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響高職體育課程建設發展的因素

2014-01-12 08:59張峰趙紫衡劉兆懷
商品與質量·消費研究 2014年9期
關鍵詞:體育課程人才培養高職院校

張峰 趙紫衡 劉兆懷

【摘 要】高職院校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基地。體育課程的建設是否符合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關系到人才綜合素質的提高。但現今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建設受到了種種條件的制約。要促進高職學生“職業技能”培養,就要做到體育課程與專業課程有機結合。根據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和特點,找到自身的不足加快改革步伐才是高職院校立足之根本。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人才培養

體育教學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質量的重要標準。2002年8月,教育部頒布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對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設置、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課程評價等做出了明確規定。正是在這一宗旨目標下,各高等職業技術院校體育課程改革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我國的高職院校由于受國家政策的影響和發展特點的制約,大部分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場地、器材、師資等方面受到辦學條件的限制,體育教學不能夠按照《指導綱要》進行實施,體育教學的正常開展在教學硬件、軟件上受到嚴重的束縛。

注:調查對象山東省內本科25所,高職27所。生均場地面積為超過本次調查平均數(室外5.76m2;室內0.78m2)的院校數。

一、 硬件方面

(一) 體育場館設施

體育場館設施是保證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和課余體育訓練正常進行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按照2004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中規定的要求,高職院校體育設施與規定的要求對比,大部分學校不能滿足,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其原因是,這些學校領導對體育重視不夠、學校整個教育經費不足。

(二) 教師數量和學歷結構

體育教師數量在《指導綱要》中有明確要求:根據體育課的實際情況,課堂教學班人數一般以30人左右。但是,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數量部分學校還不能達標,實際上課每班人數達到45一60人,教師每周課時達到14一20節,教師缺編明顯。其原因是:有些高職院校是剛剛由中等專業學校升為高職,原來在中專教育時就存在先天不足,近幾年來,又由于高職院校學生受到社會青睞,各院校均擴大招生,體育教師的數量與入學新生人數增長不成比例。在教師學歷結構上,大部分學校也不達標。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偏低,主要是以大學本科學歷為主,具有研究生學歷的僅占一小部分,具有博士學位的基本沒有。長期以來,我國高校體育專業教育培養以本科生為主,由此而造成了高校體育教師學歷偏低的現狀。另外,高職院校教師主要以中級職稱為主,高級職稱的教師所占比例也是不足,其原因為:學術氛圍缺乏;科研能力不足;教學工作量過大。

(三)網絡信息管理

21世紀是信息時代,雖然近幾年來,各校體育部(室)基本上都配置了計算機,并且逐步開始專業培訓,在教學管理上,體育考試成績的處理、評定,已逐步應用計算機代替人工計算的方法,但是在體育的管理方面都未建立網絡信息管理平臺,落后于時代前進的步伐。

二、軟件方面

(一)體育教學理念

各高職院校體育課教學理念還是偏重于“使學生學會運動”的教育思想,主要是以學科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教育傳統,在客觀上造成了學校體育只重視“讓學生學習運動”,而忽視了“讓學生在運動中學習”的教育現狀,嚴重影響了學校體育課程的改革與發展進程。

(二)課程類型

根據教育部《指導綱要》的要求“,普通高等學校的一、二年級必須開設體育課程(四個學期共計144學時);普通高等學校對三年級以上學生(包括研究生)開設體育選修課?!倍诟呗氃盒V挥?0%的學校能夠按條例所規定的在一、二年級必須開設體育課程,其中能夠開設選項課的院校也不多,基本上還是以開設基礎普修課為主;課程類型單一,不能滿足廣大學生的需要。其主要原因:一是教學觀念落后,停留在中專模式上;二是多數院校校區分散,場地、師資力量不足。目前,本科院校公共體育課的課型呈多元化趨勢,除了普修課和選項課,還有選修課俱樂部和保健課,以滿足體育愛好者和體育弱勢群體體育活動的需要。

(三)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安排也都是以“達標”項目為中心,忽視與體育鍛煉有關的人體科學知識的傳授,缺乏實效性、針對性和長遠性,課程內容實用價值不高,基本上是中學教學內容的延伸,缺乏創新。學生缺乏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的空間和創新能力。教學形式一般只停留在講解與示范,完整與分解,重復練習和教學比賽等教學方法,忽視健身教育和職業實用性有關的體育知識傳授。高職學院培養人才的目的,是以動手能力為主,一般都在企業的第一線,所以要求不但有較高專業技術知識,還要有良好的身體和耐力素質。

(四)課程評價

教育部《指導綱要》中提出,在考評上采用“結構考核,綜合評分”,其內涵是指體育成績評定應包括學習態度、理論知識、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術與技能4個方面,按一定的評分比例,綜合評定體育成績?,F行體育課的類型已由原來的普修課向選項課、選修課和俱樂部課型轉變,課的類型發生了變化,評價內容也有所拓寬。少數院校教師對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采取不同標準,根據態度、進步幅度來評分,但多數院校的教師還是以運動技能評價為主,采用“結構考核,綜合評分”,從出勤率、態度、技術、理論及素質等方面綜合評定學生體育成績,忽視了體育意識、參與程度、合作精神等因素的發展,并且評價的內容也沒有課外休育活動的內容,而課外休育活動是培養學生體育能力,激發學習興趣,自主選擇體育項目活動,提高體育技能,養成主動參加體育活動的習慣。

改革創新的若干思考高職院校在改革創新和培養人才目的是以動手能力為主的宏偉目標下,應該把學校體育教育、教學的根本目標定位在培養具有“健康第一”意識上?;舅悸反_定之后,高職院校應將改革體育課程中課的類型、課程內容和課程評價上下功夫,以切實增強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他們終身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為目的。

三、結語

高職教育在經歷了快速發展后,正處在內涵建設的關鍵時期,高職體育同樣處在重新定位的關鍵期,只有全面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精神,才能真正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特征,只有了解自身不足,加快改革步伐,才能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龔正偉.體育教學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2]余學好.新課程標準下體育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5):92-94.

[3]趙蘇吉,余衛平.高職院校如何貫徹《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J].體育學刊,2006,(5):81-84.

猜你喜歡
體育課程人才培養高職院校
拓展訓練納入中學體育課程的可行性分析
對高職護理專業體育課程改革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