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自主性評價初探

2014-02-26 03:52黃娟何國軍
實踐新課程 2013年12期
關鍵詞:自主性評價學校

黃娟 何國軍

實施新課改以來,全國各地基礎教育機構在課程建設、課堂教學等方面不斷進行深入地探索。課程開發和課堂教學的成果不斷地顯現,但新課程所倡導的評價機制前行比較緩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課改前進的步伐。教師是課程實施的主體,也是影響課程實施的眾多因素中具有決定性的因素,建立科學有效的教師評價機制是保障教育質量穩步提升的關鍵,更是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重要激勵手段。傳統教師評價已不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首先,評價主體單一,缺少評價過程監督。傳統教師評價主體以學校的領導為主,評價者與被評者扮演的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角色。被評價者對評價項目指標的制定、評價的具體操作步驟、評價結果的解釋等沒有太多的發言權, 往往處于被動、消極的地位。其次,評價內容不全,忽視了評價核心內容。課堂是檢驗教師教學實踐水平的重要場所,而這一主陣地卻被傳統評價弱化甚至忽視。教學實踐本身是一種動態過程,需要動態的跟蹤檢查,但由于檢查人員受時間所限,一般采取定期檢查與抽查的方式,因此對教師的評價結果難免會以偏代全。為了實踐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自主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客觀、全面地考核教師的業務能力,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師的專業素養,我們積極進行了教師自主性評價的探索和研究。

一、教師自主性評價的意義

(一)管理者實施科學管理的需要

學校管理離不開教育評價,而教師評價是教育評價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內容。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很多學校都在進行內部體質改革,教師的評價工作也必須要走上科學化和制度化。實行教師自主評價機制有利于克服傳統評價的主觀性、片面性和隨意性,提高評價的信度和效度,融洽評價者與被評價者的關系,增強評價的客觀性、準確性,使教師評價更加規范化、有序化、科學化。

(二)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需要

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是實現課改成功的重要保障,怎樣加快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呢?這是擺在每個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課題?,F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內部動機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續的作用?!弊灾髟u價是促進教師自我發展的動力機制,也是提供教師專業素質的根本動力。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說:“以自我批評和自我評價為主要依據,把他人評價放在次要地位時,獨立性、創造性、自主性、社會性就會得到促進?!笨梢?,進行教師自主評價的改革是推進新課改、實現教師專業成長的迫切需要。

二、教師自主性評價的實踐

(一)自下而上制定評價標準,保證評價的可行性

1.內容選擇自下而上

選擇什么樣的評價內容服務于課改,是學校研究的重點。在制定評價標準之前,學校決定派一批骨干教師到山東杜郎口中學參觀學習。學習歸來,教師們感受頗深,研究熱情空前高漲。關于教師評價的內容,一致認為是課堂,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決定著課改的成功與否。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至關重要。導學案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依托。課前教師精心編寫導學案,并指導學生完成預習;課上學生借助導學案學習新知識、展示新發現,提升能力、獲得成功和發展,這些都離不開教師的點撥和引導;課后學生對學習效果的鞏固也離不開教師的督導。因此,課堂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關鍵場所,理所當然,考核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學生學習能力就成為評價教師的重要環節。因此,教師評價的內容最終確定為集體備課、導學案編寫、課堂教學、集體教研、思行隨筆、聽課評課和學生作業七個方面,再通過集體研究將評價內容細化到了教學實踐的各個環節中。

2.制定過程自下而上

評價內容確定了,采取何種評價方式?如何呈現評價結果?都由一線骨干教師、年級組長和教務科研主任共同研究、確定,討論合理后形成評價初稿,再上交領導審核,然后再下發到基層,征求意見,最后返回學校形成終稿,在課堂實踐中試行。這一系列的過程都在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體現以人文本的理念,切實保證評價標準的實際功用,真正為課堂教學改革服務。

3.制定目標自下而上

課堂教學改革是由表象到內涵不斷深入的過程,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課改目標,評價內容也要相應的改變,對應的評價措施也會有所不同。改革之初,學生發言的積極性、營造課堂活躍的氛圍是重點,在學生都能大膽發言后,學生參與的質量和教師的引導變為重點,因此,實驗教師會根據實驗中學生的發展變化調整培養目標,以適應下一步的課改要求,在調整階段目標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全體實驗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評價標準的制定,從一線教師出發,最后又服務于一線教學,這種自下而上制定過程,確保了一線教師對評價標準的認可度,保證了評價實施的可行性。

