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市:預防調查結出廉潔碩果

2013-12-23 07:43孫立君
檢察風云·預防職務犯罪 2013年6期
關鍵詞:藥價反貪吉林市

孫立君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009年以來,吉林市兩級檢察院認真履行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預防職務犯罪工作規則(試行)》賦予的預防調查職責,采取自行調查或與反貪、反瀆部門共同調查,聯合相關單位紀檢監察部門一道調查等方法,上下一體,及時調度,突出“四性”,注重“四法”,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突出全面性,細找誘發因素

源頭預防是職務犯罪預防部門的重要職責,也是懲防體系建設的最高要求。在工程建設領域專項治理工作中,吉林市預防部門對轄區招投標代理機構的操作行為、項目建設招投標和政府采購的行業管理部門、招投標場所進行預防調查,發現代理機構自身管理、招投標活動、評標室建設不規范等11個可能引發職務犯罪的因素。經過與相關單位座談,發檢察建議等措施,及時清除了職務犯罪隱患。

在代理機構自身管理上,由市建委招投標管理處牽頭完善了“吉林市招投標協會”建設,通過行業協會規范代理機構管理;由市建委招投標管理處和政府采購辦牽頭,統一將招投標開標評標活動規范到采購中心和建設工程交易中心進行,保證了招投標活動在標準化場所進行;與招投標管理處在重點工程項目上探索實行了“兩階段”評標法,最大限度減少了人為因素,特別是建議市建委投資50余萬元購置計算機及軟件、重新裝修評標室,建設了標準的信息化評標室,極大促進了評標結果的公平和公正,強化了源頭預防職務犯罪工作。

在工程建設專項預防整體工作中,明確各基層院分別確定一個調查領域。九個基層院分別形成了土地、規劃、建委、房產、交通、環保等五個領域,征地拆遷、招投標、材料采購、工程結算等四個環節,共九篇調查報告,吉林市院據此形成了內容豐富的《吉林市人民檢察院關于工程建設領域職務犯罪情況的調查報告》,提出了九個方面20條檢察建議。調查報告上報后,共收到吉林市委領導批示五篇,省委政法委、市委、市委政法委刊物予以轉發,被高檢院評為“百優”犯罪分析,為領導科學決策和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領域專項治理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突出實效性,快移案件線索

懲防體系建設要求偵查和預防部門必須有機融合,相互協作。在專項治理中,切實發揮偵防一體化機制作用,預防部門通過預防調查及時發現有可查性的職務犯罪線索,并快速移送職務犯罪偵查部門,促進專項治理工作發展。

今年4月初,在農業保險領域職務犯罪專項治理工作中,結合反貪、反瀆部門在查辦此類犯罪后,了解到其此類犯罪普遍存在的實際,吉林市院及時啟動兩級院開展農保系統專項預防。吉林市院在農保系統召開預防座談會的當日,安華保險公司一員工在公司經理陪同下,攜帶贓款1.7萬元主動到吉林市院預防部門自首。線索及時移送反貪部門后,反貪部門立案并深挖出該公司另一員工及一村干部共三人職務犯罪的事實。

為進一步深挖犯罪,保證國家農?;菝裾呗涞綄嵦?,吉林市院預防部門會同反貪部門,一方面與農業行政部門、農保公司一道,深入九個縣(市)區院,分別召開農保工作相關人員參加的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大會,敦促相關人員投案自首。在偵防的強大攻勢下,共有近300人主動到檢察機關投案自首,上繳贓款300余萬元,檢察機關立案136人(130人兌現政策,取保候審),有效節約了查案成本,保證了春耕生產和農保工作順利如期完成。另一方面,對于這一普遍性問題,預防部門深入開展預防調查,查找制度管理方面的漏洞,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力求從根本上預防職務犯罪,保證國家惠農政策落實。

突出準確性,嚴查多發癥結

對于反復發生的職務犯罪要從制度上找原因。吉林市院預防部門通過深入調查,找準引發職務犯罪的制度癥結,有效驅除癥結,促進了企業和相關單位規范管理。

在2008、2009兩年,舒蘭礦業集團公司運銷、醫療等部門發生了涉及五人的職務犯罪案件,一度出現集體上訪攔截火車的問題。預防部門與公司紀委聯合組成調查組,采取問卷調查、審查公司制度、分析發案原因等方式開展了預防調查,發現公司內部管理較為混亂,特別是決策不透明、廠務不公開成為管理上的一大癥結。

據此,及時發出了“強化教育引導、強化自查清理、強化廠務公開”的檢察建議。結合檢察建議,該公司開展了“六清理”活動,共清理出上述問題19個,另有2人因為虛做工資票據套取公款經移送案件線索被檢察機關立案查處。為從源頭上幫助該公司規范管理,隨即開展了“八公開”活動,此舉每年為公司節約生產成本470萬元,當年末,12項生產和經濟指標創歷史最高水平,公司一舉扭虧為盈。

吉林省副省長王祖繼對此給予充分肯定,指出“全省不僅煤炭系統要向舒礦學習,其他行業也要向舒礦學習”。此檢察建議亦被高檢院評為“百優”檢察建議。

突出深入性,深挖致罪根源

深入挖掘職務犯罪的致罪根源,尋求預防職務犯罪的治本之策,是檢察預防調查的終極目標。

吉林市院在醫療衛生系統的預防調查中,結合五年來發生的63人職務犯罪案件,發現其表現出來的問題是:科主任等管理人員在藥品使用過程中受賄,院領導等干部在藥品、器械采購中受賄,利用工程項目建設及采購物資受賄,利用財務管理漏洞貪污等四個方面。其中,發案數量最多且反復發生的是藥品回扣案,不僅導致多名醫院領導、專家人才、科室主任發案獲刑,而且致使藥價高、看病貴,人民群眾意見很大。

經進一步調查發現,藥價高、看病貴的根源在于藥品采購體制的弊端。應該說基本藥品統一采購在特定的時期,對于保證藥品質量、穩定藥品價格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藥品市場發展,同類品種越來越多,換個名稱、改個包裝,同樣成分、類似療效的藥品價格就可能提高幾倍,甚至十幾倍;成本幾元錢的藥品進入醫院可以賣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在所查案件中,發現成本藥價3.5元,醫院售價高達35元的情況)。這虛高的藥價經過統一采購便堂而皇之成為最高限價,而按政策規定各醫院又有15%的加價收入。因此,還有哪家醫院愿意低于最高限價賣藥繼而影響醫院收入呢?而這巨大的藥品差價給藥商留下足夠的行賄空間,繼而導致藥價高、看病貴,以及眾多醫院領導和醫生發案便不足為奇了。因此,吉林市院在積極與本級醫療行政部門共同研究緩解此類問題的同時,建議上級檢察院積極與醫療行政等職能部門共同研究解決這一體制問題。

猜你喜歡
藥價反貪吉林市
“反貪”系列電影最終章 《反貪風暴5》歲末上映
遏制藥價飆升
聲音
亂象
淺談反貪檢察官法律素養
藥價上包裝能否扼制“藥價虛高”?
吉林火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