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論中國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人才和教育問題
——基于社會可持續發展視角的探索

2014-03-20 04:55
關鍵詞:文化產業人才文化

程 方 平

(中國人民大學 教育學院,北京 100872)

進入21世紀,世界各國在推進國際化、一體化發展的同時,對本土化、民族化和多元化的探索也出現了明顯的勢態??梢哉f,這是各國、各民族在精神和文化等方面的自覺,其影響也不容忽視地影響到產業,尤其是方興未艾的文化產業發展[1]。

要探討文化產業,先要明確什么是文化。盡管20世紀80年代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出版的《文化學詞典》中匯集了全世界對“文化”的200多種解釋①關于“文化”的各相關解釋,參見覃光廣,馮利,陳樸:《文化學詞典》(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8年版)。,但根據筆者這些年的感悟,中國人對“文化”的認識,更容易從中國字構成的角度理解:文,是指人類不同國家、不同民族通過思考、實踐創造的各類有形的物、無形的制度等所昭示的精神和所形成的特色。其載體或內容多元且豐富,是積淀形成各國、各民族歷史特色的主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即是指影響程度,可能是1%,也可能是99%,沒有影響力的文化就是“死文化”,即缺少了文化的基本特征。即便是歷史或文物,依然有其影響作用,甚至可以說是構成文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梢?,文化不是在指固定的物,而是更強調其變化和發展的特點與影響。譬如古希臘,其時代早已終結,其遺存下來的遺跡缺少了實用的價值,但作為文化,在文藝復興時代,甚至在今天,依然在產生影響。

關于文化產業,國內外的解釋和內涵也都不盡相同。為了從總體上有利于探討問題,在此有必要對其做一個大略的界定:

在新產業和傳統產業的發展中,凡附帶文化色彩與具有文化內涵的部分,包括生產物化的商品或具體的服務,都可以被歸為文化產業。其概念源出于20世紀初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Culture Industry直譯為文化工業,后通譯為文化產業。既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又是一種特殊的經濟形態,與傳統產業的邊界比較模糊,甚至有相互滲透的關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此曾有定義:文化產業即按照工業(也包括商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從文化產品的工業標準化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的角度進行界定。所以,界定何為文化產業的標準比較寬泛,其涉及文化的部分在內容、形式、生產、服務、流通、消費和存儲等不同環節都可體現,因而與其他產業形態都具有較高的相關性。[2]

根據上述界定,在中國有文化產業特質和特點的行業包括:出版業、傳媒業、演藝業、科研與教育產業、廣告宣傳業、娛樂業、服務業、網絡通信業、文史考古業等。其主要特點是:將以往在社會體系中歸屬于“文化事業”的許多部分,進行了工業化、商業化的改造與解放,使之具有了制造產品、提供有償服務等多種營利功能,具備了較明顯的產業性質。所以,在統計學意義上,對于文化產業發展狀況的描述會有相當的重疊,需要進一步的規范加以厘清。

對于文化產業本身,規范和深入的研究仍有相當難度,筆者限于水平不做外行的探索,但對于所謂文化產業從業者或相關人才的質量與水平問題,倒是有一定的興趣。綜觀近年來與文化產業相關的各類研究、報告和論文,在這方面的研究明顯較少,為此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供同道批評、參考。

據相關的研究,中國的文化產業可謂蒸蒸日上、勢頭強勁,但泡沫化、低水平現象也觸目皆是,這與我國長期以來對文化價值的認識有關,更與社會對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的文化修養忽略有關。

一個國家的文化產業,首先要凸顯自己本國文化的優勢和特點,如果所謂的文化產業傳播的都是外來文化,雖然有一些經濟效益,其深層的危險也是會迅速加重的。而何為中國的本土文化,其優勢和特點何在,在我國的教育與社會意識中是極不明晰的。所以,美國人拍攝的《功夫熊貓》、《花木蘭》等影片中國人很認可,但中國人拍攝的《孔子》、《趙氏孤兒》、《墨攻》和《止殺令》等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影片,中國人自己的認同度卻不高,甚至比起我國早年拍攝的《李時珍》、《阿詩瑪》、《甲午風云》、《林則徐》、《天仙配》和《紅樓夢》等影片,除了技術上的進步,在中國文化精神的把握上多令人失望,更難以在世界舞臺上體現中國文化的真正價值。

