業務。因此,可新建PTN分組傳送平面,和SDH/MSTP網長期共存、單獨規劃、共同維護的組網模式[6]。在無線網絡的匯聚/接入層,可采取2G網絡傳輸承載繼承SDH/MSTP環網,而3G/LTE網的傳輸承載網絡建設獨立的PTN環網,如圖2所示。其中接入層的SDH/MSTP可組建155Mbit/s、622Mbit/s傳輸環,匯聚層的SDH/MSTP可組建2.5Gbit/s、10Gbit/s傳輸環;匯聚/接入層可組建GE/10GE速率組環。區域小話務量或小顆粒業務經接入層再進入匯聚環收斂;區域大顆?;虼罅髁繕I務則匯聚層淡出,直接通過接入層,進入核心網骨干層傳輸。骨干網則以DWDM為基礎的靜態光交換網絡OTN為主。

3.3 DWDM/OTN/ASON+PTN的聯合組網模式

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高級階段,2G網絡逐漸淡出,基于3G/3.5G/LTE的移動互聯網成為主體網絡[4]。無線網絡的匯聚/接入層均采用PTN獨立組網,核心網骨干層則基于OTN引入光交換路由節點設備,使用IP over DWDM/OTN等技術構成動態的自動光交換網絡ASON,實現全IP業務高質量有效承載,這種DWDM/OTN/ASON+PTN的聯合組網模式如圖3所示。

4 結束語

隨著我國2008年進行電信重組、2009年頒發3G牌照、2010年開啟三網融合,通信產業全面進入移動化、IP化、寬帶化和融合化的全業務運營時代,移動互聯網及其傳送網絡向All IP演進。為適應移動業務發展和網絡架構的變化,承載3G/LTE移動互聯網的傳輸網絡組網模式也將逐漸發展變革,從混合組網、獨立組網到聯合組網模式,在不同的階段和不同的條件下,選擇最適合的組網模式,是建設移動互聯網時代傳輸網的最佳選擇。

參 考 文 獻

[1] 李安民.從電信運營商角度審視移動互聯網的本質趨勢和對策[J].電信科學,2011,27(1):7-10.

[2]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0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與3G用戶調查報告[R].

[3] 張,周旭等.面向移動互聯網的融合內容分發網絡總體架構設計[J].電信科學,2011,27(1):16-23.

[4] 韋樂平.電信網發展的戰略趨勢與挑戰[J].電信科學,2011,27(1):1-6.

[5] 韋樂平.光網絡的發展趨勢與挑戰[J].電信科學,2011,27(2):1-6.

[6] 王曉義.基于PTN的城域傳輸網建設策略探討[J].電信技術,2009,6:13-16.

猜你喜歡
移動互聯網
微信在金融中應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移動新聞客戶端信息推送特點及問題分析
分享經濟的價值創造模式及其影響
基于移動互聯網絡環境的MOOC微課程研究
微美學
智能手機在大學生移動學習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鍵智能報警系統設計與實現 
O2O電子商務模式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