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性知識視角的“楓橋經驗”研究

2013-08-19 08:18尹華廣
觀察與思考 2013年10期
關鍵詞:楓橋經驗楓橋經驗

□ 尹華廣

“楓橋經驗”誕生于1963年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是改造“四類分子”的經驗。經過50年的發展,它的內涵不斷豐富,先后成為改造流竄犯、改造失足青少年及違法犯罪人員、為“四類分子”評審摘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典范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典范等一系列經驗?!皸鳂蚪涷灐奔仁钦谓涷?,又是值得學術研究的經驗。對其如何開展學術研究?筆者以為,必須將“楓橋經驗”置入一個理論體系中,才能對其進行真正的學術研究。本文選擇地方性知識理論作為 “楓橋經驗” 研究的視角正是基于這種考慮。選擇地方性知識理論作為研究“楓橋經驗”的視角,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1)“楓橋經驗”從誕生起,就體現了地方特色與國家主流政治力量的結合,其中含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符合地方性知識的研究前提。(2)“楓橋經驗”從誕生起,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每一階段有其特殊的社會背景,但整個過程又有統一的內在邏輯、精神實質,這是地方性知識研究中另一重要的內容。(3)對于“楓橋經驗”的研究,學界雖然提出過要將“楓橋經驗”上升為“楓橋理論”,甚至上升為“楓橋學派”,①關于此方面的研究,詳見趙明達:《從“楓橋經驗”走向“楓橋理論”》,《浙江青年專修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周長康、楊燮蛟:《楓橋學派的形成與發展》,《青少年犯罪問題》,2010年第2期。但對其從真正學術意義上進行研究的并不多?!啊畻鳂蚪涷灐彩且环N文本”。②蔣安杰、張學鋒:《地方性知識能否成為普適性規則——各方評說“楓橋經驗”對中國法治建設的價值》,《法制日報》2007年11月25日。對于這種文本,從地方性知識視角,以闡釋學的方式進行研究可以說是真正學術意義研究的嘗試。(4)地方性知識理論適合對“楓橋經驗”進行研究。對于此點,筆者將在下文中予以詳細論證。

一、兩種地方性知識理論綜述

一說起“地方性知識”(local knowledge),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吉爾茲的人類文化學的地方性知識理論。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在科學實踐哲學里,也有一種地方性知識的理論,它就是作為科學哲學的開創者勞斯所提出的地方性知識。這兩種地方性知識理論有聯系,更有區別。但兩者對“楓橋經驗”的研究都有著重要的價值,兩者的結合才能真正全面地實現地方性知識視角下的“楓橋經驗”研究。

(一)吉爾茲的地方性知識理論

吉爾茲在《地方性知識:闡釋人類學論文集》中的《地方性知識:事實與法律的比較透視》一文中說:“法律就是地方性知識;地方在此處不只是指空間、時間、階級和各種問題,而且也指特色(accent ),即把對所發生的事件本地認識與對可能發生的事件的本地想象聯系在一起?!雹倏死5隆ぜ獱柶潱骸兜胤叫灾R:事實與法律的比較透視》,鄧正來譯,載梁治平主編:《法律的文化解釋》(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版,第126頁。對于這段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地方性知識不僅是與特定空間、時間、主體、問題相聯系,而且它還同具體的情境相聯系——亦即事情發生總有其特定的情境,并且這種情境也與特定的時間、空間、主體、問題直接相聯系。

