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與“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相結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評價體系

2014-02-20 07:22杜晶波都巍
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2013年6期
關鍵詞:理論課素質考核

杜晶波 都巍

[摘要]與“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相結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評價,是一種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評價與學生德育素質測評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它以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中的德育素質測評結果作為學生的現實表現依據,在綜合考核學生掌握知識程度、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能力、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態度以及現實表現等要素的基礎上,形成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終極評價。

[關鍵詞]德育素質測評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評價 現實表現 終極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3)06-0106-04

[作者簡介]杜晶波,沈陽建筑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都巍,沈陽建筑大學碩士研究生(遼寧沈陽110168)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評價體系與“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相結合,把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過程與其現實表現相結合,這不僅有利于矯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中長期存在的重學生知識能力評價、輕學生行為能力評價的片面做法,也有利于轉變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僅當作知識性課程學習、忽視知行統一的錯誤傾向。構建與“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相結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評價體系,有利于“綜合考核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實際表現”、“全面、客觀反映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道德品質”。該評價體系的運行將會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協同育人作用的進一步發揮,促進大學生自覺踐行先進理論,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

一、構建與“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相結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評價體系的依據

(一)邏輯依據

大學生綜合測評是針對在校大學生,通過收集其在校學習、生活、活動等各領域中的表征信息,并分別賦予不同的權重,采用科學方法予以量化,對學生做出量值或價值的判斷過程。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是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內容。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一般包括德育素質測評、智育素質測評、體育素質測評等主要內容。其中,德育素質測評主要測評大學生的政治態度、遵紀守法行為、踐行公德狀況和團隊合作等方面的情況。該測評能夠客觀反映大學生的實際表現和道德品質。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既有一般課程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點——一強調知行統一。因此,在考核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效果時,既要考核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運用相關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更要考核學生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自身實踐的能力,即學生的實際表現??己藢W生的實際表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評價的重要內容。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邏輯地得出以下結論:無論是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素質測評,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學生行為的考核,它們的功能具有同一性,即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真實、有效地反映大學生的實際表現,全面反映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為此,構建與“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相結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評價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實踐中找到了內在的邏輯依據。

(二)理論依據

綜合素質測評的最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自我認識、自我總結、自我發展,是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正向引導、正向激勵。學生通過參加綜合素質測評,特別是參加德育素質測評,要對自己一學期的行為表現進行審視和反思。輔導員或班主任通過向學生反饋德育素質測評結果,使學生看到自己的行為差距,找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從而有效地促進大學生對自身行為的自我優化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評價的目的是檢測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之后,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提升程度和道德品質發生的積極變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通過考核大學生的現實表現,對學生的思想收獲和行為作出肯定性評價,也起到了激勵大學生不斷完善自身思想道德素質、優化自身行為的作用。

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是對學生素質的量化反映,屬于學生管理領域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評價是對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效果的反饋,又屬于教育領域的工作。盡管兩者分屬不同的領域,但是它們在大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協同作用?!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學校管理之中,建立長效工作機制,使自律與他律、激勵與約束有機地結合起來,有效地引導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評價與“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相結合,一方面能引導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過程中,注重提升踐行先進理論、遵守法律原則和道德規范的能力,做到知行統一;另一方面,又促進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自覺鞏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成果,不斷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質。構建與“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相結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評價體系,是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原則的必然要求。

二、構建與“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相結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評價體系的可行性

(一)實踐基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改革實踐的新經驗

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05方案”實施以來,廣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遵循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要“全面、準確反映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道德品質”的理念,不斷改進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試方法和考核體系,創造出許多新經驗。例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考試中實行“全程知行統一動態計分考核方式”、知行雙考核模式等;在其他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中引入“行為實踐度”考核、多維復合型考核等。這些考評方法突破了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僅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性考核,而忽視對學生行為考核的弊端,突出了對學生踐行先進理論、遵守法律原則和道德規范的行為能力考核,為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方式方法提供了大量的成功經驗和可資借鑒的模式,得到了廣泛認同。

這些方法和模式的共同點是,通過綜合測評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和社會工作等方面的實際表現——主要圍繞學生的政治態度、遵紀守法行為,踐行社會公德和團隊合作等方面的情況,考量學生的道德品質。與此相對應,德育素質測評作為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重要內容,主要考量學生的政治思想、遵紀守法、踐行公德和團隊合作等方面的表現。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學生行為表現的內容基本相同?;谶@種相同性,以德育素質測評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學生實際表現的依據是可行的。

