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化醫學對病理生理學教學改革的啟示

2014-04-01 08:16牛朝霞李宜培
河南醫學高等??茖W校學報 2014年5期
關鍵詞:生理學病理基礎

牛朝霞,李宜培

(河南醫學高等??茖W校病理生理學教研室,鄭州 451191)

轉化醫學是國際醫學領域近年來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倡導多學科交叉合作,主要是針對臨床問題及時開展基礎研究,其新穎的理念和迅猛的發展速度引起了醫學界的高度關注。而病理生理學作為基礎醫學向臨床醫學過渡的橋梁課程,在我國高等醫學院校已開設多年,其教學過程始終強調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的有效對接。因此,在現階段各大院校正在進行醫學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如何以轉化醫學理念為指導,將臨床知識溶入病理生理學的理論和實踐教學中,是新時期醫學教育工作者要面臨的新挑戰。

1 轉化醫學研究模式的產生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和基因組單體型圖計劃的完成,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及生物信息學在生命科學領域得到了不斷創新和廣泛應用,給發展中的基礎科學研究指明了道路。近年,隨著全世界范圍內對生物醫學基礎研究包括新藥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加,研究者也不斷積累了大量的數據信息,獲得了新的科研成果。而這些數據信息及相應的科研成果并沒有真正指導臨床實際,解決醫療問題。有文獻報道,美國近40年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2000多億美元的財力進行癌癥研究,卻收獲了156萬篇與癌癥相關的科研論文。而癌癥本身所導致的死亡率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1]。顯然,如果這些實驗數據不能很好地被分析處理用于臨床實際,那么這些數據及成果就如同一堆垃圾沒有應用價值。由此可見,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之間的確存在著嚴重脫節,如何促使二者的緊密結合則成為研究學者關注的核心問題。在此情形下,致力于消除基礎與臨床之間脫節的轉化醫學應運而生,它強調B2B的醫學研究新模式:從“實驗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的雙向轉化模式,旨在以臨床問題指導基礎研究,再將獲得的科研成果快速應用于臨床實際,最終服務于廣大患者,實現基礎研究者與臨床醫生之間的有效對接。因此,轉化醫學的實質就是搭建好基礎研究與臨床醫療之間的橋梁,彌補二者之間的鴻溝。其核心就是以患者為中心指導科學研究,推動科研理念和研究模式的轉變[2]。

2 轉化醫學與病理生理學

病理生理學是一門以患病機體為研究對象,以疾病過程中機體功能與代謝改變為研究重點,進而探討疾病存在的基本病理過程的原因和機制的學科。其研究目的是揭示疾病發生、發展及轉歸的規律與機制,闡明疾病本質,提高疾病的防治水平[3]。它是醫學基礎課程中圍繞疾病進行探討的重點學科之一,肩負著基礎課程到臨床課程之間的橋梁作用,其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本質上就是一門具有轉化醫學特點的課程。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滲透轉化醫學的有關理念將會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同時有助于創新型醫學轉化人才的培養。

2.1 提高學生對病理生理學的理解 從緒論開始,任課教師在介紹病理生理學的研究對象、內容、方法和手段等的基礎上,同時給學生灌輸轉化醫學相關知識,旨在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病理生理學與轉化醫學的關系,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實際上,從整個病理生理學的教學內容組織與安排上看,從總論到基本病理過程再到各論系統器官病理生理學的學習都與轉化醫學密切相關。比如對于不同疾病的基本病理過程來說,在臨床診斷和防治原則問世之前,首先需要基礎工作者進行大量的實驗研究得出其如何發生發展及對機體的主要影響等,臨床工作者才能知道診療原則、基本療效等與疾病相關的問題??傊?,病理生理學就是通過不斷探究基本病理過程的常見原因、條件及發病機制等基礎理論,進而及時地服務于臨床。同時,醫護工作者也要根據臨床實際,及時提出醫療問題,供基礎研究者反思與實驗,最后以新的科研成果指導臨床應用,進而推動病理生理學的發展。顯然,整個過程其實就是在做醫學轉化工作,轉化醫學對病理生理學的教學起著重要指導作用,有利于實現基礎與臨床的銜接。因此,筆者要結合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以不同專業的課程標準為指導,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滲透轉化醫學理念,加深學生對病理生理學重要承接功能的理解和認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2.2 以轉化醫學理念指導病理生理學教學改革

2.2.1 牢記“以患者為中心”的宗旨 轉化醫學強調以患者為中心,目的是在基礎研究者和臨床醫生之間建立良好溝通,及時將基礎科研成果轉化為能夠為患者服務的最有效的診療方法和預防模式,減小或消除基礎與臨床間的脫節,從而將基礎醫學與患者需求聯系起來,其終極目標依然是為患者解決實際問題,為患者提供治療方案,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而作為具有轉化特性的病理生理學,其研究對象正是患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滲透“關注患者、敬畏生命”的人文教育,時刻要求學生要牢記“以患者為中心”的宗旨。比如在討論如何及時搶救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患者時,以生命懸于一線的病例直接沖擊學生的內心,充分調動學生救死扶傷的高度責任感,促使學生在應用理論知識處理實際問題的同時,真正做到“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做病人之所需”,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傊?,在病理生理學的教學過程中,要及時摒棄“以疾病為中心”的傳統生物醫學模式和“以醫為尊”的陳舊思想,堅持不懈地強化學生“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服務”的理念。