吉爾茲還舉了幾個關于地方性知識的案例:1.巴厘人按出生先后順序命名孩子的稱謂。按照出生的順序,孩子被命名為“頭生的”、“二生的”、 “三生的”、“四生的”,可到了第五個孩子又被命名為“頭生的”、依次下去又是“二生的”、“三生的”、“四生的”。這并不能反映孩子真實的長幼之序,但卻與一年四季的自然循環相適應,有一種生生相息、循環無窮的意味。這就是一種地方性知識。2.瑞格瑞格案。瑞格瑞格是巴厘島某村村民,因妻子同人私奔,要求村委員會處理此事,村委員會以此事不屬其管轄范圍予以拒絕。當按照規定,應由瑞格瑞格做本村委員會五人首領之一時,他以此為由,拒不就任。這導致的后果是,他受到全體村民的排斥,最后被逼瘋。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在巴厘島某村村民看來,“這個世界上的事物以及其中的人類都是分門別類的,有的是等級關系,有的是協作關系,但都分得清清楚楚,而其中不能歸類者便攪亂整體結構,要么必須矯正,要么必須清除?!雹诳死5隆ぜ獱柶潱骸兜胤叫灾R:闡釋人類學論文集》,王海龍、張家瑄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頁。

由此可以看出,吉爾茲地方性知識至少有如下的特征:1.它是一種比較而言的知識,相對中心而言,它往往是邊緣的,相對主流而言,它往往是非主流的,相對于正式而言,它往往是非正式的。2.它是一種有地方特色的知識。這里的地方特色,不僅與特定空間、時間、主體、問題相聯系,而且還同具體的情境相聯系。

(二)勞斯的地方性知識理論

在《知識與權力:走向科學的政治哲學》一書中,勞斯指出,“從根本上說科學知識是地方性知識,它體現在實踐中,這些實踐不能為了運用而徹底抽象為理論或獨立于情境的規則”。③Rouse J. Knowledge and Power, Toward A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Science. Ithn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7,P.119.從此論述中可以看出,科學實踐哲學意義的地方性知識,不是指任何特定的、具有地方特征的知識,而是一種新型的知識觀念。而且“地方性”( local)或者說“局域性”也不僅是在特定的地域意義上說的,它還涉及到在知識的生成與辯護中所形成的特定的情境(context),包括由特定的歷史條件所形成的文化與亞文化群體的價值觀,由特定的利益關系所決定的立場和視域等?!暗胤叫灾R”的意思是,正是由于知識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生成并得到辯護的,因此我們對知識的考察與其關注普遍的準則,不如著眼于如何形成知識的具體的情境條件。④盛曉明:《地方性知識的構造》,《哲學研究》,2000年第12期。

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勞斯的地方性知識的如下特征:1.一切知識包括科學知識都是地方性知識。因為所有科學知識都是具體的科學家在具體的情境中通過科學實踐活動產生出來,并且依據具體情境進行辯護的。離開科學實踐,知識不僅無法產生,而且也無法理解、傳遞和辯護。⑤吳彤:《兩種“地方性知識”—兼評吉爾茲和勞斯的觀點》,《自然辯證法研究》,2007年第11期。2.說知識的本性是地方性的,就是意在表明知識的產生、形成和傳遞,以及辯護都與知識的情境相關,離不開具體的地方性情境。⑥吳彤:《兩種“地方性知識”—兼評吉爾茲和勞斯的觀點》,《自然辯證法研究》,2007年第11期。3.依據地方性知識的觀念,我們對知識的辯護只能伴隨著知識的生成過程來進行,任何獨立于生成過程的辯護都是無效的。⑦張瀾、鄢玉枝:《從地方性知識角度看西方獨特價值的普遍性敘事》,《江西社會科學》,2006年第6期。

吉爾茲的地方性知識理論與勞斯的地方性知識理論存在一定聯系,如都強調知識是由特定的時空、情境形成的,但更存在重大的區別。吉爾茲的地方性知識是與普遍性相對應的特殊性,是與中心相對應的邊緣,是與正式相對應的非正式。而勞斯的地方性知識認為,普遍性是由作為地方性知識的特殊性形成的,離開了作為地方性的特殊性,根本就不存在普遍性。雖然吉爾茲的地方性知識與勞斯的地方性知識有著重大的不同,但兩者對“楓橋經驗”的研究,卻有著同樣的價值與意義。