與印度、韓國和日本等國相比,我國在文化產業上的人才培養和政策導向都是有差距的。一方面良好的產業創意受到知識產權保護等因素的影響,制約其發展,一些相關的經費支持和鼓勵由于受到體制性的局限也受到制約障礙;另一方面即便在不少高校都設置了與文化產業相關的專業和研究機構,但人才培養和使用的政策與機制仍僵化與功利,其創造性得不到充分的鼓勵與激發,致使許多所謂搶眼球的項目多是國外同類項目的舶來品,甚至是國外產品的低劣翻版。長此以往,中國的文化產業就會從形式到靈魂都失去中國文化的內涵,不利于中國社會的良性與可持續性發展,所以,這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深層問題。

對文化產業從業人員和相關人才的教育,提高其文化方面的基本素養,是促進中國文化產業良性發展的基礎。文化產業的功能絕不僅僅是追逐經濟效益和高GDP,而忽略其社會效益與傳播弘揚文化方面的作用。所以,對相關人員、人才的培養不僅要使其懂得如何用文化賺錢,更要懂得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本土文化的真正內涵與價值。以近年來我國拍攝的四部電影為例:先說《墨攻》與《止殺令》,二者的取材都非常好,意在反映中華民族和人類的責任意識與和平追求。前者以墨子為例,強調的是科技道德;后者以丘處機為例,強調的是重生止殺。二者都有歷史上真實的原型和充分的記載,本是可以沖擊奧斯卡獎的絕佳選題,但都因主題挖掘膚淺、失之偏頗,又加了許多子虛烏有的作料,如男女之情、殘酷的戰爭場面,使得主題淡化模糊,未收到良好的效果,更難有理想的雙效益。再說《孔子》和《趙氏孤兒》,前者是全世界公認的偉人、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故事和主張幾乎眾所周知,后者的故事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而且在17世紀就傳到歐洲,被伏爾泰等人大加贊揚,但是這兩部影片對偉大人物和正義故事的詮釋都令人費解??赐辍犊鬃印?,很多人的印象是:孔子的箭射得很準;顏淵為了撈書而喪命幾近愚蠢,不僅與歷史不符,也丟失了《孔子》最基本和最感人的精神[3]??赐辍囤w氏孤兒》,觀眾對主人公難以產生崇敬之情,甚至覺得有幾分滑稽。對比20世紀80年代美國拍攝的《甘地傳》(或譯《圣雄甘地》,獲多項奧斯卡獎),其對甘地和平主義精神的挖掘與表現可謂入木三分、令人感受真切,受到廣泛的稱贊。與其相距約30年,我們的差距不在經費、技術和物質等方面,而在于我們的文化修養和價值取向,具體而言就是我們從業者的素質。

作為一個具有豐厚歷史人文積淀的文化大國,僅在技術和枝節上學會模仿是很可悲的。日本人對世界批評其“善于模仿”的回應是:日本的特點和優勢是“善于改造”,不是“善于模仿”。而改造的原則:一是了解和認識自我,有明確強烈的主體意識和本土意識;二是不滿足于模仿、追隨,而是在務實、精進和使命意識的指導下進行不斷的創新。所以,日本的文化類產業,包括傳統產業(如造紙、制扇、制筆、瓷器、漆器、服飾、飲食、工藝品等)和動漫產業等產業,均有很鮮明的日本文化色彩。這與日本的教育和日本人的整體素質是緊密相關的。直至今日,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日本視為東方文化的代表,這與日本在融入世界的同時珍視自己的文化傳統是分不開的,其通過教育、文化產業和高質量的文化產品與服務使日本文化、東方文化產生持續的影響,相比較而言,我們的差距何在就不必贅述了。

