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英語口語課堂中的文化教學

2013-08-15 00:49張燕花
湖北開放大學學報 2013年5期
關鍵詞:外語教學口語交際

張燕花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公開學院,廣東 廣州 510425)

在英語語言教學中尤其是口語教學中進行文化導入,培養學習者的實際有效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勢在必行。本文將以《新編交際英語聽說教程》(唐桂民,楊麗編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修訂版)為例,談談筆者在給英語專業一年級學生的口語課堂教學中文化教學的一些嘗試。

一、口語課堂上中西文化教學的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旅游、學習、工作和生活,特別是這些年來興起的“漢語熱”和國家對漢語國際推廣的大力支持,我們學習外語的目的不再只是為了目的語文化的單向導入,而是為了雙語文化的相互交流。誠如劉長江所言,“文化因素是跨文化交際的重要制約因素?!涣私怆p方的文化異同,交際雙方就很難做到真正有效的交流,甚至會導致交際失誤和交際失敗?!盵1]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也明確提出要求,除了強調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準確性外,還要培養他們 “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 寬容性以及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以適應日益廣泛的國際交流的需要)。而口語課程作為英語專業基礎階段必修的核心課程,本身的教學目標也是強調在學生有一定語言輸入的同時,鍛煉他們學以致用的能力,不僅要能聽得懂,還要能夠有效的甚至是成功的交流。

綜觀近年的高校在校生,他們多數從幼、小就接觸了英語,成長的環境也充斥著各種不同形式的異域文化,他們對外來文化尤其是發達的歐美國家的文化來者不拒,而他們自身的中國文化素養卻欠缺的令人擔心。因此,在口語課程中進行中西文化兼容并舉的文化教學,既有理論的支持,也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需要。

二、口語課堂上文化教學的內容

Wolfson曾著書指出:“在與外國人交往時,本族人對于外國人的語音和句法方面的錯誤往往比較寬容。與此相對照的是,違反講話規則卻常常被認為是不懂禮貌”。[2]因此,在學習語言的同時,還要學習該語言所承載的文化,了解其文化規約下的語用規則,畢竟因為文化無知導致的語用錯誤往往比語言方面的錯誤更嚴重。

從語用學的角度看跨文化交際的語用失誤和探究文化教學,根據英國斯特大學Jenny Thomas 的語用學研究,她把語用失誤劃分為兩種:語用語言失誤(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語用失誤(sociopragmatic failure)。[3]語用語言失誤,是指二語學習者賦予某個話語的語用意義不同于本族語者通常賦予該話語的語用意義,或者是二語學習者將其母語的言語行為策略不恰當地遷移到第二語言中來,即: 在使用外語時套用了母語的模式。社交-語用失誤是指由于文化背景差異導致語言形式選擇上的失誤。它具體涉及到在什么場合講什么話,怎么講才合體,以及同對話雙方的關系、身份及熟悉程度甚至當時的社交氣氛都有關聯,但是這兩種語用失誤的劃分不是絕對的。

林汝昌在《外語教學的三個層次與文化導入的三個層次》中總結了外語教學的三個層次:語言結構、語言結構文化和語用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有機組合,前兩個層次重點在語言及文化知識的講授,后一個層次重點在于實踐;并指出了外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重點是導入有關詞匯的文化因素和有關課文內容的文化背景知識,第二層次導入的內容是交際文化模式中下涉及的不同語言的文化習慣言行禮節,其中包括、稱呼、招呼、告別、就餐、住宿、邀請和答謝、遺憾和同情等等。第三個層次導入的是深層的文化分析,從東西方的文化、歷史、哲學傳統和價值觀的不同的根源來分析東西方民族不同的思維模式。[4]

從以上理論的角度,再結合筆者實際的口語教學實踐和所使用的教材《新編交際英語聽說教程》(教材的主要內容是日常生活最有可能碰到的交際活動,如介紹與問候、談論天氣、打電話、指路、就餐、消遣娛樂、看病、郵局、住房、觀光等),筆者認為口語課程的課堂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敏感,減少不同文化交際時可能的語用失誤,因此在口語教學課堂上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語言實踐交際練習,并在學生的交際過程中滲透交際主題所涉及的語言結構文化和語用文化,而文化導入的層次則以林汝昌所提出的文化導入第一、第二層次為主。

