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PSS知識地圖的國內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研究熱點探析

2014-01-13 02:31李杏麗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4年1期
關鍵詞:館員學科圖書館

●李杏麗

(河北聯合大學圖書館,河北唐山063009)

基于SPSS知識地圖的國內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研究熱點探析

●李杏麗

(河北聯合大學圖書館,河北唐山063009)

學科信息服務;知識地圖法;可視化;高校圖書館

以CNKⅠ數據庫收錄的國內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研究論文為基礎,采用知識地圖法繪制國內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研究的知識地圖,據此對國內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研究熱點進行可視化分析,以期為國內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研究與實踐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1 引言

所謂學科信息服務,就是指信息服務機構針對學科用戶需求,按照科學研究(例如學科、專業、項目等)而不再是按照文獻工作流程來組織信息服務工作,它主要是通過學科館員來進行的、系統的、面向用戶的信息服務。[1]

多年來,國內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筆者嘗試以CNKⅠ數據庫中相關期刊論文為基礎,采用知識地圖法繪制1983~2012年30年間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研究的知識圖譜,據此對國內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研究進行可視化分析,以揭示該領域的發展現狀與研究熱點,這對于促進我國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研究與實踐均具有重要意義。

2 方法與材料

2.1 知識地圖法

知識地圖起源于地理領域的地圖,最早由英國情報學家布魯克斯(B C Brookes)提出,是一種新興的信息可視化研究方法。通過分析文獻的邏輯內容,找到相互關聯、相互影響、能夠引起人們創造和思考的知識點并將其聯系在一起,構成知識地圖,進而通過知識地圖揭示知識的有機結構。本文所指的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知識地圖,是指以學科信息服務研究論文為研究對象,以SPSS為工具繪制的以論文高頻關鍵詞為結點的可視化多維尺度分析圖,[2]該知識地圖可以清晰地描繪學科信息服務研究的主題結構,揭示國內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的研究熱點。

2.2 數據獲取

以CNKⅠ數據庫為數據源,以“學科信息服務”、“學科化信息服務”、“學科化服務”、“學科服務”、“學科館員”、“定題服務”和“高校圖書館”為關鍵詞,檢索國內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研究論文。時間范圍:對論文的起始年代不作限定,截至時間為2012年,共獲得相關論文2082篇。

提取上述2082篇論文的關鍵詞,利用Excel表進行詞頻統計,得到不同關鍵詞數為1975個,其累計頻次為7712次。由于關鍵詞標注的不規范性,在統計時對關鍵詞作如下處理:(1)合并同義不同名的關鍵詞,如“圖書館員”、“圖書館工作人員”、“館員”等;(2)去除一些無益于主題研究的關鍵詞,如“發展”、“對策”、“進展”等。將所有關鍵詞按照出現頻次的高低排序,并截取閾值≥20的24個關鍵詞作為高頻詞(見表1)。這些高頻詞累計頻次為3351次,占所有關鍵詞累計頻次的43.45%。一般而言,累計頻次大于40%以上就能代表本學科研究的熱點。因此,對這24個關鍵詞進行分析能揭示國內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的研究熱點。

表1 Top24高頻關鍵詞類目頻次表

2.3 數據預處理

適應多元統計分析對數據的要求,在繪制SPSS知識地圖前,需要對數據進行預處理。(1)建立共詞矩陣。將上述24個關鍵詞兩兩配對,統計它們在論文中共現的頻次,形成24·24的共詞矩陣(見表2)。矩陣中各行與列交叉處的數值為關鍵詞的共詞強度。(2)構造相似矩陣。知識地圖中顯示的不是共詞次數,而是通過點與點之間距離的遠近顯示各關鍵詞之間的關聯程度。因此,利用Ochiia系數,將上述共詞矩陣轉化為相似矩陣,其方法是將共詞矩陣中的每個數據值都除以與之相關的兩個詞總頻次開方的乘積(矩陣圖略)。(3)構造相異矩陣。從技術層面而言,進行多維尺度分析的模型一般采用是差異性數據。為此,用1與全部相似矩陣上的數據相減,得到表示兩詞間相異程度的相異矩陣(矩陣圖略)。

表2 高頻關鍵詞共詞矩陣(局部)