二、吉爾茲地方性知識理論視角下的“楓橋經驗”解釋

吉爾茲地方性知識理論強調的是與超越地方性知識的東西的對應,主要體現為地域性、民族性、民間性等①吳彤:《兩種“地方性知識”—兼評吉爾茲和勞斯的觀點》,《自然辯證法研究》,2007年第11期。,所有這些都可以用地方特色進行總結。從吉爾茲地方性知識視角,對“楓橋經驗”的研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楓橋經驗”的地域性;二是“楓橋經驗”的民間性。

(一)“楓橋經驗”的地域性

所謂“楓橋經驗”的地域性,是指與“楓橋經驗”的產生、發展與經驗的誕生地浙江諸暨楓橋有密切關聯。②浙江諸暨楓橋,原為浙江省諸暨縣楓橋區,現為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當時對“四類分子”改造,在浙江省諸暨縣楓橋區、浙江省紹興市上虞縣、浙江省杭州市蕭山縣三個地方進行試點,最終只有楓橋試點成功。浙江諸暨楓橋的哪些地域特點,是導致“楓橋經驗”產生的原因呢?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的結合。在1963年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楓橋地區的干部群眾沒有運用專政的方法,而是運用說理斗爭的形式,將作為階級敵人的“四類分子”改造成了社會主義新人,亦即以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式,將敵我矛盾予以化解。之所以能做到這樣,同楓橋地區是一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結合之地有重要關系。由于傳統文化,楓橋地區注重說理斗爭,注重實用理性;由于社會主義文化,楓橋的干部群眾有高度的政治敏銳性,能理解和自覺執行黨作出的以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式改造“四類分子”政策。

楓橋地區的哪些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是導致“楓橋經驗”產生的原因呢?從傳統文化角度看,“以急公好義、愛說理好訟爭為道德追求的理學文化,孕育和滋養了‘楓橋經驗’說理斗爭的基本內涵和人文精神。③金伯中:《論“楓橋經驗”的文化底蘊》,《公安學刊——浙江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第3期?!皸鳂蚪涷灐敝哉Q生和發展于楓橋這塊土地,這與楓橋及諸暨人的仁愛、俠義思想和愛說理、好訟爭的文化傳統是分不開的,是楓橋歷史文化孕育和滋養的結果?!雹芙鸩校骸墩摗皸鳂蚪涷灐钡奈幕滋N》,《公安學刊——浙江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第3期。從社會主義文化的角度看,“楓橋是越中較早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影響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地方,其有光榮革命傳統和較高思想覺悟的楓橋人民創造了‘楓橋經驗’”。⑤金伯中:《論“楓橋經驗”的文化底蘊》,《公安學刊——浙江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第3期。

在“楓橋經驗”的誕生階段,以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方式解決敵我矛盾問題,這是黨內從未有過先例的工作任務。按照已往的慣例,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式,只能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既然是敵我矛盾,那就得用處理敵我矛盾的方式來處理。對這樣一個看似矛盾的工作任務,如果沒有社會主義文化作支撐,就沒有高度的政治敏銳性與政治堅定性,就不能理解與接受這個任務;如果沒有中國傳統文化作基礎,想通過說理斗爭的形式,即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式,將絕大多數“四類分子”改造成為社會主義新人,將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2.敢闖敢干的創新精神。楓橋及諸暨人有一種剛強之氣,做事敢作敢當,因而經常能為人之先,這在紹興市乃至浙江全省是眾人皆知的事實。在“四類分子”改造運動中,楓橋干部群眾創全國之先,以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方式將敵我矛盾予以處理。在為“四類分子”評審摘帽運動中,當全國的摘帽比例還只有3%時,至1978年9月,楓橋區已摘帽“四類分子”占總數的58.2%,并且培養表現好的“四類分子”子女入團、當干部,還送表現好的“四類分子”子女去當兵。進入新世紀,“楓橋經驗”在民主法治方面有很多創新舉措。如在民主方面,創造了“三上三下”的民主決策機制。所謂“三上三下”,是指對重大村務決策堅持先黨內后黨外、先黨員后群眾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耙簧弦幌隆闭骷h題。根據上級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本村工作實際,村兩委會考慮擬決策事項,上門入戶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岸隙隆贬j釀論證。村兩委會分析匯總意見建議,提出建議方案,提交黨員議事會、民主懇談會(聽證會)及專業部門,對方案事項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深入討論、科學論證,進一步形成共識,完善方案?!叭先隆睂徸h決定。村兩委會討論確定方案,提交黨員會議審議通過,經村民代表會議表決通過后組織實施。