(一)語言結構文化

《新編交際英語聽說教程》課本主題如其名,以達成有效的日常交際為目標,內容涉及實際生活中常見的場景,每一單元內容的呈現形式都是對話(dialogues)為主,相關詞句補充為輔。課堂教學上也主要以學生的對話練習為主。雖說日常生活用詞相對簡單,學生也會盡可能地使用自己有把握的詞句來完成交際任務,但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異,學生還是會不自覺的情況下犯一些語言-語用錯誤。如在第一單元的“Introduction and Greetings”(介紹與問候),被點名要求向老師作首次見面的自我介紹時,部分學生會很自然地說“Good morning,teacher. My name is …. I’m from…,… I very like playing basketball.”漢語里,我們尊稱老師為“老師”或“姓+老師”,但英語中teacher卻不是稱呼語,也不是尊稱。在英語國家里,對老師的尊稱通常是在姓前冠以Mr.,Mrs,Ms 或Miss,對于教授或副教授,一般在姓前加上Professor. 甚至如果老師許可,還可直呼其名。中國的學生用英語表達“我很喜歡…”時,很容易不自覺地就直譯成“I very like…”。英語中的very(“很”)雖是副詞,卻很特殊地不能直接用來修飾動詞,而是搭配 much,表達為“I like … very much”。這些語言語用上的差別經由學生口語練習中出現的失誤,反復強調而得以慢慢糾正。

(二)語用文化

《新編交際英語聽說教程》教材主要圍繞生活中的:介紹與問候、談論天氣、打電話、指路、就餐、消遣娛樂、看病、郵局、住房、觀光等展開對話。如此交際文化模式的對話設置最適宜進行規約化語用文化的滲透。比如,在“介紹與問候”,初次見面和熟人見面,正式和非正式場合的問候語是不同的。How are you? 既不是萬能的,也不完全等同于 How are you going on? 或 how are you doing? 在英語國家,同學或同事一天中初次相見,通常說 How are you? 但是 how are you getting on? 這樣的問候通常暗示說話人已經知道對方正在干些什么事情,因此詢問進展情況如何。而如果是在正式場合中,一位學生被介紹誒一位教授時,學生可以說“It’s nice to meet you.”并握手,在這種場合如果用How are you? 就不合適了。

生活中的交際無處不存在文化的規約。再比如我們大家天天都會做的事“打電話”,現在我們都很有可能經常打電話用英語跟外國人聊天或談生意談工作,也感覺自己的電話英語很不錯??墒且槐久绹司帉懙臐h語口語教材“Speak Chinese in China”的“文化注釋”中有一條卻指出,美國人打電話,在問候之后,進入談話正題之前,總要說些無關緊要的閑話(small talk)[5],而在結束電話之前也是要雙方交換告別套語后談話才算結束。初學英語的中國學生有時會說出“That’s all. Bye”或“Em,I have nothing to say,so goodbye”,這樣一類的話就掛了,讓人感覺很唐突,有些不禮貌。