2.2.2 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轉化醫學強調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之間的緊密結合,其實際就是重申了“理論聯系實踐”這一貫的科學原則[4]?;诓±砩韺W的課程特點,該原則完全可以用到病理生理學的實際教學中。

在理論教學中,筆者積極采取病例導入式教學:首先,任課教師向學生展示典型病例,提出相應的臨床問題,實施病例導入。然后進行課堂授課內容的精講,力爭突破重、難點,并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堂理論模擬臨床醫生處置病人的思維進行病例討論分析。再選取不同見解的學生分組匯報,最后帶教老師作出歸納總結,包括對病例本身的分析和對學生分組討論過程的總結,提出其中的優點與不足,及時鞏固課堂教學效果。通過病例導入式教學的實施,在理論教學中恰當地融入臨床醫療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深刻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有效地提高了課堂聽課效果,同時更利于學生臨床思維和自學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的雙向轉化。

在實踐教學中,筆者針對不同的專業積極開展動物實驗課,充分利用現代化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在動物身上復制疾病模型,如小白鼠的一氧化碳中毒缺氧模型、家兔的失血性休克模型等,引導學生動態觀察疾病狀態下患病機體功能與代謝的主要改變,并要求學生能夠根據實際情形進行必要的臨床干預和處理,加深學生對疾病主要臨床表現和發病機制的理解和認識,進而促使基礎實驗與臨床問題的緊密結合,為學生將來臨床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與此同時,根據教學進程,學校適當安排學生就近到附屬醫院見習,讓課堂上“所學”與醫院中“所見”緊密連接,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實現了基礎與臨床的有效轉化。

總之,教學中要在促使學生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注重理論與實踐的交融,培養他們理論聯系實際的思維方式,充分體現醫學轉化的思想。

2.2.3 樹立團隊協作的意識 轉化醫學研究是“以患者為中心”的一種新興研究模式,強調不同學科組成課題攻關組,打破以往課題研究中單一學科或有限合作的模式,主張發揮各自優勢,通力合作。因此,轉化醫學需要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實踐過程中需要把多個學科的人才組成一個團隊進行高效的工作[5]。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科技的發展和醫學模式的轉變,才能真正突破復雜程度較高的臨床問題。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所需的基本理論和相應的實踐技能,而且還要注重學生“溝通交流與團隊協作”這一人文素質的培養,真正實現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的有機統一,為社會輸送高素質實用型醫學專門人才。如針對每次的實驗課,課前筆者依據各班總人數、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平時動手能力的不同,以6~8人組成一個實驗小組,同時安排小組長進行相應的監督和管理。實驗操作中強調每個小組成員要分工合作,認真負責,特別強調個人最終成績要以小組成績為參考。實驗結束后各實驗小組要進行評比,及時總結實驗中的得與失。通過這樣的安排與實踐,同學們就能深切地領悟到通力協作的重要性。同樣,在其他諸多校內與校外的實踐活動中,教師都要有意識地創造機會讓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培養學生的全局觀念和整體意識,要求學生要考慮團隊的需求,提倡成員之間要相互幫助,相互照顧,相互配合,為集體的目標共同努力。以此不斷加強學生溝通交流與團隊協作的意識和能力,為學生走向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未來的醫學發展中轉化醫學必將扮演重要角色,不斷填補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之間的鴻溝,快速提高醫護和治療工作的質量。而病理生理學肩負著基礎課程向臨床課程過渡的重要橋梁,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以轉化醫學理念為指導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努力提高師生素質,真正促進教學相長。由此可見,在病理生理學的教學改革中滲透轉化醫學思想的確是必要的、可行的。

[1]Lehmann CU,Altuwaijri MM,Li YC,et al.Translational research in medical informatics or from theory to practice[J].Methods Inf Med,2008,47(1):1-3.

[2]Wang Xiangdong,Wang Ena,Marincola FM.Translational medicine is developing in China:a new venue for collaboration[J].Translational Med,2011,9(3):1-4.

[3]金惠銘,王建枝.病理生理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4]SZALMA S,KOKA V,KHASANOVA T,et al.Effective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ranslational medicine [J].Transl Med,2010,(8):68.

[5]李晏鋒,郭莉萍.醫學人文教育與轉化醫學[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11-13.

猜你喜歡
生理學病理基礎
《現代電生理學雜志》稿約
“不等式”基礎鞏固
“整式”基礎鞏固
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病理診斷是精準診斷和治療的“定海神針”
PBL在《動物生理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開展臨床病理“一對一”教學培養獨立行醫的病理醫生
“防”“治”并舉 筑牢基礎
《現代電生理學雜志》稿約.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