在基層法治方面,楓橋鎮選擇陳家村試點,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聯合開展了楓橋經驗與社會主義法治型新農村建設項目研究。重點建立《村民自治章程》,修訂新型村規民約。陳家村修訂后的村規民約包括了四大類事務和十四小類章程(規約或公約)。四大類事務是:政治事務、經濟事務、治安事務與文明建設。十四小類章程(規約或公約)是:村民自治章程、村民會議及村民委員會組織章程、村籍管理規約、村務公開規約、土地及建房管理規約、財務管理規約、治安與消防規約、糾紛預防與調解公約、外來建設者管理規約、計劃生育規約、衛生與環保公約、婚喪喜慶事務公約、家庭關系公約、公益與慈善事業管理規約。①詳見《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陳家村村規民約》。

3.務實精神。楓橋及諸暨屬于浙東地區,受歷史上以“務實”精神著稱的“浙東學派”影響很深?!罢銝|學派”是由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黃宗羲所開創的一個學術派別,其重要特點就是“務實”,如“以農為本”是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基本國策,而浙東學派卻根據浙東地區的實際,提出了“工商皆本”的驚人理念。在“義利”觀念上,傳統中國文化一直主張“舍利取義”,而浙東學派主張“義利統一”。②侯兆曉:《歷史與文化—楓橋經驗溯源》,《民主與法制》,2009年第1期。

“楓橋經驗”受這種務實精神影響很深。在“楓橋經驗”的誕生階段,以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式將“四類分子”改造好,能增加勞動力,達到“發展農業生產的目的”,③許根賢:《楓江紅葉—楓橋經驗產生和發展紀實》,北京:群眾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頁。就是楓橋人一個非常務實的想法。

在“楓橋經驗”的發展過程中,這種體現務實精神的例子俯首可拾。以人民調解為例,在楓橋鎮人民調解中心,80%以上的調解員是由退居二線又熱衷于調解的領導干部如副書記、副鎮長等擔任。為什么由退居二線的領導干部擔任人民調解員?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他們曾擔任過領導干部,在廣大群眾中有威信,他們調解案件,群眾愿意聽,因而案件容易達成調解協議;二是他們曾擔任過領導干部,鎮、村兩級中大多數干部都曾是他們的下屬,當案件調解需要調動實際資源時,他們能夠調動案件所需的資源,而一般調解員顯然沒有這個優勢。

又以大調解中的司法調解與人民調解對接即“訴調對接”為例。在實行“訴調對接”前的2002年,諸暨人民法院楓橋法庭辦案人員一共只有7名,每年的案件有1300多個,既要審案,又要執行。案多人少,根本忙不過來,辦案質量也得不到保證。針對這種情況,楓橋人民法庭與楓橋鎮政府協商,實行訴調對接,即以調解勸導書④諶洪果:《“楓橋經驗”與中國特色的法治生成模式》,《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的形式告知到楓橋法庭起訴的當事人,他可以優先選擇法庭指定的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解決案件。如果案件調解不成功,可再回法庭起訴,法庭將會快速立案受理。