(二)前提條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評學生實際表現與學生德育素質測評內容、過程的相似性

目前許多高校把學生的實際表現納入到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中,其實施過程一般是:由任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和同班學生組成考核主體,依據考核標準,綜合政治態度、遵紀守法行為、踐行公德狀況和團隊合作等方面的情況對每名學生進行測評、打分。其中任課教師主要負責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表現進行考評,其他方面的測評由輔導員、班主任和學生共同完成。其具體環節是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最后確定每名學生的實際表現得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評學生實際表現的環節在課程結束前完成,一般是在學期末。而大學生德育素質測評過程是:由輔導員、班主任和同班學生組成考核主體,依據考核標準,綜合政治態度、遵紀守法行為、踐行公德狀況和團隊合作等方面的情況對每名學生進行測評、打分。其具體環節是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最后確定學生實際表現得分。大學生德育素質測評一般是在每學期初完成。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除了實施時間不同,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評學生實際表現的內容、過程與大學生德育素質測評基本相同。為此,完全可以將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結果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學生實際表現的依據。當然,實踐中要在時間上做一個微調,即把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中的德育素質測評工作前移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期期末。這樣做可以避免考核(測評)主體做重復性工作帶來的倦怠心理,使考核(測評)結果更準確、更具權威性。就實踐而言,隨著“綜合考核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實際表現相結合”考核方式的全面展開,構建與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相結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評價體系是完全可行的。

(三)保障機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緊密配合的工作機制

自《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和《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頒布以來,各高校普遍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全校緊密配合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機制,和學校的教務、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單位等各部門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工作的機制。這些工作機制為構建與“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相結合的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評價體系提供了有利保障。實踐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校一盤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單位與學生管理工作部門緊密配合、相互協調。為此,只要學生工作部門把大學生德育素質測評的時間由每學期的開學初調為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學期的學期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門和教務部門認同“把大學生德育素質測評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現實表現的考核依據”,那么構建與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相結合的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評價體系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三、與“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相結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評價體系設計

與“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相結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評價體系主要包括考核評價內容、考核主體及分工、考核方法和成績構成等部分。

(一)考核評價內容

按照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的以及《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中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改進和完善考試方法”的精神,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評價內容主要包括考核評價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運用相關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度和實際表現四部分。其中,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運用相關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主要通過學生的書面作業和多種形式的理論考試(測試)進行考核評價;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度主要通過上課出勤、課堂發言、聽課表現等要素進行考核評價;實際表現則主要依據大學生德育素質測評進行評價。

(二)考核主體及分工

任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共同構成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主體。其中任課教師主要負責考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度,并通過多種形式的考核方式,考核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運用相關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輔導員、班主任、同學是學生實際表現的評價主體。

(三)考核方法

1.對學生掌握知識程度、運用相關理論分析問題能力的考核方法。采用書面作業(或撰寫實踐報告)、階段性測驗和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法。書面作業和期末考試以案例分析或材料分析為主,重點考核學生運用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階段性測驗以簡答題、辨析題為主,重點考核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的程度??荚囆问娇梢允情_卷,也可以是閉卷。

2.對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態度的評價方法。依據課堂出勤、課堂發言、聽課表現等要素,采用賦值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見表1)

3.對學生實際表現的評價方法。以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中的德育素質測評為依據,綜合考核學生的政治態度、遵紀守法行為、踐行公德狀況和團隊合作等方面的情況,對學生現實表現進行全方位評價。

(四)成績構成

1.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運用相關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占70分。其中書面作業(或撰寫實踐報告)占10分、階段性測驗成績占10分、期末考試成績占50分。

2.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態度占10分。

3.學生實際表現占20分。其中:學生德育素質測評分計入本評價體系的公式為:

學生實際表現最終得分一學生德育素質測評實得分/學生德育素質測評應得分×20%

4.學生最終成績是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運用相關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度和學生實際表現的各項得分累加。

(五)時間安排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結束前,任課教師要給出學生書面作業(或撰寫實踐報告)的成績、階段性測驗的成績和對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態度的評價成績。在期末考試結束前,要完成對學生德育素質測評的工作。

(責任編輯:向欣)

猜你喜歡
理論課素質考核
素質培養目標下經管“專業課程鏈”構建研究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踐探索
恩施市 “四變”樹考核新風
辦好思政課鑄魂育新人
辯證認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兩個關鍵”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機制
公關攝影師必備素質
中國古代的考核制度
國務院扶貧辦:政府扶貧考核脫貧成效占逾60%
素質開發完全圖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