各行各業的發展、競爭,說到底都是教育和人才的發展與競爭,文化產業的發展自然不會例外。有了高素質的從業者,有了適合他們充分發展的政策與環境,才會有文化產業良性和可持續性發展。所以,筆者認為,我們不能被文化產業占GDP比重的快速上升①參見《各地創新金融模式,力促文化產業發展》(http://www.wenming.cn/whtzgg_pd/ggjxs/201209/t20120920_860868.shtml);《文化創意成北京支柱產業,占前九月GDP比重12.9%》(http://www.huuxuu.com/policy/2012/1213/552.html);《2012年國內文化產業總產值破4萬億》(http://www.199it.com/archives/89306.html)。所迷惑,而要認真反思我們的文化產業發展思路與政策導向。

在從業人員和專業人才的培養教育方面,不僅要注重研究人才、管理人才和策劃人才等全面素質的提高,更要注重大量從業者文化素養和技術水平的提升。以旅游文化產品的制作與銷售為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我國的相關產品多是以價格低廉、少人喜歡、設計不足、缺少創意、文化含量缺失、低劣仿制痕跡明顯和數量巨大為特征,社會與經濟效益自然不會理想。這與從業者和專業人才的認識、選擇和鑒別的基本素質有關,也與其技術創新的具體能力有關??梢?,對從業者和相關人才的培養,須在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終身學習多個層面展開,才能為文化產業所需的人力和人才發展提供堅實與高效的保障。

人類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應該是中國文化產業立身的基礎和靈魂,而這方面進行的教育與培養十分缺乏。從教育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的現實已與100年前的中國歷史產生了越來越大的斷裂,盡管政治口號還在提,但人們普遍的價值取向和文化認同已經基本上西方化和美國化了。許多人了解美國比了解中國、了解家鄉更多,不少年輕學生的英語水平勝過作為母語的漢語。在這樣的教育和文化土壤中生成的一代人,即便仍然在中國,也已經逐漸游離于文化意義上的中國人之外了。所以,在此筆者提出的問題不只局限于從事文化產業的群體,也是中國教育、中國人才培養的深層與廣泛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好,中國文化產業的根基就不穩固,發展也必然受到禁錮和局限。

在教育和人才培養的基礎得到起碼的調整和完善之后,高層次專業人才的素質更需提升。應包括了解中國的哲學、文學、藝術、科技、民俗、宗教、多民族文化、思維特點和情感等,也包括注重篤行、實學、包容、社會擔當、不斷創新、腳踏實地、因地制宜和因勢利導等智慧與精神的傳承。如果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從業者和專業人才能夠融匯古今、兼通中西,并能通過實干、探索不斷提升,則中國文化產業和各類產業的發展將會前途無量。

從政府與社會的角度來看:文化產業需要有文化修為的群體和人才,而要大面積地培養這些人才,就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并需要通過法律和政策使之能落實到位,產生積極的效果。綜觀美、日、韓及眾多文化產業發展較好的國家,無不在加強教育投入、保護知識產權、鼓勵創新探究和激勵創新活力等方面有法律的支持、經費的投入和公平競爭環境的營造。

回顧近20年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歷程,從觀念轉變到國家倡導、從學習外國到有意識地創新探索,成績是比較可觀的,勢頭也是端倪可見的②參見《2013-2017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基地建設研究報告》(http://www.qianzhan.com/report/detail/8fc6fca235764aa3.html#)。。但還應該意識到,如果文化產業的發展缺少了從業者素質的提升,我們在低水平上的徘徊就會很久,再大的經費投入換來的只能是更多的遺憾。為此,要在我們的中小學、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和終身教育系統中加大對本土傳統文化的學習力度,傳承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智慧與精神,通過“自知”進一步推進和實現中國人的“自信”、“自覺”和“自強”,使五光十色的中國夢能夠夢想成真。

總之,從負責任的角度,我們應減少或終結見物、見錢不見人的探索,將最重要的戰略投入和政策傾斜轉向人力資源和創新人才(兼顧理論文化人才和技術人才)的教育培養方面,其結果不僅會促進文化產業的全面提升,更會有益于社會良性與可持續性的發展。

[1] 陳少峰,朱嘉.中國文化產業十年[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5-10.

[2] 熊澄宇.世界文化產業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15-18.

[3] 程方平.品人、品書、品事、品文教:程方平教科文評論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326-331.

猜你喜歡
文化產業人才文化
人才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誰遠誰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文化產業空心化隱優
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