(二)“楓橋經驗”的民間性

對于“楓橋經驗”的民間性,不少國內著名法學學者都有論及。在談到“楓橋經驗”的定位時,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志銘認為,“楓橋經驗”“與政府治理相比,它是一個民間治理?!闭劦健皸鳂蚪涷灐钡膬r值取向、宗旨時,杭州師范大學教授范忠信認為,“強調民間力量”是它的重要價值取向與宗旨,“我們應注意弘揚民間調解,讓民間力量發揮作用?!痹谡劦健皸鳂蚪涷灐钡膯⑹緯r,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盧建平認為,“民間獨特優勢必須要發揮?!北本┐髮W教授賀衛方說:“‘楓橋經驗’對我們的啟示在于如何根據本地的鄉情民情去治理?!雹菔Y安杰、張學鋒:《地方性知識能否成為普適性規則—各方評說“楓橋經驗”對中國法治建設的價值》,《法制日報》2007年11月25日。

“楓橋經驗”是一種民間治理,強調民間力量,發揮民間優勢,但這并不否認“楓橋經驗”中政府治理、政府資源的存在,因為兩者是結合的。說“楓橋經驗”是民間治理,這是從實質意義上說的,因為從嚴格意義上說,“楓橋經驗”應該是以“小傳統”為基礎,由“大傳統”介入,而形成的一種“小傳統”與“大傳統”互相結合的產物。但其實質還應該是屬于民間法或習慣法,屬于“小傳統”。⑥尹華廣:《法的“大傳統”與“小傳統”相互結合的實證分析—以中國重要報紙對“楓橋經驗”的報導為對象》,《公安學刊—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這里的“小傳統”也就是“民間治理”?!皸鳂蚪涷灐泵耖g治理的具體實例很多,可以舉兩例說明。

實例一:楓橋鎮在每個村除選舉兩委會干部外,還選舉若干個村民代表,然后根據村民代表數按相鄰相近劃分為相應數量的單元網格,每個村民代表直接聯系一個網格內的所有農戶,每個村兩委干部通過聯系若干村民代表間接聯系若干個網格內的所有農戶。村民代表主要是對聯系戶反映的信訪問題和矛盾糾紛,當好“和事佬”和信息員的角色,做到“三必到”,即聯系戶有矛盾糾紛必到,聯系戶發生違法違規行為必到,聯系戶遇到重大生活變故必到,每年走訪聯系戶2次以上。通過管理網格化與村干部、村民代表熟地熟人優勢,實現了矛盾糾紛早掌控,苗頭問題早消化。

案例二:楓橋鎮在全鎮年銷售500萬元以上,職工人數100人以上的企業建立綜治工作站,由企業法人任站長,企業黨支部書記、中層干部和外來務工人員代表為成員。

三、勞斯地方性知識理論視角下的“楓橋經驗”分析

“楓橋經驗”雖是地方產生的經驗,但卻具有普適性,50年來一直是全國推廣、學習的經驗。對此,國內一些著名法學學者也有提及。如西北政法大學校長賈宇指出:“有人說‘楓橋經驗’是發生在浙江這個發達的地區,不具有普適性和推廣價值。我卻不這么看?!北本煼洞髮W教授盧建平明確認為,“‘楓橋經驗’有一個普適性?!雹偈Y安杰、張學鋒:《地方性知識能否成為普適性規則—各方評說“楓橋經驗”對中國法治建設的價值》,《法制日報》2007年11月25日。具有普遍性的知識或經驗,又怎么會是一種地方性知識?如果是,它是一種什么樣的地方性知識呢?按照勞斯的地方性知識理論,“離開特定的情境和用法,知識的價值和意義便無法得到確認?!雹谑悦鳎骸兜胤叫灾R的構造》,《哲學研究》,2000年第12期。按照此種觀點,任何具有普遍意義的知識實質都是地方性知識。只有地方性知識才是具體的,普遍性知識只不過是對地方性知識的抽象。知識是這樣,經驗也是如此。經驗一經推廣后,人們往往將其視為普適性的,而忘記了經驗產生的特定背景、內在的邏輯,這就容易使經驗固化、僵化,失去其作為經驗的本來意義。從地方性知識視角研究經驗,就是要研究經驗產生的時代背景,經驗產生的內在邏輯,經驗的精神實質。