2.4 數據統計處理

分別將相似矩陣導入SPSS作聚類分析與因子分析,初步判斷各主題詞之間的聯系強度及其所應提取的公因子個數。圖l顯示,聚類分析將24個關鍵詞之間的實際距離按比例調整到0~25的范圍內,用逐級連線的方式連接性質相近的樣本或新類,直至所有關鍵詞并為一類,越早被聚為一類的關鍵詞之間的關聯越緊密,而類的大小直接反映這個主題的集中程度和學者對它們的關注程度。一般來說,理論性強、研究方向指導性強以及較受重視的研究領域會形成較大的類。聚類龍骨圖以類團的形式,清晰地揭示了學科信息服務研究的知識結構。但是,聚類成團的關鍵詞是由相互間的密切程度而聚集在一起的,所應劃分的類團數目仍無法明確判斷,為此,需結合因子分析的結論。

圖1 聚類分析結果——龍骨圖

在因子分析中,“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應被保留,特征值小于1的因子應被舍棄”[3]。因子分析結果顯示,前8個因子的特征值λ>1,其累計方差貢獻率為70.079%。一般而言,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60%以上就能滿足分析的需要。前7個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3.369%,也就是說將24個關鍵詞分為7類,就解釋了總體信息的60%以上。為此,提取7個因子,即將圖l中的24個關鍵詞聚類數確定為7類比較適宜。

3 SPSS知識地圖繪制與解讀

在確定了聚類的個數和基本范圍后,接下來通過SPSS中的多維尺度分析(Analyze Scale Multimensional Scaling),繪制出國內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的多維尺度分析圖;然后根據聚類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出的結果,按照7因子要素,將24個關鍵詞按照圖1的聚類,繪制出國內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的知識地圖(見圖2)。具體而言,該圖的繪制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利用SPSS繪制多維尺度分析圖;第二步,根據關鍵詞聚類過程、聚類分析與因子分析的結論劃分結點區域。

圖2學科信息服務研究知識地圖

圖2 所示的封閉曲線將24個高頻關鍵詞結點劃分為A-G七大區域。與聚類樹狀圖相比,SPSS知識地圖利用平面距離展示出關鍵詞之間的親疏關系,詞的位置顯示了詞的相似性,高度相似的詞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類團,越在中間的詞,表示越核心。下面結合圖3,對我國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研究熱點進行解讀。

(1)類團A:基于學科用戶需求的學科館員服務研究。包括k1、k3、k4、k7等關鍵詞。學科館員服務是學科信息服務發展的最初形態。1998年清華大學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的建立,引發了業界廣泛的響應和實踐熱潮。截至目前,學科館員服務已成為高校圖書館開展的一種比較普遍的服務模式。伴隨著這一過程,關于學科館員的學術研究也獲得了迅速發展。表現在一是論文數量多,在學科信息服務論文中占半數以上;二是研究內容豐富,既包括理論研究,又包括實踐探討。諸如對學科館員概念涵義、發展沿革、工作內容、管理制度、實施途徑、服務模式、質量評價、工作考核及隊伍建設等都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4,5]

(2)類團B:學科信息服務主要內容研究。包括k5、k8-k10、k12-k14等關鍵詞。學科信息服務內容豐富,既包括學科館員與用戶之間的溝通聯絡、學科信息資源的宣傳推介、信息資源檢索與傳遞、用戶教育與培訓、參考咨詢服務、定題服務、檢索查新服務、信息服務等基礎服務;又包括基于用戶信息需求的個性化信息服務,為重點建設學科、重點科研項目提供的嵌入式服務、知識服務以及學科進展評價、學科情報研究等深層次服務。[6]學科信息服務的主要內容是我國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研究與實踐的核心。

(3)類團C:學科信息資源建設研究。包括k22、k23等關鍵詞。學科信息用戶需要的信息資源是與自身學科研究領域密切相關,具有一定深度的、前沿的、高學術價值的信息資源,即面窄但縱深度較高的相對集中的學科信息資源。豐富的、專業化的學科信息資源是學科信息服務實施的基礎與保障,然而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圖書館的學科信息資源保障能力較為薄弱,學科信息資源的專業化程度低,缺乏特色,對電子資源和館藏資源的整合不夠,這都嚴重影響了學科信息服務的開展?;诖?,很多研究者都敏銳地把握了學科信息資源保障能力不足這一學科信息服務的“短板”,不僅從理論上論述了學科信息資源建設的概念含義、重要性、建設理念、宗旨與原則等,而且結合實際,從文獻采訪、特色館藏建設、學科資源配置與整合、數字圖書館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操作性強的學科信息資源建設措施與基本模式。[1,7]

