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高為師

2013-10-09 06:16蔣屬紅
考試·教研版 2013年12期
關鍵詞:培養教學

蔣屬紅

【摘要】中等師范學校肩負著為小學培養合格教師的重任,重視中師學生的師德教育對提高小學教師的素質和推進教育創新有重要意義。更關系到未來人才的質量和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因此,加強中等師范學校的師德教育勢在必行。

【關鍵詞】教學 培養 師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6(b)-0253-02

1、當前中師學生師德存在的問題

我們談師德,總是喜歡與在職教師聯系。事實上,師德是一種內化的職業道德,其養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若是在走上教師崗位以后再談師德教育,未免為時已晚。因此,我們應該在師范生階段就重視師德養成教育。目前中師學生的師德總體看是好的,但是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亦有。

1.1 職業情感低

良好的職業情感使教師更容易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以及精神上的滿足感,而近年來教師隊伍中出現了一些任意辱罵毆打學生、師德敗壞的人,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缺乏教師職業情感。觀察發現,中師學生的職業情感也頗令人擔憂。

一方面,中師學生的教師職業理想不夠堅定。因為現在就讀中等師范學校的學生大多是在在初中階段成績較差的學生,進入中等師范學校學習之后,其中的很多人,對未來的職業一一小學教師,并沒有放在心上,沒有把教師視為終生職業,甚至認為有機會就跳出教育界。另一方面,中師學生的職業認同感也較低。這一點很關鍵,因為學生對教師的職業認同感,表現為他們對教師職業的認識和態度,是職業情感最久的動力,更關系到他們從事教師職業的心理準備。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對教師職業的認識和態度是從物質角度出發的,恰恰忽視了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和創造性。

1.2 師德知識缺乏

師德知識主要包括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相關法律和社會公德等知識,是教師自我調節、教育學生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很多師范學校和相關組織都十分重視師德教育,學校雖然開設有師德常識這門課程,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真正落實,因此學生在校期間并沒有接受到系統全面的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這就無法保證在就職以后,具有合格的教師職業道德。另外,很多學校雖然開設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內容的教育,但卻忽略了與教師職業相關法律知識的教育。

那么,針對上述問題,要如何加強中師學生的師德教育呢。

2、加強中師學生師德教育的策略

2.1 樹立高起點,高標準的師德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師對教育觀念的堅定信仰,直接指導教師的教育行為。因此,在強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中等師范學校在師德教育中,應該在現代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樹立師德教育的價值觀、整體觀和踐行觀。

第一,要樹立師德教育的價值觀。我們要清楚。在師德教育關系中,師德教育活動及其屬性和功能是價值客體,被師德教育滿足的個人、集體或社會是價值的主體。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隨著社會的發展,師德教育的價值也在不斷豐富和更新,并向傳統的知識灌輸型教師提出了挑戰,向以教師、教材和課堂為中心的教育活動提出了挑戰,向以傳授知識為培養目標的教師和教師職業道德提出了挑戰。因此,中等師范學校必須要把握住師德教育的時代脈搏,以培養現代化的新型小學教師。

第二,要樹立師德教育的整體觀。該理念要求中等師范學校在師德教育活動中,要把學生作為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來把握。例如,從中師生應具有的教師職業素養的層次來看,是由社會公德、教師職業道德、教師人格構成的有機整體;從教師職業品質的結構來看,是由教師職業理想、職業紀律、職業技能和職業作風構成的有機整體。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到有不同的整體結構,因此,我們遵循師德教育的內在規律,充分發揮師德教育的整體育人功能。

第三,要樹立師德教育的踐行觀。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要樹立師德教育的踐行觀,首先就要與時俱進的更新師德觀念,勇于開拓、富于創新,要樹立尊重學生的觀念;其次,師德教育不能僅停留在對教師職業道德原則、規范的認知上,還必須同師德的踐行相結合。踐行師德規范,那么師范學校的教師必須先要以身師范、以身立教,同時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進行教師道德修養。通過在實踐中不斷踐行道德規范,才能增強情感體驗,才能更深刻的認識道德規范,最終內化在自覺的行為。

2.2 與時俱進,優化師德教育內容

對中等師范學校來說,師德教育內容要圍繞新時期對小學教師的規格要求,全面貫徹黨的的教育方針,優化師德教育內容,增強師德教育的時代感。

第一,要加強教育法規教育,增強學生“依法執教”的意識。依法執教和廉潔從教是教師旅行職業勞動所必備的職業素養,更是中師學生師德教育的兩項重要內容。我國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以法律的形式來規范教育活動,規定教師的權力和義務,而道德和法律向來的相輔相成的,法律規范是最起碼的強制執行的道德規范,違反了法律就等于違背了道德規范。在師德教育中,我們要使學生明白在我國走向法治化的今天,師范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更有必要模范的遵守各項法律法規;使學生明白作為教師,必須要依法進行教育活動,還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法制教育,要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要使學生明白教師要公正從教,一視同仁的對待每位學生等。

第二,要強化師德規范教育,提高以德治教的素質。一方面,要加強對中師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個人志愿與社會需要的關系,處理好教師職業選擇與教育才能的關系,正確對待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正確看待教師工作的苦與樂,培養他們獻身教育的職業理想。另一方面,要加強學生的禮儀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成為文明的傳播者。此外,要加強對學生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敬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八個方面具體要求的教育。由于中師學生是未來的小學教師,面對的學生年齡層較小,學生善于并樂于模仿教師,所以還要注重對學生高尚情感的培養、興趣的養成、頑強意志的鍛煉、良好性格的塑造等,來塑造中師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這也將是學生走向教育崗位以后一筆無形的教育資源。

3、拓展師德教育載體。挖掘師德資源

鑒于目前中師學生師德教育中的問題,創新師德教育途徑,挖掘師德資源是十分必要的。結合我校的工作實踐,我認為可以通過五個方面來展開:

3.1 發揮課堂教育主渠道

思想政治課是師德教育的主要課堂,但是其他學科的師德教育意義也不容忽視,因為所有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隱含著新的教育理念和時代對師德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的挖掘、利用這些教育因素,發揮其對學生的影響力。

3.2 優化育人環境

師范學校有別于其他學校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師范性,這一點必須在校園文化建設上體現出來。校園文化建設的范圍很廣,包含校訓、人才培養理念這些隱性文化,也包括業余黨校、團校、藝術節、廊道文化等顯性文化??傊?,要將師范性、人文性和教育性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的方方面面,對學生師德品質的形成與提高起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3.3 開辟網絡師德教育平臺

網絡教育手段是備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新型教育手段,我們也可以將網絡作為師德教育的新平臺。例如,創建師德教育主頁,在BBs上開設“師德論壇”,“心理咨詢”欄目等。利用網絡圖文并茂、音像結合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求知欲和激發想象力。

3.4 加強學校教職工的師德師風建設

所謂教師無小節,處處皆楷模,上至學校領導,下至教職員工,要人人以身示范,營造一個高尚的師德氛圍,發揮全員參與的隱性力量,感染教育學生。

總而言之,中等師范學校的師德教育不容忽視,我們必須認識到師德對師范學生、對教師、對基礎教育、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不斷創新師德教育的內容與方法,不但開拓師德教育的途徑和資源,才能為社會輸送出更多更優秀的教育人才。

猜你喜歡
培養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類比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索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武術搏擊訓練的運動反應能力探討
淺析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