那么“楓橋經驗”產生的時代背景是什么?其內在的固有邏輯是什么?其精神實質是什么?這是我們從勞斯的地方性知識理論視角研究“楓橋經驗”所必須回答的問題。

(一)“楓橋經驗”的時代背景

楓橋經驗自1963年誕生至今已50周年,經歷了產生、推廣、發展、創新四個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的內容各不相同。之所以不同,同每個時代的背景不同密切關聯。

1.產生階段。楓橋經驗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當時有著嚴峻的國際國內背景。國際背景是中蘇關系嚴重惡化,中印邊境發生軍事沖突。國內背景是:國家剛剛經歷三年困難時期;臺灣蔣介石在美國支持下企圖反攻大陸,國內的反動勢力與國際反華勢力相互結合,大造反華輿論。在此特定背景下,如何教育改造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壞分子等“四類分子”,成為擺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的一個重大任務。1963年2月,中共中央決定在全國農村范圍內普遍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5月,毛澤東提出把絕大多數“四類分子”改造成社會主義新人的任務。同時,中央決定,在這次運動中,除民憤很大的現行犯必須立即逮捕法辦以外,對有破壞活動的“四類分子”基本上實行“一個不殺,大部不捉”的方針,亦即提出了以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方式來處理敵我矛盾的方針。楓橋地區的干部群眾最終通過說理斗爭的方式將“四類分子”改造好了,創造了改造“四類分子” 典型經驗。

2.推廣階段。三年困難時期,農業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流竄作案突出,這給城市的管理造成了巨大困難。面對這一難題,1965年,楓橋的干部群眾運用“楓橋經驗”的精神,采用“三管”,即“管頭,做思想工作;“管腳”,防止外逃;“管肚皮”,安排好勞動和生活的方式,解決了流竄犯的問題,創造了就地改造流竄犯的經驗。20世紀70年代中期,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響,青少年犯罪十分嚴重,成為當時嚴重的社會問題。楓橋干部群眾借鑒改造流竄犯的作法,創造了幫教失足青少年和一般違法人員的經驗。1979年中央下發了(79)5號文件,即關于做好“四類分子”評審摘帽問題的文件,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四類分子”評審摘帽的活動。楓橋在全國率先開展了這項工作,并進行了總結,創造了為“四類分子”評審摘帽的經驗。

3.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前后,由于社會轉型剛剛開始,中國刑事犯罪率高,民間糾紛大量增加,人民內部矛盾不斷產生。在此背景下,1979年11月,彭真主持召開會議,提出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戰略思路。針對新時代的背景與新時代的歷史任務,楓橋干部群眾堅持“組織建設走在工作前、預測工作走在預防前、預防工作走在調解前、調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四前”工作機制,創造了“黨政動手,各負其責,依靠群眾、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成功經驗,實現了“矛盾少、治安好、發展快、社會文明進步”的良好局面?!皸鳂蚪涷灐卑l展成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一個典范。①史濟錫:《創新“楓橋經驗” 推進法治建設 構建和諧社會》,《政策瞭望》,2006年第9期。

4.創新階段。進入新世紀后,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一些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的深層次矛盾開始凸顯,群眾維護自己利益的訴求不斷高漲,民主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在此背景下,中央作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維穩、社會管理創新等多項決策。楓橋干部群眾在堅持發展經濟的同時,充分發揮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作用,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②汪世榮:《楓橋經驗:基層社會治理的實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5頁。成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成功經驗。