(4)類團D:學科信息共享空間服務研究。包括k11、k16、k24等關鍵詞。學科信息共享空間是一種融合了信息共享空間與學科化服務的雙重優勢,以解決用戶實際問題為最終目標而建立的專業化、個性化的增值服務模式。由于該服務模式具有適應現代科研人員學習和研究的特點,因此日益呈現出迅速發展的勢頭。在該領域,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理論探討,主要包括概念、構建模型以及評價等方面;另一方面是應用研究,著眼點集中于學科信息共享空間的構建過程、構建模式、服務與組織管理模式等。此外,隨著學科信息共享空間的發展,相關的案例分析研究也日益增多。

(5)類團E:網絡環境下學科用戶教育與培訓研究,學科信息門戶研究。包括k6、k15、k18-k19、k21等關鍵詞。在用戶教育與培訓方面,目前研究的著眼點主要集中在用戶需求調研,用戶教育與培訓的原則、目標、內容、方法與技巧,信息素質教育課程及其平臺建設、用戶教育與培訓的質量與效果評價等方面。

學科信息門戶最早是由英國的電子圖書館計劃提出的。我國對學科信息門戶研究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科信息門戶的泛論性研究,包括學科信息門戶的概念、特點、歷史發展,國外發展情況介紹等;另一方面是學科信息門戶的建設研究。這是研討的重點,主要包括標準規范與體系建設、合作問題、整合與互操作、構建模式、技術問題、資源建設、服務評價研究等??梢灶A見,作為一種新的網絡信息資源組織和服務模式,學科信息門戶仍將是今后相當長時期內高校圖書館研究與實踐的重點。

(6)類團F:學科博客研究。學科博客是圖書館學科服務與博客平臺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清華大學圖書館于2007年10月建立了國內最早的新聞傳播學科博客。其后,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北京大學學科服務博客群也紛紛建立。學科博客為圖書館學科館員的深層次服務和科研實踐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具有生命力的學科服務新模式。然而,由于學科博客建立的時間尚短,因此,無論在學科博客服務實踐,還是在學術研究方面都處于初步探索階段。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學科博客概念、類型與特點,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及建設技術等方面。

(7)類團G:數字圖書館型學科信息服務模式研究。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學科信息服務形成了許多網絡化、數字化服務模式,如學科倉儲、網絡資源導航、虛擬參考咨詢、虛擬學術社區等。這種網絡服務平臺進一步與數字圖書館等系統相整合,逐漸形成了數字圖書館型學科信息服務模式。目前該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國內外服務模式的比較研究、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研究等方面。

[1]張召琪.高校學科化信息服務創新機制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8):69-72.

[2]陳立娜.知識管理中企業知識地圖的繪制[J].圖書情報工作,2003(8):58-60,78.

[3]張文彤.SPSSⅡ統計分析教程[M].北京: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2002:123.

[4]譚浩娟.“學科館員”概念解析及其角色定位[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6(6):134-135.

[5]張懷綏.“學科館員”制度研究[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158-161.

[6]葉丹.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研究——以合肥市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為例[D].安徽:安徽大學,2010.

[7]施必青,等.網絡環境下高校學科文獻資源保障體系建設思考——以浙江林學院圖書館的實踐為例[J].情報探索,2010(3):63-65.

G252.8

A

1005-8214(2014)01-0038-03

李杏麗(1979-),女,碩士,河北聯合大學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信息資源管理。

2013-03-06[責任編輯]徐娜

本文系2012年河北聯合大學科研基金項目“基于科研創新需求的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策略研究”(項目編號:S201210)中期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館員學科圖書館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轉聘謝承華、斗尕館員為榮譽館員的決定
圖書館
勘誤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轉聘謝佐等3位館員為榮譽館員的決定 青政〔2017〕32號
“超學科”來啦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去圖書館
論圖書館館員領導及其角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