(三)中國傳統文化

苗麗霞《近20年我國英語文化教學研究述評》一文的總結中指出了“我國英語文化教學將呈現的兩個發展趨勢:其一,文化教學中的文化日益多元化和復雜化;其二,文化教學的主要目標日趨本土化?!盵6]語言交際的本身就伴隨著文化交流,因此英語學習中的文化教學內容除了目的語英語文化外,還應兼具自身的母語文化,甚至還可以包括其他文化。中國的發展讓所有“made-in-China”遍及世界各地的同時,我們也在努力讓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國。只有學貫中西才能具備真正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才能很好地借助英語這個國際通用的信息媒介向世界介紹和傳播中國文化。即使我們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可是反問一下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又了解多少,甚至對自身攜帶的文化元素又有幾分敏感與明白?類似英語中how are you? 的問候語,中文就只有“你吃飯了嗎”?看見同學晚上7、8點時在操場慢慢地走,我們的第一句問候語還是“你吃飯了嗎”?在介紹中國人的各種稱呼語時,你是否知道趙元任先生在曾著文列舉的114種對于親屬的稱呼語?在向外國朋友介紹你的國內之旅或者節日經歷時,你是否都能用英語很好地介紹了中國的景點、節日和美食? 語言來自生活,交際的言語處處都有文化的痕跡。因此在《新編交際英語聽說教程》的英語口語課堂上滲透中國傳統文化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英語語言文化內涵特征的理解,促進英語學習效果,更有利于中外積極友好的國際往來。

三、口語課堂上文化教學方法

(一)角色扮演(role-play)

口語課堂上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角色扮演。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一個既定的主題或場景,并且課本的練習都是鍛煉學生為完成某個任務或實現某個目標而發生的交際,有效的交際就一定要有很好的互動,互動的形式可以是1對1兩者之間,也可以是n 對 1的交叉。例如第九單元的“Shopping”,在要求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表述產品和質地、質量、款式和用料以及討價還價的基本常用語句,隨后的課堂活動就把教室變成一個購物廣場,一些學生是賣家(都被給予了物品進貨價),一些學生是買家,看哪些學生能很好地用英語賺到最多的錢。

(二)學生主講的專題講座

例如第六單元的“Recreation and Entertainment”(消遣與娛樂)和第十五單元的“Travel and Sightseeing”(旅游與觀光),主題很大,涉及面可以很廣,可以事先布置學生就一些具體的方面進行專題介紹。如安排幾個學生介紹他們喜歡的電影、歌曲或舞蹈,學生可以用任何他們覺得有趣有用的形式用英語詮釋既定的主題。

(三)影視評述

在課堂上插播一些15~20分鐘的影視短片,讓學生觀后分析片中出現的文化現象,如就餐文化,娛樂休閑,談論天氣方式;也可讓學生比較影片中出現的文化沖突與矛盾;也可讓學生模仿表演短片中的某個場景片段。這些活動的安排既可以調節活躍課堂氣氛,也很形象有效地導入了文化教學。

以上所提的只是一些具體的教學技巧和活動。類似的活動還有很多,如師生互動的角色扮演,讓學生判斷老師在互動中存在的錯誤的語用以及不恰當的體態舉止,還可以穿插一些“看動作猜詞”之類的詞匯游戲調節課堂情緒?!敖淌裁础焙汀霸趺唇獭倍夹枰匾獾脑O計和安排,而活動的開展都應有明確的目的和周全的安排。

筆者深信隨著科技、經濟的發展和語言文化教學研究的深入,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都會日趨多元化和復雜化。筆者所談的只是自己在多年的口語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以多樣性的英語語言練習活動為基,以隱含在交際活動后的語言文化為色,勾畫出的在英語口語課堂既生動有趣,又能讓學生相互學習,增長中西文化見識。期望以此能幫助學生提高他們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 寬容性以及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實現真正有效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1]劉長江. 談外語教育中目的語文化和本族語文化的兼容并舉[J].外語界,2000,(2).

[2]胡文仲. 不同文化之間的交際與外語教學[J]. 外語教學與研究,1985,(4).

[3]胡文仲. 文化教學與文化研究[J]. 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1).

[4]林汝昌. 外語教學的三個層次和文化導入的三個層次[J]. 外語界,1996,(4).

[5]魯健驥. 對外漢語教學基礎階段處理文化因素的原則和做法[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0,(1).

[6]苗麗霞. 近 20年我國英語文化教學研究述評[J]. 中國外語,2007,(11).

猜你喜歡
外語教學口語交際
情景交際
從震旦到復旦:清末的外語教學與民族主義
交際羊
酒中的口語詩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提高口語Level 讓你語出驚人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口語對對碰
外語教學法的進展
交際中,踢好“臨門一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