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崧舟能教,你卻不能教

2014-03-18 16:52聶聞
新作文·小學作文創新教學 2014年3期
關鍵詞:公開課首詩小學生

聶聞

和友人一起聊天,朋友感慨地說起孩子學校里剛剛結束的一次考試。

“試卷上有一道開放性的題:‘在《詠鵝》這首詩里,寫出你認為最好的一句詩來。孩子在試卷上寫了‘曲頸向天歌。結果,不僅試卷上被批了‘×,而且孩子也被老師‘請到了辦公室,一番苦口婆心更是一番好意地給孩子講解這里應該填什么。既是‘你認為,那表明試題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填哪句都是可以的,只要說出好的理由就可以。一個標準答案,還談什么開放性!”朋友說這些話的時候,有些忿忿然,更有不解。

的確,對于這道題,既然題已經出成了這個樣子,就把它當成一道檢測學生識記情況和語文基礎知識的題好了,只要寫的是《詠鵝》這首詩里的詩句,并且字字都對,就應該給分。因為無論哪個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講解這首詩的時候,不會講哪句或哪幾句好,哪句不好。再翻翻《唐詩鑒賞辭典》或其他有關對這首詩的解析資料,對詩中的每一句,也都給了極大的肯定與贊美。既然如此,上面那道考試題,寫其中任何一句,不都可以嗎?

對于孩子的教育,“個性呵護”與“創新培養”應該是提得比較響的兩個核心詞,也應當是每個老師都能隨口說出或在自己的工作總結、報告中用得較為頻繁的詞匯。這個問題放在這里來討論,大家當然不會有太多的異議??墒?,作為老師,如果放在考試后的閱卷中,在一個人為設置的“標準答案”面前,對這一問題的處理,是不是也像文章開頭提到的那種情況呢? 一個標準答案,讓我們思維變得麻木與遲鈍的同時,更少了對孩子個性發展的寬容空間。

或許有人會問,如此說來,是不是語文這門課程里就不講求客觀性與知識的標準化了呢?我的理解是,對于語文這門集人文性與工具性為一體的學科來說,語文基礎知識方面的東西,那一定是客觀的、標準的,不容有任何質疑;而對于其非本體性的內容,如審美、情感、價值觀方面的內容,就屬于個體體驗范疇了,若依然采用統一標準的答案來對待,就不僅是學生個體的不幸了,更是語文這門學科的不幸了。

教育的機械化,讓各門學科逐漸淪落為一條又一條流水作業的生產線。消滅個性,追求統一,這是現代化教育的特點,又是現代化教育致命的缺點,它與教育是發掘個性潛能的活動相悖,與因材施教觀念不符。個性化的教育,只有在名師或大師級的教育者那里,才可能有發展或實現的空間,在普通一線老師那里,追求個性的,有創意的教學,仍難免陷入尷尬的境遇。

在編輯本期雜志稿件的時候,讀到張志華老師《沒有完成的“測試”》這篇稿件,同樣讓我深深地為之一震,幾度陷入沉思之中。我思張志華老師課被當堂中止的尷尬與糾集,思這樣的體驗是否真的“殘忍”,思王崧舟老師為什么能上這一課并獲贊譽,而普通一線老師卻不能拿來效仿。王崧舟老師《親情測試》一課,在我的記憶中當是五六年前就已上過的公開課,并且“火”過大江南北;直至今日,這一課依然是人們盛贊的經典作文課之一??墒堑搅藦堉救A老師那里,這節作文課卻被活生生地打斷,成了一節“沒有完成的”的作文課。不能進行下去的原因,是由于當時聽課的領導認為設計這樣的一節課對成長中的小學生來說“太殘忍了”。王崧舟老師當年上這一節公開課時,面對的也是小學生,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語文老師,五六年前上的時候不“殘忍”,五六年后上的時候就變得“殘忍”?有點不可理解?;蛟S,當年在全國上這節公開課的如果不是王崧舟老師,而是一位嶄露頭角的教壇新秀,其在現場和課后的遭遇,就如同張志華老師一樣了吧。只是,王崧舟老師當時就是一名很出名的特級教師,課的設計又是那樣巧妙與完美,課堂上情感的引導與帶動又是那樣地深入,不僅上哭了學生,也同時感染了在場所有的老師。于是,這節課主題是否“太殘忍”,人們壓根都想過。至于原因,完全沉醉于名師的感染力與魅力是一方面,名師的引領與權威不容置疑,當是另一方面。由此帶來的一個問題是,在名師面前,人們似乎就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與判斷;而在普通人面前,人們的思維就變得異常地清醒與敏銳。是思想的慣性與惰性嗎?這真是一種奇怪的現象!

拋開“王崧舟老師”這一具有概念性的人物,我們再來看看這一課的主題,讓小學生體驗親情的珍貴與離別,真的就是一個“殘忍”的話題,不能讓孩子們接觸嗎?體驗了,書寫了,就會影響孩子們的個體成長?“如此沉重的話題”真的就不能讓小學生虛擬體驗一下嗎?我看不然。去年,在國內發起過一系列“尋找最美”的活動,其中就有一項是“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在當今世界上,哪個東西在世界范圍內提得最響,就是在暗暗地告訴人們:這個東西不是多得要泛濫,而是珍稀得要瀕臨滅絕。我們開始“尋找最美心孝心少年”,就是有關部門深深感到孩子對父母辛勤付出的麻木與無知,對親情珍貴體驗的缺失。這樣的課,讓現在的小學生、中學生真真切切地體驗一回,懂得親情的珍貴,從而在日常生活表現出對親人的尊敬與體貼,有所行動,不正是學校教育所承擔的一份責任與義務嗎?“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在溫室的溫床上長大的一代幼苗們,如果連這一點體驗都經受不起,未來的家庭重擔又怎么能夠承擔,國家的未來交給他們又怎么可以放心?

教育,如果多一些寬容與認可,我們的教育就會有很多個性和創新發展的可能;對還在起步、摸索階段的作文教學,少一些禁區的設置,作文課堂才能迎來生機盎然的春意。endprint

猜你喜歡
公開課首詩小學生
《上課沒人搶》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裸課,語文公開課的一次自發性嬗變
第一次公開課
公開課
公開課,希望不再是作秀
過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詩
我是小學生
秋千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