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早期復極變異和臨床診斷意義

2013-08-15 00:54吳文典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3年8期
關鍵詞:心內膜心外膜變異

吳文典

(廣西合浦縣人民醫院心電圖室 廣西 合浦 532600)

早期復極變異(ERPV)泛指健康人群或者身體無其他不良反應的人群出現ST段抬高的心電現象。這種現象可以是正常心電圖的變異,但和其他的心臟病發作也有著一定程度的關聯性。因此,了解ERPV的心電圖發生機制,臨床表現以及ERPV和其他ST段抬高心電圖的差異性,對臨床診療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1 復極變異發生的概率

健康人群中產生復極現象的人不在少數,而且逐漸向年青化轉變。在流行病地域性調查顯示中顯示,該現象的出現人群具有顯著的區域性特點。根據相關報道,在對6014位美國空軍的健康體檢中,發現有91%的人出現了早期的復極現象。心電圖臨床表現主要出現一個以上的胸導聯ST段抬高0.1-0.3mV.而參加體檢的24歲以下的529名男性有93%的人表現出復極現象。該結果明顯高于同年齡階段的女性參檢者。早期復極變異現象的發生人群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點,主要是黑人的患病率明顯高于白人,以非洲,拉美,印度部分區域的人群居多。[1]

2 早期復極變異的心電圖類型及其特點

早期復極變異心電圖的類型:

2.1 按照預后分:①病理條件下的早期復極現象;②平穩良性狀態下的復極現象。

2.2 按照心電圖類型分:①QRS波群振幅和時限大大縮短,并且呈現明顯的不對稱現象。②下壁出現ST段的異常抬高;③心尖部出現ST段的異常抬高,主要體現在V3-V5導聯;④V1-V3導聯中,出現前間隔的ST段抬高。⑤ST段抬高現象出現不同區域的不同特點,根據不同的患者具有相對明顯的差異性。[2]

3 早期復極變異的發生機制

ERPV的發生機制在醫學界至今尚無標準解釋,目前只能根據已有的文獻知曉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3.1 心室除極不同步:從犬科動物的試驗中發現,乳頭肌區域的除極順序是從心肌中層同時想心外膜和心內膜擴散。想比之下,心室游離壁的除極順序是從心內膜逐漸向心外膜逐步擴散。由于除極的時間和順序不同步而出現了部分心肌細胞的提前復極。

3.2 一部分心肌細胞提前復極:在常規的ERPV病例的心臟表面電位檢測中我們發現①左室前壁和右壁除極時間要提早將近五十到六十毫秒,相比之下,右室和左室后基底部的除極化會有所延遲,時間之后通過都會大于六十毫秒。②優勢J波段的分布區域不一致,特別是左室側壁出現激動時在五十三秒前后會出現較為明顯的波動,在心外膜除極完成以后出現J波形成。③前壁除極是由心內膜逐漸向心外膜單向進行的,而后壁除極則是從心肌中部同時向心內膜和心外膜除極,因此,后壁除極速度明顯高于前壁除極速度。

3.3 離子流的區域性差異和其他因素的影響:離子流區域性差異以及遺傳性基因變異,過度超負荷運動以及自主神經的張力性改變都會不同程度導致ERPV的發生。

4 早期復極變異的臨床意義

早期復極變異對于心電圖醫生準確的診斷具有一定的挑戰。如何精準的確立ST段抬高患者的病情,對后續的治療具有重大的參考價值。因為ERPV患者的病情原因以及是否需要繼續進行介入治療,準確的判斷預后都需要借助心電圖的正確診斷指導。

4.1 早期復極變異者絕大多數屬于良性改變:良性的復極變異者在經歷劇烈的運動后都會伴有ST段的上揚,但是靜息一段時間后又會重新恢復到等電位線。早期的ERPV良性者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和其他的健康人群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方面基本沒有差異。再者,ERPV的心電圖現象和部分正常的心電圖在變異上出現某種程度的重合。