(二)家校參與實施評價過程,保證評價的可信性

1.實行轉聽值班制,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在自主評價體系中,教師既是評價者也是被評價者。每一天的課堂都是開放的,每個學科都安排一名值班教師,轉聽同學科教師的課堂,督促他人的教學、學習他人的亮點,并將檢查結果匯總到轉聽記錄上,課后以年組為單位集中進行會課,鼓勵優點,反饋問題,研究改進措施。除了值班教師外,學校還安排了教學校長和主任擔任值班領導,為課堂教學把關。此外,學校還定期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向學生了解教師的工作狀態和師生的交流效果。這樣,教師通過自評、互評、生評和校評來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施教能力。這樣的評價方式打破了原有的層級管理,而是向平等、公正的開放管理轉變,評價結果更趨于科學和合理。

2.通過自評互評制,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各學科教師每周在教研組長的組織下,檢查集體備課、集體教研、思行隨筆、聽評課記錄,督促教師積極進行自評和互評,在自主評價中學習他人所長,在總結、實踐中提升自己教學能力。教學管理處對教師的評價成績實行月匯總,科研評價處及時公示考核結果,提高了評價的透明度,也讓教師及時了解到自己在團隊中所處的位置,并督促所有教師從工作態度、努力程度、達成效果等方面積極進取。

3.實行家長監督制,實現多元評價體系

一是成立家長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定期來校進行監督,體驗教師教學過程,從教師的課堂組織調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課堂學習效果等多方面評價教師,作為教師教師評價結果的輔助指標。家長委員在監督學校教學質量的同時,也增強了自己對學校工作的了解,對教師的工作提供理解和支持。二是學校定期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組織家長座談,聽取家長關于課改的建議,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保障學校課改規劃的順利實施。

三、教師自主性評價的成效與思考

(一)初步成效

1.教師自主評價體系初步構建

以教師自評為主的項目有課堂教學、導學案、聽評記錄、學生作業、思想隨筆和集體備課。每項檢查都有詳細標準,做到日評、周評、月評相結合,自評和他評相結合,教師評價和領導評價相結合。每一項評價內容都能做到有評價,有反饋,有改進,形成了了全員參與、共同提高的評價氛圍,自主評價成了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和課改目標的自覺行動。

2.教師的科研意識明顯增強

通過自主評價,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認識了自己的優勢,也發現了自身的不足。每一位教師都能將自己的成功經驗與他人分享,將自己的學習收獲應用于自身的教學實踐,依托評價真正實現了合作共贏。通過自評互評,激發了教師的思考意識,思行隨筆記錄著自己的教學心得與成長的心路,省市級教學雜志上經常發表教師的課改論文。通過校評,不斷樹立課改典型進行榜樣引領,引領全體教師向更高層次的目標邁進。在自主評價中,教師們提高了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并將問題轉化成了課題,將思考化作了研究的靈感。課題研究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日益增強,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不斷獲得提升。

3.課堂教學實效性明顯提高

隨著課改進程的推進,我們逐步總結出了符合自主高效理念的“五學三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師自主性評價的激勵和引導下,教師的課堂效率提高了,駕馭課堂的能力增強了,最大的受益者——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日益提高,《綱要》中所倡導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要求得以實現。

(二)思考

1.轉變觀念,克服人情障礙

自我評價需要自我剖析和反思,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要理性客觀地面對。在自評和互評中教師能否擺正心態、克服人情關直接影響著評價的效果。因此,教師要本著對他人負責和自我發展的原則實施評價,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主評價的效能。

2.長期堅持,促進課改發展

任何一項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自主評價體系的實施亦是如此。作為學校的主管部門應隨時總結評價體系中不適應課改進程的要求,調整評價標準,更需要我們長期堅持不懈地實踐和探索,讓教師自主評價機制不斷地促進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

(作者單位:長春市東光學校)

責編/張曉東

猜你喜歡
自主性評價學校
自主性數學課堂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
無人機自主性分級標準淺析
樂學善悟,讓數學復習更有效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學校推介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及其教學應用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