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牧區漢語文教師應扮演的角色

2013-11-28 04:00普羅
關鍵詞:農牧區人文精神課外

普羅

【摘 要】語文教材的知識是有限的,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學生只學習教材的知識是不夠的,作為漢語文教師,還必須做好廣泛進行漢語對話,打開學生閱讀視野大門的工作。發展課外閱讀,開括閱讀視野,這就要求我們不能整天圍著課本轉,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外環境,讓學生從課堂學習中走向課外學習。

【關鍵詞】語文教材 少數民族

在少數民族地區,漢語文是學生的第二語言,尤其在西藏農村,大多數孩子是在上了小學后才接融漢語文的,因此,漢語文的提高,直接影響其他學科的提高與進步。而對于漢語文教師來說如何打好學生的漢語文基礎,是一項較復雜且困難的工作。另外,漢語本身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漢語文教學的一大特點學科的綜合性與人文性,綜合性要求漢語文教師自身知識面達到一定的廣度和深度,才能在講臺上游刃有余、充分發揮;而人文性更是注重學生素質的培養,它除了要求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更注重學生的接受能力。因此,在農牧區,針對農牧民學生,漢語文教師,不僅要有廣泛的知識面,還應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教學經驗,應當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靈活變通教材,例舉農牧區常見的事物講解課文內容,甚至要有身體語言活躍課堂,把講臺當做戲臺,演好自己的角色,提高戲臺的質量。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 漢語文教師是一個演員兼翻譯

在內地,漢語文授課中,不存在語言障礙,而在西藏農牧區,大量的書面語和生詞是學生從未接融過的。他們對這些詞的理解是非常困難的。有些字、詞他們能認得,也能寫出來。卻不知道它的表義與引申義。這就需要漢語文教師對他們詳細地解釋。而在講解這些詞語時,漢語文教師就應像個演員,要用生動的、學生熟悉的事物做例舉。同時,要附加許多動作,用身體語言提高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力。當然,如果有雙語條件的教師,最好應用雙語教學。因此,從這個方面來說,在西藏農牧區,漢語文教師就是一個演員、一個翻譯。

二 漢語文教師是學生交流的對象

第一,培養閱讀興趣,給學生充分的閱讀自由。由于個體差異,個人愛好不相同,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健康的閱讀愛好,并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

第二,在課外,鼓勵學生用漢語文進行對話,教師自己首先要充當學生漢語交流的對象。

三 漢語文教師是學生的“楷?!?/p>

漢語文教學更重要的是其人文精神的滲透,人文精神的傳輸重要熏陶、感染而非強行說教,漢語文教師首先要加強自身的修養。培養自身的人文精神,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也才能成為學生的“楷?!?。首先,情感豐富而真誠??梢哉f,語言教學是情感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感動學生,首先要感動自己,這是教師與作者之間情感交流。而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就是學生受到熏陶、感染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逐漸把這種情感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其次,教師的語言應該有感染力,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口語語言、肢體語言)具有一定的藝術性,才能培養出“發現美的眼睛”。再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最后,漢語文教師要有較高的藝術鑒賞能力和藝術修養,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發現美、感染美、創造美。

四 漢語文教師是一名創造者

所謂“創造者”,是指在創新教育上,教師首先應該更新自己的觀念,打破傳統教育中大教師處于學生之上,教師就是真理的想法與做法。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積極鼓勵學生創新,不斷培養學生的懷疑、批判精神。要超越自我,敢于讓學生向自己挑戰。因此,教師就應該為學生帶好頭,做好示范,要多為學生營造創新的意境—熱愛學生、解放學生。同時,在教學中善于聽取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談自己的感受,說自己的想法。出題時多出主觀性題,評價時少些標準答案,尊重個體差異,這樣學生的主體性就會得到體現,學生才敢想、敢做、敢創新。

總之,隨著漢語文教學的不斷發展,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不論是農牧區還是城市里,也不論漢語文教師份演什么角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漢語文能力(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對話能力、創新能力)才是我們的根本任務。

猜你喜歡
農牧區人文精神課外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小滿課外班
我的“課外老師”
如何在高中歷史學習中培養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種文化的自信
農牧區支付服務環境建設的調查
農牧區小學漢語教學研究
西藏農牧區學生現狀及班級管理措施探究
新疆巴州農牧區蒙古族語言使用狀況研究
取經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