4.2 部分早期復極變異與心臟疾病相關聯:近些年部分早期復極變異患者出現心臟疾病反應,這種現象引起了部分心電圖醫生的關注。

4.2.1 早期復極變異與猝死:有報道稱一名身體健康的黑人運動員在休息室發生了不明原因的猝死,在一個月以前的心電圖檢測中發現了該運動員有早期的復極變異現象。但是在進一步的尸檢中卻沒有檢查出患有心臟疾病的跡象。

4.2.2 早期復極變異和心肌?。撼掷m性的ST段抬高可以作為肥厚型心臟病一個診斷依據。一例50歲男性出現ERPV改變,并且先前已經診斷出患有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影像學診斷中顯示冠狀動脈造影陰性。還有一例42歲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也存在持續性的ST段升高。本院曾經接診過一個15歲的青少年,先期有過暈厥病史,心電圖檢查也有ERPV改變。但是經過進一步的超聲診斷,沒有發現患者存在心肌梗阻。[3]

4.2.3 早期復極變異與冠心?。罕驹涸?011年4月到2012年4月中接診了300名胸痛為主的患者,在進行常規的心電圖檢測中發現,約有20%的病人診斷出ST段增高,其中約30%的人中診斷出ST段抬高類型的急性心肌梗塞,并且早期診斷出了ERPV現象。對36例ERPV患者進行平板運動檢測,發現其中的8例陽性后,再對這8人進行冠脈造影確診為冠心病為4例。而運動試驗陰性的28例中冠脈造影均為陰性。因此,運動試驗對鑒別ERPV是否為引起冠心病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4.2.4 早期復極變異與Brugada綜合征:根據相關報道,下壁導聯ST段改變出現的ERPV可能與Brugada綜合征有著直接的關聯性。這種類型的患者往往有心律失常,暈厥的病史,病情嚴重的甚至出現急性猝死。

4.3 早期復極變異必須與其他非缺血性或者缺血性ST段抬高鑒別:比如心肌梗死后綜合癥,急性心包炎,左心室肥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特發性ST段抬高型綜合癥,心室起搏心律等,都會出現和早期復極變異同類型的ST段抬高現象,不容易準確的診斷,乃至心電圖專家都有很大的誤診率。因此,需要引起格外的重視。

5 總結

綜上所述,一般早期的ERPV多為良性改變,但是部分患者需要重點考慮ERPV和心臟疾病的關聯性。作為一位基層的心電圖工作者,應該對ERPV患者中有既往胸痛,暈厥,猝死家史的患者格外注意,認真分析他們的臨床心電圖特點,實時觀察他們的ST段演變動態,并且和其他相似性較強的ST段心臟疾病互相鑒別。為了進一步提高EPRV患者的病情診斷的準確性,還需要同時利用其他的輔助性診斷,比如超聲心電圖,平板運動試驗以及心肌酶和肌鈣蛋白檢查。把多種檢查結果與現階段ST段心電圖現象綜合判斷,才能得出詳實的心電圖診斷結果供內科醫生參考。

[1]王小嘉.路宏.白玉云.李玲 早期復極綜合征流行病學調查研究[期刊論文]-心電學雜志,2003,22

[2]魯端,劉子榮,王麗霞,周靖偉,李小麗.早期復極變異的臨床意義探討[期刊論文]-中國現代醫生2009,47(13)

[3]劉子榮,王麗霞,周靖偉,李小麗.早期復極變異的臨床意義探討[期刊論文]-中國現代醫生,2009,47(13)

猜你喜歡
心內膜心外膜變異
心外膜與心臟修復再生
心外膜脂肪組織與代謝綜合征和心血管疾病關系的研究進展
變異危機
變異
心外膜在心肌梗死后心肌修復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超聲心動圖診斷成人完全型心內膜墊缺損合并單心房1例
左心房心內膜去神經化射頻消融治療難治性血管迷走性暈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假性deta波時限在室性期前收縮中的診斷價值
房顫與心外膜脂肪研究進展十點小結
變異的蚊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