(二)“楓橋經驗”的內在邏輯與精神實質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對“楓橋經驗”的內在邏輯總結為:始終把握時代的脈搏,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任務,以預防與化解矛盾為軸心。在“楓橋經驗”的誕生階段,時代的脈搏是在國際、國內極為復雜、緊急的情況下,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力量,削弱敵人的力量。以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式處理敵我矛盾,將絕大多數“四類分子”改造成為社會主義新人,這也是當時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 “楓橋經驗”很好地解決了這個時代的問題。另外,“四類分子”也不僅僅是“四類分子”本人的問題,“四類分子”有家庭、有親戚朋友,“四類分子”一個人戴著帽子,影響的是一大批人。在“楓橋經驗”推廣階段,時代的要求與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任務就是如何就地改造流竄犯、如何幫教失足青少年與一般違法犯罪人員,為“四類分子”評審摘帽,“楓橋經驗”把握住了這些時代的要求,創造性地完成了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任務。在“楓橋經驗”的發展階段,時代要求搞好社會治安,為改革開放,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任務是如何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楓橋經驗”把握住了這個時代脈搏,成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典范。在“楓橋經驗”的創新階段,時代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解決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等深層次問題,如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高漲的權利意識、民主意識,如何以法治的思維、法治的方式解決農村基層的問題,這也是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楓橋經驗”根據時代的要求和黨的中心工作任務,涌現了一系列民主法治的典型經驗,成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經驗。在四個階段中,始終貫穿著一根軸心,這就是預防、化解矛盾。每個階段,經驗的具體內容不同,但其軸心都是預防、化解矛盾卻是相同的。

可以對“楓橋經驗”的精神實質總結為“實事求是”與“創新”兩點?!皩嵤虑笫恰笔侵浮皸鳂蚪涷灐彪S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一切從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而不是人云亦云?!皸鳂蚪涷灐睆膩聿皇菫榱私涷灦鴦撛旖涷?,都是根據大的時代背景、國家需要、社會需要,自身工作需要,而實干出來的經驗。有很多的經驗,甚至是形勢倒逼出來的。如前面提到的楓橋法庭的“調解勸導書”就是如此?!皠撔隆笔侵浮皸鳂蚪涷灐备鶕煌瑫r代背景、不同的中心工作而研究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完善新機制,形成新經驗??梢哉f,創新是“楓橋經驗”的生命力之所在?!皸鳂蚪涷灐敝詺v經50周年,仍然還是黨和國家高度關注的一個經驗,就在于“楓橋經驗”的創新。

四、結語

吉爾茲的人類文化學的地方性知識理論與勞斯的科學實踐哲學的地方性知識理論強調的是地方性知識的兩個不同方面。吉爾茲的地方性知識理論強調的是知識的地方特色,勞斯的地方性知識強調的是知識產生的具體情境。這兩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補充。當然,吉爾茲的地方性知識中,也包含了知識產生具體情境的內容,但其前提是,地方性知識是與超越地方性的知識相對應,其情境只能是地方特色下的情境。而勞斯的地方性知識與此不同,它沒有與地方性知識相對應的超越地方性的知識,在勞斯看來,地方性知識本身亦是普遍性的,普遍性知識只是對地方性知識的抽象,是從另一種視角來觀察地方性知識。

通過研究,筆者得出的結論是:“楓橋經驗”是一種地方性知識,它既具有吉爾茲地方性知識理論中的地方特色,主要表現為地域性與民間性;同時,它也具有勞斯地方性知識理論的情境特點,主要體現為“楓橋經驗”是根據具體時代背景而產生的,它有自己的內在邏輯與精神實質。

在得出“楓橋經驗”是一種地方性知識的結論后,我們就可在創新“楓橋經驗”、學習推廣“楓橋經驗”中充分運用發揮“楓橋經驗”的地方性知識特色,也就是要立足本地特色開展工作;要堅持群眾路線,充分調動民間資源的力量,發揮民間資源的優勢;要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創新。

猜你喜歡
楓橋經驗楓橋經驗
對黨忠誠 服務人民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楓橋夜泊
人大代表調解:打造西華版“楓橋經驗”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新常態下社會矛盾的多元解決機制的重塑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基于“楓橋經驗”的新時期社會矛盾多元化解決機制探析
當你遇見了“零經驗”的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